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GS在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1
作者 张晨婷 梁毅博 +4 位作者 只璟泰 赵亮 林鹏 王巍 张桂敏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71,共8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确诊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NGS技术在快速确诊IF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确诊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NGS技术在快速确诊IF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例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4~77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鼻腔鼻窦病变活检标本mNGS测序技术确诊IFRS,对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确诊为IFRS,其中根霉属7例,曲霉属5例,木霉菌属1例,赛多孢子菌属1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2年,截至随访结束,14例IFRS患者中11例痊愈,未见复发迹象,3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mNGS测序技术可作为快速诊断IFRS的检测手段,为IFRS的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诊断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只璟泰 郑向前 高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甲状腺癌研究在基因水平上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多种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都提供...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甲状腺癌研究在基因水平上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多种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都提供了全新的方向.BRAF基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特异性基因,不仅可以作为预后的评估标志物,还具有诊断价值.RET基因存在两种变异形式:PTC与RET基因融合关系最为密切,其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虽然尚无文献证实术前细胞针吸活检测定RET基因重排可有效改善手术策略,但抑制RET蛋白酶活性的相关药物也许可以用来治疗PTC;而RET基因突变对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尤其对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amilial medullar thyroid carcinoma,FMTC)的筛查和诊断有特定的意义.RAS基因突变常出现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FvPTC)、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以及未分化甲状腺癌(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UTC) 中,但RAS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P53蛋白异常或TP53基因突变见于各种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种、PDTC以及UTC.TP53基因突变或P53蛋白异常不仅可用于判断预后,还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靶点.30%~ 35% FTC以及37.5% FvPTC可检出PAX8-PPARγ融合基因,有助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近年来发现吡格列酮可能对PAX8-PPARγ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具有一定疗效.TERT启动子突变可在FTC以及部分PTC中检出,常提示预后不良.其他多种基因均发现与甲状腺癌相关,并可用于诊断以及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基因 预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相关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只璟泰 郑向前 高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亚型间临床病理特点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Х^2检验比较常见三种亚型分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差异,多因素L...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亚型间临床病理特点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Х^2检验比较常见三种亚型分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经典亚型(43.0%)、滤泡亚型(46.7%)以及包膜内亚型(7.7%)占全部病例的97.3%,滤泡亚型肿瘤直径最大,包膜内亚型钙化率高,无腺外微浸润。淋巴结转移率经典亚型〉滤泡亚型〉包膜内亚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癌灶钙化、腺外微浸润以及多灶性等是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滤泡亚型最为常见。其侵袭性远低于经典亚型。男性、年龄〈45岁、癌灶钙化、腺外微浸润以及多灶性等是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30例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诊疗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宇 孟祥睿 +7 位作者 胡琳斐 侯秀坤 只璟泰 张军 王会娟 刘辉 郑向前 高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至2016年期间30例甲状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常见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食管(26.7%),肺部(16.7%)和肾(13.3%)。发现...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至2016年期间30例甲状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常见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食管(26.7%),肺部(16.7%)和肾(13.3%)。发现甲状腺转移的中位年龄为56岁。从原发肿瘤到转移的间隔为0~ 108个月。异时性转移的患者18例,中位生存期36个月,同时性转移的患者12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P<0.01)o 2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4-96个月),而未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存期为8个月(1 ~24个月)(P<0.01)。结论甲状腺转移癌临床罕见。患者的预后主要和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手术切除以及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甲状腺 预后
原文传递
