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法化角度看汉语词性论争问题——以“是”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受志敏 杨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Z期72-73,共2页
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 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往往忽略了二者的联系。本文以"是"为例,探讨词性论争问题。一、历史论争关于系词的词类属性,各家观点不一。①实词说。黎锦熙认为系词附属于动词;陈承泽、杨树达把系词列为动词的一类;吕叔湘认为"为、是、有、似"等系词作为动词"简直算不上活动"的一类;张志公认为系词是动词的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成分 语法研究 黎锦熙 共时 《马氏文通》 指示代词 洪心衡 李临定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下载PDF
让美育走进古典诗歌教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受志敏 杨翠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X期41-43,共3页
美育对发展学生完整的个性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审美体验为途径,阐发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训练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思维的角度探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以期使学生学会诗歌鉴赏技能,增强审美能力,在生活中能审美的... 美育对发展学生完整的个性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审美体验为途径,阐发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训练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思维的角度探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以期使学生学会诗歌鉴赏技能,增强审美能力,在生活中能审美的超越人生的利害得失,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古代诗歌 情感教育 想象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受志敏 《科技风》 2013年第17期179-180,共2页
大学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人才,作为社会文化较高的群体,大学生一向被认为是活跃向上的。但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法应对,出现焦虑、压抑、浮躁、挫败感等心理上的不适。鉴于此,高校作为... 大学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人才,作为社会文化较高的群体,大学生一向被认为是活跃向上的。但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法应对,出现焦虑、压抑、浮躁、挫败感等心理上的不适。鉴于此,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长效机制
下载PDF
论贾宝玉的叛逆精神
4
作者 受志敏 《戏剧之家》 2014年第9期365-365,共1页
贾宝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具有叛逆性格的典型形象,他的叛逆性格不仅表现在外显行为上,还表现为深层的内心价值判断上,具体表现为价值观、生死观、爱情观和伦理观的叛逆性。
关键词 叛逆 价值观 生死观 爱情观 伦理观
下载PDF
薛宝钗“情时”的伦理文化分析
5
作者 受志敏 王莹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6期81-82,共2页
本文紧扣薛宝钗在"情榜"上"情时"的评语,从对社会伦理规范、价值标准的遵从和对当下情境判断的态度等方面揭示了薛宝钗"情时"的内涵,在理解"情时"这一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分析薛宝钗性格特征产... 本文紧扣薛宝钗在"情榜"上"情时"的评语,从对社会伦理规范、价值标准的遵从和对当下情境判断的态度等方面揭示了薛宝钗"情时"的内涵,在理解"情时"这一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分析薛宝钗性格特征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时 伦理 分析
下载PDF
试析《诗经》中葫芦祖灵崇拜之文化内涵
6
作者 受志敏 赵远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1期389-389,共1页
本文对葫芦祖灵崇拜与古代洪水神话、盘古神话之关系进行溯源,分析先民祖灵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关系,并透视祖灵崇拜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诗经》中反映祖灵崇拜及与之相联系的敬老孝亲的诗篇,并分析了葫芦作为生殖崇拜意识象征在... 本文对葫芦祖灵崇拜与古代洪水神话、盘古神话之关系进行溯源,分析先民祖灵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关系,并透视祖灵崇拜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诗经》中反映祖灵崇拜及与之相联系的敬老孝亲的诗篇,并分析了葫芦作为生殖崇拜意识象征在《诗经》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 祖灵崇拜 生殖崇拜
下载PDF
繁简得宜,匠心独运--《五代史伶官传序》艺术技巧赏析
7
作者 受志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13期77-77,共1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在思想内容上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中心论点,主张摈弃天命、强调人的主观作用,体现了作者针对现实的政治见解的独到之处。在艺术表达技巧上具有取材繁简得宜、反复使用对比、笔触具体入微、气势... 《五代史伶官传序》在思想内容上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中心论点,主张摈弃天命、强调人的主观作用,体现了作者针对现实的政治见解的独到之处。在艺术表达技巧上具有取材繁简得宜、反复使用对比、笔触具体入微、气势奔放“如澜”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技巧 对比 如澜
下载PDF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对比手法分析
8
作者 受志敏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208-,共1页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勾划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轨迹,表达了人们对希望和自由的向往。影片中场景明暗色调的对比,折射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特征。对比手法的运用,为成功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对比 希望 自由
下载PDF
儒家诗教生成的礼乐政治背景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金善 受志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儒家诗教以它凸显政治教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风格影响着后世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对其被长久奉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拟从礼乐政治与《诗》的关系,"为政以德"的儒家政治诉求对诗教的需求,政教合... 儒家诗教以它凸显政治教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风格影响着后世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对其被长久奉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拟从礼乐政治与《诗》的关系,"为政以德"的儒家政治诉求对诗教的需求,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对诗教的影响,士大夫政治使得儒学、进而儒家诗教的长期奉行成为可能等方面来分析儒家诗教历代承传的原因,并强调要正确认识儒家诗教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温柔敦厚 礼乐 士大夫政治
