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毁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对大鼠应激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印其章 郭试瑜 +1 位作者 邸石 于烽生 《心理学报》 198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与应激镇痛的关系。 用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损毁弓状核后,用海人酸和电解两种方法损毁中缝背核或蓝斑后,应激镇痛效应均明显减弱。由于谷氨酸-钠和海人酸只选择性地损毁神经元胞体,故认为脑内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均参与应激的行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蓝斑 下丘脑弓状核 脑内 新生大鼠 神经元胞体 电刺激 海人酸 弓状核神经元 应激原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印其章 端木肇夏 +2 位作者 俞光弟 顾沨 郭试瑜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6期27-28,共2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下丘脑弓状核 中缝背核 蓝斑 核团 神经元胞体 承浆 神经生化 大鼠 β-内啡肽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作者 印其章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7-69,共3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学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 针刺镇痛 中缝背核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 5-羟色胺能 电生理学技术 神经药理学 “足三里” β-内啡 神经支配 实验动物 神经生化 免疫组化 系统 形态学 研究室 三阴交 核团
下载PDF
《生理学报》——我的良师益友
4
作者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值本刊创刊8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我国生理学界前辈和资深学者撰写的纪念文章,在本期发表。这些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本刊过去的艰苦历程和辉煌业绩的追忆,满怀着对本刊美好未来的憧憬,回忆了他们从本刊的读者、作者,到审者、编者和生... 值本刊创刊8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我国生理学界前辈和资深学者撰写的纪念文章,在本期发表。这些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本刊过去的艰苦历程和辉煌业绩的追忆,满怀着对本刊美好未来的憧憬,回忆了他们从本刊的读者、作者,到审者、编者和生理学家的成长过程,也对本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这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工作,继承,创新,奋进。在全国生理科学工作者和全体编委的共同努力下,本刊一定会再创佳绩!谨向全国生理学界同仁对本刊不遗余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学报 创刊
下载PDF
强制运动促进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并提高学习能力(英文)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卫平 单立冬 +6 位作者 龚珊 陈琳 张跃进 印其章 HISAMITSU Tadashi 蒋星红 郭试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420,共6页
为了探讨强制运动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gyrus,DG)神经发生的影响,强制大鼠在马达驱动的转轮中跑步,用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增殖细胞,巢蛋白(neuroepthelialstemcellprotein,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 为了探讨强制运动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gyrus,DG)神经发生的影响,强制大鼠在马达驱动的转轮中跑步,用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增殖细胞,巢蛋白(neuroepthelialstemcellprotein,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大鼠DG中BrdU及nestin阳性细胞。为了解强制运动后DG增殖细胞的功能意义,采用Y-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结果表明,强制运动组DG中BrdU及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强制运动对DG神经发生的效应有强度依赖性。Y-迷宫检测结果显示,强制运动能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能力。结果提示,在转轮中进行强制跑步能促进成年大鼠DG的神经发生,并改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发生 齿状回 跑步 5-溴-2-脱氧尿苷 免疫组织化学 迷宫学习 大鼠
下载PDF
NE系统在冷应激诱导NK细胞活性下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星红 郭试瑜 +2 位作者 龚珊 李金华 印其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 用 6 OHDA分别选择性地损毁外周和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 (NE)能系统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冷应激诱导大鼠NK细胞活性下降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置于4℃的冷室 4h。腹腔和侧脑室分别注射 6 OHDA。采用YAC 1细胞51Cr释放法测定... 目的 用 6 OHDA分别选择性地损毁外周和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 (NE)能系统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冷应激诱导大鼠NK细胞活性下降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置于4℃的冷室 4h。腹腔和侧脑室分别注射 6 OHDA。采用YAC 1细胞51Cr释放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下丘脑室旁核 (PVN)和脑干蓝斑 (LC)中的Fos表达 ,以及Fos表达阳性的神经元的性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ORT的浓度。结果 脑室注射 6 OHDA能部分翻转冷应激诱导的血浆CORT浓度的升高 ,减少PVN和LC中Fos的表达 ,同时使脾脏NK细胞活性不再下降。同样 ,腹腔注射 6 OHDA也能翻转冷应激诱导NK细胞活性的下降 ,但对脑内Fos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另外 ,双染实验表明 ,PVN中有少量的Fos阳性的神经元同时表达精氨酸加压素 (AVP)或催产素 (OT) ,而LC中大多数Fos阳性的神经元同时表达酪氨酸羟化酶 (TH)。结论 冷应激诱导大鼠NK细胞活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是 :一方面通过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去激活HPA轴 ;另一方面介导外周交感神经系统。最后两者共同作用于脾脏NK细胞 ,导致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NK细胞活性 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FOS 皮质酮 下丘脑室旁核 蓝斑 免疫抑制