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伟伟 只璟泰 +1 位作者 郑向前 王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学龄儿童和青少年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学龄儿童和青少年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与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t结果超重和肥胖患者较正常体重患者年龄较大(χ^(2)=4.250,P=0.039)、肿瘤灶数更多(χ^(2)=5.281,P=0.022)、更容易出现复发(χ^(2)=4.861,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体重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PTC患者相比,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PTC患者更容易出现复发(χ^(2)=4.466,P=0.035);肿瘤直径>1 cm(χ^(2)=5.453,P=0.020)、肿瘤灶数>1个(χ^(2)=7.218,P=0.007)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和青少年PTC患者中,肥胖与肿瘤的多灶性有关;超重和肥胖患者更易出现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肥胖症 儿童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局部转移性晚期甲状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伟伟 只璟泰 郑向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晚期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TC,RAIR DTC)、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晚期髓样癌目前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随着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许多有效的药物分... 晚期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TC,RAIR DTC)、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晚期髓样癌目前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随着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许多有效的药物分子作用靶标相继被发现。基于一个或多个靶点研发出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试验,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索拉非尼、凡德尼布、乐伐替尼以及卡博替尼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进展期甲状腺癌的治疗;阿西替尼、司美替尼等分子靶向抑制剂已通过Ⅱ/Ⅲ期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的出现为晚期甲状腺癌以及进展期髓样癌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这些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副反应较小、疗效好等优点,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单侧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原发灶不同切除范围的预后分析
7
作者 张金铭 赵敬柱 +3 位作者 黄冬梅 顾鹏飞 只璟泰 郑向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原发灶手术切除范围治疗单侧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126例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按照原发灶手术切除范围... 目的比较不同原发灶手术切除范围治疗单侧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126例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按照原发灶手术切除范围不同分为甲状腺全切组(A组)和甲状腺腺叶切除组(B组)。结果A组与B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χ2=0.394,P=0.530)、死亡率(χ2=3.175,P=0.146)、生化治愈率(χ2=0.613,P=0.434)、无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P=0.278、0.17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最大直径≥4 cm和侧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χ2=5.068,P=0.024)和永久性低钙血症(χ2=6.590,P=0.010)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结论对于局限在一侧腺叶的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的预后并不差于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但是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预后 低钙血症
原文传递
<25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梦冉 只璟泰 +1 位作者 郑向前 高明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究<25岁甲状腺乳头状癌(TP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5年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29例TP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5岁的104例,≥25岁的325例。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 目的探究<25岁甲状腺乳头状癌(TP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5年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29例TP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5岁的104例,≥25岁的325例。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并对影响<25岁术后复发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25岁TPC患者比≥25岁TP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更小,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小,术后复发率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个数≥2个、最大肿瘤直径≥2 cm、未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与<25岁TPC患者术后复发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个数≥2个、最大肿瘤直径≥2 cm是<25岁TPC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论原发肿瘤个数≥2个、最大肿瘤直径≥2 cm是预测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诊疗<25岁TPC患者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肿瘤复发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及青少年PTC血清TgAb、TPOAb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9
作者 黄冬梅 只璟泰 +4 位作者 张金铭 郑向前 赵敬柱 魏松锋 高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8-1425,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21岁)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21岁)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TgAb、TPOAb状态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4例患者,男89例,女215例,年龄5~21岁(中位年龄19岁)。不同TgAb、TPOAb状态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性别、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原发灶位置、原发肿瘤个数及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TgAb+组(81例)、TPOAb+组(84例)原发肿瘤特征相对较好。TgAb+组与TPOAb+组在性别、术前Tg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TgAb+组与TgAb-组(223例)在原发灶位置、原发肿瘤个数和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POAb+组与TPOAb-组(220例)在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肿瘤直径>2 cm和腺外侵犯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4,95%CI:1.59~5.07,P<0.001;OR=0.32,95%CI:0.17~0.60,P<0.001),年龄≤14岁、术前Tg+、最大肿瘤直径>2 cm是影响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4,95%CI:0.18~0.67,P=0.002;OR=2.16,95%CI:1.10~4.24,P=0.026;OR=3.99,95%CI:2.33~6.82,P<0.001)。结论建议对儿童及青少年PTC患者术前常规行TgAb和TPOAb检测。术前Tg+、年龄≤14岁、最大肿瘤直径>2 cm及腺外侵犯是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