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喻经》与《痴华鬘》
1
作者 可居 《图书馆论坛》 1982年第3期36-37,共2页
华南师范学院李育中教授过去在《试积鲁迅之书》说:“有朋友颇羡慕我那本一九二六年线装印蓝色字的《痴华鬘》,但我却羡慕另一朋友那本金陵刻经处所印的《百喻经》,因为那才是鲁迅亲自‘施洋银六十元敬刻’的最早印本。”(《羊城晚报》... 华南师范学院李育中教授过去在《试积鲁迅之书》说:“有朋友颇羡慕我那本一九二六年线装印蓝色字的《痴华鬘》,但我却羡慕另一朋友那本金陵刻经处所印的《百喻经》,因为那才是鲁迅亲自‘施洋银六十元敬刻’的最早印本。”(《羊城晚报》,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笔者旧藏鲁迅先生著译初版书中适有此二书,《百喻经》是初印本,而《痴华鬘》一书是鲁迅手书制签本。分别介绍于下。《百喻经》分上下两卷,收譬喻故事九十八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喻经 鲁迅 金陵刻经处 寓言性 师范学院 施洋 初版 故事 佛教 朋友
下载PDF
十竹斋《印存初集》定价印记
2
作者 可居 《东南文化》 CSSCI 1995年第4期131-132,共2页
十竹斋《印存初集》定价印记可居拙文《记十竹斋印存初集》(《广东图书馆学刊》第二期,一九八一年六月),曾简略介绍几种版本的十竹斋原铃本《印存初集》,并及笔者所藏二卷本扉页加铃“每部定价纹银贰两”朱文印记事。此文刊出后不... 十竹斋《印存初集》定价印记可居拙文《记十竹斋印存初集》(《广东图书馆学刊》第二期,一九八一年六月),曾简略介绍几种版本的十竹斋原铃本《印存初集》,并及笔者所藏二卷本扉页加铃“每部定价纹银贰两”朱文印记事。此文刊出后不久,就收到周叔丈来书,承命寄去《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字本 《文献通考》 藏书家 鹤林玉露 标明价格 书价 周瑜打黄盖 印记 宋元刊本 普通版本
下载PDF
泉家袁寒云轶闻二三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2-63,46,共3页
在《钱币学家方地山轶闻》一文中(见今年第一期《中国钱币》),曾涉及袁寒云与方地山之轶闻。兹就涉猎所及,摭录寒云学艺方面轶闻二三事,或可稍补近世泉坛掌故。在谈到正题之前,对其身世略作简介如下: 袁克文(1890—1931年),字豹岑,一字... 在《钱币学家方地山轶闻》一文中(见今年第一期《中国钱币》),曾涉及袁寒云与方地山之轶闻。兹就涉猎所及,摭录寒云学艺方面轶闻二三事,或可稍补近世泉坛掌故。在谈到正题之前,对其身世略作简介如下: 袁克文(1890—1931年),字豹岑,一字抱存,号寒云,系袁世凯次子,河南项城人。自幼聪慧异常,六岁学识字,七岁读经史,十岁习为文章,一十有五能诗赋,少有神童之称。年十八以荫生授法部员外郎,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任过的官职。以其早熟,富有才华,在1906至1908年随父居津沽时,便从老辈罗瘿公、吴彦复、方地山诸名士游。复以家教熏染,自少时就与古器物、词翰结下不了缘。及至宣统即帝位,世凯被罢官归河南乡居,寒云随之弃官回洹上。其后,寒云弃绝仕途,以贵公子蹉跎放荡著称,要以诗文酒会终其后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寒云 中国钱币 钱币学 袁克文 河南乡 彦复 津沽 后半生 士游 诗赋
原文传递
彭信威及其《中国货币史》 被引量:1
4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6年第2期63-64,共2页
彭信威先生病故于一九六七年,到今年三月,是十九年祭。对于一位默默耕耘而有成就的学者,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其名著《中国货币史》至今仍受到重视,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信威先生生于一九○八年,江西安福人。早岁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于... 彭信威先生病故于一九六七年,到今年三月,是十九年祭。对于一位默默耕耘而有成就的学者,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其名著《中国货币史》至今仍受到重视,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信威先生生于一九○八年,江西安福人。早岁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于一九二八年官费至日本,就读师范学校,学英国文学。及至“九一八”事变后辍学归国,在上海神州国光社从事编辑工作。一九三五年赴英国游学,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听过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货币史 彭信威 承安宝货 神州国光社 天津南开中学 九六 钱币学 年祭 一九 安福
原文传递
王懿荣索泉拓书简一通 被引量:1
