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肝癌HepG_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史传兵 卢航青 郑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软琼脂生长试验观察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5μmol.L-1的MSC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软琼脂生长试验显示MSC抑制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上的生长能力。RT-PCR和Caspase-3的活性检测显示,25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38%和47%,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39.61±6.65)%和(118.73±6.48)%;50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53%和82%,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80.66±9.31)%和(152.67±7.95)%。结论:MSC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减弱,这种表型变化与Cyclin D1的表达减弱和Caspase-3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HEPG2细胞 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恶性表型
下载PDF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史传兵 王宏刚 +1 位作者 张发明 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1-802,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L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LC患者的临床病史、结肠镜下表现及活检的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LC患者患有长期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L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LC患者的临床病史、结肠镜下表现及活检的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LC患者患有长期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组织学黏膜表层上皮间及固有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浸润的淋巴细胞多为CD3、CD45RO阳性。结论 LC是一类以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下表现正常或大致正常,组织学黏膜表层上皮间及固有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疾病,依据临床病史、结肠镜检查及组织学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显微镜结肠炎 胶原性结肠炎
下载PDF
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史传兵 郑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577,共3页
近年来,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类能时序调控发育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称为microRNA(miRNA)。它由RNase Ⅲ蛋白Drosha和Dicer共同酶解作用产生,由Exportin-5转运出核,通过与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相... 近年来,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类能时序调控发育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称为microRNA(miRNA)。它由RNase Ⅲ蛋白Drosha和Dicer共同酶解作用产生,由Exportin-5转运出核,通过与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相似的机制,导致mRNA 降解。或者与mRNA的3’端非翻译区结合,阻遏转录后翻译。miRNA在发育和某些人类疾病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功能 生物学意义 发育 疾病
下载PDF
10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梅 史传兵 张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瘤细胞、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弥漫浸润或浸润于副皮质区。肿瘤细胞胞浆透亮,被滤泡树突细胞(FDC)网围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102/102)、CD4(93/102)、CD5(87/102),并且表达多个滤泡辅助T细胞相关标志物,如BCL6(79/102)、CD10(44/102)、PD1(75/102)、CXCL13(43/102)和诱导型共刺激因子(ICOS)(99/102)。FDC标志物CD21和CD23染色,清晰地显示滤泡外增生的FDC网。NGS检测了40例AITL病例,发现4个特征性基因突变,即TET2(31/40)、DNMT3A(9/40)、IDH2(18/40)和RHOA(23/40)。结论:AITL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作综合判断;相较于其他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ICOS更有助于AIT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诊断 诱导型共刺激因子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史传兵 魏振利 +1 位作者 郑杰 卢航青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63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OPN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质量浓度,对...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63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OPN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质量浓度,对照组为4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OPN和CEA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9.8%和57.1%,特异性分别为92.5%和87.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7.8%。OPN和CEA的质量浓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和器官转移有关,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及大小无关。治疗前后两种标志物的质量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OPN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胃癌肿瘤标志物,与CEA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桥蛋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宫颈腺癌伴CIN3及双侧卵巢Brenner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6
作者 金宁 史传兵 +1 位作者 杨晓俊 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uterine cervix adenocarcinoma)伴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宫颈腺癌伴CIN3进行液基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0岁...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uterine cervix adenocarcinoma)伴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宫颈腺癌伴CIN3进行液基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0岁,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结构。宫颈活检结果为高分化腺癌伴CIN3,术后病理显示宫颈高分化腺癌伴CIN3,双侧卵巢Brenner瘤。免疫组化标记宫颈腺癌及CIN3两种病变p16、Ki-67均强阳性。结论宫颈腺癌伴CIN3是一种十分少见的恶性肿瘤,液基细胞学普查对宫颈肿瘤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癌 CIN3 宫颈液基细胞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EA、p53、Ki-67、GST-π在大肠癌组织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震宇 史传兵 +4 位作者 闻浩 李方龙 史家宁 张建平 汪宝林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CEA、p53、Ki-67、GST-π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EA、p53、Ki-67、GST-π,分析其免...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CEA、p53、Ki-67、GST-π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EA、p53、Ki-67、GST-π,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CEA、p53、Ki-67、GST-π在大肠癌切片中的阳性率依次为95.2%、55.6%、52.4%、82.5%。p53、Ki-67与肿瘤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Dukes'C、D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患者。p53、Ki-67表达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GST-π和p5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CEA、p53、Ki-67、GST-π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EA P53 KI-67 GST-Π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曲渊 徐玮 史传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61岁(30~8...