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报道
1
作者 史以超 何占娣 +3 位作者 江华 王娟 孙刚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45-1346,共2页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但肝内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分少见。现报道1例肝脏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瘘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动静脉瘘 食管静脉曲张
下载PDF
婴幼儿肠道病毒组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史以超 彭丽华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737-739,744,共4页
婴幼儿肠道病毒组是指肠道内的所有病毒、病毒颗粒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婴幼儿肠道病毒的形成始于婴儿出生,并在出生方式、母乳、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扩张成熟。此外,肠道病毒组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宿主免疫、微生物代谢与营养、... 婴幼儿肠道病毒组是指肠道内的所有病毒、病毒颗粒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婴幼儿肠道病毒的形成始于婴儿出生,并在出生方式、母乳、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扩张成熟。此外,肠道病毒组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宿主免疫、微生物代谢与营养、黏膜屏障形成,影响宿主的健康。然而,目前婴幼儿肠道病毒组研究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扩展完善病毒组数据库,深入研究肠道病毒组与其他微生物种群间的相关关系,并剖析其在婴幼儿发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道 病毒组
下载PDF
消化道微生态标准化样本库共识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云生 +1 位作者 史以超 王子恺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98-203,共6页
消化道微生态标准化样本库共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及中华医学会相关分会组织临床消化、伦理、消化道微生态研究、微生物组测序分析、生物样本库等多学科专家协同编订。主要针对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相关样本的采集、... 消化道微生态标准化样本库共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及中华医学会相关分会组织临床消化、伦理、消化道微生态研究、微生物组测序分析、生物样本库等多学科专家协同编订。主要针对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相关样本的采集、制备、储存等标准化达成共识,包括粪便、黏膜组织、血液、胆道相关样本和口腔微生物样本,为促进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微生态 标准化 样本库 共识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官兵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健 李成 +2 位作者 史以超 刘辉 耿瑞慧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官兵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原驻地海拔高度约50 m,高原驻地海拔高度3100、3650、4050 m武警某部官兵,依据GJB1337《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进行踏速为22.5次/min和30次/min的踏阶运动,采用Polar V800心率...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官兵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原驻地海拔高度约50 m,高原驻地海拔高度3100、3650、4050 m武警某部官兵,依据GJB1337《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进行踏速为22.5次/min和30次/min的踏阶运动,采用Polar V800心率表测量静息心率和踏阶运动心率,测定官兵的体力劳动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PWC170)、最大摄氧量、台阶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官兵有氧能力逐步下降,平原驻地官兵PWC170[(1276.9±229.6)kg·m/min]显著高于海拔3100 m[(994.0±230.1)kg·m/min]、3650 m[(962.4±226.7)kg·m/min]和4050 m[(759.2±154.1)kg·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海拔驻地官兵中海拔4050 m PWC170显著低于海拔3100 m和3650 m(P<0.05),而海拔3100 m和3650 m军人PWC170无统计学差异;平原驻地官兵静息心率低于高海拔地区军人(P<0.05),高原3个海拔的静息心率间无统计学差异;踏阶运动试验中平原官兵的运动心率显著低于高海拔地区运动心率(P<0.05),海拔4050 m官兵运动心率明显高于3100 m和3650 m;最大摄氧量、台阶指数结果显示,海拔越高,结果越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官兵体力劳动能力逐步下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军事作业能力 体力劳动能力
下载PDF
消化道微生态标准化样本库共识 被引量:9
5
作者 史以超 +1 位作者 王子恺 杨云生 《胃肠病学》 2018年第6期356-362,共7页
生物样本库主要是指标准化采集、处理、储存和应用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生物大分子衍生物等各种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样本相关的临床、检验、病理、影像、治疗、随访、患者知情同意等信息... 生物样本库主要是指标准化采集、处理、储存和应用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生物大分子衍生物等各种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样本相关的临床、检验、病理、影像、治疗、随访、患者知情同意等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人类消化道生存着众多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真菌、病毒、原虫等[1]。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长期共同进化,构成肠道微生态,影响着宿主的健康。