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术后运动及患侧肢体侧支血管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陆爽爽 刘遵 +5 位作者 史伟浩 朱磊 冷冰 范伟健 崔晓晟 曹艳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描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及患肢侧支血管建立的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表和CTA评估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 目的:描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及患肢侧支血管建立的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表和CTA评估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并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侧支血管的建立在运动锻炼组与非运动组的差别。结果:140例患者中,42.1%有运动,其中93.2%采取步行的运动方式,59.3%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平均时间为30.4 min,83.1%运动时无人陪同;相较于非运动组,运动锻炼组的侧支血管直径更大(Z=-4.462,P<0.01),且侧支血管数量更多(Z=-4.194,P<0.01)。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水平低、运动方式繁杂、运动频率和时间均不统一,且运动时缺乏监测、指导;运动锻炼组患者的侧支血管的大小与数量均显著优于非运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运动 侧支血管 现况调查
下载PDF
颈动脉新型分级体系应用于血运重建远期获益评价的初步临床研究
2
作者 范伟健 梁琨 +7 位作者 黄雨涵 周林 朱磊 童进东 汤敬东 史伟浩 谭晋韵 余波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22-27,45,共7页
目的运用基于症状(symptoms)、狭窄(stenosis)、斑块(plaque)和颅内代偿(collateral compensation)的颈动脉新型分级体系SSPC的四维度评价方法,评价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判断及血运重建获益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 目的运用基于症状(symptoms)、狭窄(stenosis)、斑块(plaque)和颅内代偿(collateral compensation)的颈动脉新型分级体系SSPC的四维度评价方法,评价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判断及血运重建获益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945例患者资料。入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血运重建组(514例)和最佳药物治疗组(best medical therapy,BMT)组(431例)。比较患者的基线情况、临床和病变特征、SSPC分级和随访5年的预后情况,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计算患者免于卒中率。结果血运重建组患者中,10.3%被分类为SSPCⅡ级,41.4%为SSPCⅢ级,45.1%为SSPCⅣ级,而BMT组患者19.7%被分类为SSPCⅡ级,49.2%为SSPCⅢ级,13.2%为SSPCⅣ级。颈动脉SSPCⅢ级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和BMT的5年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3%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血运重建组5年免于卒中发生率为(94.1±1.1)%,而BMT组为(8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免于卒中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而在被分类为SSPCⅢ级的无症状患者中,血运重建和BMT之间的5年免于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96.0±2.0)%比(89.1±2.4)%,P=0.041]。结论颈动脉SSPC分级体系能够通过多维度的颈动脉狭窄卒中风险分层,以提供更合适的治疗策略,丰富颈动脉的治疗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运重建 最佳药物治疗 脑卒中 分级
下载PDF
仰卧体位下经腘动脉入路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开通技巧 被引量:4
3
作者 史伟浩 余波 +3 位作者 何勍 朱磊 谭晋韵 王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0-643,F0003,共5页
目的总结患者仰卧体位下经股腘动脉双向入路开通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经验。方法从2011年5月—2012年5月对17例股浅动脉CTO病变的患者取仰卧位下行经腘动脉逆向开通术,平均CTO病变长度为(97.4±3.8)mm,所有患者术前... 目的总结患者仰卧体位下经股腘动脉双向入路开通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经验。方法从2011年5月—2012年5月对17例股浅动脉CTO病变的患者取仰卧位下行经腘动脉逆向开通术,平均CTO病变长度为(97.4±3.8)mm,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患肢间歇性跛行,Rutherford分级均为3级以上。手术先行对侧股总动脉穿刺,当顺行开通失败时行经腘动脉逆向开通,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路径图或X线透视下以长度为7cm的21G微穿刺针进行腘动脉穿刺,一旦导丝逆行通过闭塞段进入真腔后,再顺行置入球囊预扩张、释放支架、后扩张。腘动脉穿刺点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腘动脉内置入直径5mm的球囊行动脉腔内血流暂时阻断,并予压力袖带加压[压力高于收缩压10~20 mmHg(1 mmHg=0.133kPa),10min]等方式止血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于仰卧位下通过DSA路径图或X线透视下穿刺腘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10例患者行逆向真腔开通,7例患者因逆向导丝进入内膜下无法回到真腔而采用内膜下技术开通。17例患者共置入支架51枚。无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和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夹层等并发症。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0.2上升至术后的0.8±0.1。所有患者的患肢间跛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5.1±2.4)个月。术后1个月,超声检查见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内再狭窄;术后12个月,超声检查发现7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其中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10、12个月再次出现间歇性跛行,经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程度均〉50%,予以球囊扩张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患者取仰卧位行经腘动脉逆向开通术是安全、有效的,对于自股浅动脉起始端就完全闭塞、闭塞段位于股浅动脉中远段或有较大的侧支从股浅动脉闭塞段发出的病变,若顺行开通失败,可行经腘动脉入路逆向开通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血管再通 球囊扩张 支架 腘动脉
下载PDF
