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郭红梅 叱强军 +1 位作者 王琪 张笑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1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乳腺肿块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灶患者(良性组)43例与恶性病灶患者(乳腺癌,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超声与自动乳腺全...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乳腺肿块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灶患者(良性组)43例与恶性病灶患者(乳腺癌,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超声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恶性组的乳腺腺体致密、钙化、边界缘毛刺和肿块影等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虫蚀征、汇聚征等发生率高于良性组,星芒征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3例患者中,常规超声判定为恶性病灶29例,良性病灶44例;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判定为恶性病灶30例,良性病灶43例,常规超声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3.33%和100.00%,特异性分别为97.67%和100.00%。结论常规超声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都有比较好的价值,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具有更好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超声 乳腺癌
下载PDF
不同肝脏实质背景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影响
2
作者 郭红梅 杨春凤 +3 位作者 叱强军 朱刘欣 张笑 韩宝珠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肝脏实质背景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超声造影诊断的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肝脏实质背景不同分为3组,正常肝实质背景组(A组)40例、肝硬化背景组(... 目的:探究不同肝脏实质背景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超声造影诊断的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肝脏实质背景不同分为3组,正常肝实质背景组(A组)40例、肝硬化背景组(B组)44例、脂肪肝背景组(C组)26例,其中肝硬化背景组分为肝硬化代偿组(B1)17例和肝硬化失代偿组(B2)27例两个亚组。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肝实质背景下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并观察对不同肝实质背景下各病变类型的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等超声造影表现。结果:A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短于B1组、B2组和C组;A组的病灶超声造影持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显著长于B2组、短于C组;B2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长于B1组,持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显著短于B1组;C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短于B2组、持续增强时间显著长于B2组;同时,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脏血管瘤等各病变类型在不同肝实质背景下病灶的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等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采用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时,不同肝脏实质背景下各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形态差异显较大,临床上应充分考虑肝脏实质背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各病灶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肝脏实质背景 超声造影 肝内局灶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