下载PDF
不同剂量云芝糖肽对小鼠痛阈、游泳耐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星红 矫勇轶 +4 位作者 龚珊 俞光第 印其章 顾振纶 钱曾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在体研究不同剂量(0.5、1、5、8g·kg-1)的云芝糖肽(PSP)对小鼠的痛阈、耐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SP给小鼠连续7d灌胃之后,测定其痛阈(热板法)、游泳耐力和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目的:在体研究不同剂量(0.5、1、5、8g·kg-1)的云芝糖肽(PSP)对小鼠的痛阈、耐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PSP给小鼠连续7d灌胃之后,测定其痛阈(热板法)、游泳耐力和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1g·kg-1剂量的PSP连续灌胃能显著地提高痛阈,显著地增强游泳耐力,但对T淋巴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大剂量(5~8g·kg-1)的PSP连续灌胃,不仅不能进一步提高镇痛效应和游泳耐力,相反,镇痛效应、耐力和T淋巴细胞增殖都有所下降。结论:5~8g·kg-1大剂量PSP的长期应用,有可能给正常小鼠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糖肽 镇痛 耐力 淋巴细胞 增殖 免疫学
下载PDF
灯笼草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单立冬 郭试瑜 +2 位作者 俞光第 久光正 印其章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观察灯笼草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扭体法、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钾离子透入法和辐射热 缩腿法等行为学指标以及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的电生理指标。结果 :灯笼草能剂量依赖地提高大鼠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的痛... 目的 :观察灯笼草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扭体法、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钾离子透入法和辐射热 缩腿法等行为学指标以及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的电生理指标。结果 :灯笼草能剂量依赖地提高大鼠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的痛阈 ,剂量依赖地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 ,对炎症性痛敏及神经源性痛敏灯笼草也有镇痛作用 ,灯笼草还能明显抑制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纳洛酮能翻转灯笼草的镇痛作用 ,反复给予灯笼草能产生耐受 ,但与吗啡镇痛之间不存在交叉耐受。结论 :灯笼草具有镇痛作用 ,其镇痛作用可能涉及中枢阿片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草 镇痛 伤害性反应 束旁核 纳洛酮 吗啡 机理
下载PDF
冷应激诱导的脾脏NK细胞活性下降和脑内c-fos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蒋星红 郭试瑜 +2 位作者 许爽 印其章 久光正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观察单一冷应激对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脑内Fos表达。方法 :大鼠置于 4℃的冷室 4h。采用YAC 1细胞51Cr释放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脑内有关核团的Fos表达 ,以及PVN和LC中Fos表达阳性的神经元的性质... 目的 :观察单一冷应激对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脑内Fos表达。方法 :大鼠置于 4℃的冷室 4h。采用YAC 1细胞51Cr释放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脑内有关核团的Fos表达 ,以及PVN和LC中Fos表达阳性的神经元的性质。结果 :单一冷应激能使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 ,下丘脑室旁核 (PVN)和脑干蓝斑 (LC)出现明显的Fos表达。双染实验表明 ,PVN中有部分神经元同时表达精氨酸加压素 (AVP) ,LC中大多数神经元同时表达酪氨酸羟化酶 (TH)。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诱导 脾脏 NK细胞活性下降 脑内 C-FOS 表达 精氨酸加压素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云芝糖肽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滕爱芬 张玉英 +4 位作者 顾振纶 印其章 钱曾年 郭次仪 周文轩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从云芝中提取的云芝糖肽对急性和慢性的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甲醛溶液致炎、鹿角菜胶致炎和佐剂性关节炎3种炎症性疼痛的实验模型,观察云芝糖肽的镇痛作用。结果:云芝糖肽对急性(甲醛溶液... 目的:研究从云芝中提取的云芝糖肽对急性和慢性的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甲醛溶液致炎、鹿角菜胶致炎和佐剂性关节炎3种炎症性疼痛的实验模型,观察云芝糖肽的镇痛作用。结果:云芝糖肽对急性(甲醛溶液致炎和鹿角菜胶致炎)和慢性(佐剂性关节炎)的炎症性疼痛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用药后2h左右镇痛作用消退。与哌替啶(度冷丁)比较,云芝糖肽的镇痛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镇痛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对刺激下丘脑弓状核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珊 矫勇益 +1 位作者 殷伟平 印其章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1期7-11,共5页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一个主要核团。