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附35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史伟浩 余波 王铁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35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存活32例,所有患者术前存在下肢急性缺血的症状如患肢的疼痛、麻木、苍白或青紫、皮温降低、活动障碍均消失,...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35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存活32例,所有患者术前存在下肢急性缺血的症状如患肢的疼痛、麻木、苍白或青紫、皮温降低、活动障碍均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7例患者术后可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5例行截肢术。35例患者中3例死亡。动脉损伤1例。股部切口淋巴漏1例。随访2个月到1年。没有截肢的27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5例截肢患者患肢的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要提高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及改善预后,首先要加强对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认识,减少早期漏诊、误诊。其次尽快抗凝,溶栓,取栓或进行血管重建,缩短缺血时间。注意由于缺血造成的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栓塞 取栓术
下载PDF
经导管溶栓治疗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伟浩 何勍 +3 位作者 朱磊 谭晋韵 王劲松 余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脉得以成功开通,2例患者行膝下截肢,1例患者最终行切开取栓。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心功能不全1例,均经内科治疗1周缓解。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下肢 动脉 缺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仰卧体位下经腘动脉逆行入路治疗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被引量:5
6
作者 史伟浩 余波 +3 位作者 何勍 朱磊 谭晋韵 王巍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目的:评估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顺行开通失败后,在仰卧体位下行腘动脉逆行入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21例SFA出现CTO病变的患者,在仰卧体位下接... 目的:评估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顺行开通失败后,在仰卧体位下行腘动脉逆行入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21例SFA出现CTO病变的患者,在仰卧体位下接受经腘动脉逆行入路开通手术,SFA平均病变长度(87.4±5.8)mm,21例患者术前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7例患者有静息痛,3例患者有足趾缺血性溃疡。患者均先行经对侧股总动脉穿刺入路,当顺行开通失败后采用经腘动脉逆行开通,在路径图或X线的引导下行腘动脉穿刺,一旦导丝逆行通过闭塞段进入真腔以后,再顺行置入球囊预扩、释放支架、后扩。结果:21例患者均在仰卧体位下通过路径图或结合X线成功穿刺腘动脉,成功率为100%,无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夹层等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前存在静息痛患者术后缓解,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均未再出现静息痛症状。3例足部溃疡患者2例术后1个月内愈合,1例术后2个月内完全愈合。21例间歇性跛行患者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均未再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3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再次出现间歇性跛行,造影证实支架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再狭窄,随后予以球囊扩张,症状得到缓解。结论:患者仰卧体位下经腘动脉逆行开通治疗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可行且安全有效,尤其对于自股浅动脉起始端就完全闭塞、闭塞段位于股浅动脉中远段或者有较大的侧枝从股浅动脉闭塞段发出的病变,一旦顺行入路失败,经腘动脉逆行入路可作为首选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腘动脉 顺行开通 逆行开通
下载PDF
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史伟浩 余波 王巍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20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植入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的手术成功率达100%,无... 目的:探讨应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20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植入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的手术成功率达100%,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各类缺血性并发症。8例患者术后存在少量内漏(6例Ⅰ型内漏,2例Ⅲ型内漏),1周后内漏消失;1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肾功能不全,经内科治疗1周后恢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经换药愈合。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内漏和支架移位。1例患者术后1年在左侧分支支架内形成血栓,左侧髂动脉局部无血流,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1 d后实现血管再通。结论:应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下载PDF
外科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
8
作者 史伟浩 谭晋韵 余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已成为目前治疗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重视术前评估,严格把握外科干预指征,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外科手术 危险性评估 脑卒中
下载PDF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戴晓敏 董智慧 +20 位作者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诊断 疾病活动性 中国 专家调查
下载PDF
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六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波 史伟浩 +2 位作者 何勍 王铁平 王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有6例采取经肘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均经右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将SNF(Simon nitinol filter,Ba... 目的探讨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有6例采取经肘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均经右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将SNF(Simon nitinol filter,Bard)沿90cm长鞘置入下腔静脉。结果6例手术均1次成功,用时平均25min。除1例肘部穿刺点有轻度红肿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无出血或血肿,无静脉炎。滤器位置准确,无偏斜。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穿刺容易,创伤小,术后患者无需卧床制动,有利于DVT的治疗。同时,对于经股静脉穿刺有禁忌的DVT患者,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更不失为较好的替换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下载PDF
