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咽入路齿突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印红霞 叶静 +2 位作者 杨惠清 程娟 张爱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经口咽入路齿突切除术 寰枢椎脱位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7
2
作者 印红霞 史继新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80-881,共2页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窦 肿瘤发生 X线 CT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印红霞 叶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手术 并发症 颅内血肿 护理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兔脑血管痉挛及对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印红霞 刘新峰 +4 位作者 史继新 黄新 陈罡 齐猛 李劲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诱发迟发性CV...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诱发迟发性CVS。EPO注射剂量为1000IU/kg,1次/8h;对照组和SAH组均给予EPO的溶剂(含人血清蛋白2.5mg/ml、氯化钠352mmol/L及蒸馏水),以1ml/kg经腹腔注射,连续腹腔注射15次。造模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基底动脉,采用HE染色测定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并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①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兔的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分别为(0.412±0.034)、(0.210±0.018)和(0.342±0.030)mm2。SA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EPO治疗组与SAH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的NF-κB活性灰度值分别为:1.20±0.11、9.30±1.12和6.60±0.13,SAH组与对照组比较、EPO治疗组与对照组和SA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能够缓解SAH后的迟发性CVS,并抑制SAH后血管中NF-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NF-ΚB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分期颅内外血管架桥的护理
5
作者 印红霞 史继新 +3 位作者 叶静 张爱琴 杨惠清 程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 颅内外血管架桥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丘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印红霞 杨惠清 +2 位作者 潘云曦 谭启富 张爱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丘脑切开术 帕金森病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服用抗癫癎药患者的护理指导
7
作者 印红霞 谭启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关键词 抗癫药 护理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
8
作者 印红霞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侵袭性 发病率 病理学
下载PDF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宗军 季学满 +3 位作者 吴波 印红霞 朱宗明 卢光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又称Lhermitte-Duclos病(LDD),是一种罕见的小脑良性占位性病变,其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特征能够在术前甚至不依赖病理的情况下就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LDD患者...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又称Lhermitte-Duclos病(LDD),是一种罕见的小脑良性占位性病变,其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特征能够在术前甚至不依赖病理的情况下就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LDD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合文献资料,与组织病理学所见结合,探讨LDD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治元 王汉东 +4 位作者 史继新 杭春华 成惠林 樊友武 印红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537,共3页
目的总结经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左侧Poppen入路21例,右侧Poppen入路11例,并同时采用分流术和(或)引流术处理脑积水。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 目的总结经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左侧Poppen入路21例,右侧Poppen入路11例,并同时采用分流术和(或)引流术处理脑积水。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20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3例,短暂性意识障碍加重1例,同向偏盲3例,视力下降加重3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3例,复视加重3例。本组随访24例,时间1个月~3年,均复查MRI。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生活需要照顾3例,死亡2例。多数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Poppen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效果良好,术中行脑室-枕大池分流术对于大多数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是安全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POPPEN入路 脑积水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庆荣 史继新 +5 位作者 印红霞 成惠林 吴伟 马驰原 王林 茅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与A1的关系,以及与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区别。方法: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Heubner回返动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后,取出脑组织块,解剖观察和测量回返动脉、眶...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与A1的关系,以及与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区别。方法: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Heubner回返动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后,取出脑组织块,解剖观察和测量回返动脉、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结果:(1)根据回返动脉与A1的关系,将其分为:远外侧型占22.2%、周围型占69.4%、内侧型占8.3%。(2)回返动脉直径为(0.77±0.12)mm,绝大部分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周围2mm的大脑前动脉;眶额动脉的直径为(0.63±0.16)mm,均起源于A2段,距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平均(5.51±3.4)mm;额极动脉的直径为(0.66±0.18)mm,距前交通动脉的距离为(1.41±0.51)cm。结论:识别回返动脉并明确其与A1、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关系对手术中Heubner回返动脉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bner回返动脉 眶额动脉 额极动脉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预处理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亚颀 王汉东 +4 位作者 闫伟 乔梁 王庆丰 金伟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氧化应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重要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新近研究发现,Nrf2-ARE信号路径具有抗氧化作用。文中拟验证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 lhydroquinone,t-BHQ)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54... 目的氧化应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重要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新近研究发现,Nrf2-ARE信号路径具有抗氧化作用。文中拟验证Nrf2诱导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 lhydroquinone,t-BHQ)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给药组,每组18只。给药组大鼠颅脑创伤前24h腹腔预注射t-BHQ,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作颅脑外伤模型,伤后24h应用干湿重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局部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d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BHQ可降低大鼠脑损伤后脑皮质含水量,病理学检查结果也证实,t-BHQ预处理可显著减轻损伤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论t-BHQ预处理可有效地保护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损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脑水肿 凋亡 叔丁基对苯二酚
下载PDF
