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EMD分解法对北武当观测站形变资料受气压干扰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晓霞 高翠珍 +2 位作者 史双双 薛锦明 薛生瑞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7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选取北武当观测站的水平摆、伸缩仪,对观测数据受气压干扰明显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气压变化如何对观测数据变化产生的影响,并对原始观测数据采用EEMD分解出含有干扰信息的IMF分量;对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出Hilbert时频... 本文通过选取北武当观测站的水平摆、伸缩仪,对观测数据受气压干扰明显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气压变化如何对观测数据变化产生的影响,并对原始观测数据采用EEMD分解出含有干扰信息的IMF分量;对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出Hilbert时频图。结果表明,水平摆和伸缩仪受气压干扰明显,且气压干扰具有延时性。总之,通过EEMD方法对北武当观测站测向资料的分析,说明这种方法对气压干扰的研究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识别干扰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资料 EEMD分解 气压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主要活动断层基本特征与避让区划
2
作者 史双双 焦洁钰 +1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46-51,共6页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交城断裂、霍山山前断裂和六棱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分别为>1.4 mm/a、0.76~1.49 mm/a和1.6 mm/a,其余断裂均小于1 mm/a。同时,结合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方案划分山西断陷带活动断层避让区划,探讨不断加强完善山西省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山西断陷带 滑动速率 断层避让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与推广应用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金艳 扈桂让 +2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史双双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孕灾要素、隐患评定、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方面的成果。结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地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的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今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成果推广
下载PDF
田庄断裂变形带的演化机制分析
4
作者 韩晓飞 史双双 +2 位作者 董斌 薛晓东 范雪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5-810,共16页
田庄断裂是山西太原盆地晚更新世活动明显的一条重要隐伏断裂。文中对田庄断裂浅层地震剖面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分析了多期断裂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中更新世以来最新一次走滑挤压活动的主断面F_(1-Q^(3)_(P))和拉张正断活动的主断面F_(2... 田庄断裂是山西太原盆地晚更新世活动明显的一条重要隐伏断裂。文中对田庄断裂浅层地震剖面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分析了多期断裂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中更新世以来最新一次走滑挤压活动的主断面F_(1-Q^(3)_(P))和拉张正断活动的主断面F_(2-Qh);结合断层气剖面确定前缘活动主断面F_(2-Qh)两侧外延30m为变形带范围,结合钻孔联合剖面和断层气剖面最终确定后缘活动主断面F_(1-Q^(3)_(P))两侧外延55m为变形带范围。同时,最终揭示了田庄断裂带主断层的位置变化和断裂带形成与扩展的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带 浅层地震 断层气 钻孔联合剖面
下载PDF
基于窗上带与窗间墙关系评估芮城县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
5
作者 韩晓飞 董斌 +2 位作者 薛晓东 史双双 王雷雷 《山西地震》 2023年第4期8-12,18,共6页
为摸清芮城县房屋的抗震性能,开展房屋建筑抽样详查工作。分别从房屋建筑类别、数量占比和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并对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主要对有震害统计的无圈梁、有圈梁构造柱砖混砌体结构房屋的窗间墙宽与窗上带高... 为摸清芮城县房屋的抗震性能,开展房屋建筑抽样详查工作。分别从房屋建筑类别、数量占比和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并对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主要对有震害统计的无圈梁、有圈梁构造柱砖混砌体结构房屋的窗间墙宽与窗上带高、窗上带跨高比和窗间墙高宽比、窗间墙与窗上带刚度比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基于地震中窗上带优先出现损伤,可最大程度保护房屋抗震柱或承重墙,保持建筑物大震不倒的判断规则,对芮城县30栋砖混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评判。研究结果表明,芮城县城区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为一般-较差,乡镇的为较差-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窗间墙 窗上带 刚度比
下载PDF
烟叶出片率的预测及其与其他物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史双双 叶协锋 +4 位作者 周雅宁 罗定棋 张永辉 王栋 于建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6,共5页