高压球囊与普通外周球囊治疗前臂自体动静脉瘘狭窄长期通畅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勍 余波 +3 位作者 史伟浩 谭晋韵 朱磊 梁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压球囊与普通外周球囊治疗前臂自体动静脉瘘狭窄1年后的通畅率。方法将40例前臂自体人工动静脉瘘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高压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每组20例。对患者行经皮静脉血管成形术,随访1年患者的手术后通畅率和瘘管的流量... 目的比较高压球囊与普通外周球囊治疗前臂自体动静脉瘘狭窄1年后的通畅率。方法将40例前臂自体人工动静脉瘘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高压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每组20例。对患者行经皮静脉血管成形术,随访1年患者的手术后通畅率和瘘管的流量。结果与普通球囊组比较,高压球囊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95.00%vs 80.00%),1年后的通畅率高(30%vs 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4)。结论高压球囊在治疗前臂自体人工动静脉瘘狭窄,较普通外周动脉球囊长期通畅率和手术成功率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球囊 血管成形术 前臂自体动静脉瘘狭窄
下载PDF
丝素蛋白表面微观形貌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杰 文建川 +3 位作者 史伟浩 何勍 谭晋韵 余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以寻找理想的丝素蛋白表面形貌,为生物材料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软印刷技术制备各种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镜下观察丝素蛋白膜的不同微观形... 目的:研究4种不同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以寻找理想的丝素蛋白表面形貌,为生物材料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软印刷技术制备各种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镜下观察丝素蛋白膜的不同微观形貌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以及行为的影响,采用磺基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观察丝素蛋白表面微观形貌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内皮细胞在丝素蛋白材料上可以贴附生长,不同方式的表面微观形貌雕刻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不同;形貌2、3、4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貌2雕刻的细胞生长优势最为明显;形貌5雕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蛋白覆膜材料能支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并可以通过丝素蛋白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微观形貌 血管内皮细胞 形态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
13
作者 郭聚龙 高喜翔 +13 位作者 叶猛 张嵬 吴子衡 冯自波 方欣 李强 桑宏飞 史振宇 史伟浩 何春水 郭建明 佟铸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09-1414,1419,M0002,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MAE)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无截肢生存率(AFS)、免于大截肢率、生存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肢体再干预(CD-TLR)率。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31例患者的年龄为(72.3±9.73)岁,女性患者74例(32.03%)。240条患肢的329处膝下病灶接受了DCB治疗,115条(47.92%)肢体同时处理了膝上血管,无患者术中发生远端栓塞,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85.90%(95%CI:81.34%~90.73%),AFS为90.14%(95%CI:86.21%~94.24%),免于大截肢率为95.80%(95%CI:93.14%~98.54%),生存率为93.82%(95%CI:90.62%~97.14%),免于CD-TLR率为94.57%(95%CI:91.48%~97.76%)。治疗后12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73.95%(95%CI:67.56%~80.94%),AFS为81.26%(95%CI:75.46%~87.51%),免于大截肢率为94.92%(95%CI:91.80%~98.15%),生存率为85.4%(95%CI:79.94%~91.23%),免于CD-TLR率为90.48%(95%CI:85.96%~95.24%)。亚组分析提示是否同期干预膝上病变对研究的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DCB治疗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志刚 史伟浩 +4 位作者 尹波 何勍 朱磊 王铁平 余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致脑缺血性疾病患者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19例单侧狭窄,2例双侧狭窄)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针对其脑血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计算分析...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致脑缺血性疾病患者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19例单侧狭窄,2例双侧狭窄)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针对其脑血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19例患者的双侧脑灌注在术前有显著差异,CBF降低(rCBF=0.874±0.037),MTT延长(rMTT=1.320±0.072)。结论:CT脑灌注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前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前发现脑灌注明显降低的病例,外科治疗对其症状改善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CT灌注 脑血流动力学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技术与治疗策略
15
