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邱龙 赵松 +3 位作者 朱登彦 赵佳 原锋锋 李向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年间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986例,术后...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年间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98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48例,104例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0.27%。共分离病原菌197株,其中胸内吻合口瘘52株(占26.40%),颈部吻合口瘘145株(占73.60%);革兰阴性菌127株(占64.4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2株(占31.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草绿色链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4.06%);混合菌感染者49例(47.12%)。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7.86%~47.62%,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均>7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50.00%;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5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其中金黄色葡糖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60%,肠球菌属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为100.00%。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最初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早期治疗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邱龙 李向楠 +6 位作者 赵松 赵佳 朱登彦 杨洋 原锋锋 张开上 郑少忠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6例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行Sweet手术或Mckeow...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6例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行Sweet手术或Mckeown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影响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哥±s表示。单因素分析及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驴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9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Sweet手术107例,Mekeown手术849例;开胸手术336例,胸腔镜手术620例。肿瘤部位:食管上段143例,食管中段627例,食管下段186例。95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74±67)min,术中出血量为(210±167)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8±11)枚。95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117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2.24%(117/956)。117例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早期瘘2例,中期瘘110例,晚期瘘5例;两管法(胃管、营养管)治愈12例,三管法(胃管、营养管、胸管或纵隔管)治愈24例,颈部切口拆开换药治愈43例,瘘腔置管冲洗治愈15例,食管支架置入治愈17例。术后院内死亡16例,其中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6例,无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10例。95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6±11)d,其中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9±19)d,无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6)d。术后病理学检查:鳞癌873例,腺癌9例,其他类型癌74例。TNM分期:0期135例,I期110例,Ⅱ期325例,Ⅲ期376例,Ⅳ期1例,未确定分期10例。(2)影响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方式、制作管状胃、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疋。4.179,6.174,4.427,4.377,6.266,7。057,55.036,51,80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制作管状胃、术后肺部感染、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922,2.907,2.323,95%可信区间:1.203,3.070,1.682-5.023,1.235。4.370,P〈0.05)。(3)随访情况:956例患者中,908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期间,111例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21例发生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狭窄;797例无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59例发生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狭窄,两者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爿。16.803,P〈0.05)。结论制作管状胃、术后肺部感染、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食管癌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颈部 食管胃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梭形管状胃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原锋锋 张岩 +3 位作者 邱龙 张开上 郑少忠 李向楠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0-816,共7页
目的:探讨梭形管状胃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96例患者均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 目的:探讨梭形管状胃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96例患者均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其中45例术中采用细管状胃重建消化道,设为细管状胃组;51例采用梭形管状胃重建消化道,设为梭形管状胃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胃各部位血流检测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两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配对实验数据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96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细管状胃组患者消化道重建使用闭合器数量、术后纵隔管拔除时间、术后CT检查胸胃前后径、术后CT检查胸胃最大处层面数与隆突层面数比值、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个(3~5个)、14 d(11~45 d)、28.35 mm(9.96~75.70 mm)、0.56(0.33~2.13)、16 d(12~62 d),梭形管状胃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个(2~4个)、12 d(10~16 d)、45.80 mm(17.36~89.77 mm)、1.10(0.47~2.15)、14 d(12~61 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25,4.240,-3.796,-4.604,2.154,P〈0.05)。(2)术后并发症情况:细管状胃组患者术后瘘(颈部吻合口瘘、胸胃瘘),肺部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Ⅳ级)分别为4、5例(1例同时合并颈部吻合口瘘和胸胃瘘),32、13例,梭形管状胃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0、0,47、4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37,7.266,P〈0.05)。发生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胃各部位血流检测情况:7例患者非接触式激光多普勒线扫描成像仪检测自身对照状态胃窦、胃体、胃底血流灌注量分别为314 PU(294~320 PU)、252 PU(242~259 PU)、206 PU(194~223 PU),梭形管状胃模型分别为295 PU(277~314 PU)、255 PU(244~267 PU)、219 PU(199~233 PU),细管状胃模型分别为277 PU(263~300 PU)、216 PU(201~235 PU)、199 PU(176~207 PU),3者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14.000,10.286,P〈0.05)。其中自身对照状态分别与梭形管状胃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028,-2.384,-2.197,P〈0.05);自身对照状态分别与细管状胃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371,-2.371,-2.201,P〈0.05);梭形管状胃模型分别与细管状胃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201,-2.366,-2.366,P〈0.05)。(4)随访情况:96例患者中,90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随访期间,细管状胃组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梭形管状胃组患者无肿瘤复发及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5)。结论: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梭形管状胃与细管状胃重建消化道比较,可减少术后瘘、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梭形管状胃的血流灌注优于细管状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根治术 胸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梭形管状胃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肋骨良性肿瘤切除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邱龙 赵松 +2 位作者 朱登彦 原锋锋 李向楠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51-252,共2页
肋骨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良性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多采用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越来越少。2014... 肋骨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良性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多采用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越来越少。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成功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肋骨良性肿瘤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操作孔 肿瘤切除术 骨纤维结构不良 胸外科 术后并发症 良性骨肿瘤 手术切口 胸壁疼痛 DYSPLASI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