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史亚娜 邓捷 +5 位作者 王效增 赵昕 陶杰 荆全民 王耿 刘海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桡动脉组46例,股动脉组7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并发症及近期疗效...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桡动脉组46例,股动脉组7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桥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全部成功,两组的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桡动脉组未出现并发症;股动脉组在拔管压迫后共出现7例(10.0%)血管并发症,其中1例(1.4%)大出血,3例(4.3%)小出血,2例(2.9%)血肿,1例(1.4%)动静脉瘘。结论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经左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可减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桡动脉 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史亚娜 王效增 +3 位作者 杜占奎 邓捷 荆全民 韩雅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9例椎部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9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椎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9例患者共植入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支架植入后血流通... 目的:总结我院9例椎部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9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椎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9例患者共植入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支架膨胀良好,颅内血供良好。与术前比较,术后狭窄率显著下降[(84.0±5.7)%比(10.0±2.0)%](P<0.01)。随访3年血管未再发生狭窄。结论:椎部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一种新兴、微创、有效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与药物治疗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史亚娜 杜占奎 +1 位作者 王雅 王效增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与药物治疗(MT)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观察2006年3月~2014年3月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组(47例)和MT组(38例),EVAR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治疗... 目的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与药物治疗(MT)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观察2006年3月~2014年3月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组(47例)和MT组(38例),EVAR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治疗,MT组单纯行药物强化治疗,随访观察2组间近期、远期的肢体缺血、截瘫、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新发主动脉夹层、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EVAR组患者47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内漏、支架移位、主动脉破裂死亡及脑卒中等发生。首次入院至30 d随访,2组随访率均为100%,2组无截瘫、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发生。EVAR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低于MT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0 vs. 10%,2% vs. 5%)。MT组新发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显著高于EVAR组(16% vs. 0%,P〈0.01)。2组远期随访时间、随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2)个月 vs.(32±23)个月,87% vs. 82%〕。远期随访2组间均无截瘫发生,MT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高于EVAR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16% vs. 2%;13% vs. 5%)。EVAR组总的病死率及主动脉破裂病死率均略低于MT组,但2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5% vs. 13%;2% vs. 6%)。结论与MT相比,EVAR治疗PUA , 可降低近、远期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腔内修复术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4
作者 史亚娜 王凡非 +2 位作者 邓捷 王效增 韩雅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7期43-43,45,共2页
目的:总结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5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31... 目的:总结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5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31例;心前区疼痛12例;心前区不适6例;乏力2例;心悸2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2例。41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4例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3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7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非梗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史亚娜 邓捷 +5 位作者 王效增 赵昕 陶杰 荆全民 王耿 刘海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远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效增 荆全民 +3 位作者 韩雅玲 赵昕 王凡非 史亚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对血压及肾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72 h及随访5年的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评价肾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对血压及肾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72 h及随访5年的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评价肾动脉介入治疗对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影响。结果 120例行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肾动脉病变狭窄程度76.1%±19.4%,支架直径(5.8±1.2)mm,支架长(17.1±4.2)mm,支架残余狭窄2.1%±0.5%,介入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前血压(178.7±28.4/100.2±17.6 mm)Hg,术后72 h血压(128.1±14.5/75.1±10.1)mm Hg,随访5年时血压(140.2±18.7/84.4±13.2)mm Hg;术后72 h及5年随访血压值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人均服用降压药物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0)种vs.(3.5±1.0)种,P<0.05]。术前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5.50±24.41)mL/(min.1.73 m2),术后72 h eGFR(61.16±23.36)mL/(min.1.73 m2),术后5年eGFR(64.12±23.30)mL/(min.1.73 m2);术后72 h及术后5年与术前eGFR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肾动脉狭窄合并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术前eGFR(35.43±11.66)mL/(min.1.73 m2),术后72 h eGFR(33.86±12.51)mL/(min.1.73 m2),术后5年eGFR(39.10±12.69)mL/(min.1.73 m2);术后5年eGFR较术前呈上升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减少应用降压药物种类,对术前肾功能正常者无影响;5年随访观察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对术前肾功能异常者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路新磊 王效增 +5 位作者 荆全民 史亚娜 王凡非 刘晓江 张雪峰 韩雅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 分析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时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 目的 分析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时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诊治术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42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138例(32.32%),其中单支血管病变79例(占冠心病患者57.25%),双支血管病变37例(占冠心病患者26.81%),三支血管病变22例(占冠心病患者15.94%)(包括合并左主干病变4例).