损伤控制研究猪急性颅高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成惠林 吴伟 +3 位作者 史继新 印红霞 吴晋荣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为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建立稳定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为损伤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中型猪5只,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形成脑内血肿,观察血肿形成过程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 目的为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建立稳定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为损伤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中型猪5只,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形成脑内血肿,观察血肿形成过程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2 h后行头颅CT扫描观察血肿情况,24 h后取脑行大体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注血后2 h内出现明显的ICP、MAP上升,且ICP升至50 mmHg左右时出现呼吸、心率改变;头颅CT扫描显示脑内血肿形成满意。组织学显示血肿周围结构有破坏。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可建立可靠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可为损伤控制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神经外科 颅内血肿 模型 颅内压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钻孔吸除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杰 史继新 +4 位作者 王汉东 孙康健 谢韦华 乔梁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513-514,517,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的新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选择 5 6例经头颅CT确诊为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 ,局麻下行颅骨钻孔 ,尽量吸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 ,并固定于头皮上 ;术后复查头颅CT ,根据硬膜外残余血...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的新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选择 5 6例经头颅CT确诊为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 ,局麻下行颅骨钻孔 ,尽量吸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 ,并固定于头皮上 ;术后复查头颅CT ,根据硬膜外残余血肿量 ,经引流管灌注尿激酶 3~ 5万单位 ,夹管保留 2h后开放引流 ,每天 1次 ;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除引流管。 结果 :治疗 2~ 3天后患者头痛、呕吐症状消失 ,肢体麻木、偏瘫开始恢复 ;钻孔吸除加尿激酶溶解引流 3~ 4天 ,血肿基本清除 ,无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5级 5 4例 ,4级 2例。 结论 :钻孔吸除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是一种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钻孔引流术 尿激酶
下载PDF
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和经颅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汉东 史继新 +6 位作者 谢韡 杭春华 成惠林 孙康健 潘云曦 樊友武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总结经颅入路切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对 13年中经颅入路切除的 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MRI扫描结果和肿瘤大小及其所在眶内的间隙不同 ,选用单... 目的 :旨在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总结经颅入路切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对 13年中经颅入路切除的 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MRI扫描结果和肿瘤大小及其所在眶内的间隙不同 ,选用单侧额部开颅或经额、经眶上缘入路行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结果 :16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全部切除 ,无手术死亡。术后 4例有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 ,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 13例获得随访 ,无复发。 结论 :CT和MRI可使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经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合适的选择。肿瘤通常可全部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琪 张鑫 +3 位作者 李雪 王汉东 张庆荣 印红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例。分析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情况与术前麻痹程度(完全、不完全)、发病至治疗时间(...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例。分析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情况与术前麻痹程度(完全、不完全)、发病至治疗时间(≤14 d、>14 d)、动脉瘤大小(≤7 mm、>7 mm)、术前有无出血及栓塞致密程度(完全、瘤颈残留)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后均获24个月随访。结果①18例患者均栓塞成功,12例完全栓塞,6例瘤颈残留。②18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1例(11/18),不完全恢复6例(6/18),总改善率为94.4%(17/18);1例动脉瘤复发患者症状无改善。③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至治疗时间、动脉瘤大小、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程度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可以有效恢复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无改善者须考虑动脉瘤是否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疾病 栓塞 治疗性 预后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惠清 印红霞 +3 位作者 史继新 张爱琴 叶静 俞群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护理 围手术期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脑外伤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成惠林 谭启富 +4 位作者 史继新 邬祖良 孙克华 王汉东 印红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10-613,共4页
探讨不同程度脑外伤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选择脑外伤病人 31例及对照 15例 ,脑外伤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分时抽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NSE值 ,取NSE峰值进行分析 .结... 探讨不同程度脑外伤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选择脑外伤病人 31例及对照 15例 ,脑外伤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分时抽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NSE值 ,取NSE峰值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脑外伤后血清NSE值特异性升高 .伤后存活的病人血清NSE浓度的峰值出现在 6~ 12h ,死亡病人血清NSE值持续增高 .轻、中、重型脑外伤中NSE值分别为 ( 13.84± 4 .4 7)ng/mL、( 17.85± 10 .15)ng/mL、( 154.11± 12 4 .57)ng/mL .血清NSE的浓度与急性脑外伤的预后明显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外伤 预后
下载PDF
硬脑膜外低温对家猪局部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成惠林 史继新 +2 位作者 印红霞 齐猛 张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13-516,共4页
目的观察硬脑膜外脑低温对家猪MCA闭塞后缺血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健康雄性家猪12只,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低温组和常温组,每组6只。均施行左侧MCA永久性闭塞。低温组于脑缺血1h后,用4℃等渗盐水于头颅左侧顶部行硬脑膜外低温灌... 目的观察硬脑膜外脑低温对家猪MCA闭塞后缺血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健康雄性家猪12只,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低温组和常温组,每组6只。均施行左侧MCA永久性闭塞。低温组于脑缺血1h后,用4℃等渗盐水于头颅左侧顶部行硬脑膜外低温灌注,维持脑局部低温5h,脑表面和深部组织分别维持深或中低温;常温组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37-39℃)6h。观察两组温度、脑梗死体积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硬脑膜外低温法可在数分钟内达到脑组织表面的深低温或超深低温[平均(18.4±1.7)℃]及脑深部组织的中低温或深低温[平均(27.8±0.5)℃]。低温组及常温组梗死体积占左侧脑体积的百分率分别为5.6%和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缺血区梗死灶明显减小,神经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常温组可见大片颜色变浅的梗死灶,梗死区脑组织结构紊乱,神经细胞数目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浓染。结论硬脑膜外低温对猪MCA闭塞后脑缺血区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害,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低温 人工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功能性垂体腺瘤体外培养和激素分泌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杰 史继新 +1 位作者 王汉东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研究垂体生长激素 (GH)腺瘤和垂体催乳素 (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特点。 方法 :11例垂体GH腺瘤和 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 ,检测肿瘤细胞基础激素分泌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目的 :研究垂体生长激素 (GH)腺瘤和垂体催乳素 (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特点。 方法 :11例垂体GH腺瘤和 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 ,检测肿瘤细胞基础激素分泌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结果 :11例垂体GH腺瘤细胞培养成功 10例 ,15例垂体PRL腺瘤细胞培养成功12例 ;贴壁后的细胞被拉长 ,呈椭圆形、梭形或多边形 ,团状或片状生长 ;培养基中GH和RPL分泌量在一周内均维持较高水平。 结论 :按本研究条件培养的垂体腺瘤细胞有良好的分泌功能 ,可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研究 ,对研究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细胞培养 激素分泌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