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现存明清时期涉林碑刻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古开弼 黄兰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4-36,共13页
该文从研究碑文的内容入手,深入剖析了广东现存明清时期60通涉林碑刻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此一时期广东森林资源的变迁与严重水患等自然灾害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历史反思。
关键词 涉林碑刻 森林资源 历史反思
下载PDF
广东现存明清时期涉林碑刻的生态文化透视 被引量:1
2
作者 古开弼 黄兰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6-34,共9页
该文运用生态民俗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广东现存明清时期60通涉林碑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从而透视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
关键词 涉林碑刻 民俗文化 生态文化
下载PDF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古开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0-48,共9页
该文以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的主要内容及形成机制。我国历代民间都有一定的由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产生的个人对家族、个人对社会、个人对同业等的道德强制和约束,这就是我... 该文以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的主要内容及形成机制。我国历代民间都有一定的由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产生的个人对家族、个人对社会、个人对同业等的道德强制和约束,这就是我国历代各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通过原始宗教仪规和民俗文化活动广泛流传,逐步积淀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公德观念,进而整合和演化为种种成文或不成文的禁规和处罚手段,在世俗层面上表现为对其社会成员的压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与资源 民间规约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树木图腾与树木崇拜 被引量:19
4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136-153,205,共19页
关键词 图腾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 树木图腾 树木崇拜
下载PDF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7-265,共9页
The article expatiates on the fork stipulation and its formative mechanism that focuses on how people protect natural zoology and resource in past dynasties of China.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he morality compulsion and... The article expatiates on the fork stipulation and its formative mechanism that focuses on how people protect natural zoology and resource in past dynasties of China.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he morality compulsion and obligation that individual impose to family,society and section which emerge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anguinity,section and trade etc.This is just about the conventional ethic occurring in fork that comes down from past dynasties in China.The conventional ethic eomes down widely via aboriginal religion ceremony and folk-custom culture activity and then became faith,ethic and social moralyity concept step by step,furthermore,buildup and evolved kinds of statute or unwritten prohibition and condemnatory means that represented stress and obligation mechanism to the society people in the mundane a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形成机制 自然生态 规约 民间 南方 资源 保护 历代
下载PDF
民间规约在历代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活动中的文化传承 被引量:9
6
作者 古开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0-25,共6页
该文从宗教仪规的神秘性、旧规先例的强制性、乡风民俗的群众性、维权予夺的功利性等方面 ,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之文化特征 ,进而剖析了上述民间规约的传承方式及其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调适与互动。指出民间... 该文从宗教仪规的神秘性、旧规先例的强制性、乡风民俗的群众性、维权予夺的功利性等方面 ,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之文化特征 ,进而剖析了上述民间规约的传承方式及其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调适与互动。指出民间规约对特定社会组织的成员易于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 ,并可以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与协调 ,同时也要注意克服民间规约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与资源 民间规约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迈向国际大都市 广州林业谱新篇 被引量:3
7
作者 古开弼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近年来,广州市为创建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方略和政策措施,初步勾画出广州在20世纪后10年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广州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100多 km^3,扩展到555km^3;市辖各县级市的市、镇、村及自然村也将由四... 近年来,广州市为创建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方略和政策措施,初步勾画出广州在20世纪后10年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广州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100多 km^3,扩展到555km^3;市辖各县级市的市、镇、村及自然村也将由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连成一片,从而朝着农村城市化迈进一大步。届时,大片农区将变为城市,山丘和田畴将遍布路网和高楼,传统林业的地盘大大缩小,城郊型林业的概念将难以为继。如何认识广州林业在创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宏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不失时机地发展广州的城市型林业,已经成为崭新的课题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 广州市 城市绿化 林业