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61岁(30~81岁)。8例胃神经鞘瘤直径1.0~7.0 cm(平均3.0 cm),无包膜,切面灰白色,镜下,瘤细胞短梭形,束状、栅栏状排列,肿瘤的边缘见淋巴细胞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全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7例阳性,CD117、CD34、Dog1、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a-SMA)、结蛋白(Desmin)阴性。3例发现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阳性,但未发现c-kit和PDGFRα的基因突变。结论:胃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需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鞘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妊娠黄体瘤10例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宁 史传兵 +3 位作者 张平 王丛阳 熊林 林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P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学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P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学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PL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史;肿瘤3~10 cm,棕黄色或红褐色,质地嫩。镜下可见瘤细胞胞质嗜酸性,弥漫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α-inhibin,AE1/AE3,CD99及波形蛋白阳性,上皮膜抗原,S-100,HMB45及MelanA阴性。网状纤维染色结果示嗜银网状纤维呈黑色包绕在瘤细胞巢周围。结论:PL是一种罕见瘤样病变,多在妊娠末期出现,大体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结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需与类固醇细胞瘤、妊娠黄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黄体瘤 瘤样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经内镜粘膜下注射自体血溶液用于EMR和ESD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言 文卫 +4 位作者 史传兵 吴萍 季国忠 范志宁 张发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4-7,10,共5页
目的评估经内镜粘膜下注射自体血用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74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病变患者,分析粘膜下注射人自体全血用于EMR和人自体50%血浆用于ESD的内镜和病理特征。结果... 目的评估经内镜粘膜下注射自体血用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74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病变患者,分析粘膜下注射人自体全血用于EMR和人自体50%血浆用于ESD的内镜和病理特征。结果相比生理盐水,41例患者消化道粘膜下注射自体全血后EMR实验和33例患者注射自体50%血浆后ESD实验所获取的病理组织均提示组织水肿显著减轻(P<0.002),产生的有效钝性分离显著增加(P<0.001)。结论利用人自体血液作为粘膜下注射试剂,相比生理盐水,能减少注射所致粘膜组织损伤,增加粘膜层和肌层之间的有效钝性分离,这可能对减少内镜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溃疡愈合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 组织损伤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人造溃疡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意义
11
作者 魏振利 史传兵 +2 位作者 郑杰 杨莉 卢航青 《中国肿瘤》 CAS 2006年第9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40例健康正常志愿者和5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OPN和CEA的浓度。[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PN和...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40例健康正常志愿者和5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OPN和CEA的浓度。[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PN和CEA检测的敏感性为73.08%和55.77%,特异性为92.50%和87.5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6.92%。治疗后两种标志物的浓度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的浓度(P<0.01)。OPN和CEA水平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型无关。OPN与肿瘤大小有相关性。[结论]OPN是大肠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与CEA联合检测能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骨桥蛋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桂芳 马大伟 +1 位作者 侯宁 史传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epithelial-myoepithelial tumor of brea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epithelial-myoepithelial tumor of brea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1岁(27~63岁)。4例肿瘤直径1.5~3.0 cm(平均2.0 cm),无包膜,切面灰白色。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双相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构成,肌上皮细胞环绕腺上皮细胞构成特征的套管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腺上皮细胞表达CK8/18、CK7,肌上皮细胞表达p63、Calponin、CK5/6。1例诊断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3例诊断为伴有癌的腺肌上皮瘤(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结论:乳腺上皮–肌上皮性肿瘤是少见的肿瘤类型,需与导管内乳头状瘤、化生性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上皮–肌上皮性肿瘤 腺肌上皮瘤 伴有癌的腺肌上皮瘤
下载PDF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伴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桂芳 张学平 +1 位作者 史传兵 施前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1-702,705,共3页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伴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arcinomas associated with Xp11.2 translocations/TFE3 gene fusions,Xp11.2 RCC)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伴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arcinomas associated with Xp11.2 translocations/TFE3 gene fusions,Xp11.2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TSCC伴Xp11.2 RCC的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0岁,增强CT检查示左肾中极见一直径约2.3 cm的圆形低密度区,界淸。镜下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两种不同的形态组成:梭形细胞区和乳头状区。梭形细胞区肿瘤细胞梭形,胞质红染,可见紧密排列的小管结构;乳头状区肿瘤细胞乳头状排列,可见大量透明细胞及砂粒体。免疫表型:两种区域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K7、CK19、RCC、CD10,乳头状区肿瘤细胞表达TFE3。结论 MTSCC及Xp11.2 RCC均是临床少见的肿瘤,两种肿瘤组成的混合型肾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显微镜结肠炎3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桂芳 史传兵 +1 位作者 杨晓俊 张发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9例MC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Masson)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9例MC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5-74... 目的:探讨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9例MC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Masson)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9例MC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水样腹泻症状,结肠镜检查正常,其中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19例,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20例。显微镜下表层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数(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为(21.5±8.6),表层上皮下胶原带宽带为(14.3±4.0)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C是老年患者慢性水样腹泻较常见的一种病因,诊断依赖于临床病史、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结肠炎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胶原性结肠炎
