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老年患者菌群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双鸥 周建敏 +3 位作者 李健 张宪彧 王跃华 黄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上饶市人民医院骨外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514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革兰阴性菌296株感染... 目的分析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上饶市人民医院骨外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514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革兰阴性菌296株感染率为47.2%,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感染率为15.9%,其次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感染率分别为11.8%、11.3%;分离革兰阳性菌331株,感染率为52.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感染率分别为21.5%、13.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是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对临床耐药菌株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 化脓性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4
2
作者 双鸥 李健 +2 位作者 刘修池 管伟荣 王征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13例(15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1例12髋,平均随访时间2.6 a,按C row e分类,其中Ⅰ型6例7髋,Ⅱ型3例3髋,Ⅲ型2例2髋,Ⅳ型2例3...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13例(15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1例12髋,平均随访时间2.6 a,按C row e分类,其中Ⅰ型6例7髋,Ⅱ型3例3髋,Ⅲ型2例2髋,Ⅳ型2例3髋。其中髋臼侧用骨水泥型假体5例,非骨水泥型10例,股骨侧骨水泥型4例,非骨水泥型11例。结果1例髋小转子劈裂骨折,1例术后深静脉栓塞,随访期未见有感染、异位骨化、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H arris评分平均47分,术后2.6 a为88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手术中应特别考虑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以及双侧肢体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治疗 人工全髋置换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下载PDF
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双鸥 李健 +1 位作者 张宪彧 周建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9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选用“...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选用“Y”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好地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C型 双锁定钢板
下载PDF
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外翻畸形 被引量:1
4
作者 双鸥 李健 +1 位作者 郑德富 刘修池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中轻度拇外翻效果满意的术式。方法:对15例(21足)轻中度拇外翻畸形患者施行第一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拇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感染。Maryl...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中轻度拇外翻效果满意的术式。方法:对15例(21足)轻中度拇外翻畸形患者施行第一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拇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感染。Maryland拇指关节评分90~100分者16足(76%)80~89分者4足(19%)70-79分者1足(5%)结论:该截骨术传统Chevron截骨术比较具有三维调节截骨远端的能力,截骨部骨接触面积大、嵌合固定好的特点。微弧形克氏针锁扣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拔钉容易。对于轻中度有症状的拇外翻畸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骨折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外侧微创小切口与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宪彧 双鸥 +2 位作者 李健 操志海 何剑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0期39-41,44,共4页
目的 比较外侧微创小切口与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7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39例(43足,外侧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和常规治疗组33例(35足,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目的 比较外侧微创小切口与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7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39例(43足,外侧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和常规治疗组33例(35足,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4.1±9.8) min和(63.2± 7.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术后4足出现皮缘浅表坏死;2足出现皮肤部分坏死,3足出现足外侧缘皮肤麻木;微创治疗组未出现手术切口并发症.AOFAS踝-后足评分:常规治疗组60分~3足,70分~9足,80分~15足,90~100分8足;微创治疗组60分~3足,70分~11足,80分~18足,90~100分11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经外侧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时间较短、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小切口 内固定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建敏 汪文玉 +1 位作者 付晓玲 双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分析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需进行假体翻修术的76例患者,其中在术前未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为对照组(38例);而术前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 目的分析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需进行假体翻修术的76例患者,其中在术前未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为对照组(38例);而术前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为研究组(38例)。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1 w外展角、前倾角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关节脱位、髋部疼痛、神经损伤、感染复发、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外展角、前倾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 w外展角、前倾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前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能改善患者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情况,明显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导航模板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功能 外展角
下载PDF
前路C2-3联合后路C2-3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
7
作者 双鸥 周建敏 +1 位作者 张宪彧 李健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C2-3复位融合内固定联合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棒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方法2006年1月~2013年11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17例,入院后常规行颅骨牵引,前路切除C 2椎间盘并... 目的:探讨前路C2-3复位融合内固定联合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棒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方法2006年1月~2013年11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17例,入院后常规行颅骨牵引,前路切除C 2椎间盘并用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C臂透视间隙较大,后路翻身行C2-3后路固定。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6)个月,颈椎症状完全缓解,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植骨融合4个月后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术后移位(1.8±0.9)mm,成角(2.2±0.8)°,较前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前路C2-3复位融合内固定联合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棒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枢椎 内固定术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健 张宪彧 +2 位作者 双鸥 吴国保 江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4期59-61,65,共4页
目的分析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高粘度骨水泥组与普通骨水泥组,各50例。结果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显著低于普通骨水泥组... 目的分析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高粘度骨水泥组与普通骨水泥组,各50例。结果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显著低于普通骨水泥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普通骨水泥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且椎体高度变化状况、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粘度骨水泥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骨水泥组患者(8.00%vs 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可显著改善Cobb角,减少VAS评分,提高SF-36生活质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 普通骨水泥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微型钛板与侧块螺钉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宪彧 吴小华 +2 位作者 邹逢文 吴国保 双鸥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1期1570-1571,157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型钛板与侧块螺钉手术手术治疗多节段性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以找出较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医院骨科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 目的比较微型钛板与侧块螺钉手术手术治疗多节段性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以找出较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医院骨科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颈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并评价其手术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23.5 min,对照组为157.