随着测序等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以消化道微生态(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样本为基础的研究将我们对消化道微生态的认知和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热点。消化道微生态样本的采集、制备、存储等是后续研究的第一步,对检测和分析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3]。统一标准、高质量的生物样本是研究数据真实性、可重复性、一致性以及整合数据和应用等的基础,也是进行基础和临床大数据研究的重要保障。消化道微生态样本可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培养组学、营养组学、微生态移植、转化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尚缺乏消化道微生态样本库构建的标准和规范,制订相关共识意见非常迫切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生物样本 消化道 标准化 肠道微生物 患者知情同意 质量控制 信息管理
下载PDF
伴或不伴吞咽困难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史以超 王潇潇 +4 位作者 艾洁 孙刚 王巍峰 彭丽华 杨云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6-680,共5页
目的 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联合24 h食管pH监测,探讨GERD伴或不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动力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具有反酸、胃灼热症状并完成24 h食管pH监测确诊为GERD的患者.根据GERD患者是否合并吞咽困难,进一步分析GER... 目的 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联合24 h食管pH监测,探讨GERD伴或不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动力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具有反酸、胃灼热症状并完成24 h食管pH监测确诊为GERD的患者.根据GERD患者是否合并吞咽困难,进一步分析GERD伴或不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动力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共194例患者经24 h食管pH监测确诊为GERD并同期完成食管测压,其中GERD伴吞咽困难患者17例(8.8%),不伴吞咽困难患者177例(91.2%).GERD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动力障碍分型以重度食管动力障碍为主(5/17),而GERD不伴吞咽困难患者以轻度食管动力障碍为主(10.2%,18/177).GERD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综合松弛压、食管下括约肌(LES)残余压,以及LES上沿以上3.0、11.0 cm处收缩幅度均高于伴吞咽困难者[分别为(9.70±0.98) mmHg(1 mmHg=0.133 kPa)比(7.02±0.30) mmHg,(12.75±1.35) mmHg比(9.18±0.42) mmHg,(106.80±11.97) mmHg比(70.82±3.48) mmHg,(82.66±10.70) mmHg比(56.93±3.1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1、2.488、2.887、2.308,P均<0.05).GERD伴吞咽困难患者食管远端收缩积分明显高于不伴吞咽困难者[(2 128.94±310.47) mmHg· cm·s比(1 029.88±90.16) mmHg·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0,P=0.001),而食管上括约肌残余压明显低于不伴吞咽困难者[(2.84±1.21) mmHg比(6.18±0.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0,P=0.009).结论 GERD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食管动力障碍较不伴吞咽困难者重.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能够为GERD患者提供食管动力学的客观依据,对GERD的诊断和治疗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动力障碍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与胃肠疾病 被引量:8
7
作者 史以超 杨云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9-732,共4页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微生态制剂在腹泻疾病、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炎症性肠病及某些肝病等消化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临床研究显示具有一定疗效,但在稳定性、作用机制、药物配伍应用,以及...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微生态制剂在腹泻疾病、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炎症性肠病及某些肝病等消化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临床研究显示具有一定疗效,但在稳定性、作用机制、药物配伍应用,以及个体化、规范化治疗等方面仍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消化系疾病 益生菌 益生元
原文传递
肠道注气在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以超 蔡顺天 +3 位作者 李中原 孙刚 彭丽华 杨云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肠道注气状态下胶囊内镜的小肠黏膜观察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将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气干预组(n=14)和常规检查组(n=13),对比... 目的探讨在肠道注气状态下胶囊内镜的小肠黏膜观察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将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气干预组(n=14)和常规检查组(n=13),对比分析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和阳性发现率、胶囊内镜在小肠的转运时间、小肠清洁程度和展开程度。结果注气干预组与常规检查组在全小肠检查完成率[85.71%(12/14)比61.54%(8/13),P=0.209]和疾病阳性发现率[71.43%(10/14)比84.62%(11/13),P〉O.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注气干预组的小肠通过时间为(270.86±144.85)min,较常规检查组的(325.15±161.76)min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注气干预组整体肠道清洁程度好于常规检查组[(2.05±0.40)分比(1.75±0.40)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0)。注气干预组整体肠腔展开程度明显好于常规检查组[(1.79±0.40)分比(1.38±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注气干预胶囊内镜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小肠黏膜展开程度,并有提升小肠整体清洁度及缩短全小肠工作时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注气干预 肠腔展开程度
