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素对体外循环中血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举彤 杨文浩 +3 位作者 陈长清 刘新福 冯云久 杨克夷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在模拟体外循环回路中观察丹参素对新鲜防凝猪血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流时间延长用药组与对照组游离血红蛋白值及乳酸脱氢酶值均升高,但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以对照组明显,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参素在... 在模拟体外循环回路中观察丹参素对新鲜防凝猪血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流时间延长用药组与对照组游离血红蛋白值及乳酸脱氢酶值均升高,但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以对照组明显,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参素在体外循环中对血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骨参素 血细胞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0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史举彤 姜兴华 +4 位作者 魏振宇 范钦明 田茂洲 孙鹏飞 郑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已经在心外科得到应用,回顾性总结我院完成的50例手术。方法常规插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预充液复温至32℃,尤其是低体重儿,在心脏空跳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低心排,无严重心... 目的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已经在心外科得到应用,回顾性总结我院完成的50例手术。方法常规插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预充液复温至32℃,尤其是低体重儿,在心脏空跳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低心排,无严重心律失常,多数病人术后不用多巴胺。无1例发生空气气栓。结论优点:①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②及时发现有无传导阻滞并可立即给与纠正,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 回顾性 心外科 下腔静脉 低心排 气栓 发现 多巴胺 主动脉
下载PDF
升主动脉夹层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外科治疗
3
作者 史举彤 郑磊 +3 位作者 魏振宇 范钦明 孙鹏飞 赖永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423-424,共2页
主动脉夹层多由主动脉内膜突然撕裂,血液冲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所致,过去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并发主动脉关闭不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就其外科治疗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40例分析
4
作者 史举彤 姜兴华 +5 位作者 范钦明 魏振宇 田茂州 孙鹏飞 郑磊 赖永丰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 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已经在心外科得到应用,回顾性总结我们完成的40例手术。方法 自1998—2001年12月我们采用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了40例病人。常规插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预充液复温至32℃,尤其是低... 目的 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已经在心外科得到应用,回顾性总结我们完成的40例手术。方法 自1998—2001年12月我们采用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了40例病人。常规插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预充液复温至32℃,尤其是低体重儿。视情况放置左心引流。并行体外循环者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机器氧合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灌注流量200—300ml/min,逆行灌注压45—50mmHg。主动脉灌注压80—100mmHg(1mmHg=O.133kpa),平均动脉压60—80mmHg。在心脏空跳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无低心排,血尿发生率1.90—3.41%。无严重心律失常,多数病人术后不用多巴胺。无1例发生空气气栓。结论 优点:1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2及时发现有无传导阻滞并可立即给与纠正,简便安全;3有利于心肌保护。缺点:l不能提供安静无血的手术野,需要较高的手术操作技术,要求术者有一个适应过程;2吸引器使用较多,增加血液有形成分的机械性损伤;3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侧枝循环丰富,影响术野显露和心内操作,不宜应用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血液灌注 心肌保护 手术野
下载PDF
立止血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范钦明 魏振宇 +2 位作者 冯云久 史举彤 田茂洲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总结立止血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自1996年1月以来 ,在316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中 ,随机选择200例应用立止血。结果 :立止血组关胸时视野清晰 ,术后渗血明显减少 ,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 目的 :总结立止血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自1996年1月以来 ,在316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中 ,随机选择200例应用立止血。结果 :立止血组关胸时视野清晰 ,术后渗血明显减少 ,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在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中应用立止血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止血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鹏飞 史举彤 +1 位作者 韩珂 魏振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沐舒坦)对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治疗组)和溴己新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为术后2~14天用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咳嗽程度、痰... 目的:观察氨溴索(沐舒坦)对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治疗组)和溴己新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为术后2~14天用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咳嗽程度、痰液黏稠度、排痰难度、肺部啰音、呼吸系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氨溴索治疗组痰液黏稠度、排痰难度、肺部哆音、肺不张发生率(治疗组为4%,对照组为14%)与溴己新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应用氨溴索可显著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尤其是肺不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肺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左室瘘一例报告
7
作者 郑磊 史举彤 +4 位作者 魏振宇 赖永峰 田茂洲 赵传龙 孙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左室瘘 ARTERY 冠状动脉主干 LEFT 异常通道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埃布斯坦综合征一例
