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和远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 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 吐尔逊娜依.沙都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21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后24~42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BICE患儿男女...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21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后24~42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BICE患儿男女比例为1∶0.62;年龄8~26个月,其中12~24个月16例(76.2%)。发病季节9-11月份高发。惊厥发生时间无热惊厥后24 h内出现急性胃肠炎(BE)者3例,在急性胃肠炎后第1~5天出现惊厥18例,以3 d内最多(76.1%)。13例(61.9%)出现2次以上惊厥,平均发作次数为2.1次,9次惊厥因疼痛哭闹所诱发(20.5%),惊厥持续时间40 s~3 min,无惊厥持续状态,发作形式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4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发作间期监测V-EEG,3例睡眠期见两枕部、中央区低-中波幅不典型尖慢波散发,5例见睡眠纺锤波及慢波改变,3例头颅CT示外部性脑积水,其余未见异常。13例(61.9%)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8例阴性。出院后18例进行24~42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BICE 1~2岁发病率高,以秋冬季多见。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因,部分患儿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惊厥多发生在急性胃肠炎病程1~3 d,早期频繁发作,但无惊厥持续状态,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间期EEG及头颅影像学正常。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惊厥 婴幼儿 随访研究
下载PDF
Landau-Kleffner综合征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 吐尔逊娜依.沙都 +1 位作者 阿依江.别克道来提 库尔班江.阿布都西库尔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短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近5年文献。结果本组2例,包括维吾尔族(女,7.5岁)及汉族(男,7岁)患儿各1例,均表现为进... 目的探讨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短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近5年文献。结果本组2例,包括维吾尔族(女,7.5岁)及汉族(男,7岁)患儿各1例,均表现为进行性语言功能障碍,继之出现惊厥,具有脑电图典型改变(癫痫样放电),予常规抗癫痫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短期随访预后佳。结论 Landau-Kleffner综合征表现典型,预后一般较好,但失语症状预后不尽人意,失语或失认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AU-KLEFFNER综合征 癫痫 失语 误诊 治疗 预后 进展
下载PDF
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磊 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 魏惠琴 《新疆医学》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总结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的代谢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分为合并黑棘皮病组(病例组)及单纯肥胖组(对照组),在2组人群中进行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新制定的中... 目的:总结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的代谢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分为合并黑棘皮病组(病例组)及单纯肥胖组(对照组),在2组人群中进行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新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人群≥10岁的代谢综合征(MetS)诊断标准(中国标准)计算MetS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中合并黑棘皮病组46例(40.4%)及单纯肥胖组68(59.6%)其中合并黑棘皮病组体重指数、腰围等明显升高;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结论:在青少年肥胖人群中,超过1/3患儿合并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严重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标志;黑棘皮病的发生与高胰岛素水平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黑棘皮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苯巴比妥和银杏叶对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曦 白珺 +3 位作者 丁守梅 李星萍 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 朱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285,288,共4页
目的对照观察苯巴比妥(PB)和银杏叶对单纯性惊厥(S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不同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SFC患儿随机分为3组。惊厥未用药组:不使用PB及其他止惊药;PB止惊组:予PB(10 mg.kg-1,但每次不超过150 mg... 目的对照观察苯巴比妥(PB)和银杏叶对单纯性惊厥(S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不同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SFC患儿随机分为3组。惊厥未用药组:不使用PB及其他止惊药;PB止惊组:予PB(10 mg.kg-1,但每次不超过15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 d;PB+银杏叶组:在PB止惊组基础上当日予银杏叶,≤2岁每次15 mg、>2岁每次20 mg,每天2次,连用14 d。健康对照组为同期体检抽血的健康儿童。各组SFC患儿分别在惊厥发作后2 d、7 d及21 d时取静脉血2 mL,ELISA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 1.>2岁组:各SFC组在惊厥发作后2 d时NSE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1)。7 d时NSE水平均有回落,但仍较健康对照组高(Pa<0.05,0.01)。2.≤2岁组:PB止惊组在2 d、7 d和21 d时NSE均高于惊厥未用药组(Pa<0.01)。而PB+银杏叶组在各时点NSE水平的增高与惊厥未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厥未用药组NSE水平在2 d、7 d、21 d各时点呈逐渐下降过程。而PB组在各时点的NSE水平递降却不明显。PB+银杏叶组NSE水平自7 d起至21 d时明显递减。结论 SFC发作引起儿童血清NSE水平一过性轻度增高,提示惊厥性脑损伤的存在;PB会进一步加重SFC患儿血清NSE水平的增高,银杏叶则有降低血清NSE水平和减轻PB脑损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银杏叶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