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尼埃病诊断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印志娴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03-306,共4页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感音神经性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l861年,法国医生Meniere首次报告了该病。1867年,匈牙利医生博立茨首次用梅尼埃病冠...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感音神经性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l861年,法国医生Meniere首次报告了该病。1867年,匈牙利医生博立茨首次用梅尼埃病冠名此病,此后临床上常将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性眩晕、感音神经聋、耳鸣伴有耳内胀满感称为梅尼埃病综合症,并沿用至今。1938年,Hallpike和Cairns首先揭示了MD的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1989年,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统一称该病为梅尼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脑脊液耳鼻漏一例
2
作者 印志娴 王淑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内耳畸形 脑脊液耳鼻漏 误诊漏诊 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复查体会
3
作者 印志娴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1-422,共2页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以其视野清晰,病变清除彻底,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步在耳鼻喉科临床推广应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单纯依靠手术而不重视手术后综合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如今已在临床上形成共识。鼻内...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以其视野清晰,病变清除彻底,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步在耳鼻喉科临床推广应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单纯依靠手术而不重视手术后综合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如今已在临床上形成共识。鼻内窥镜术后疗效与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技术、术后换药及术后复查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术后定期复查,对于术后鼻腔、鼻窦黏膜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指导术后用药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手术后期间 鼻窦 鼻成形术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洪 安淑英 印志娴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手术治疗 外治 鼻内窥镜下 意疗 黏膜 合并 矫正 持续性
下载PDF
眶壁爆裂性骨折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学兵 印志娴 +1 位作者 刘钢 赵绰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5-435,共1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整复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60例眶壁骨折中 ,眶下壁骨折 2 8例 ,眶内壁骨折 2 0例 ,内下壁复合骨折 12例 ,均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整复。 结果  41例复视中 3 8例显效 ,2例有效 ,1例无效。 17例眼球内陷...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整复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60例眶壁骨折中 ,眶下壁骨折 2 8例 ,眶内壁骨折 2 0例 ,内下壁复合骨折 12例 ,均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整复。 结果  41例复视中 3 8例显效 ,2例有效 ,1例无效。 17例眼球内陷、复视中 16显效 ,1例有效 (眼球内陷矫正良好 ,复视未能消失 )。 2例仅眼球内陷术后双眼突出度对称 (显效 )。总有效率 98 3 % ( 59 60 )。 结论 经鼻内窥镜行眶壁骨折整复术 ,无面部伤口 ,视野清晰 ,对周围组织损伤轻 ,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鼻内窥镜手术 鼻窦
下载PDF
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印志娴 米悦 +2 位作者 翟翔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粉尘螨阳性、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粉尘螨阳性、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进行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等免疫学检测,并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均有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粉尘螨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后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双侧鼻气道阻力的平均值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2年后的数据,但2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典型AR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黏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该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腔黏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局部AR。局部AR对于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免疫治疗3年的疗效优于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鼻腔黏膜激发试验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印志娴 刘钢 张金玲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96-1299,1302,共5页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NR)检查作为鼻通气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鼻声反射仪和鼻阻力计对以持续性鼻阻塞为主要症状,经正规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106例(治疗组...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NR)检查作为鼻通气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鼻声反射仪和鼻阻力计对以持续性鼻阻塞为主要症状,经正规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106例(治疗组)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在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记录NR、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距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腔平均横截面积(MNCA)及鼻腔容积(NCV)。