原文传递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在肝病中的作用
9
作者 史以超 谢渭芬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leind,C/EBPα)最早由Johnson等于1987年作为鼠肝蛋白分离,因其可与逆转录病毒增强子序列CAAT相结合而得名。C/EBPα在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发挥其特异的作用.可与其他转录因...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leind,C/EBPα)最早由Johnson等于1987年作为鼠肝蛋白分离,因其可与逆转录病毒增强子序列CAAT相结合而得名。C/EBPα在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发挥其特异的作用.可与其他转录因子形成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一起组成复杂而精细的调控网络。近年来,研究表明C/EBPα参与肝脏分化发育及肝细胞功能的维持,并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痛发生等病理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子结合蛋白 CCAAT C/EBPΑ Johnson 肝细胞功能 肝病 异二聚体 增强子序列
原文传递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在人体胃镜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丽华 刘浩 +16 位作者 杨云生 闫斌 江维 潘飞 王重阳 周圆圆 张旭 史以超 张修礼 王潇潇 王子恺 王淑芳 王雷 李剑锋 王巍峰 杨竞 王向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8期3963-3968,共6页
目的评价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在上消化道内镜仿真模型以及人体志愿者中进行胃镜操作的性能。方法应用我们团队发明的YunSRobot机器人接连奥林巴斯GIF-H 260胃镜。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机器人的双操作手柄对仿真模型和志愿... 目的评价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在上消化道内镜仿真模型以及人体志愿者中进行胃镜操作的性能。方法应用我们团队发明的YunSRobot机器人接连奥林巴斯GIF-H 260胃镜。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机器人的双操作手柄对仿真模型和志愿者进行胃镜检查。记录操作时间、各部位观察、人机互动友好等,并与内镜医师手工操作内镜进行对比。结果模型实验中4位医师每人操作机器人操控胃镜及直接手工操控胃镜对仿真模型进行5次操作。机器人组和手工操作组平均操作时间为(626.4±120.7)s与(241.5±24.7)s(t=14.0,P<0.001),机器人组操作检查时间长于人工操作组。但4位内镜医师使用机器人操作由第1例至第5例时间呈明显缩短[(783.5±154.8)、(667.75±85.1)、(582.0±74.7)、(555.0±28.9)、(543.8±29.7)s;F=15.353,P=0.03]。人体实验中3位医师每人操作机器人及直接手工操控胃镜分别为7名志愿者,共计21名志愿者进行胃镜检查。机器人组和人工操作组平均时间为(875.6±179.8)s与(378.8±80.4)s(t=10.278,P<0.001),机器人组操作检查时间长于人工操作胃镜组。但3位内镜医师使用机器人操作由第1例至第7例时间呈明显缩短[(954.7±62.1)、(936.7±116.9)、(968.7±227.1)、(1008.0±229.4)、(876.7±110.5)、(735.0±149.2)、(649.3±81.0)s,F=3.79,P=0.024]。两组均能清晰、熟练地观察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第一、二段及乳头。所有操作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YunSRobot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可实现对人体胃镜检查的全面操作。初始学习YunSRobot机器人进行人体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间稍长于标准的人工操作时间,但学习曲线显示应用机器人操作能迅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操作熟练度,表明该系统具有人机互动友好的功能,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 YunSRobot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仿真模型
原文传递
MUSE 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13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丽华 杨云生 +7 位作者 万荣 陈胜良 杨竞 王潇潇 闫斌 史以超 王巍峰 艾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7-663,共7页
目的评估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11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接受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的13例GERD患者,比较其... 目的评估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11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接受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的13例GERD患者,比较其手术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GERD-HRQL)评分、症状控制满意度、胃食管反流症状诊断问卷(GERD-Q)评分、食管炎程度、阀瓣情况、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等。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GERD-HRQL总评分由术前停用PPI 7 d时的23分(14~36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3分(0~21分)和术后6个月的1分(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11、-3.183,P均〈0.01)。13例患者中,术后GERD-HRQL总评分下降≥50%者11例。