非冠心病组患者289例(67.68%),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50例(11.71%),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239例(55.97%).冠心病组比非冠心病组年龄大[(60.62±9.66)岁vs.(55.12±11.42)岁,P<0.001],≥60岁的老年患者比例高(50.72%vs.32.53%,P<0.001),并发糖尿病(8.70% vs.2.77%,P=0.012)及脑血管病(19.57% vs.11.76%,P=0.038)的患者比例多,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病率高(26.81% vs.14.53%,P=0.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高[(5.41±2.94)g/L vs.(4.88±1.93)g/L,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冠心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10.33±3.55) ×10^9/Lvs.(9.55 ±3.17)×10^9/L,P=0.029]、肌酸激酶[(128.29±149.95)U/L vs.(98.92±102.05)U/L,P=0.038]及肌酸激酶同工酶[(13.90±9.91)U/L vs.(11.59±5.15)U/L,P=0.010]高,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更近[(15.92±22.98)mm vs.(24.74±29.78)mm,P=0.001],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急性发病率高(66.09% vs.54.35%,P=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高血压患者比例及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95%CI:1.024-1.075,P<0.001)、糖尿病史(OR=3.876,95%CI:1.244-12.083,P=0.020)、高三酰甘油血症(OR =2.290,95%CI:1.274-4.119,P=0.006)、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距离(OR=1.011,95%CI:1.003-1.020,P=0.011)是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2.32%,年龄、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主动脉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外缘距离为其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诊治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冠心病诊断,必要时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联合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陈丽 陶杰 +5 位作者 王效增 王雅 史亚娜 邓捷 荆全民 韩雅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分析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3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 目的分析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今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3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结果:冠心病组患者142例,占39.89%,单支血管病变97例,占68.3%,两支血管病变34例,占23.9%,三支血管病变7例,占4.9%,LM+三支病变4例,占2.8%.非冠心病组患者214例,占60.11%.冠心病组比非冠心病组年龄大、并发糖尿病患者比例高.非冠心病组比冠心病组有更高的急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脂血症是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比例高,年龄、高脂血症是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介入诊治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冠心病诊断,必要时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降主动脉夹层 冠心病 联合介入治疗
下载PDF
改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占奎 祁俊仙 +2 位作者 史亚娜 邓捷 王效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781-782,共2页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作为近年出现的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于主动脉解剖形态复杂的病变,一直是困扰术者的难题....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作为近年出现的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于主动脉解剖形态复杂的病变,一直是困扰术者的难题.近年来,沈阳军区总医院采用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580例,尤其对复杂病变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疗效满意.现将我院于2014年9月25日采用改良的EVAR对1例复杂AAA的报告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腹主动脉
下载PDF
降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若曦 杜占奎 +2 位作者 王效增 王雅 史亚娜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未经治疗的人群病死率极高,发病最初24 h内每小时病死率高达21%,1周内病死率高达60%~70%[1]。由于主动脉连接全身各部分主要器官,因此,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就会对其周边器官造成...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未经治疗的人群病死率极高,发病最初24 h内每小时病死率高达21%,1周内病死率高达60%~70%[1]。由于主动脉连接全身各部分主要器官,因此,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就会对其周边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因夹层撕裂累及的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极易造成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胰腺炎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误诊
下载PDF
好作文从美的语言开始
11
作者 史亚娜 《俪人(教师)》 2015年第18期153-153,共1页
语言美是文章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优美的闪亮的语言,你的作文就很难打动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文章的生命.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在谈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曾说过:“一篇语言一般而内容丰厚的文字,犹如相貌丑陋而心灵... 语言美是文章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优美的闪亮的语言,你的作文就很难打动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文章的生命.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在谈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曾说过:“一篇语言一般而内容丰厚的文字,犹如相貌丑陋而心灵美丽的姑娘,要我佩服她可以,要我娶她绝对不可以.”这句话足见语言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自己作文的语言美起来呢?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美 作文 文章内容 文艺评论家 别林斯基 前苏联 心灵美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毅 王艳霞 史亚娜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237-237,共1页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文章重点针对心...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文章重点针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患者 感染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毅 王艳霞 史亚娜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201-201,共1页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小心。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发作时难以预见,在活动时心里负担较重,分散注意力,也增加了身体的不稳定性。文章就心内科住院病人因病情复杂、用药复杂等特殊原因,针对对心内科住院病人跌倒认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小心。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发作时难以预见,在活动时心里负担较重,分散注意力,也增加了身体的不稳定性。文章就心内科住院病人因病情复杂、用药复杂等特殊原因,针对对心内科住院病人跌倒认知及行为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危险因素评估表 防范策略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亚娜 王凡非 +2 位作者 邓捷 王效增 韩雅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6期3066-3068,共3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5例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85例肥厚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5例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8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50例(58.8%);心前区疼痛21例(24.7%);心前区不适7例(8.2%);乏力2例(2.4%);心悸2例(2.4%);剑突下疼痛1例(1.2%);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2例(2.4%)。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30例(35.3%);合并冠心病4例(血管狭窄小于70%)(4.8%)、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11例(12.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4例(4.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合并MB4例(4.8%)、冠心病合并MB3例(3.5%)。6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78.8%),4例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4.8%),4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4.8%),1例患者服用可达龙(1.2%),1例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可达龙(1.2%),8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9.6%)。临床随访1~30(平均15.2±4.5)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HCM症状不典型,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方面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亚娜 王凡非 +2 位作者 邓捷 王效增 韩雅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4期6684-6685,6646,共3页