为研究烤烟叶片物理特性与出片率的关系,建立烤烟出片率的预测模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35个烟叶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X1)、厚度(X3)、抗张力(X6)、平衡含水率(X8)和含梗率(X9)是影响烟叶出片率(... 为研究烤烟叶片物理特性与出片率的关系,建立烤烟出片率的预测模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35个烟叶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X1)、厚度(X3)、抗张力(X6)、平衡含水率(X8)和含梗率(X9)是影响烟叶出片率(Y^)的主要物理指标,叶长、抗张力、平衡含水率与烟叶出片率呈显著正相关,厚度、含梗率与烟叶出片率呈显著负相关;叶长是影响叶片出片率的最主要决策因素;厚度是影响烤烟叶片出片率的最主要限制因素;5个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烟叶出片率的99.97%,并建立了烟叶出片率的预测模型:Y^=51.173 8+0.679 9X1-0.569 2X3+8.009 4X6+3.268 8X8-0.492 1X9,R2=0.999 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出片率 预测 物理特性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临汾盆地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新构造运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史双双 赵强 +2 位作者 赵晋泉 蒋汉朝 李自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4-631,共8页
为划分临汾盆地第四纪地层,在临汾市东布设1个控制性钻孔,描述其所揭示的地层岩性特征。通过对钻孔剖面中269件孢粉样品的孢粉组合进行分带讨论,结合9个光释光样品和12个电子自旋共振样品的年龄测试结果,认为该控制性钻孔记录了379ka B... 为划分临汾盆地第四纪地层,在临汾市东布设1个控制性钻孔,描述其所揭示的地层岩性特征。通过对钻孔剖面中269件孢粉样品的孢粉组合进行分带讨论,结合9个光释光样品和12个电子自旋共振样品的年龄测试结果,认为该控制性钻孔记录了379ka B.P.以来的沉积地层,其中埋深0~0.4m属于全新统,0.4~80.8 m属于上更新统(孢粉记录揭示出相对干燥寒冷的古气候特征,终末期气候转暖,降水增多),埋深80.8m以下属于中更新统(代表了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特征)。晚更新世以来平均沉降速率为0.64mm/a,远高于临汾盆地第四纪平均断陷速率,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临汾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晚第四纪 古环境 新构造 临汾盆地
下载PDF
山西中南部农村典型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调查分析
8
作者 史琳娜 史双双 +1 位作者 王雷雷 郝雪景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7-11,共5页
基于山西省中部、南部416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调查,得到抗震性能属性基本信息,从房屋的地基与基础处理、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结构承载力与整体性能等方面,分析农村房屋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的缺陷。依据调查得到的房屋抗... 基于山西省中部、南部416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调查,得到抗震性能属性基本信息,从房屋的地基与基础处理、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结构承载力与整体性能等方面,分析农村房屋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的缺陷。依据调查得到的房屋抗震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现有房屋与新建建筑抗震性能提升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 房屋结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山西平陆黄河沿岸震积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史双双 赵强 +2 位作者 董斌 韩晓飞 张龙飞 《山西地震》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山西省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省份之一,汾渭地震带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强震。通过对新发现的山西平陆地区黄河沿岸震积层剖面进行研究,简述剖面中软沉积物变形的特征、规模及变形构造类型,结合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黄河水文资料,... 山西省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省份之一,汾渭地震带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强震。通过对新发现的山西平陆地区黄河沿岸震积层剖面进行研究,简述剖面中软沉积物变形的特征、规模及变形构造类型,结合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黄河水文资料,分析与震积层对应的历史地震事件。该研究可为地震事件及其变形构造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积层 软沉积物变形
下载PDF
山西平陆黄河北岸第四纪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古地震成因研究
10
作者 史双双 赵强 +3 位作者 薄建杰 韩晓飞 张丽 杨会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7-1001,共5页
为研究山西南部平陆地区黄河北岸一级阶地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对观测剖面中发育的碟状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球枕构造等3类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形成机制,通过总结对比软沉积物变形的地震成因,推测剖面中的... 为研究山西南部平陆地区黄河北岸一级阶地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对观测剖面中发育的碟状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球枕构造等3类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形成机制,通过总结对比软沉积物变形的地震成因,推测剖面中的变形构造为地震成因,并依此建立山西南部平陆地区的地震成因地层沉积序列。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该变形构造形成年龄为1.9±0.2 ka,通过影响烈度的计算并结合山西及邻近省的地震资料发现,2次历史地震可能与该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液化变形 地震成因 沉积序列 山西南部