下载PDF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及MATK表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俊 候宁 史传兵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巨核细胞相关酪氨酸激酶(MATK)表达的意义。方法:分析19例MEITL患者MEITL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MEITL患者的肿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瘤细胞规则,核圆形,... 目的:探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巨核细胞相关酪氨酸激酶(MATK)表达的意义。方法:分析19例MEITL患者MEITL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MEITL患者的肿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瘤细胞规则,核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淡染。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亲上皮现象,缺乏炎症和坏死背景。肿瘤细胞表达CD3、CD8、CD56和TIA1,不表达CD5,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MATK高表达,阳性率超过80%。结论:MEITL是罕见的侵袭性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组织形态学和独特的免疫表型。MATK高表达有助于MEITL与其他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巨核细胞相关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菊 刘蕾蕾 +5 位作者 史传兵 王璇 时珊珊 王小桐 陆珍凤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H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38~70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H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56岁,肿块平均直径4 cm,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镜下见肿瘤细胞结节状生长,瘤细胞上皮样,卵圆形或梭形,大而肥胖,胞质嗜酸性,核仁小,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31、Fli-1、CK(AE1/AE3),不表达S-100、desmin、SMA。结论 PHE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需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等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17
作者 史志丹 史传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上诊断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AIT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对11... 目的: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上诊断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AIT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对11例AITL患者送检的淋巴结标本进行肉眼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淋巴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其长径为1~4.7 cm,均可见包膜存在。镜下检查可见个别淋巴结残存萎缩的生发中心,但大部分淋巴结的结构完全消失;部分标本存在明显的淋巴结包膜浸润现象,可见典型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为较小的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核膜存在和颜色较淡的胞质,肿胀的内皮细胞呈分枝状;背景可见反应性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增生,且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明显,分布为网状。11例患者送检的淋巴结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查均可见CD3呈弥漫性表达,CD10、Bcl-6和CXCL13呈不同程度的表达,CD8和CD4呈混合性表达。结论: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是淋巴结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淋巴结包膜存在,镜检可见大部分淋巴结的结构完全消失及典型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呈弥漫性表达、CD10、Bcl-6和CXCL13呈不同程度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检查
下载PDF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的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军 何震宇 +3 位作者 董小刚 史传兵 闻浩 汪宝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筛选前哨淋巴结(SLN)中与结直肠癌早期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术中取43名结直肠癌早期患者的SLN及对应的正常淋巴结(NLN)。提取SLN和NLN两组总蛋白后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法对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和鉴定。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 目的筛选前哨淋巴结(SLN)中与结直肠癌早期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术中取43名结直肠癌早期患者的SLN及对应的正常淋巴结(NLN)。提取SLN和NLN两组总蛋白后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法对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和鉴定。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中的转移相关蛋白行进一步研究。结果两组间检测出4|D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SLN中表达升高且与转移相关的蛋白分别为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A1)、埃兹蛋白(Ezrin)、微管蛋白p_2c(tubulinp.2c)和膜联蛋白A1(AnnexinA1)。蛋白定量结果显示两组间4种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SLN与NL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筛选出的4种转移相关蛋白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淋p转移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哨淋巴结 蛋白组学
原文传递
小鼠炎症性肠病至肠癌的动态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元昌 杨晓俊 +2 位作者 史传兵 沈键 汪宝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应用葡聚硫酸钠(DSS)和偶氮氧甲烷(AOM)建立小鼠从炎症性肠病(IBD)至肠道肿瘤的动态模型过程。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剂量循环DSS组(B组)和DSS循环联合AOM组(C组)。结果在实验第1、4、7周末,B、... 目的应用葡聚硫酸钠(DSS)和偶氮氧甲烷(AOM)建立小鼠从炎症性肠病(IBD)至肠道肿瘤的动态模型过程。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剂量循环DSS组(B组)和DSS循环联合AOM组(C组)。结果在实验第1、4、7周末,B、C组小鼠体质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在实验第8、9周末,C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数与B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在第3个循环末(第9周),B组小鼠的病理切片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部分小鼠有轻度不典型增生;C组大部分小鼠病理切片有肿瘤形成。结论AOM一次性腹腔注射联合DSS三循环喂养可建立小鼠从炎症性肠病发展到肿瘤的动态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肿瘤 动物 模型
原文传递
3例宫颈腺癌伴CIN3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张玉洁 史传兵 张平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76-207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伴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宫颈腺癌伴CIN3进行液基细胞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3例宫颈腺癌伴CIN3均发生于中年女性,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伴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宫颈腺癌伴CIN3进行液基细胞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3例宫颈腺癌伴CIN3均发生于中年女性,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原位腺癌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黏膜不规则病变。宫颈活检提示宫颈腺癌伴CIN3。镜下可见较大区域的腺癌伴小灶CIN3。两部分病变相互独立,一部分可见异型的腺体乳头状、腺管样排列,浸润性生长;另一部分见异型的鳞状上皮核深染,细胞极性和层次消失,累及全层,但未见浸润。免疫组化:两种病变瘤细胞p16、ki-67均阳性。结论宫颈腺癌伴CIN3是较少见的宫颈恶性肿瘤,液基细胞学有助于宫颈肿瘤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