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梓垚 付瑞岩 +2 位作者 熊永钧 史伊凡 卢浩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微胶囊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微胶囊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微胶囊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微胶囊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提高捕集效率、降低成本等。未来研究将继续探索更高效、经济的捕集方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型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PDE的低剂量CT投影降噪研究
2
作者 吴文姝 王哲 +3 位作者 史伊凡 赵占山 魏存峰 魏龙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开始重视CT扫描中辐射剂量过高的问题,低剂量CT已成为医用CT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低剂量CT重建图像质量会发生严重的退化,从而影响医疗诊断。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基础上,提出...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开始重视CT扫描中辐射剂量过高的问题,低剂量CT已成为医用CT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低剂量CT重建图像质量会发生严重的退化,从而影响医疗诊断。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4邻域偏微分投影域降噪算法。为有效地实现图像噪声快速平滑和特征保留,该模型根据相关像素控制率定义了归一权梯度函数。此外,本文根据扩散图像的特征变化规律构造了时变扩散函数,该函数能够自适应调节噪声平滑和轮廓保留之间的平衡。仿真数据和乳腺模体扫描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并具有较好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偏微分方程 投影域 降噪
下载PDF
脑微出血影像研究进展
3
作者 史伊凡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2期26-28,共3页
脑微出血(CMBs)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早期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有效治疗,故而临床十分关注CMBs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关于CMBs的诊断方法较多,选择何种诊断方法成为了近年临床研究热点及难点... 脑微出血(CMBs)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早期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有效治疗,故而临床十分关注CMBs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关于CMBs的诊断方法较多,选择何种诊断方法成为了近年临床研究热点及难点。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该检查手段可发现微小病灶,诊断效果良好。微小类圆形低信号病灶是CMBs影像主要表现,微小血管壁被完整性破坏,从而导致微量血液从管腔漏出,出现微量出血。在临床研究以及实践中发现,CMBs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痴呆的风险,也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CMBs患者血管壁脆弱,是血管易损性的有效反映,并可能会导致管壁破裂,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的出血转化(HT)。本文对CMB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发病率、分布、检查方法、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为CMBs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卒中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多模式CT指导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
4
作者 史伊凡 陈胜利 纪盛章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探究多模式CT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效果,以期对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 目的 探究多模式CT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效果,以期对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在多模式CT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参照溶栓时间窗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溶栓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9,P<0.05)。溶栓前,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后24 h、7 d、14 d NIHSS评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多模式CT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且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良好预后有重要意义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静脉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转化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伊凡 陈胜利 +1 位作者 纪盛章 王浩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8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出血转化影响,为临床静脉溶栓安全性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按照... 目的 探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出血转化影响,为临床静脉溶栓安全性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内的出血转化、NIHSS评分情况及脑部出血能力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血转化率为2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4.11±1.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部出血能力指标MCV为(35.61±4.06)cm/s、PI(0.51±0.12)g/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57±2.74)cm/s、(0.82±0.1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虽然增加了出血的风险,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且并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该治疗方式可提高预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出血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