胃灼热症状总分由术前停用PPI 7 d时的21分(13~29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0分(0~17分)和术后6个月的0分(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13、-3.182, P均〈0.01)。13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的症状控制评价为满意者7例,尚可者4例,不满意者2例;术后6个月的症状控制评价为满意者9例,尚可者4例;满意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35、25.159,P均〈0.01)。GERD-Q总评分由术前的13分(8~17分)降至术后3个月的6分(3~11分)和术后6个月的6分(6~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92、-3.066,P均〈0.01)。DeMeester积分由术前的38.40分(20.20~255.30分)降至术后6个月的11.10分(1.10~46.20分); pH值〈4的总时间占比由术前的10%(5%~75%)降至术后6个月的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1, P均=0.001)。手术前后食管动力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食管炎的患者由术前的3例增至术后的8例。阀瓣形态≤Ⅱ级的患者由术前的3例增至11例。术后6个月随访,13例患者中完全停用PPI者10例,用药减少〉50%者1例,用药减少≤50%者2例。13例患者术后48 h内均有轻微可耐受的咽痛、上腹隐痛,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胃底折叠术 质子泵抑制剂 MUSE内镜
原文传递
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行胃镜检查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修礼 刘浩 +10 位作者 彭丽华 杨竞 王重阳 周圆圆 江维 王淑芳 闫斌 王巍峰 史以超 李宗葳 杨云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估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YunSRobot进行活体猪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操作效能等。方法应用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YunSRobot和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胃镜GIF-Q260J,对7只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上消化道... 目的评估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YunSRobot进行活体猪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操作效能等。方法应用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YunSRobot和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胃镜GIF-Q260J,对7只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操作。实验分为人工操作组和机器人操作组,由9位熟练操作内镜的消化专科医师先在体外操作机器人1次,熟悉机器人操作原理和方法,而后分别完成人工操作和机器人操作各4例次,记录内镜图像及操作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人工操作组和机器人操作组均能顺利完成标准食管、胃的内镜操作和检查,无出血、穿孔、误入气管、咽喉部损伤、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均能清楚观察到实验猪的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和幽门。9位操作者人工操作时间为(3.67±1.95) min,短于机器人操作的(7.60±2.0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5,P〈0.01)。9位操作者第1次体外操作的时间为(13.10±6.32) min,9位操作者进行动物体内机器人操作的每例次操作时间依次为(8.49±0.90)、(7.50±1.19)、(7.30±1.33)、(7.12±1.61)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01,P〈0.01);操作时间逐渐缩短,操作熟练度显著提高。结论主从式软式内镜操作机器人系统YunSRobot对活体动物进行内镜检查操作安全,对食管、胃各部位观察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镜检查 胃镜检查 动物实验 软镜机器人 YunSRobot 消化内镜机器人
原文传递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对上消化道仿真模型的远程内镜检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闫斌 刘浩 +17 位作者 杨云生 杨永明 彭丽华 潘飞 江维 于涛 周圆圆 何啸 王雷 李剑锋 王潇潇 张修礼 王子恺 王淑芳 史以超 王巍峰 杨竞 王向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1-906,共6页
目的 评价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进行远程内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由3位已接受机器人培训的医师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同一上消化道仿真模型进行内镜检查,即直接使用胃镜进行检查、现场操控机器人检查、远程操控机器人检查各3... 目的 评价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YunSRobot进行远程内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由3位已接受机器人培训的医师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同一上消化道仿真模型进行内镜检查,即直接使用胃镜进行检查、现场操控机器人检查、远程操控机器人检查各3例,共完成27例次上消化道内镜模型检查操作。其中,远程操控机器人内镜检查步骤如下:安装YunSRobot机器人主端于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楼消化病区办公室(北京),机器人从端、上消化道仿真模型(日本高研Lm103)安装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主端通过公共网路云端控制机器人对仿真模型进行内镜检查.所有操作记录各部位进镜时间、总时间、各部位观察情况、人机互动友好情况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按照胃镜规范化图像采集标准(涵盖各部位清晰图片共40张),直接使用胃镜组、现场操控机器人组、远程操控机器人组分别获得图像张数为39.9±0.3、39.8±0.4、39.9±0.3,每次均能获得全部5个病变的图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程操控机器人组在十二指肠检查(从进入到退出十二指肠)时间大于现场操控机器人组[(78.2±16.0)s比(68.9±15.8)s, P=0.021];其他各部位进镜时间以及总操作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程操作平均延迟时间为(572.1±48.5)ms,操作流畅,术者无延时感。