下载PDF
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特征
11
作者 史双双 祁鹏 艾能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0,40,共5页
重新划分了歧口凹陷二级构造单元,解析了盆地中央隆起带,并指出中央隆起带是一个复合的构造系统,阐明了其变形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沉降史分析方法确定了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新生代形成演化过程。指出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发育经历了多... 重新划分了歧口凹陷二级构造单元,解析了盆地中央隆起带,并指出中央隆起带是一个复合的构造系统,阐明了其变形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沉降史分析方法确定了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新生代形成演化过程。指出歧口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发育经历了多期、多幕的演化过程,自渐新世开始,隆起带的演化自西向东迁移,各个时期也具有自西向东沉降速率加快的趋势。古近纪沙河街组三段至二段(沙三至沙二)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受伸展作用控制,中央隆起带西段形成翘倾旋转断块;古近系沙一沉积时期,受深断裂走滑作用影响,中段形成地层平坦的地垒构造;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时期,东段白东区形成大型复合滚动背斜,叠加新近纪走滑作用产生的正型负花状褶皱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中央隆起带 构造样式 形成演化
下载PDF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67
12
作者 任建业 廖前进 +4 位作者 卢刚臣 付立新 周江羽 祁鹏 史双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72,共12页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和2D地震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为基础,详细描述和分析了黄骅坳陷的基底和盖层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在黄骅坳陷基底内识别出了印支期东西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和燕山主期NNE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认为黄骅坳陷中...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和2D地震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为基础,详细描述和分析了黄骅坳陷的基底和盖层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在黄骅坳陷基底内识别出了印支期东西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和燕山主期NNE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认为黄骅坳陷中的歧口凹陷是在印支期古背斜的基础上经过新生代的伸展裂陷活动负反转而形成的断陷型盆地;确定出黄骅坳陷中、北区陆上新生代盆地结构表现为NE向延伸的、西北断东南超的多米诺式半地堑系结构,而在海域地区则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规模巨大的复式地堑型结构;提出沧东断层延伸到黄骅坳陷中的板桥凹陷的北部,其断距已经逐渐减小,并与北塘次凹西斜坡发育的茶淀断裂以构造转换带方式衔接。论文还以盆地内的大型断裂系统的活动性和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将黄骅坳陷新生代同裂陷阶段划分出三个幕次的演化过程,并发现从裂陷Ⅰ幕到裂陷Ⅲ幕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由陆向海的规律性迁移。根据控制沉降中心迁移的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渤海湾盆地的基本特征,提出斜向拉分盆地模式来解释黄骅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孔店组-东营组沉积期间的发育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口凹陷 沧东断层 拉分盆地 负反转盆地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沿岸带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祁鹏 任建业 +1 位作者 史双双 卢刚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0-905,共6页
歧口凹陷沿岸带是一条分隔歧口凹陷陆上和海域不同构造体系的NNE—NE的复杂构造变形带。在其两侧,盆地结构分别表现为半地堑和地堑式。在平面上,自南向北歧口凹陷沿岸带可以分为三个具有明显不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组合特征的区段:南部的... 歧口凹陷沿岸带是一条分隔歧口凹陷陆上和海域不同构造体系的NNE—NE的复杂构造变形带。在其两侧,盆地结构分别表现为半地堑和地堑式。在平面上,自南向北歧口凹陷沿岸带可以分为三个具有明显不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组合特征的区段:南部的斜列式走滑变形带,体现为一系列阶梯状展布的张扭断层,同时伴有岩浆活动和滑塌浊积体发育;中部的宽缓挠曲变形带,构造样式简单,地层只有微弱变形,但仍然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北部的复杂断裂褶皱带是受基底走滑断层影响而形成的古近纪重力滑脱断层和新近纪花状构造的有机结合体。总体上,沿岸带复杂的构造组合特征是受到深部向北隐没的新生代右旋基底走滑断裂活动的控制,是渤海湾盆地内兰聊断裂通过歧口凹陷时的构造表现。歧口凹陷沿岸带在不同区段的构造变形特征,也造成了不同区段的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带 新生代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基底走滑 歧口凹陷
下载PDF
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4
