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预测应用中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宇峙 危文康 +1 位作者 刘朝晖 邵腊庚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过建立BP和RBF两种神经网络模型,来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预测。将预测值同Bolomey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能够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精度,在强度预... 通过建立BP和RBF两种神经网络模型,来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预测。将预测值同Bolomey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能够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精度,在强度预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强度 神经网络 预测 MADAB RBF网络 BP网络
下载PDF
南部苏丹Juba-Raja公路路面设计
2
作者 危文康 胡衍旺 +1 位作者 胡良年 兰志雄 《交通科技》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介绍了苏丹Juba-Raja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及其方案比选、材料要求,提出了倒装型路面结构形式,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路面结构 沥青面层 改性沥青 级配碎石 基层 设计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Top-Down开裂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盛 张豪 +1 位作者 孙煜 危文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0-2310,共11页
针对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开裂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的开裂诱因,研究温度和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纵向和横向拉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路表处,在路表2 cm... 针对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开裂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的开裂诱因,研究温度和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纵向和横向拉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路表处,在路表2 cm以下深度,沥青面层内的拉应力逐渐转为压应力;在轮载前端和后端处,沥青面层剪应力较大且沿路表2~3 cm深度处剪应力最大,在不同深度,轮载后端比轮载前端对应的剪应力大;由于轮载前端剪应力和拉应力均较大,沥青面层在拉应力和剪应力综合作用下更易形成横向Top-Down裂缝;沥青层温度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且随着深度增加,最大温度应力出现时间滞后;冬季低温季节的每天6:00前后,在温度作用下,Top-Down裂缝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此时裂缝最易扩展;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纵向裂缝的开裂主要为张开型(I型)和滑开型(II型)开裂,拉应力和剪应力是影响纵向裂缝发展的主要因素,横向裂缝的开裂主要为II型开裂,剪应力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的开裂控制及沥青面层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拉应力 TOP-DOWN开裂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跨线构造物与互通式立交出口合理间距研究
4
作者 张胜平 陈天幸 危文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以交通标志为载体,深入分析夜间互通式立交出口处车辆安全驶离条件及驾驶员标志视认过程,结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光度学理论、反光膜反光性能、车辆前照灯安装及发光性能等,研究保证夜间视距的跨线构造物与互通式立交出口间距,并提出建... 以交通标志为载体,深入分析夜间互通式立交出口处车辆安全驶离条件及驾驶员标志视认过程,结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光度学理论、反光膜反光性能、车辆前照灯安装及发光性能等,研究保证夜间视距的跨线构造物与互通式立交出口间距,并提出建议值,可供相关人员参考。研究结果还表明,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的出口预告(行动点)标志需保持一定的前置距离,当主线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时,前置距离大于规范中的可允许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构造物 夜间视距 照度 反光膜 间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