从清晰时间百分比角度,远程操控机器人组在十二指肠要低于现场操控机器人组[(77.8±8.2)%比(83.9±6.4)%,P=0.024];其他各部位进镜以及总操作清晰时间百分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远程操控机器人组与直接使用胃镜组的各部位进镜时间分别为:咽部(27.3±4.2)s 比(9.2±1.3)s (P<0.001)、食管(29.7±6.4)s比(19.3±1.6)s (P=0.004)、胃(56.7±17.0)s比(40.3±7.0)s (P=0.003)、幽门(20.2±5.5)s比(9.3±1.3)s (P<0.001);十二指肠检查时间(78.2±16.0)s比(29.3±5.6)s (P<0.001);总操作时间(559.0±87.2)s比(253.1±16.6)s(约相当于9.3 min比4.2 min)(P<0.001);t检验结果显示,远程操控机器人组操作时间无论是在咽、食管、胃、幽门等部位的进镜时间、十二指肠的检查时间,还是总体检查时间均长于直接使用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YunSRobot软式内镜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顺利实现基于普通网路内镜模型的远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且操作感流畅、术者无延迟感;远程操控机器人各部位进镜时间和全程检查时间长于直接使用胃镜组,但YunSRobot机器人远程操作完成一个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时间仍在标准内镜检查时间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 YunSRobot 远程操作 上消化道仿真模型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有或不伴有食管黏膜损伤与食管上、下括约肌压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健 史以超 +3 位作者 赵会君 王潇潇 彭丽华 杨云生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食管黏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在食管动力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24h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食管黏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在食管动力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24h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72分,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糜烂性反流病(ERD)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NERD组与ERD组UESP平均值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其余指标UESRP平均值、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DCI中NERD组均高于E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RD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NERD组患者身高较ERD组偏低,体重较轻,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也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BMI的增加,可能增加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此外,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较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上、下食管括约肌动力障碍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上括约肌 食管下括约肌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原文传递
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动力学指标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健 史以超 +3 位作者 赵会君 王潇潇 彭丽华 杨云生 《人民军医》 2018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括约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因"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经24h食管pH监测,且DeMeester积分≥14.72分,确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38... 目的: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括约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因"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经24h食管pH监测,且DeMeester积分≥14.72分,确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383例。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RE组124例、NERD组254例和Barrett′s食管(BE)组5例(因BE病例较少,本文暂不讨论)。比较RE组和NERD组及RE组不同程度亚组之间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包括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UESP)平均值、上食管括约肌松弛残余压(UESRP)平均值、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残余压(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远端收缩积分(DCI)。结果:NERD组与RE组UESP平均值分别为(63.88±2.10)mmHg和(58.77±3.04)mmHg,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NERD组UESRP平均值、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及DCI均非常显著高于RE组(P<0.01)。RE组LA-A亚组LESP最小值显著高于LA-B、LA-C及LA-D等3个亚组(P<0.05);UESP平均值、UESRP平均值、LESP平均值、LESRP最大值及DCI在4个亚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RE患者较NERD患者的上、下食管括约肌动力障碍更严重,下食管括约肌屏障功能较差;LESP最小值压力越低,可能食管黏膜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