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能选择性地损毁ARC中的神经元胞体而不累及路过纤维,是研究ARC中神经元生理功能的一个良好模型。本实验...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一个主要核团。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能选择性地损毁ARC中的神经元胞体而不累及路过纤维,是研究ARC中神经元生理功能的一个良好模型。本实验利用这个实验模型研究刺激ARC的镇痛效应。结果发现在这种MSG处理的大鼠,刺激ARC不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这时脑室内注射β-END(5μg/10μl)能使刺激ARC的镇痛效应恢复;若脑室注射多巴胺(DA,5μg/10μl)不仅没有恢复作用,反而能削弱正常大鼠刺激ARC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提示,经MSG处理的大鼠之所以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可能是由于ARC中丧失了β-END能神经元的结果,DA能神经元在其中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核 谷氨酸单钠 Β-内啡肽 多巴胺 镇痛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能神经元参与电针刺激对实验性内脏痛的抑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龚珊 殷伟平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34-441,共8页
本实验采用内脏痛的实验模型,探讨室旁核中的加压素在针刺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大鼠在在射酒石酸锑钾(0.1%,10ml/kg,i.p.)后,出现可定量的扭体反应,能作为观察内脏痛的客观指标。(2)电针对内脏痛有抑制效应,即具有镇... 本实验采用内脏痛的实验模型,探讨室旁核中的加压素在针刺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大鼠在在射酒石酸锑钾(0.1%,10ml/kg,i.p.)后,出现可定量的扭体反应,能作为观察内脏痛的客观指标。(2)电针对内脏痛有抑制效应,即具有镇痛作用。(3)电刺激室旁核,能加强电针对内脏痛的抑制效应,损毁室旁核,则此抑制效应基本消失。(4)脑室注射加压素抗血清(14μl)或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Tyr(Me)-AVP,500ng/5μl]都能明显减弱电针的抑制效应。(5)腹腔注射加压素拮抗剂(10μg/kg),不能翻转电针的抑制效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室旁核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参与了电针刺激对实验性内脏痛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加压素 电针
下载PDF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组构中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和松果腺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先举 俞光第 印其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性MEL受体 ,启动第二、第三信使系统 ,调整SCN的昼夜节律活动。这种调整具有时间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松果腺 褪黑素 昼夜节律 哺乳动物 下丘脑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昼夜节律性的调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先举 蒋星红 +1 位作者 俞光第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先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预处理大鼠 ,然后制成下丘脑薄片 ,记录其视交叉上核 (SC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观察其昼夜变化和褪黑素 (MEL)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在正常光照 (光照∶黑暗 =12∶12 )条件下 ,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呈... 先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预处理大鼠 ,然后制成下丘脑薄片 ,记录其视交叉上核 (SC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观察其昼夜变化和褪黑素 (MEL)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在正常光照 (光照∶黑暗 =12∶12 )条件下 ,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呈现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在昼夜时间 (CT) 6~ 8出现放电高峰 ,频率约为 8 3Hz ;在CT18~ 2 0出现低谷 ,频率约为 3 8Hz。松果腺切除后 ,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昼夜节律性基本保持 ,但在持续光照条件下 ,昼夜节律基本消失。 (2 )SCN神经元对MEL反应以抑制为主。在正常光照条件下 ,在白昼SCN神经元对MEL反应性较高 ,最大抑制率在CT8~ 10 ,约为 42 % ;在黑夜较低 ,最大抑制率在CT2 2~ 2 4,约为 2 6 %。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条件下 ,SCN神经元都失去对MEL反应的昼夜节律性 ,且反应性增高。 (3)ML 1受体拮抗剂luzindole能阻断由MEL引起的SCN神经元自发放电抑制 ,而ML 2受体拮抗剂哌唑嗪却不能阻断。实验结果提示 ,松果腺作为大鼠昼夜节律组构的一个调整器 ,通过MEL作用于SCN中的高亲和性ML 1受体 ,在反应的两个时间窗口 (CT8~ 10和CT2 2~ 2 4)调节SCN的昼夜节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松果腺切除 褪黑素 下丘脑薄片
下载PDF
