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8
1
作者 李淑仪 邓许文 +5 位作者 陈发 古幸福 龚劲波 蓝佩玲 廖新荣 王荣萍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25-1134,共10页
关于蔬菜施有机肥和它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施比例,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为控制施禽畜粪类有机肥对蔬菜的负面影响,探讨蔬菜的合理施用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进行田间试... 关于蔬菜施有机肥和它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施比例,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为控制施禽畜粪类有机肥对蔬菜的负面影响,探讨蔬菜的合理施用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施过量禽畜粪类有机肥对试验蔬菜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和茄子(Eggplant)施禽畜粪超过22500kg/hm2、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超过24000kg/hm2时,其产量不再增加,成活率下降,维生素C含量下降,多个试验均表现出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小白菜硝酸盐随之增加的典型特征;同时不论土壤的质地轻重,蔬菜重金属Pb有随禽畜粪用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在质地较轻的土壤上,蔬菜重金属Cd、As有随禽畜粪用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小白菜施禽畜粪肥超过7500kg/hm2、茄子和冬种马铃薯施禽畜粪肥超过75000kg/hm2,收获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对照和施无机肥的总Cr和As。(2)蔬菜单独施用有机肥的合适施用量,小白菜在较粘重的土壤上可施到22500kg/hm2,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时有机肥用量可减量;茄子合适施用量应在22500kg/hm2左右;冬种马铃薯合适施用量应在24000kg/hm2左右。(3)蔬菜的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比,小白菜、茄子、和冬种马铃薯施肥的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均为0.25∶1至0.5∶1时其产量和品质水平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禽畜粪类有机肥 用量 有机/无机肥施用比例 产量 品质 重金属
下载PDF
氮肥品种及施肥方式对小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荣萍 蓝佩玲 +5 位作者 李淑仪 张育灿 邓许文 古幸福 廖新荣 龚劲波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0-1043,共4页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氮肥的大量施用不仅造成养分比例失调及环境污染,而且会限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针对广东蔬菜氮肥施用不合理的现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和不同底追比对小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氮肥的大量施用不仅造成养分比例失调及环境污染,而且会限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针对广东蔬菜氮肥施用不合理的现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和不同底追比对小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华南地区的蔬菜施用氮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极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生物量和产量,亦增加了硝酸盐的累积量,其中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蔬菜专用肥(磷铵+尿素)处理小白菜硝酸盐累积量最低,其次是碳酸氢铵和氯化铵处理。各氮肥处理间Vc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蔬菜专用肥处理含量最高;不同底、追肥处理间产量和Vc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底肥70%、追肥30%的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硝酸盐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蔬菜专用肥既可以提高小白菜产量,又可以明显改善小白菜营养品质与卫生品质,如果以尿素为氮源,底肥70%、追肥30%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品种 施肥方式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广东BB肥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培智 陈建生 +3 位作者 古幸福 张发宝 唐拴虎 黄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98-100,共3页
分析了我国BB肥产业近年的发展趋势及广东省BB肥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当前科学平衡施肥技术普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复混肥产业升级换代需要的角度考虑,指出作物专用BB肥将是今后化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BB肥 生产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杂种低温下育性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燕鹏 万邦惠 +4 位作者 陈雄辉 彭海峰 梁克勤 古幸福 徐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6,共3页
考察了水稻常规品种及两系杂交稻在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变化。结果表明 :a)低温是影响水稻常规品种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 ,且受低温影响后不同品种表现出育性稳定性的明显差异 ;b)在常温下杂种F1均能基本恢复正常可育 ,但在低温... 考察了水稻常规品种及两系杂交稻在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变化。结果表明 :a)低温是影响水稻常规品种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 ,且受低温影响后不同品种表现出育性稳定性的明显差异 ;b)在常温下杂种F1均能基本恢复正常可育 ,但在低温下F1的花粉育性都有所下降 ,且下降幅度在组合间差异明显 ;c)F1的育性稳定性与父本对低温的敏感程度有关 ;d)母本对F1的育性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低温 育性稳定性 结实率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基于惠阳的实证考察(一)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晨 许利新 +2 位作者 张日新 王丽萍 古幸福 《南方农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欠发达地区 农业现代化 惠阳市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结构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基于惠阳的实证考察(二)
6
作者 傅晨 许利新 +2 位作者 张日新 王丽萍 古幸福 《南方农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8,32,共3页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欠发达地区 农业现代化 惠阳市 土地制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科技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其配套育秧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古幸福 陈文佳 +2 位作者 叶玉平 邓焕兵 黄立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16,共2页
机械育秧和插秧与手工育秧和插秧相比,具有效率较高、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收、节约成本等优越性,机械插秧过程中存在相当的技术要求,关键在于与之相配套的田间育秧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插秧 育秧技术
下载PDF
水稻控释肥在超级稻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古幸福 叶玉平 +2 位作者 陈文佳 邓焕兵 邱浓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1-42,共2页
水稻控释肥在超级稻早、晚造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控释肥的超级稻比习惯施肥处理每667m2增产34.1kg,增产率为5.51%,每667m2增加利润42.49~68.07元,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和省工效果。
关键词 水稻控释肥 超级稻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惠州市惠阳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及成效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冬娴 邱林波 +4 位作者 文嘉瑜 陈锐明 徐培智 卢钰升 古幸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50-55,共6页
