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49
1
作者
刘建军
浦野忠朗
+1 位作者
鞠子茂
及川武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3,共6页
放牧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干扰因子,主要通过动物的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输入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和土壤,从而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分配,进而影响到地下生产力和生物量.以蒙古克...
放牧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干扰因子,主要通过动物的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输入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和土壤,从而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分配,进而影响到地下生产力和生物量.以蒙古克氏针茅 Stipakrylovii -冷蒿 Artemisiafrigida 草原为研究对象,对自由放牧区和围栏禁牧封育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为147.6g·m-2·y-1,围栏禁牧封育区地下生产力达187.3g·m-2·y-1,二者地下生产力差异显著 α=0.05 ,说明封育保护可以提高过牧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下生产力.地下生物量在自由放牧区为2032.6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4.9%,死地下生物量占45.1%;在围栏禁牧封育区平均为2071.8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6.4%,死地下生物量占43.6%,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地下生物量在土壤中垂直分布规律在两个试验区均表现为自地表向下呈指数函数减小,主要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地下生物量
生产力
蒙古草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循环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2 位作者
雷瑞德
及川武久
王翼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为6.245t/hm2(A0层占80.5%,死细根占19.5%)。森林植物每年凋落输入到凋落物层中的碳量(包括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和地下部分的细根)为3.29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52.5%,地下部分占47.5%,凋落物层分解每年以腐殖酸的形式输入到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0.935t/hm2;锐齿栎林地年(生长季节)呼吸释放碳量(含植被根系呼吸量)为6.109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锐齿栎林
动态模拟
土壤
生态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49
1
作者
刘建军
浦野忠朗
鞠子茂
及川武久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战略基础研究推进事业项目
日本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科学研究奖励补助费 14.02778
文摘
放牧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干扰因子,主要通过动物的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输入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和土壤,从而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分配,进而影响到地下生产力和生物量.以蒙古克氏针茅 Stipakrylovii -冷蒿 Artemisiafrigida 草原为研究对象,对自由放牧区和围栏禁牧封育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为147.6g·m-2·y-1,围栏禁牧封育区地下生产力达187.3g·m-2·y-1,二者地下生产力差异显著 α=0.05 ,说明封育保护可以提高过牧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下生产力.地下生物量在自由放牧区为2032.6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4.9%,死地下生物量占45.1%;在围栏禁牧封育区平均为2071.8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6.4%,死地下生物量占43.6%,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地下生物量在土壤中垂直分布规律在两个试验区均表现为自地表向下呈指数函数减小,主要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
关键词
放牧
地下生物量
生产力
蒙古草原
Keywords
grazing pressures
belowground biomass
productivity
Mongolia steppe
分类号
Q948.1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循环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及川武久
王翼龙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日本筑波大学生物科学系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十五"攻关项目"陕西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特征及生态功能研究"(2001-04)
日本JSPS事业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资助项目
文摘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为6.245t/hm2(A0层占80.5%,死细根占19.5%)。森林植物每年凋落输入到凋落物层中的碳量(包括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和地下部分的细根)为3.29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52.5%,地下部分占47.5%,凋落物层分解每年以腐殖酸的形式输入到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0.935t/hm2;锐齿栎林地年(生长季节)呼吸释放碳量(含植被根系呼吸量)为6.109t/hm2。
关键词
碳循环
锐齿栎林
动态模拟
土壤
生态系统
Keywords
carbon cycle
Sharptooth oak forest
dynamic simula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刘建军
浦野忠朗
鞠子茂
及川武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循环的动态模拟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及川武久
王翼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