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溪茶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被引量:11
1
作者 厉黎明 淦国英 《福建茶叶》 2010年第8期46-49,共4页
2010年5月24日至5月26日,由邵武市农业局局长严跃华带队,涉茶乡镇的主要领导及技术人员共25人,前往安溪县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采取实地参观、与茶企负责人交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安溪的生态茶园建设、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茶叶企... 2010年5月24日至5月26日,由邵武市农业局局长严跃华带队,涉茶乡镇的主要领导及技术人员共25人,前往安溪县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采取实地参观、与茶企负责人交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安溪的生态茶园建设、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茶叶企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品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安溪县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生态茶园建设 考察学习 茶叶企业 技术人员 质量追溯
下载PDF
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效能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厉黎明 《中国茶叶》 2015年第2期4-5,共2页
邵武市是福建省实施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市)。自2011年始,至今已实施4年。2011-2013年,在13个乡镇23个点建设生态茶同9494亩,总计完成投资4645.6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143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411.58万元,地方市财政... 邵武市是福建省实施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市)。自2011年始,至今已实施4年。2011-2013年,在13个乡镇23个点建设生态茶同9494亩,总计完成投资4645.6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143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411.58万元,地方市财政整合配套资金800万元。生态茶园建设共完成:主干道2.7米宽15厘米厚水泥硬化39295米,0.8米宽采茶道水泥硬化27292米;蓄水池11626平米;种植行道树19184株,遮阴树6 0145株,防护林60145株,百喜草、园叶决明等1500亩。初制茶厂完成新建(改造)2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资金 现代农业 茶业 生产 生态茶园建设 施效 水泥硬化 项目资金
下载PDF
邵武市茶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厉黎明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2期20-21,共2页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境内丘陵起伏,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787.3mm,年平均日照1690小时,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和丘陵山区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和产...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境内丘陵起伏,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787.3mm,年平均日照1690小时,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和丘陵山区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和产优质茶的适宜区。邵武产茶历史悠久,早在1923年以前就盛产茶叶,办有“元记”、“详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武市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茶业 年平均气温 年降雨量 丘陵山区 土层深厚
下载PDF
邵武市有机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厉黎明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有机茶 邵武市 发展对策 开发 农产品质量 农村经济发展 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出口
下载PDF
邵武市初制茶厂生产环境现状与优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厉黎明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剖析邵武市初制茶厂的生产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改造对策。
关键词 茶厂 改造邵武市
下载PDF
从《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看茶产业发展中市(县)政府职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厉黎明 《福建茶叶》 2014年第2期39-40,共2页
通过对《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中所明确的市(县)政府职责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市(县)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中的职能是:引导、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监管。