作者 艾能平 任建业 +3 位作者 祁鹏 史双双 佟殿君 胡德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351,共9页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部黄骅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在叠前三维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建立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该系统分为南部伸展滑脱系统和...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部黄骅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在叠前三维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建立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该系统分为南部伸展滑脱系统和北部伸展滑脱系统,南部滑脱系统以羊二庄滑脱断裂为主体,连接张东断裂、张北断裂、赵家堡断裂等伸展断裂组合而成,北部滑脱系统以沧东断裂为主体,连接大张坨断裂、海河断裂、港西断裂、港东断裂、南大港断裂等伸展断裂构成。在平面上两大滑脱系统各自构成一个帚状断裂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叠瓦式几何形态,与次级断裂常构成"Y"型或复"Y"型组合样式,向深部会聚到主滑脱面。歧口凹陷古近纪时期变形基本都限定在区域性底滑脱界面之上,并具有多层次滑脱构造特征,控制和影响了歧口凹陷不同级别的构造形态和组合样式,同时对盆地的沉降过程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为本区的油气储集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的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伸展滑脱构造 黄骅坳陷 伸展构造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强 史双双 +2 位作者 张永辉 罗定棋 雷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明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烟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铜、速效硫含量分别与烟叶化学... 【目的】探明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烟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铜、速效硫含量分别与烟叶化学成分中的总糖、烟碱、总氮、还原糖含量典型相关,土壤样品中有效铁、有效铜和速效硫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89、1.69和31.42mg/kg;速效硫、交换性钙、有效锌、水溶性硼含量与香气成分中石油醚、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典型相关,样品中有效钙、有效锌和水溶性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44、1.91和0.24mg/kg。【结论】土壤中微量元素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之间典型相关,四川泸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处于缺乏水平,在施肥过程中应合理增加中微量元素的比例,以提高泸州烟区烟叶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 中微量元素 烟叶品质 相关性 泸州
下载PDF
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构建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16
作者 史双双 《文理导航》 2019年第1期23-23,36,共2页
高等教育中的民族教育,主要面向国内少数民族学生,面向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面临的挑战较大。本文在进行民族英语教育模式研究中,首先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对大学阶段的民族学生在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及外语文化三方面的认知情... 高等教育中的民族教育,主要面向国内少数民族学生,面向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面临的挑战较大。本文在进行民族英语教育模式研究中,首先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对大学阶段的民族学生在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及外语文化三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解读;然后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学教育阶段基于移动端构建英语学习平台的策略进行解读,帮助民族学生形成英语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民族教育 大学英语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佳颖 于建军 +4 位作者 叶协锋 史双双 王龙 马君红 王伟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94-1499,共6页
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克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间线性相关性的干扰,研究了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关系,为四川烟叶种植适宜区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四川烟区的纬度跨度为N26°02′~N31°20′... 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克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间线性相关性的干扰,研究了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关系,为四川烟叶种植适宜区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四川烟区的纬度跨度为N26°02′~N31°20′;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上表现为:总糖和还原糖偏高,淀粉含量略微偏高,氯含量偏低,烟碱、总氮和钾含量处于较适宜范围内,且烟碱、氯和淀粉的变异系数较大;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如下:上部叶(纬度=28.762 0.146x1 0.214x2 0.005 23x3 0.172x4+0.316x5 0.232x6 0.046 4x7)、中部叶(纬度=28.762 0.117x1 0.088x2+0.009 9x3 0.127x4+0.288x5 0.328x6 0.041 3x7)、下部叶(纬度=28.762 0.026x1 0.123x2+0.25x3+0.010 3x4+0.271x5 0.237x6 0.136x7),其中x1~x7分别代表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和淀粉。