5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5年第3期69-68,共2页
王懿荣(一八四五——一九○○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六年(一八八○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王氏富藏古玺印... 王懿荣(一八四五——一九○○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六年(一八八○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王氏富藏古玺印,前蒙胡厚宣翁见赐其后人辑录复刊本《福山王氏劫余印存》一册,殆庚子之役藏印散失后仅存者。胡厚老所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一书说,王懿荣于一八九九年首先发现甲骨刻辞,并断为是古代文字,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懿荣 甲骨学 刻辞 胡厚宣 玺印 《清史稿》 侍读 东福山 光绪六年 胡厚宜
原文传递
杨继震手书空首币故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5年第2期55-,共1页
《中国钱币》,一九八四年第三期,载郭若愚同志《介绍刘鹗的未刊稿〈铁云藏货〉》一文,对刘氏这一重要遗著的内容作了全面介绍,并记录书中所收刘鹗本人题记和晚清钱币学家鲍康、杨继震、王戟门、潘祖荫、胡石查、王懿荣诸人泉拓印识。共... 《中国钱币》,一九八四年第三期,载郭若愚同志《介绍刘鹗的未刊稿〈铁云藏货〉》一文,对刘氏这一重要遗著的内容作了全面介绍,并记录书中所收刘鹗本人题记和晚清钱币学家鲍康、杨继震、王戟门、潘祖荫、胡石查、王懿荣诸人泉拓印识。共收泉拓二百余枚,其中“所收杨幼云空首布有印文可考者近四十枚,潘祖荫所藏空首布八枚,而均他处所未见者,这是十分珍贵的”。以郭文著录详审,可知书中多一代名家拓本,殊为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首 中国钱币 钱币学 杨继震 藏货 王懿荣 鲍康 刘鹗 印文 详审
原文传递
晚清时期的泉币学家杨守敬
7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9-70,共2页
晚清时期的泉币学家杨守敬可居晚清时期,在古籍版本和金石学界颇孚盛誉的杨守敬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泉学家和著名书法家。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曾两赴礼... 晚清时期的泉币学家杨守敬可居晚清时期,在古籍版本和金石学界颇孚盛誉的杨守敬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泉学家和著名书法家。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曾两赴礼闱不授,遂考取景山官学教习,期满用教职。后充任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回国后,选黄冈县教谕,寻调黄州府教授。继保知县,加五品衔。张之洞督湖广,延为两湖书院教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经济特科,之洞奏举名列第一。选授安徽霍山县知县。未赴任,仍请以内阁中山用。民国期间,潜志于著述。生平嗜古成癖。以其勤奋治学,博闻强记,故能多所成就。收藏金石资料、古籍善本甚富,精鉴赏,以长于考证著名于时。于历史、地理、簿录、金石诸学,尤为专长。又致力古泉币研究,于光绪初年与古泉学专家饶登秩校勘、监刊倪模《古今钱略》三十四卷,以校刊精审,世称善本。尝摹拓《激素飞青阁钱谱》传世,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本。杨氏又得李宝台所作古泉拓本,编为《古泉薮》二十四册,并为之撰前言张之,原稿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已收入新编《中国钱币文献丛书》中,不日可与读者见面。举此数事,可见其于传播古泉学用力之勤矣。著述甚多,其著者有《望堂金石》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币 古泉 邻苏老人 中国钱币 钱谱 同治元年 倪模 驻日公使 选授 经济特科
原文传递
钱币文献学者宗惟恭轶事
8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7-68,共2页
1936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古泉学会,由丁福保任会长,叶恭绰、张乃骥为副会长;评议员有方若、宣哲、邓实、张晋、程文龙、郑家相、卫聚贤、张晏孙、曹铨;理事有吴敬恒、简又文、郑师许、宗惟恭、余洵;总干事为杨恺龄,都是一时颇有名气的人物。
关键词 钱币学 卫聚贤 古泉 张乃骥 惟恭 丁福保 师许 泉币 程文龙 吴敬恒
原文传递
盛昱所题战国楚币书件