关键词 《条例》 茶产业 政府 职能
下载PDF
邵武市茶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厉黎明 李光华 《福建茶叶》 2013年第5期4-5,共2页
茶叶品牌建设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窥探了邵武市茶叶品牌的培育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茶叶 品牌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效能评析
8
作者 厉黎明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1,共2页
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福建下达的设计目标一"五促进、两带动",而且对农村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现代 茶业 项目 效能
下载PDF
邵武茶对外贸易史略
9
作者 厉黎明 《中国茶叶》 2015年第7期35-37,共3页
关于闽北茶历史文化,先贤们留下的墨迹主要集中在建州(建瓯)北苑贡茶文化和武夷山(原称崇安)茶文化,对邵武茶的文化表述只是零星地存在于武夷茶文化的表述中。邹新球主编的《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下简称《红茶》)的问世和翁绍耳撰... 关于闽北茶历史文化,先贤们留下的墨迹主要集中在建州(建瓯)北苑贡茶文化和武夷山(原称崇安)茶文化,对邵武茶的文化表述只是零星地存在于武夷茶文化的表述中。邹新球主编的《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下简称《红茶》)的问世和翁绍耳撰写的《邵武、建阳、崇安三县茶业调查》(下简称《调查》)的发现,使得阐明邵武茶的对外贸易史成为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史 武夷茶 正山小种红茶 建瓯 贡茶 崇安 茶树品种 建茶 白叶茶 同一区域
下载PDF
搞好办学工作 采取灵活措施
10
作者 厉黎明 钟建军 《福建农业》 1997年第9期21-21,共1页
邵武市重视科教工作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出了一条切合实际卓有成效的新路子,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办校百强县”称号,市农广校被省农广校定为“示范学校”。他们的做法是;
关键词 学工 农广校 邵武市 科教工作 百强县 办校 改革教学 示范学校 学员 高中毕业生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厉黎明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48-49,共2页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农牧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邵武实际,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服务体系 场经济 推广服务 服务内容 农技人员 乡镇农技站 农业科技开发 体系建设 “公司+农户”模式
下载PDF
邵武市茶产业崛起的原因及启示
12
作者 厉黎明 《福建茶叶》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邵武市茶产业近五年发展迅速,在闽北10个县市中异军突起,从名不见经传的产茶小县(市)发展成为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列为福建省现代茶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县(市),已连续三年给予500万左右资金扶持,在闽北茶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 茶产业 邵武市 原因 项目建设 发展资金 资金扶持 福建省 闽北
下载PDF
“邵武工夫”红茶的历史——从翁绍耳《邵武茶业调查》的透析
13
作者 厉黎明 《福建茶叶》 2014年第5期51-53,共3页
2013年末,应局领导工作安排,我接到了搜集、挖掘、整理邵武茶历史文化的任务。邵武茶历史文化记载零星存在于武夷茶历史文化典籍中,无自成历史体系。我也不抱有大的收获愿望。不料,在省农大、省农学会教授专家的帮助下,在福安茶叶... 2013年末,应局领导工作安排,我接到了搜集、挖掘、整理邵武茶历史文化的任务。邵武茶历史文化记载零星存在于武夷茶历史文化典籍中,无自成历史体系。我也不抱有大的收获愿望。不料,在省农大、省农学会教授专家的帮助下,在福安茶叶局,邵武图书馆、档案馆及所在单位领导支持下,在掩埋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沙中,挖掘出了一颗邵武茶史上的璀璨明珠--“邵武工夫”。其价值将改变邵武在福建茶产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并补缺福建红茶抗战期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邵武 茶业 红茶 透析 领导工作 武夷茶 图书馆
下载PDF
“香茶”生产技术总结
14
作者 厉黎明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香茶”生产技术是近几年浙江松阳一带,依据传统炒青绿菜加工手法而创新的一项茶叶加工技术成果,因其外形紧结如环,毫微显,茶汤滋味甘甜,香高气爽,适合于当今的消费群体,因而为当地茶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004年我市引进了该... “香茶”生产技术是近几年浙江松阳一带,依据传统炒青绿菜加工手法而创新的一项茶叶加工技术成果,因其外形紧结如环,毫微显,茶汤滋味甘甜,香高气爽,适合于当今的消费群体,因而为当地茶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004年我市引进了该生产技术,结合本市自然气候条件,传统加工手法和当地茶叶品种,经过认真研究,所得试验,总结出适合我市的香茶生产加工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茶农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总结 香茶 茶叶加工 自然气候条件 生产加工技术 经济效益 技术成果 消费群体
下载PDF
“邵武工夫”制法
15
作者 厉黎明 《福建茶叶》 2021年第2期28-29,共2页
