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离散:华语语系作为文化生产的场域
被引量:
35
1
作者
史书美
赵娟(译)
《华文文学》
2011年第6期5-14,共10页
华语语系研究是对处于中国和中国性边缘的各种华语文化和群体的研究,它是比较的、跨国族的,处处与时空的具体性紧密相关。"离散中国人"这一提法并不恰当。离散有其终时,语言群体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华语语系"这一范...
华语语系研究是对处于中国和中国性边缘的各种华语文化和群体的研究,它是比较的、跨国族的,处处与时空的具体性紧密相关。"离散中国人"这一提法并不恰当。离散有其终时,语言群体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华语语系"这一范畴可以更有效地指向世界各地不同的华语文学,以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汉语创作,让我们重新思考"源"和"流"的关系,并使多维批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中国人
华语语系
克里奥尔语化
本土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现代性
被引量:
7
2
作者
史书美
李善修
《天中学刊》
1995年第S1期17-23,共7页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各以其创作成就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林徽因:蒙太奇和片断叙事艺术;凌淑华:具有讽刺意义的模仿;汪曾祺:“散”的美学。他(她)们共同体现了20-30年代时期的京派作家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林徽因
凌淑华
汪曾祺
京派作家
现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离散:华语语系作为文化生产的场域
被引量:
35
1
作者
史书美
赵娟(译)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文文学》
2011年第6期5-14,共10页
文摘
华语语系研究是对处于中国和中国性边缘的各种华语文化和群体的研究,它是比较的、跨国族的,处处与时空的具体性紧密相关。"离散中国人"这一提法并不恰当。离散有其终时,语言群体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华语语系"这一范畴可以更有效地指向世界各地不同的华语文学,以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汉语创作,让我们重新思考"源"和"流"的关系,并使多维批评成为可能。
关键词
离散中国人
华语语系
克里奥尔语化
本土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现代性
被引量:
7
2
作者
史书美
李善修
出处
《天中学刊》
1995年第S1期17-23,共7页
文摘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各以其创作成就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林徽因:蒙太奇和片断叙事艺术;凌淑华:具有讽刺意义的模仿;汪曾祺:“散”的美学。他(她)们共同体现了20-30年代时期的京派作家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林徽因
凌淑华
汪曾祺
京派作家
现代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离散:华语语系作为文化生产的场域
史书美
赵娟(译)
《华文文学》
2011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现代性
史书美
李善修
《天中学刊》
199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