孤束核参与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星红 俞光弟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2)损毁孤束核能取消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但对基础痛阈无影响。(3)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 TYr(Me)-AVP]60ng/0.6μl 和加压素抗血清0.6μl 都可明显对抗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4)直接在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60ng/0.6μl,能模拟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镇痛效应,其机理之一可能是兴奋了下丘脑室旁核中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后者通过下行投射纤维在孤束核中释放加压素,影响孤束核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孤束核 止痛 加压素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痛觉调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广银 端木肇夏 印其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69,共3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作为一种新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通过克隆的CGRP cDNA氨基酸序列分析,已得到大鼠和人的CGRP一级结构。有实验表明,CGRP对心脏、血管、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都有强烈的活性作用,在痛觉调制研究领...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作为一种新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通过克隆的CGRP cDNA氨基酸序列分析,已得到大鼠和人的CGRP一级结构。有实验表明,CGRP对心脏、血管、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都有强烈的活性作用,在痛觉调制研究领域,人们亦发现位于初级传入神经元内的CGRP有利于慢性持续存在的痛觉传递,而脑内应用CGRP却能提高痛阈,说明CGRP对痛觉调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 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康 蔡文琴 +1 位作者 茅建人 印其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7-62,共6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某些非神经组织,在心血管和消化道等部位尤其丰富;它参与机体多种调节扼制,特别是感觉和胃肠功能的调节,对血压、血流、心率等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神经肽 CGRP
下载PDF
中枢乙酰胆碱在痛觉调制和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广银 端木肇夏 印其章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1921年 Loewl通过蛙心灌流实验初步证明 Ach 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1929年 Dale 与 Rudly 从马与公牛的脾脏中首先提得了 Ach,1939年 Mann 等证明脑组织中有 Ach 的合成。... 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1921年 Loewl通过蛙心灌流实验初步证明 Ach 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1929年 Dale 与 Rudly 从马与公牛的脾脏中首先提得了 Ach,1939年 Mann 等证明脑组织中有 Ach 的合成。目前已经公认,Ach 是许多外周神经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Ach 作为神经递质的作用亦基本确立。随着人们对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 Ach 与痛觉调制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胆碱能药物性镇痛、针刺镇痛和应激镇痛三个方面来讨论 Ach 在痛觉调制和镇痛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 乙酰胆碱 痛觉 镇痛
下载PDF
损毁中缝背核或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对小鼠踏转轮运动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俞光第 郑克智 +3 位作者 张惠琴 印其章 邓柏澧 钱忠明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6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在昼夜节律的发生和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大量接受来自中缝背核(DR)神经元的神经支配。本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或者在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条件下,损毁DR后,小鼠踏转...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在昼夜节律的发生和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大量接受来自中缝背核(DR)神经元的神经支配。本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或者在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条件下,损毁DR后,小鼠踏转轮运动的昼夜节律消失;注射5—HT台成抑制剂对氯苯百氨酸后,踏转轮运动的节律也消失,但在注射后第7天起开始恢复。结果提示,从DR到SCN的5-HT能神经传递可能参与踏转轮活动的昼夜节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中缝背核 对氯苯丙氨酸 转轮
下载PDF
刺激蓝斑及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光弟 崔存德 +2 位作者 张惠琴 殷伟平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往的工作表明,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刺激 LC 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刺激 LC 或电针有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 以往的工作表明,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刺激 LC 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刺激 LC 或电针有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作用。2.损毁中缝大核和腹腔注射纳洛酮并不明显影响刺激 LC 的抑制效应。3.α_2受体激动剂氯压啶能加强刺激 LC 或电针的抑制效应,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这种抑制效应。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刺激 LC 和电针可激活 LC 神经元,通过其下行纤维,在脊髓水平释放 NE,通过α_2受体,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中缝大核 脊髓背角神经元 伤害性反应 电针 痛觉调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