8
作者 田茂洲 魏振宇 +2 位作者 史举彤 范钦明 赖永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病 合并症 埃布斯坦综合征 手术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合并精神症状1例
9
作者 田茂洲 魏振宇 +2 位作者 史举彤 范钦明 赖永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6-86,共1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5年,心功能IV级,系终末期,经内科治疗无效,于2001年7月10日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平稳,术后17 h拔除气管插管,48 h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病人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0天患者...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5年,心功能IV级,系终末期,经内科治疗无效,于2001年7月10日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平稳,术后17 h拔除气管插管,48 h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病人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失眠,第15天出现手足震颤、健忘、言语混乱、发散性思维活跃,于术后第17天中午开始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惧光、感觉异常,呼吸、循环指标均正常,傍晚患者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诉"即将死去",失去理智,尖叫,呼救,并有过度换气,面部潮红,手足震颤、麻木,共持续3 h,经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排除中枢神经器质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精神症状
下载PDF
巨大胸壁肿瘤1例
10
作者 杨洪顶 张伟强 史举彤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3期45-45,共1页
患者女,28岁,发现右前胸壁肿瘤7年,有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查体:右前胸部明显隆起,乳房后方可触及15.0cm×15.0cm×15.0cm大小肿块,上界达右锁骨下窝,余边界位于右侧乳腺边缘内,质硬,表面欠光滑,不活动,轻度压痛... 患者女,28岁,发现右前胸壁肿瘤7年,有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查体:右前胸部明显隆起,乳房后方可触及15.0cm×15.0cm×15.0cm大小肿块,上界达右锁骨下窝,余边界位于右侧乳腺边缘内,质硬,表面欠光滑,不活动,轻度压痛,心肺听诊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慢性支气管哮喘 右锁骨下 心肺听诊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磊 韩珂 +6 位作者 魏振宇 史举彤 范钦明 赵传龙 田茂洲 孙鹏飞 赖永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24-425,共2页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脏瓣膜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脏瓣膜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脏瓣膜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们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合并的Af45例,早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射频消融治疗 心脏瓣膜手术 心房纤颤 心脏瓣膜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MAZE手术 微波消融治疗 二尖瓣病变
下载PDF
一期手术矫正成人心内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附2例报告)
12
作者 郑磊 史举彤 +6 位作者 魏振宇 韩珂 田茂洲 范钦明 赖永峰 孙鹏飞 赵传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29-129,共1页
1病例报告 例1女性,22岁,体重44妇,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劳累性气短10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经X线胸片、心脏彩超、左心及右心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中断(B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心功能Ⅲ~Ⅳ级。... 1病例报告 例1女性,22岁,体重44妇,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劳累性气短10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经X线胸片、心脏彩超、左心及右心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中断(B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心功能Ⅲ~Ⅳ级。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加左侧第二肋切口,升主动脉近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分叉处插体循环灌注管及股动脉插管,矫正主动脉弓离断。恢复主动脉形态后矫正室缺。体外循环235min,深低温停循环(DHCA)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中断 手术矫正 低温体外循环 胸骨正中切口 病变 形合 成人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脏外伤20例报告
13
作者 史举彤 陈长清 +2 位作者 杨克夷 汤义军 郝明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0期610-610,共1页
心脏外伤20例报告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心外科史举彤,陈长清,杨克夷,汤义军,郝明文1临床资料1969~1990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外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5~42岁。伤后到就诊时间为1~27... 心脏外伤20例报告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心外科史举彤,陈长清,杨克夷,汤义军,郝明文1临床资料1969~1990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外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5~42岁。伤后到就诊时间为1~27h,到手术时间2~27.5h。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心脏损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五例报告
14
作者 史举彤 范钦明 伍新文 《齐鲁肿瘤杂志》 1996年第3期222-222,共1页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五例报告史举彤*范钦明伍新文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起源于支气管粘液腺,具有低度恶性的特点,罕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自1982年~1995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五例报告史举彤*范钦明伍新文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起源于支气管粘液腺,具有低度恶性的特点,罕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自1982年~1995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5~6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肿瘤 纤维支气管镜检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原文传递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二例
15
作者 魏振宇 范钦明 +3 位作者 梁亚风 田茂洲 赖永峰 史举彤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 免疫移植治疗 感染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