作者 林学广 陈波 +4 位作者 姜帅 李佳隆 邓颖 汤敬东 史伟浩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4-11,共8页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患有糖尿病的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多达5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症状或体征,同...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患有糖尿病的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多达5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症状或体征,同时PAD也是伤口愈合不良和截肢的危险因素。治疗患有糖尿病的PAD患者更困难,因为其更易发生长节段闭塞、严重钙化且更多累及远端。因此,针对这些患者的治疗策略与其他PAD患者应该有所区分。最近研究强调了糖尿病足患者的不同血运重建方法、治疗技术、设备及其疗效,这些治疗方式与技术有望缓解缺血性疼痛,治愈足部溃疡,降低截肢率和缩小截肢范围,并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运重建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不同方式的优点,详细介绍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策略,还关注了可用于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的最新治疗技术和设备,旨在提供较为全面的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血运重建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WIfI分期 angiosome概念
下载PDF
社区话题中“共有”与“公共”概念的区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伟浩 《住宅与房地产》 2018年第7X期1-2,11,共3页
在当下关于社区话题的讨论中,"社区公共空间"的说法很常见,然而这种说法却是不尽准确的,甚至有时造成错误的后续结论。比如很多研究居住社区的文章中,会引用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阐述过的用于分析公共空间"户... 在当下关于社区话题的讨论中,"社区公共空间"的说法很常见,然而这种说法却是不尽准确的,甚至有时造成错误的后续结论。比如很多研究居住社区的文章中,会引用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阐述过的用于分析公共空间"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来分析居住社区内的行为,而仔细考察这种引用,则会发现其中的不适配现象。文章从对此现象出现的成因之探究开始,追溯了"共有"与"公共"、"社区"与"社会"两对相关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澄清了它们的含义。进一步建立了"共有空间"与"社区"的对应关系,以及"公共空间"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在这些概念澄清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前述扬·盖尔理论不适配的原因。并在这个过程中厘清了这些重要概念的区别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 共有空间 公共 公共空间 居住社区
下载PDF
首届东方血管外科大会纪要
17
作者 史伟浩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主办的首届东方血管外科大会暨2018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学术年会,于2018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举办。
关键词 血管外科 东方 医学会 上海市 学术年会 专科
下载PDF
EGC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颖 史伟浩 +3 位作者 童进东 王铁平 乔正东 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RTCA(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仪器检测EGCG(10、50、100μmol/L)和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50μmol/L)对PDGF-BB(10 ng/mL)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Cyclin D1蛋白质水平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RTCA检测结果显示,10~100μmol/L的EGCG及50μmol/L的AG490均能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的增殖和迁移(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0μmol/L的EGCG能明显下调PDGF-BB刺激上调的VSMC的Jak2、Stat3、Cyclin D1蛋白质水平及Stat3磷酸化(p-Stat3)水平(P<0.001),且与其他两个浓度组相比较下调更为明显(P<0.001);50μmol/L的AG490也能明显下调上述蛋白质水平(P<0.001),且50μmol/L的EGCG下调Jak2、Stat3、p-Stat3蛋白质水平与AG490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EGCG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JAK2 Stat3 增殖 迁移 血管平滑肌细胞 SD大鼠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毅军 史伟浩 +2 位作者 朱磊 何勍 余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34-138,148,共6页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进展与脑卒中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斑块稳定性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尤为重要。本综述系统回顾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背景,斑块稳定性的概念,颈动脉狭窄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斑块稳定性的发...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进展与脑卒中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斑块稳定性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尤为重要。本综述系统回顾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背景,斑块稳定性的概念,颈动脉狭窄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斑块稳定性的发病机制,最后阐述评估斑块稳定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腔内手术机器人在主动脉弓上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晋韵 贾罗琦 +1 位作者 史伟浩 余波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50-257,共8页
目的:应用自主研发的远程控制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动脉造影手术,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三维人体血管模型及巴马小型猪,在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远程控制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操控导管自股动脉入... 目的:应用自主研发的远程控制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动脉造影手术,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三维人体血管模型及巴马小型猪,在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远程控制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操控导管自股动脉入路进入血管模型及实验动物的主动脉弓和三级血管,完成猪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标记部位行组织切片,评价系统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血管腔内手术机器人可成功进入体外模型主动脉弓及三级血管分支,并在体内研究中成功完成猪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猪主动脉弓及各标记部位组织切片中血管内膜未见明显损伤。结论:本研究证实远程控制腔内机器人系统可在动物模型中成功完成弓上动脉及全脑血管造影,超选目标血管及造影过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血管腔内手术 脑血管造影 动脉内膜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