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4.0 m L,对照组为453.5 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颈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颈椎活动度更佳。观察组手术后较手术前脊髓最狭窄处面积差为11.6 mm2,对照组为10.3 mm2;两组手术前后面积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JOA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改善率分别为观察组55.34%,对照组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钛板 侧块 螺钉 多节段 脊髓型 颈椎病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建敏 双鸥 +1 位作者 李健 吴冲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指标。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的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半年的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血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逢文 张宪彧 +1 位作者 吴小华 双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2月,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2月,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小切口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比较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小华 张宪彧 +1 位作者 邹逢文 双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展康复锻炼的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16.1±2.2)d,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术后康复锻炼时间为(26.6±6.7)d,治疗总有效率为85.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使患者早期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逢文 吴小华 +1 位作者 张宪彧 双鸥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7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4%)高...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76.7%),手术时间(160±42)min、住院时间(10±2)d短于对照组(220±55)min、(17±5)d,,术中出血量(740±170)m L少于对照组(1180±165)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矫治脊柱胸腰段骨折,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胸椎损伤 腰椎损伤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健 张宪彧 +2 位作者 双鸥 周建敏 江建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 目的:探讨并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联合检测TEG和CCTs对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蓝玉 方莉敏 +1 位作者 朱瑜 双鸥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CCTs)联合检测对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观察组)多发创伤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入院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坎帕...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CCTs)联合检测对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观察组)多发创伤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入院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坎帕拉创伤评分(kampala trauma score,KTS)进行伤情初步分级测评,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于伤后10 h内对4组行CCTs和TEG检查,并对检查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评估,以精确诊断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严重程度。结果 TEG检验各指标[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中症组仅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与对照组CCTs检验各指标[PT、APTT、TT、FIB和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中症组间,随着患者创伤严重程度提升,PT、FIB和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CCTs在多发创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区别判断方面均有显著特异性,联合检测TEG和CCTs可全面诊断创伤多发患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功能 创伤严重程度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小华 邹逢文 +1 位作者 张宪彧 双鸥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0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肱骨近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肱骨近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5%)、骨折愈合率(97.5%)高于对照组(73.5%)、(73.5%),恢复周期(11.3±2.0)d短于对照组(15.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固定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骨肽注射液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联合后入路钉棒系统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跃华 周志纯 +1 位作者 张丽春 双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联合后入路钉棒系统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的85例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钉棒组(40例)和联合组(45例)。钉棒...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联合后入路钉棒系统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的85例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钉棒组(40例)和联合组(45例)。钉棒组采用后入路椎间融合及钉棒系统治疗,联合组采用OLIF联合微创后入路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症状缓解情况、腰椎融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术中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钉棒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钉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症状缓解情况高于钉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腰椎融合率高于钉棒组,住院时间短于钉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联合后入路钉棒固定系统应用于腰椎滑脱患者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症状,促进植骨融合及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入路钉棒系统 斜外侧入路 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溶血三项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蓝玉 方莉敏 +1 位作者 朱瑜 双鸥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溶血三项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H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HDN患儿,均给予溶血三项(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根据溶血三项检... 目的探讨溶血三项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H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HDN患儿,均给予溶血三项(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根据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为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B组为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C组为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D组为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比较溶血三项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和溶血三项单独检测对HDN的早期诊断情况,并对所有患儿进行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及蓝光光疗等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联合检测对HDN的早期检出率(97%)高于溶血三项单独检测(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三项联合血清总胆红素检测能够显著提升HDN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溶血三项 新生儿溶血病 直抗试验 游离试验 释放试验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建敏 双鸥 李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4期30-30,3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前入路组(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和后入路组(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各24例。对...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前入路组(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和后入路组(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各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脊髓损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双鸥 周建敏 +5 位作者 王跃华 廖龙腾 李健 汪文玉 杨小政 蔡子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68-2271,共4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OLIF优势、手术适应证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OLIF优势、手术适应证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损伤;手术时间平均(75.14±13.0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11±6.25)ml,手术切口平均(3.12±0.46)cm.术中有1例终板骨折,1例交感神经损伤,经对应处理后,患者不适感均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随访18~41个月,平均(29.67±13.4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VIVSH、DIVSH、IFH、SL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无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OLIF能直接恢复腰椎退行性疾病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