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相关性强弱分析显示,同一部位间,烟叶中钾含量呈高度正相关,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与纬度呈高度负相关,即随着纬度的升高(从川南到川北),烟叶中钾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不同部位间,烟碱、总氮和淀粉与纬度的相关性强弱表现的不一致;化学成分各项指标与纬度的关联序为:还原糖〉总糖〉总氮〉钾〉淀粉〉烟碱〉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纬度 四川烟区 化学成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黄骅坳陷新生代关键性构造运动面的确定及盆地演化过程 被引量:6
18
作者 佟殿君 任建业 +3 位作者 史双双 艾能平 祁鹏 雷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3,共5页
基于黄骅坳陷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追踪和闭合,对其新生代的各个地层界面进行了重新厘定,根据识别出的关键性古构造运动面,将盆地新生代划分为同裂陷演化阶段和裂后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阶段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一步确... 基于黄骅坳陷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追踪和闭合,对其新生代的各个地层界面进行了重新厘定,根据识别出的关键性古构造运动面,将盆地新生代划分为同裂陷演化阶段和裂后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阶段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一步确定了断陷期、走滑断陷期、走滑拗陷期和加速沉降期4个不同格局的原型盆地的叠加和改造过程,相应的每个阶段的盆地构造样式在继承前期构造的基础上,又有其自身的典型特征。对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分析其各阶段的沉降、沉积过程,确定沉降中心的迁移及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而且有助于了解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构造控制因素,进而指导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应力机制 新生代 盆地演化 黄骅坳陷
下载PDF
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海拔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云芳 叶协锋 +3 位作者 史双双 胡建新 曾宗梁 于建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124,共7页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研究四川烟叶化学成分与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烟区海拔变化幅度较大,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以及总氮质量分数变幅较大,淀粉质量分数变幅较小。建立烟叶化学成分与海拔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上部叶(海...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研究四川烟叶化学成分与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烟区海拔变化幅度较大,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以及总氮质量分数变幅较大,淀粉质量分数变幅较小。建立烟叶化学成分与海拔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上部叶(海拔=0.205x1+0.179x2-0.050x3+0.205x4-0.086x5-0.352x6+0.122x7)、中部叶(海拔=0.382x1+0.168x2-0.012x3+0.243x4-0.056x5-0.211x6-0.026x7)以及下部叶(海拔=0.349x1+0.202x2-0.073x3+0.001x4+0.006x5-0.060x6-0.199x7),总糖、还原糖以及总氮质量分数与海拔呈正相关,总烟碱以及钾质量分数与海拔呈负相关,上、中、下部位间淀粉和氯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不一致;烟叶中的糖类指标与海拔呈高度正相关,钾质量分数与海拔呈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海拔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歧口凹陷后裂陷期构造特征与浅层油气成藏 被引量:4
20
作者 祁鹏 任建业 +3 位作者 艾能平 史双双 周江羽 张俊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0-977,1012+835-836,共8页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的构造特征,通过计算断层活动速率了解了歧口凹陷的构造活动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断层构造包括继承性活动的主干断层及在后裂陷期构造应力场下发育的大量近东西向新生断层,在平面上两类断层成小角度相交,整体构成帚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右旋张扭特征;②褶皱构造包括逆牵引褶皱、正形负花状构造、披覆背斜,在平面上披覆背斜、逆牵引褶皱和正形负花状构造基本上依次向东排列,但在局部地区也有相互共存的现象;③火成岩构造表现为一个火山通道发育多个帽型构造,火山顶部表现为强反射层,后裂陷期地层超覆其上,在火成岩构造旁侧断层发育;④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表明,后裂陷期主干断层活动趋势主要分为断层活动速率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变小、逐渐增大、混合型三种,其中前两种类型断层对油气的运聚最为有利,控制的油田分布最多。综合分析后认为,歧口凹陷内最有利的浅层油气藏类型是断层相关褶皱型油气藏和潜山披覆背斜型油气藏,火成岩活动对油气的生成和运聚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后裂陷期 构造样式 断层活动速率 浅层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