9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4-65,共2页
盛昱(1850—1899年),字伯熙,一作伯羲,别号意园。他是清宗室,籍属镶白旗,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官至祭酒。伯熙身为贵胄,而能潜心致力于学问,对经史、舆地及清朝掌故,皆能详其沿革。居官时,崇尚风雅,与张之洞、潘祖荫诸人领袖清流,以直... 盛昱(1850—1899年),字伯熙,一作伯羲,别号意园。他是清宗室,籍属镶白旗,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官至祭酒。伯熙身为贵胄,而能潜心致力于学问,对经史、舆地及清朝掌故,皆能详其沿革。居官时,崇尚风雅,与张之洞、潘祖荫诸人领袖清流,以直谏敢言著称于时。其在国子监时,提倡实学,颇得时论好评,罗继祖先生称“其长司成六年最尽职”,国学有“赖意园一振之”,(见《枫窗脞语》)殆为公论。只因盛昱秉赋简贵清谧,性不谐俗,终于退出官场,以考订鉴赏金石书画,与及考藏古籍善本终其后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书画 罗继祖 司成 光绪二年 古籍善本 居官 后半生 钱币学 布币 结体
原文传递
龚定庵收集古钱币轶事纪闻
10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7年第2期65-66,共2页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又是在思想界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其著作对学术界发生过广泛影响。龚氏生当嘉庆、道光之际,其时考据之学方...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又是在思想界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其著作对学术界发生过广泛影响。龚氏生当嘉庆、道光之际,其时考据之学方兴未艾,金石文字诸学号称大国,研究钱币的风气因之而益盛。继乾隆间官修《钦定钱录》之后,翁树培(宜泉),张廷济(叔未)、初尚龄(渭园)等人倡导泉学于前,刘喜海(燕庭)、戴熙(淳士)和龚自珍诸人继承于后,著书立说不绝,研究成果跨越前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钦定钱录 翁树培 钱币学 考据之学 龚定庵 初尚龄 十布 宜泉 刘喜海
原文传递
丁福保和《古泉丛书》
11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5年第1期67-68,共2页
最近由中华书局重印《古钱大辞典》,很受读者欢迎,出版后不久便销售告缺,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此书原为丁福保先生所编《古泉丛书》中的一种。丁福保(一八七四——九五二年),字仲祜,别署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早年弃帖括之学,转而从事医学... 最近由中华书局重印《古钱大辞典》,很受读者欢迎,出版后不久便销售告缺,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此书原为丁福保先生所编《古泉丛书》中的一种。丁福保(一八七四——九五二年),字仲祜,别署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早年弃帖括之学,转而从事医学,而志在传播学术。生平刊行医学、佛学和史籍甚多,所编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说文诂林》、《古泉丛书》等巨帙,几十年来为学界称赞。撰有《畴隐居士自订年谱》,别有的鼎撰《丁仲祜先生奋斗史》,略记其学行。丁氏自幼喜集古钱,至晚年研究兴致不衰,尝以倡导钱币学为有用之学为己任,重视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泉 丁福保 钱币学 历代古钱图说 帖括 集古 制钱通考 孝建 书原 江苏无锡
原文传递
洪遵及其《泉志》
12
作者 可居 《中国钱币》 1985年第4期69-70,共2页
我国不仅钱币学遗产非常丰富,而且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就有了钱币学专著。南朝萧梁时代的顾烜《钱谱》中,曾经引用过一部有姓佚名的《刘氏钱谱》,隋以前的钱币书还有几种,均已亡佚;
关键词 钱币学 钱谱 泉志 洪遵 古代钱币 钱样 乾封泉宝 永通泉货 泉币 布币
原文传递
陈元通宝背七小记
13
作者 可居 懒禅 《中国钱币》 2006年第3期79-79,共1页
Author introduced a Chen Yuan Tong Bao coin with a character seven on reverse,and thought it was a Annam coin mint in the beginning time of Chen Dynasty.
关键词 陈元通 安南 陈朝 旋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