下载PDF
博弈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河北银号的兴亡
10
作者 梁丽辉 受志敏 《山西档案》 2018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在河北金融舞台上,银号的产生、发展和衰亡跨越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对河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河北银号因顺势而为,能够提供金融功能的有效供给,所以,在与典当、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了更... 在河北金融舞台上,银号的产生、发展和衰亡跨越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对河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河北银号因顺势而为,能够提供金融功能的有效供给,所以,在与典当、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大发展。但在它与现代金融机构银行博弈的过程中,因为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国家银行体系的构建,无论是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还是解放区政府,都明显表现出对银行政策的倾斜和对银号发展的压制,银号逐渐式微,最终被改造而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银号 传统 现代 博弈
下载PDF
微博用户影响力问题的国内研究述评
11
作者 受志敏 张晓媛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12期93-93,103,共2页
在微博迅速发展的新背景下,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了2010-2019年国内专家学者对微博用户影响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有效地分析与归纳,进而对微博用户影响力问题在当前阶段的研究不足进行了总结,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微博 用户影响力 PAGE Rank算法 舆论领袖 热点话题识别与追踪
下载PDF
《诗经》中葫芦祖灵崇拜之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受志敏 赵远 《学园》 2014年第19期198-198,共1页
本文对葫芦祖灵崇拜与古代洪水神话、盘古神话的关系进行溯源,分析先民祖灵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关系,并透视祖灵崇拜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诗经》中反映祖灵崇拜及与之相联系的敬老孝亲的诗篇,分析了葫芦作为生殖崇拜意识象征在《... 本文对葫芦祖灵崇拜与古代洪水神话、盘古神话的关系进行溯源,分析先民祖灵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关系,并透视祖灵崇拜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诗经》中反映祖灵崇拜及与之相联系的敬老孝亲的诗篇,分析了葫芦作为生殖崇拜意识象征在《诗经》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 祖灵崇拜 生殖崇拜
原文传递
从《虎妈猫爸》看中国80后的再社会化
13
作者 受志敏 《当代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49,共2页
家庭喜剧《虎妈猫爸》开播后,成为本年度收视率和关注度最高的电视剧。中国当代社会最受关注的一个主题—教育,再一次通过赵薇和佟大为的演绎摆在人们的面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和学校针对该剧进行的议论也集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中国当代 80后 教育问题 电视剧 关注度 收视率 佟大为
原文传递
电影《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分析
14
作者 受志敏 陈洁 《大舞台》 2015年第8期94-95,共2页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将现代文学名著进行适当改编搬上银幕成为一种趋势。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所创作的数部经典之作也被改编过多次,并广受观众好评。1982年,《骆驼祥子》上映。...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将现代文学名著进行适当改编搬上银幕成为一种趋势。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所创作的数部经典之作也被改编过多次,并广受观众好评。1982年,《骆驼祥子》上映。该影片的内容与风格均与小说原著有诸多贴合,比如祥子的勤劳、能吃苦以及他的个人主义,还有虎妞的泼辣与蛮横等形象特征,但影片由于其表现方式的特殊性,也对原著有些许改变,本文试图分析以上影片与原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骆驼祥子》 祥子 虎妞
原文传递
试论诗歌剑意象之文化心理成因
15
作者 受志敏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年第2期209-210,共2页
剑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使用,有深厚的文化心理原因。剑的文化意义以"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形式影响着后人对剑的认识。剑与道德人格的比附关系,让诗人对剑意象情有独钟。"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指向,... 剑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使用,有深厚的文化心理原因。剑的文化意义以"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形式影响着后人对剑的认识。剑与道德人格的比附关系,让诗人对剑意象情有独钟。"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指向,让诗人借对剑意象的吟咏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或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诗人亦有借剑的吟咏达到心理自足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意象 诗人 心理自足
原文传递
“样板戏”女性英雄形象神格化表征及其传统审美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翠娟 受志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神格化"是将人赋予神的品格与特征,是神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样板戏"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颇具神格化色彩,这主要体现在超人的文本符号表征、超人的行为、超常的人性及人伦关系以及仪式化的身体造... "神格化"是将人赋予神的品格与特征,是神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样板戏"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颇具神格化色彩,这主要体现在超人的文本符号表征、超人的行为、超常的人性及人伦关系以及仪式化的身体造型上。就性别文化角度思考,"样板戏"中神格化的英雄形象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是工、农、兵的重要领导角色。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女性英雄们是被消解了女性特征和主体意识的被异化的伪女性。究其审美文化源头,应是传统审美文化记忆中对理想化完美女性榜样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戏 神格化 女性英雄形象 传统审美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