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诺氟沙星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原佳露
刘梅
覃小龙
邱阳
李菁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790-4795,共6页
-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110615061),项目负责人:覃小龙。
-
文摘
背景:诺氟沙星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将其制备成缓释微球能够在较长时间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患者的顺应性,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与患者治疗周期内的不适感和服药剂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目的:以壳聚糖、纳米SiO_(2)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诺氟沙星缓释微球,并对其制备条件、释放性能与微球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方法:利用挤出-外源凝胶法制备诺氟沙星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诺氟沙星浓度、m(SiO_(2))∶m(诺氟沙星)与交联时间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制备条件,并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出海藻酸钙/壳聚糖及SiO_(2)-海藻酸钙/壳聚糖两种诺氟沙星缓释微球,对制得的微球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性能研究。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质量浓度为1.5 g/L、m(SiO_(2))∶m(诺氟沙星)为4∶10、交联时间为20 min时,微球包封率较优,选择在此条件下制备微球;②通过对微球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得出,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微球更倾向于非晶性物质,其外貌尺寸均一、形状规整,SiO_(2)与海藻酸钙、壳聚糖相容性好,形成了新的复合物,添加SiO_(2)对微球的形貌基本没有影响,且添加SiO_(2)的微球热稳定性较好;③对制得微球的缓释性能研究发现,微球具有一定缓释作用,释放时未出现突释现象,且添加SiO_(2)的微球抗盐性能更好。
-
关键词
缓释微球
诺氟沙星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纳米SIO2
包封率
释放性能
挤出-外源凝胶法
-
Keywords
sustained-release microsphere
norfloxacin
chitosan,sodium alginate
nano SiO2
encapsulation rate
release performance
extrudation-exogenous gel method
-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O636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酸碱滴定实验设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梅
朱鹏飞
原佳露
邱阳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3期82-86,共5页
-
基金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SYSYB15)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2019)。
-
文摘
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对酸碱滴定实验“混合碱的组分和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综合设计。实验从“如何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这一问题出发,改革实验内容,先对碱液成分进行初步鉴定,再根据双指示剂法的基本原理,引入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酚酞用量对第一终点颜色的影响规律,并以对照色为终点颜色的参考对试样进行成分和含量的测定。与一般的验证性实验相比,其内容更充实,综合性更高,挑战性与趣味性更强。另外,以探究问题为线索,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对该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
关键词
问题解决能力
酸碱滴定
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
-
Keyword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cid-base titration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 teaching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实验室废水中锌离子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貌
刘梅
夏双双
原佳露
覃小龙
高雯婷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能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615078)。
-
文摘
通过中和沉淀法和吸附法分别处理模拟锌离子废水,考察了碱用量、锌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分子筛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使用前后的分子筛。并在最佳碱用量和分子筛投加量条件下,采用中和沉淀-吸附法联合处理化学反应焓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室废水。结果表明:当n(OH-)/n(Zn^(2+))为2时,中和沉淀法处理模拟锌离子废水的效果最好,出水pH为6.8;当Zn^(2+)初始浓度为10~40 mg/L且分子筛投加量为50 g/L时,剩余Zn^(2+)浓度降低为1.0~3.0 mg/L,分子筛质量损失率为0.5%~3.8%;溶液中的Zn^(2+)进入了分子筛内部并形成了新的化学键;中和沉淀-吸附工艺在最优条件下的出水中的Zn^(2+)浓度、Cu2+浓度、pH值分别为2.4mg/L、0.2 mg/L和6.8,满足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
关键词
锌离子
实验室废水
中和沉淀
吸附
-
Keywords
Zinc ion
Laboratory wastewater
Neutralization-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