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
被引量:
12
1
作者
古艳钗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112-114,207,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统计患者的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五个方面,实验组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患者,而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3.75%,实验室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古艳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的危险因素,为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由本院急救科进行转运的1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初步诊断、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的危险因素,为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由本院急救科进行转运的1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初步诊断、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意识状态、SpO_2、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转运过程中的供氧装置、转运人员职称、转运时间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190例患者,SpO_2降低> 5%的患者有120例,SpO_2降低≤5%的患者有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及意识状态对SpO2降低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疾病部位类型、护士职称、转运时间、供氧装置等指标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士职称、呼吸系统疾病、供氧装置是导致SpO_2降低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士职称、呼吸系统疾病、供氧装置是导致SpO2降低的危险因素,在转运过程中必须针对上诉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院前转运
血氧饱和度
危险因素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的效果
3
作者
古艳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的94.00%;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2.98±11.34)min,短于对照组的(49.36±13.58) min;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8.36±12.64)分,高于观察组的(46.52±11.68)分;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66.37±15.84)分,高于观察组的(43.51±12.6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0%,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危重患者
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题名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
被引量:
12
1
作者
古艳钗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112-114,20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统计患者的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五个方面,实验组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患者,而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3.75%,实验室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疗效分析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mod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Efficacy analysis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古艳钗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的危险因素,为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由本院急救科进行转运的1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初步诊断、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意识状态、SpO_2、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转运过程中的供氧装置、转运人员职称、转运时间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190例患者,SpO_2降低> 5%的患者有120例,SpO_2降低≤5%的患者有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及意识状态对SpO2降低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疾病部位类型、护士职称、转运时间、供氧装置等指标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士职称、呼吸系统疾病、供氧装置是导致SpO_2降低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士职称、呼吸系统疾病、供氧装置是导致SpO2降低的危险因素,在转运过程中必须针对上诉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下降。
关键词
危重患者
院前转运
血氧饱和度
危险因素
统计分析
Keywords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ehospital transfer
Oxygen saturation
Risk factors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的效果
3
作者
古艳钗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0期9-1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的94.00%;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2.98±11.34)min,短于对照组的(49.36±13.58) min;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8.36±12.64)分,高于观察组的(46.52±11.68)分;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66.37±15.84)分,高于观察组的(43.51±12.6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0%,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急诊抢救
危重患者
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Keywords
Emergency rescu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le course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
古艳钗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古艳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的效果
古艳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