另以3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样在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应用SAS6.12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治疗组NR明显高于对照组,NMC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NR较术前明显降低,NMCA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内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NR和NM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NR和NMCA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鼻通气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鼻声反射和NR检查能客观准确地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声反射 鼻阻力 鼻内镜 鼻炎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印志娴 米悦 +2 位作者 翟翔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检查的特征。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变应性鼻炎(AR)患者(AR组)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4...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检查的特征。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变应性鼻炎(AR)患者(AR组)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进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检测、SPT、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鼻分泌物变应原SIgE检测、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等免疫学检测,并将研究组与AR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AR组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AR组、研究组与正常组之间的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鼻分泌物尘螨及花粉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为90%(54/60);研究组尘螨或花粉变应原激发试验后,54例激发试验阳性。研究组与AR组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正常组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60例患者中鼻分泌物SIgE和鼻腔黏膜变应原激发试验均为阴性者6例,诊断为NAR,结合外周血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结果,4例诊断为血管运动性鼻炎,2例诊断为NAR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余54例患者诊断为局部AR(LAR)。研究组在入组3年后重新进行变应原SPT和血清SIgE检测发现,5例(12%)患者变应原检测为阳性,均为之前诊断为LAR的患者,6例之前诊断为NAR的患者变应原检测仍为阴性。结论:具有典型AR的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SPT和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黏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这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SIgE检测或变应原鼻腔黏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鼻腔黏膜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前庭性偏头痛神经通路的功能性核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焕新 李海艳 +2 位作者 印志娴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索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异常神经通路,并定位其功能区,以推断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VM组(20例)、无先兆的偏头痛(MwoA)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冷水灌耳试验,选择刺激时以及刺激间歇期的全脑血氧饱和度依赖的... 目的:探索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异常神经通路,并定位其功能区,以推断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VM组(20例)、无先兆的偏头痛(MwoA)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冷水灌耳试验,选择刺激时以及刺激间歇期的全脑血氧饱和度依赖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BOLD fMRI),获取VM组、MwoA组及健康对照组的激活区,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所有试验对象冷水灌耳试验后,多处皮层及皮层下区域激活,顶叶、颞叶、岛叶皮质、扣带回、丘脑、尾状核区、视辐射、楔前叶均观察到BOLD信号明显改变。对比发现VM患者的丘脑背内外侧核区正激活,枕颞内侧回皮质负激活(P<0.05)。结论:fMRI能较客观清晰地反应脑部各功能区活动情况;VM患者发病机制为丘脑背内外侧区及枕颞内侧回皮质异常激活,在前庭感觉通路传递过程中与痛觉通路产生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功能性核磁共振 脑功能区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杭伟 印志娴 +5 位作者 冯全志 韩彤 卢醒 张强 周玉颖 刘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0-506,共7页
目的应用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选取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中心的MCI患者(试验组)及无认知障... 目的应用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选取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中心的MCI患者(试验组)及无认知障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26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应用嗅觉刺激仪采用事件相关设计模式进行嗅觉fMRI扫描,了解受试者全脑及嗅觉相关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associated with olfactory,ROIawo,包括双侧初级嗅觉皮层、双侧海马、双侧眶额回)的激活情况,分析初级嗅觉皮层激活体素数与嗅觉识别阈、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T&T嗅觉识别阈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1.29)分(±s,下同)比(1.02±0.35)分,t=4.372,P〈0.05]。两种性质气味刺激时,试验组比对照组全脑激活范围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愉快气味147.36±21.45比323.11±39.76,非愉快气味201.86±24.93比447.73±57.22,t愉快气味=4.241,t非愉快气味=5.365,P值均〈0.05);对照组非愉快气味刺激时全脑激活范围较愉快气味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7.73±57.22比323.11±39.76,t=3.936,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ROIawo的激活体素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愉快气味51.0[8.0,109.0](M[P25,P75],下同)比135.0[21.0,321.5],非愉快气味65.0[6.0,158.0]比205.0[36.5,491.0],Z愉快气味=-2.199,Z非愉快气味=-2.216,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初级嗅觉皮层的激活体素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愉快气味19.0[4.0,35.5]比46.0[9.0,118.5],非愉快气味26.0[2.0,51.0]比79.0[17.5,189.0],Z愉快气味=-1.898,Z非愉快气味=-2.167,P值均〈0.05);试验组初级嗅觉皮层激活体素数与嗅觉识别阈呈负相关趋势(r愉快气味=-0.415,r非愉快气味=-0.409,P值均〈0.05);试验组初级嗅觉皮层激活体素数与认知评估分数呈正相关趋势(r愉快气味=0.289,r非愉快气味=0.296,P值均〈0.05)。结论嗅觉fMRI能够客观评估MCI患者的嗅觉功能,结合神经学评分可作为诊断MCI的影像学指标,初级嗅觉皮层激活体素数可以反映MCI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端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