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温度对北京地区市售柏子仁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涛 史启今 +3 位作者 高琛 田玥 罗鸣 金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测定北京地区市售柏子仁黄曲霉菌毒素B1(AFB_(1))的含量,并阐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柏子仁AFB_(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 目的测定北京地区市售柏子仁黄曲霉菌毒素B1(AFB_(1))的含量,并阐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柏子仁AFB_(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采集模式进行检测。测定柏子仁样品中AFB_(1)初始含量,并对其在不同温度(28℃、4℃、-18℃)下贮藏90 d内的含量进行不完全统计。结果8个批次柏子仁药材AFB_(1)的初始含量均未超标。柏子仁的较优储存温度为-18℃,4℃次之。-18℃贮藏90 d时,样品中AFB_(1)含量均不超标;4℃贮藏90 d时,其不合格率为25%。28℃不适宜柏子仁药材的贮藏,此温度下其AFB_(1)的不合格率最高。结论控制贮藏温度在4℃及-18℃,可减缓柏子仁AFB_(1)的产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黄曲霉毒素B1 贮藏 防控
下载PDF
北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启今 姜丹 +2 位作者 周娜 王潇晗 刘春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1-39,共9页
为探讨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不同部位可培养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差异,采用植物组织平板分离法分离北细辛根、根状茎、越冬芽三个部位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并系统分析和比较其种类和多样性。从北细辛... 为探讨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不同部位可培养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差异,采用植物组织平板分离法分离北细辛根、根状茎、越冬芽三个部位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并系统分析和比较其种类和多样性。从北细辛三个部位共分离得到117株内生真菌,其中97株归属于6纲6目8科9属17种。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表明,北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越冬芽最低。采用菌饼法检测其抑菌活性,G 3-3、G 4-10-1、G 2-2-1、GZJ 2-1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G 3-3、G 2-2-1、GZJ 2-12-2、GZJ 1-6、G 3-8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抑制作用。GZJ 2-1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胞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内生真菌 分子鉴定 多样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一帆 任广喜 +2 位作者 史启今 姜丹 刘春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6期976-986,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65株内生真菌,归属于4纲5目6科9属30种,其中214株来自野生生境的甘草,151株来自栽培生境的甘草;镰刀属Fusarium(62.62%)和曲霉属Aspergillus(12.15%)为野生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镰刀属(62.91%)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12.58%)为栽培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分离出11株野生生境甘草特有的内生真菌,如尖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in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等;野生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总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97.27%和2.07)均高于栽培甘草(68.64%和1.46)。结论:明确了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丰富了甘草内生真菌菌种库,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野生 栽培 内生真菌 分子鉴定 多样性
下载PDF
熏蒸处理及配伍调剂对柏子仁饮片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李颖 史启今 +3 位作者 程莹莹 高琛 詹玉石 金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及与远志、酸枣仁配伍调剂对柏子仁饮片中黄曲霉毒B1(aflatoxin B1,AFB1)含量的影响,为柏子仁饮片的储藏条件及储存期限提供参考。方法用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柏子仁,以未熏蒸的柏子仁作为对照组,于4℃、18℃... 目的研究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及与远志、酸枣仁配伍调剂对柏子仁饮片中黄曲霉毒B1(aflatoxin B1,AFB1)含量的影响,为柏子仁饮片的储藏条件及储存期限提供参考。方法用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柏子仁,以未熏蒸的柏子仁作为对照组,于4℃、18℃和28℃储藏90天;筛选其中AFB1含量最低和最高的储藏条件,并模拟患者的居家储藏条件(-18℃的冰箱冷冻室环境),以单独储存的柏子仁为对照组,将柏子仁分别与远志、酸枣仁配伍后储藏90天。基于UPLC-MS/MS检测各组样本中AFB1含量,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m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结果(1)在4℃条件下,各组柏子仁AFB1含量均未超标且显著低于18℃、28℃条件下的含量(P<0.05)。经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处理的各组柏子仁AFB1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2)柏子仁酸枣仁组储存90天时柏子仁中AFB1含量均超标且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在未熏蒸处理时,各时期柏子仁远志组中AFB1含量均低于其余3组。结论低温储藏、竹叶花椒挥发油熏蒸处理可延缓柏子仁中AFB1的产生;柏子仁不宜与酸枣仁共同储存,与远志配伍可能抑制柏子仁中AFB1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黄曲霉毒素B1 储藏条件 熏蒸 配伍
原文传递
粉红粘帚菌的ATMT体系构建及定殖甘草条件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启今 王潇晗 +2 位作者 任广喜 姜丹 刘春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3,共8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草内生真菌粉红粘帚菌的遗传转化体系,优选粉红粘帚菌定殖甘草的条件,为生物菌肥的开发及优质甘草的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受体真菌分生孢子浓度3个方面对根癌农杆... 目的:建立并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草内生真菌粉红粘帚菌的遗传转化体系,优选粉红粘帚菌定殖甘草的条件,为生物菌肥的开发及优质甘草的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受体真菌分生孢子浓度3个方面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条件进行优化并优选转化子。采用正交试验,以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和孢子浓度为考察因素,定殖率为指标,优化粉红粘帚菌定殖甘草的条件。结果:粉红粘帚菌最适转化条件为共培养时间60 h、孢子浓度1×10^(7) cfu·mL^(-1)、乙酰丁香酮浓度150μmol·L^(-1),此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为每1×10^(7)个受体真菌孢子可获得135个转化子。通过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克隆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染色结果检测转化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粉红粘帚菌通过浸种法定殖甘草的最佳条件为共培养温度25℃、共培养时间36 h、孢子浓度1×10^(6) cfu·mL^(-1),此条件下定殖率71.1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粉红粘帚菌ATMT体系及其定殖甘草的技术体系,可为甘草生物菌肥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粘帚菌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 绿色荧光蛋白 β-葡萄糖苷酸酶(GUS)染色 甘草 转化子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B_(1)检测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颖 程莹莹 +3 位作者 史启今 高琛 杨辉 金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3-1227,共5页
柏子仁在采收、晾晒、脱皮、风选、运输、储存过程中均易滋生黄曲霉菌,并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严重影响了柏子仁的质量,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柏子仁等油性中药的规范化贮藏管理,本文... 柏子仁在采收、晾晒、脱皮、风选、运输、储存过程中均易滋生黄曲霉菌,并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严重影响了柏子仁的质量,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柏子仁等油性中药的规范化贮藏管理,本文对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及脱毒方法进行综述。发现检测方法中应用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等优势。脱毒技术中采用生物脱毒法更为高效环保,利用不产毒菌发酵液的降解作用,能有效去除累积的真菌毒素;天然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B1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黄曲霉菌 黄曲霉毒素B_(1) 检测 脱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