下载PDF
我国柞蚕业发展史考略 被引量:9
8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9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我国柞蚕业发展史考略广州市农委古开弼柞蚕(AntherueaPernyl),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又称山蚕、野蚕、天蚕、槲蚕等。其幼虫绿、黄或天兰色等,体有毛瘤,刚毛挺直。柞蚕以柞树等栎类嫩叶为主要食料,室外人工... 我国柞蚕业发展史考略广州市农委古开弼柞蚕(AntherueaPernyl),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又称山蚕、野蚕、天蚕、槲蚕等。其幼虫绿、黄或天兰色等,体有毛瘤,刚毛挺直。柞蚕以柞树等栎类嫩叶为主要食料,室外人工放养。其茧椭圆,一端有茧柄,茧色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业 发展史 中国
下载PDF
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十八杉”民俗解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古开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5,共15页
本文从分析我国南方"杉木文化带"内各族林农历史上盛行"十八杉"民俗的文化源流入手,应用民俗学、历史学、森林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的学术观点,剖析了"十八杉"民俗的生态文化内... 本文从分析我国南方"杉木文化带"内各族林农历史上盛行"十八杉"民俗的文化源流入手,应用民俗学、历史学、森林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的学术观点,剖析了"十八杉"民俗的生态文化内涵,阐释了"十八杉"民俗的生态文化底蕴,寻溯了"十八杉"民俗传承的生态文化轨迹,进而提出"十八杉"民俗在生态文化视域下的重构与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十八杉 民俗
下载PDF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述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古开弼 《古今农业》 2004年第4期91-98,共8页
我国历代都有以一定的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所产生的个人对家族、个人对社会、个人对同业等的道德强制和约束 ,这就是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通过原始宗教仪规和民俗文化活动广泛流布和传承 ,逐步积淀为具有... 我国历代都有以一定的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所产生的个人对家族、个人对社会、个人对同业等的道德强制和约束 ,这就是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通过原始宗教仪规和民俗文化活动广泛流布和传承 ,逐步积淀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公德观念 ,进而整合和演化为种种成文或不成文的禁规和处罚手段。我国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尽管在历史上开发较晚 ,但各民族群众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也是世代传承相沿的成习 ,至今仍大量保存历代先民艰难探索的历史“活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历史 传承 述略 处罚手段 流布 强制 资源 保护自然 个人
下载PDF
从我国北方竹类的历史分布看“南竹北移”的广阔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竹类根系发达,繁殖快,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素有养竹取材的传统,特别是在缺林少材的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竹子既是一种良好的经济用材,同时也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良植物。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曾是竹类的... 竹类根系发达,繁殖快,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素有养竹取材的传统,特别是在缺林少材的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竹子既是一种良好的经济用材,同时也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良植物。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曾是竹类的原产地之一,历史典籍广有记载。因此,探索我国北方竹类的历史分布,为“南竹北移”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竹北移 竹类栽培 历史分布 黄河流域 古代北方 竹材 我国古代 速生丰产 竹林 北方地区
下载PDF
试述我国古代先秦时期林业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先秦时期,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由大规模的盲目地毁林拓地时期,逐渐过渡到消极保存,利用林木的时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浩繁的典籍中有不少经营、利用林木的论述,形成了我国古代的林业思想,为我们今天研究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为我... 先秦时期,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由大规模的盲目地毁林拓地时期,逐渐过渡到消极保存,利用林木的时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浩繁的典籍中有不少经营、利用林木的论述,形成了我国古代的林业思想,为我们今天研究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为我国林业经济的现代化提供必要借鉴的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一、山林资源在先秦时期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一)开始视山林资源为可用人的劳动开发利用的社会财富:在西周的封建领主经济中,所谓财富,与一切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先秦时期 经济思想 山林 现实意义 林业发展 领主经济 林业经济 历史沿革 经济林木
下载PDF
我国各民族祭林拜树习俗的生态文化透视 被引量:3
13
作者 古开弼 《古今农业》 1997年第1期41-51,共11页
