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史博群 刘德敏 崔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4-1137,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将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的无明显心外原因的意外死亡定义为心脏性猝死(SCD)。随着血运重建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实施,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在血运重建后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不... 世界卫生组织将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的无明显心外原因的意外死亡定义为心脏性猝死(SCD)。随着血运重建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实施,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在血运重建后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最终发生SCD。本文旨在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预防策略三方面就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SCD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运重建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外泌体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新进展
2
作者 尹亮 史博群 +1 位作者 刘德敏 谷国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73-376,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是冠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全面了解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于改善冠心病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是冠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全面了解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疾病 冠心病患者 外泌体 冠心病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管发生 心肌缺血 CAH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博群 刘曦 +5 位作者 蔡中兴 宋晨曦 王虹剑 尹栋 窦克非 宋卫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9-844,共6页
左心室血栓(LVT)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血栓脱落可引发系统性栓塞。目前尚无评估抗凝预防或AMI治疗后LVT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表。随着直接口服抗凝剂的广泛应用,AMI后LVT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本文旨在对AMI后LVT的最新进展... 左心室血栓(LVT)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血栓脱落可引发系统性栓塞。目前尚无评估抗凝预防或AMI治疗后LVT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表。随着直接口服抗凝剂的广泛应用,AMI后LVT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本文旨在对AMI后LVT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直接口服抗凝剂 左心室血栓
原文传递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博群 刘德敏 崔炜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彻底改变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则进一步成功地解决了早期支架内新生内膜过度生长的问题,降低了晚期血栓事件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彻底改变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则进一步成功地解决了早期支架内新生内膜过度生长的问题,降低了晚期血栓事件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由于强大的抗内膜增生药物的影响,血管愈合时间大大延迟,包括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晚期支架内再狭窄在内的晚期支架失败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越来越多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证据表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in-stent neoatherosclerosis,ISNA)是导致晚期支架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从ISNA的流行病学、形态学特征、潜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内再狭窄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尹亮 甘露 +2 位作者 史博群 刘德敏 谷国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热点之一。寻找敏感并特异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用于高危CTO人群的早期筛查,将有助于该疾病的预测和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被认为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细胞功能的重要...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热点之一。寻找敏感并特异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用于高危CTO人群的早期筛查,将有助于该疾病的预测和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被认为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因此其可能是CTO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旨在对长链非编码RNA与CTO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长链非编码RNA在CTO中潜在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长链非编码RNA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