“邵武工夫”民国时期是闽茶“四大工夫”之一。《福建之茶》(唐永基、魏德瑞合编,福建省统计处出版)上册第19页记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前曾规全国茶叶统一名称,其中闽茶类之分类系统如次:政和工夫、白琳工夫、邵武工夫、沙县工夫。”... “邵武工夫”民国时期是闽茶“四大工夫”之一。《福建之茶》(唐永基、魏德瑞合编,福建省统计处出版)上册第19页记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前曾规全国茶叶统一名称,其中闽茶类之分类系统如次:政和工夫、白琳工夫、邵武工夫、沙县工夫。”《邵武、建阳、崇安三县茶业调查》(翁绍耳著,1940年10月在《协大农报》第二卷第四期发表)又记载:“所产‘邵武工夫’闻名遐迩,清前产量殊欠统计,民国十五、十六年(1926—27年)之间,僅禾坪附近所产之茶可制工夫(红茶)六千余箱,约计三十余万斤,全县茶行三十余家,年由广州、福州两帮茶商采购,经福州之洋行,销售于英、俄等国,为邵武之黄金时代。”但历史的变迁,曾经闻名遐迩“邵武工夫”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已遗忘,其制法既无史料记载,也无工匠传承,不得而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记载 邵武 白琳工夫 黄金时代
下载PDF
双季稻区三熟培法试验报告
16
作者 厉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110-111,共2页
利用间、套作栽培技术,可提高复种指数。三熟栽培法既能增加一季的水稻收成,又能免除水稻生长期间需耕作依赖人工、工耗大的难题,为水稻增产开辟了一条可实施的途径。于2005年进行三熟栽培法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组合生育期缩短,各组合... 利用间、套作栽培技术,可提高复种指数。三熟栽培法既能增加一季的水稻收成,又能免除水稻生长期间需耕作依赖人工、工耗大的难题,为水稻增产开辟了一条可实施的途径。于2005年进行三熟栽培法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组合生育期缩短,各组合分蘖前作与后作呈反相关性,分蘖与本茎有同步完成生命周期性,三熟栽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熟栽培法 双季稻区
下载PDF
双季稻区水稻“四熟栽培法”试验初报
17
作者 厉黎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2,共2页
应用“四熟栽培法”通过间作、套种和再生技术,在双季稻区实现水稻一年四熟,从而为提高水稻产量、开辟稻作技术新途径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水稻 四熟栽培法
下载PDF
茶树喷施麦嘉润试验报告
18
作者 郑立盛 吴道芳 +6 位作者 厉黎明 许大全 陈赞荣 刘安兴 陈德谋 林火亮 王文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麦嘉润的基础原料,是取自深海沉积物及生物化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镁,含有锰、锌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采用机械超微粉激活破碎技术加工而成,为粉沫剂型。麦嘉润粒子粒度比现有最小的钙粒子小10倍至100倍,因而其活性提高... 麦嘉润的基础原料,是取自深海沉积物及生物化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镁,含有锰、锌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采用机械超微粉激活破碎技术加工而成,为粉沫剂型。麦嘉润粒子粒度比现有最小的钙粒子小10倍至100倍,因而其活性提高1000-100万倍。被活化的碳酸钙微粉可以直接通过植物叶面进入叶子内部,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充分利用,增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报告 碳酸钙微粉 喷施 茶树 深海沉积物 基础原料 生物化石
下载PDF
茶树喷施麦嘉润试验报告
19
作者 郑立盛 吴道芳 +6 位作者 厉黎明 许大全 陈赞荣 刘安兴 陈德谋 林火亮 王文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麦嘉润的基础原料,是取自深海沉积物及生物化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镁,含有锰、锌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采用机械超微粉激活破碎技术加工而成,为粉沫剂型。麦嘉润粒子粒度比现有最小的钙粒子小10倍至100倍,因而其活性提高... 麦嘉润的基础原料,是取自深海沉积物及生物化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镁,含有锰、锌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采用机械超微粉激活破碎技术加工而成,为粉沫剂型。麦嘉润粒子粒度比现有最小的钙粒子小10倍至100倍,因而其活性提高1000至100万倍。被活化的碳酸钙微粉可以直接通过植物叶面进入叶子内部,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充分利用,增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经欧洲国家农业和林业部授权环保控制中心监测,麦嘉润所有原村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施用过程和结果均无环境污染,并得到我国农业部批准应用,肥号为:喷施用土壤调理剂(2005)临字206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报告 碳酸钙微粉 喷施 茶树 深海沉积物 土壤调理剂 基础原料
下载PDF
新兴的花卉——芦荟
20
作者 黄慧娥 厉黎明 《福建农业》 2000年第3期16-16,共1页
芦荟属于百合科芦荟属,为多年生的常绿多肉植物,是一种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与用的特殊花卉。其叶肉可以作为防癌、美容的原料。目前芦荟的市场价格为每克0.22元,因此栽培芦荟能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国内新兴的花卉栽培品种... 芦荟属于百合科芦荟属,为多年生的常绿多肉植物,是一种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与用的特殊花卉。其叶肉可以作为防癌、美容的原料。目前芦荟的市场价格为每克0.22元,因此栽培芦荟能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国内新兴的花卉栽培品种。其栽培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 芦荟 换土 施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