祭林拜树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宗教仪式。祭林拜树现象曾普遍存在于原始先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原始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透过原始人类对森林和树木的祭祀活动,可以观察到,在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许许多多自然界的奥... 祭林拜树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宗教仪式。祭林拜树现象曾普遍存在于原始先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原始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透过原始人类对森林和树木的祭祀活动,可以观察到,在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许许多多自然界的奥秘无法揭示的条件下,人们对森林、树木及林区发生的诸多事象和物象的特殊依赖和期盼。事实上,以祭林拜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遗存和原始宗教孑遗,在当今西南、东北林区及西北地区各民族民间仍可随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各民族 原始宗教 习俗文化 祭祀活动 形成和发展 自然崇拜 民俗文化 德昂族 山林
下载PDF
我国柞树资源历史分布考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古开弼 《古今农业》 1994年第2期75-83,共9页
柞树,又称青冈、橡树、栎树、槲树等;史籍中又有:栎、柞、栩、等名称。为壳斗科栎属常绿、半常绿或落叶阔叶树,我国约有60多种,是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主要有麻栎、小叶栋、栓皮栋、槲树、白栎、槲栎、尖齿槲栎、夏橡、短柄枹栎、蒙古... 柞树,又称青冈、橡树、栎树、槲树等;史籍中又有:栎、柞、栩、等名称。为壳斗科栎属常绿、半常绿或落叶阔叶树,我国约有60多种,是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主要有麻栎、小叶栋、栓皮栋、槲树、白栎、槲栎、尖齿槲栎、夏橡、短柄枹栎、蒙古栎、辽东栎、刺叶栎等十二种。栎属树种(Quercus Linn.)材质坚重强韧,耐腐蚀,纹理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分布 柞树 全新世中期 资源分布 孢粉分析 阔叶树种 针阔混交林 辽东栎 垂直分布 林木树种
下载PDF
我国封山育林从民间习俗走向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开弼 《古今农业》 2001年第1期30-38,共9页
封山育林,即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以恢复森林,被世界林学界誉为“中国式造林法”,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森林的营林技术措施。这一技术措施对采伐迹地的恢复和次生林的改造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 封山育林,即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以恢复森林,被世界林学界誉为“中国式造林法”,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森林的营林技术措施。这一技术措施对采伐迹地的恢复和次生林的改造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国际林学界的普遍赞誉和推崇。我国民间习惯做法是把荒山或残次林划界封禁,限制开垦、樵采和放牧,禁绝山火,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及根株和根部萌芽,以郁闭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民间习俗 走向民族 山林 民间文化 技术措施 天然更新 云南人民出版社 水冬瓜树 西双版纳傣族
下载PDF
树木拜物教的流变:从王制标识到民俗表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关键词 拜物教 墓地 树木崇拜 象征 民俗活动 纳西族 民俗流变 标识功能 丧葬礼仪 原始宗教信仰
下载PDF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7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79-386,共8页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古开弼祭林拜树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作为祭林拜树习俗的伴生物,林业禁忌也是我国民间历代相沿的一种林业民俗文化现象。剖析林业禁...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古开弼祭林拜树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作为祭林拜树习俗的伴生物,林业禁忌也是我国民间历代相沿的一种林业民俗文化现象。剖析林业禁忌习俗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过程,透视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文化 盲目崇拜 图腾禁忌 树木 林业 习俗 生殖崇拜 禁林 祖先崇拜 布依族
下载PDF
我国古代人工防护林探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8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我国古代有识之士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早有许多朴素的认识,据及书卷72《贡禹传》载贡禹言:“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 我国古代有识之士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早有许多朴素的认识,据及书卷72《贡禹传》载贡禹言:“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贡禹对西汉武帝时华山等地山中盲目剥土开矿,滥伐林木烧炭炼铁,导致自然植被毁损,水气循环失调,水土大量流失,从而造成局部地区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人工防护林 生态平衡 汉武帝 行道树 林木 自然植被 植树 秦始皇 鄂尔多斯高原
下载PDF
照叶树林文化与稻作起源传播——试述稻作起源传播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35-41,共7页
关键词 照叶树林文化 稻作 起源传播 农业史
下载PDF
林业合作经营的成功尝试——浅谈黄(石示)林场双向联营的普遍意义
20
作者 古开弼 《林业经济》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广东省新丰县黄(石示)林场创办于1975年冬,现有山地面积6500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6000亩,森林覆盖率86.5%。林场创办12年来,在管好原有林木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全场共造用材林25600亩,种植经济林279亩。活立木蓄积达32775立方米,林... 广东省新丰县黄(石示)林场创办于1975年冬,现有山地面积6500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6000亩,森林覆盖率86.5%。林场创办12年来,在管好原有林木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全场共造用材林25600亩,种植经济林279亩。活立木蓄积达32775立方米,林木总产值估价为1000多万元。林场现有场员47人,建房面积146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0万元以上,已经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合作 经营形式 固定资产总值 林地面积 林业生产 广东省新丰县 林业经营 黄标 林业资金 南方集体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