近年来,惠阳区紧紧围绕"稳产增收调结构,体制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不断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新模式,通过项目扶持、政府补贴、专家指导相结合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近年来,惠阳区紧紧围绕"稳产增收调结构,体制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不断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新模式,通过项目扶持、政府补贴、专家指导相结合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灌溉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自2014年以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施肥观念明显改变,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0.1~0.9 g/kg,土壤养分明显提高,土壤结构有所改良,土壤板结和酸化等现象有所改善,定点调查显示,种植水稻和淮山的化肥用量平均每667 m^2减少23.1、32.4 kg,减幅分别为33.82%和16.10%。农户对有机肥使用的热情逐渐提高,初步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计划,总体而言化肥施用量(纯量)减少468 t,减少4.0%,实现了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绿色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增效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有机质 耕地质量 化肥零增长
下载PDF
华南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锐明 余宁 +5 位作者 李花 刘志霞 莫祥晓 赖伟洪 古幸福 李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78-86,共9页
【目的】为了把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主要生产特性,2018年早晚两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在高氮肥条件下进行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方法】试验选择6个超级稻品种,按照高氮肥素施肥水平下一般大... 【目的】为了把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主要生产特性,2018年早晚两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在高氮肥条件下进行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方法】试验选择6个超级稻品种,按照高氮肥素施肥水平下一般大田生产管理的方法。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按常规测量农艺性状的方法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10个单株获取数据,以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17.10高级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总生物量与生育期正相关(r=0.701),生育期越长品种(五优308,144 d)的总生物量越高(4104 kg)。各性状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回归方程及适应造别分别为:生育期Y1=-141.952+2.18182X(五优308,早晚季),最高苗数Y4=-0.8974+1.07865X(合美占,早晚季),株高Y3=-40.7206+1.42857X(金农丝苗,早晚季),有效穗数Y3=10.8786+0.58983X(金农丝苗,早晚季),Y5=5.3751+0.81356X(玉香油占,早晚季);每穗总粒数Y6=57.5266+0.91591X(桂农占,早晚季),千粒重Y1=32.0460-0.28571X(五优308,早晚季)。【结论】超级稻品种(组合)适合在高氮肥施用的条件下进行高产创建活动。对合适的品种在合适的季节,高氮肥施用可以发挥出最高的产量水平,如桂农占在华南晚季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高氮利用率:产量 农艺性状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惠阳区中季稻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古幸福 李东娴 +2 位作者 邱林波 赖伟洪 魏瑾姿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4期12-15,共4页
基于夏闲季节在专业菜场推广应用的"菜-中稻-菜"轮作制是惠阳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高效耕作模式,其推广应用面积正逐年扩大。应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中稻上进行表征试验,探索中稻合理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应用水稻测土配... 基于夏闲季节在专业菜场推广应用的"菜-中稻-菜"轮作制是惠阳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高效耕作模式,其推广应用面积正逐年扩大。应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中稻上进行表征试验,探索中稻合理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应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指导中稻生产,可达到节氮、节磷、降低栽培风险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于菜地中稻的气候环境、土壤状况、病虫害等因素,在产量定位上以获得稳产的中等产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菜地 中稻 测土配方施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湘两优90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相满 古幸福 +3 位作者 李冬娴 文嘉瑜 陈锐明 李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湘两优900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培育的超高产新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成穗率高、大粒大穗结实率高的超高产特征。该品种2017年早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密度差异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 【目的】湘两优900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培育的超高产新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成穗率高、大粒大穗结实率高的超高产特征。该品种2017年早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密度差异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13 cm×13 cm到24 cm×24 cm插植密度(主处理)和单、多株植处理(副区),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获取数据,以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裂区方差分析。【结果】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丘陵水稻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湘两优900在19 cm×19 cm插植密度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及最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总生物量。【结论】湘两优900有长生育期产量潜力,可以在一季中稻区发挥高产潜力。湘两优900茎秆粗壮占用空间较多,对插植苗数不敏感,建议疏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两优900 超高产 栽培密度 产量
下载PDF
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对杂交稻制种开花习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利新 古幸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三系杂交稻博优122制种时,存喷施“九二○”的基础上加喷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与单独喷施“九二○”相比,能迅速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提早母本始花时间、有效增加母本开花数、增大颖花张开角度、提高异交结实率,最终提高制种产量,同时对植... 三系杂交稻博优122制种时,存喷施“九二○”的基础上加喷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与单独喷施“九二○”相比,能迅速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提早母本始花时间、有效增加母本开花数、增大颖花张开角度、提高异交结实率,最终提高制种产量,同时对植株高度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初步表明喷施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值得进一步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开花习性 种子产量 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
下载PDF
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与栽培技术
14
作者 刁石新 古幸福 +2 位作者 邱林波 魏瑾姿 叶玉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共5页
在每年5~9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种植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 在每年5~9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种植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在分析总结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基础上,从水稻品种选用、生产季节安排、栽植方式、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惠阳区菜田种植一季中稻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菜地 中稻 轮作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