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3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胸闷、气短为主者20例;心前区... 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3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胸闷、气短为主者20例;心前区不适4例;心前区疼痛5例;乏力2例;心悸1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1例。32例患者行左室造影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因肾功能不全,未行左室造影,但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2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4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平均16.7±4.1)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丽 王雅 +3 位作者 王效增 杜占奎 史亚娜 韩雅玲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的机制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覆膜支架远端再...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的机制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的临床特点,同时分析患者发生再次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以及诊疗方案。结果 10例主动脉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7例应用直筒(近端与远端直径无落差)覆膜支架,3例应用近端与远端直径落差均为2 mm的覆膜支架,支架长度均在150 mm以内。9例再次行腔内修复术,1例患者拒绝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其中1例患者2次出现支架远端再发夹层,2次均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所有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脑卒中,分别发生于再次腔内修复术后1个月、6个月,无截瘫和死亡事件。结论注重支架长度及直径落差选择对预防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有临床意义。再次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再次治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手术后并发症 再发夹层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凡非 史亚娜 +2 位作者 邓捷 王效增 韩雅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9月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9月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LVEDD及LVEF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明显升高(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LVEDD及LVEF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瑞舒伐他汀 慢性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鸣宇 史亚娜 +2 位作者 王效增 周铁楠 赵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6年7月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10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肥...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6年7月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10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HNCM)4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HOCM)4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22例。3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中,均为心房颤动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8.1%、63.4%及50.0%。HOCM组12例患者行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4例患者行外科肥厚心肌切除术。HNCM组4例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HOCM组2例患者因心室颤动植入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HNCM组、HOCM组及AHCM组分别有7例、2例及2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出院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3)个月,患者均存活,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HCM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占奎 史亚娜 +3 位作者 邓捷 王效增 荆全民 韩雅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878-881,共4页
目的: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AAA患者,给予EVAR治疗,观察其围术期的疗效及血管破裂死亡、伤口愈合情况、截瘫、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期... 目的: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AAA患者,给予EVAR治疗,观察其围术期的疗效及血管破裂死亡、伤口愈合情况、截瘫、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期疗效及血管破裂死亡、截瘫及内漏的发生情况。结果:29例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3天出现右髂动脉支架内血栓、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行持续性血液净化好转出院。2例术区切口愈合延迟,9例术后发热,无在院死亡及截瘫病患。随访期间,1例术后30天死亡,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例3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双下肢乏力,无截瘫发生。存活的28例患者复查增强CT见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移位及内漏发生。结论:EVAR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治疗AAA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腔内隔绝术联合胸腔引流治疗胸降主动脉不完全破裂合并胸腔积血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敏 史亚娜 +7 位作者 王效增 邓捷 赵昕 王凡非 荆全民 刘小江 张雪峰 韩雅玲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胸降主动脉不完全破裂合并大量胸腔积血行腔内隔绝术联合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3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胸降主动脉不完全破裂合并左侧大量胸腔积血伴严重呼吸困难者9例。冠状动脉及主动... 目的探讨胸降主动脉不完全破裂合并大量胸腔积血行腔内隔绝术联合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3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胸降主动脉不完全破裂合并左侧大量胸腔积血伴严重呼吸困难者9例。冠状动脉及主动脉造影后,经股动脉切开植入覆膜支架封堵胸降主动脉夹层破口或隔绝胸降主动脉瘤。观察患者腔内隔绝术联合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病死率、远期预后。结果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成功率为88.9%(8/9),共植入9枚主体覆膜支架及1枚短体覆膜支架。1例术中植入腹膜支架后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部分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例术后有少量残余漏。1例术后36 h因主动脉破裂死亡,7例顺利出院。术后平均随访(69±29)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脑出血,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例出现猝死(死因不详),余5例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联合胸腔置管引流治疗合并左侧胸腔积血的不完全破裂或频临破裂的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主动脉疾病 胸腔积血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胸腔置管引流 输血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