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缘何不能对二战进行正确反思
1
作者 史善庆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121,125,共2页
二战以德、日失败而告终,德国纳粹日本军国分子受到了正义审判,然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引起世人警觉。日本之所以不能正确反思二战的侵略性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地理因素和现实利益驱使。
关键词 日本 二战 反思
下载PDF
从社会问题的视角看科举制度功能的异化(二)——以《申报》刊文为例
2
作者 赖晨 史善庆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长达1300余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抡才大典,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它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制度行久必有弊端,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它在长...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长达1300余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抡才大典,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它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制度行久必有弊端,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它在长期的运行中,为赌博、走私、撞骗等违反犯罪活动客观上提供了便利,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声誉,它最后走向灭亡也与这无不有关。《申报》作为旧中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纪录了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拓宽研究科举制度视角,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社会问题 《申报》
下载PDF
从社会问题的视角看科举制度功能的异化(一)——以《申报》刊文为例
3
作者 赖晨 史善庆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05-306,310,共3页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长达1300余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抡才大典,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它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制度行久必有弊端,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它在长...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长达1300余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抡才大典,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它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制度行久必有弊端,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它在长期的运行中,为赌博、走私、撞骗等违反犯罪活动客观上提供了便利,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声誉,它最后走向灭亡也与这无不有关。《申报》作为旧中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纪录了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拓宽研究科举制度视角,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社会问题 《申报》
下载PDF
科举考试衍生的行当——号军
4
作者 史善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I0021-I0021,共1页
号军是古代科举考试时在贡院内为考生提供服务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最初没有人愿意做这项工作,只好由各州、县押解军犯到省,派入各号舍为士子提供服务,所以称之为“军”。做号军,要身体好,能吃苦,能“尽九日夜之久,无瞌睡,无可... 号军是古代科举考试时在贡院内为考生提供服务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最初没有人愿意做这项工作,只好由各州、县押解军犯到省,派入各号舍为士子提供服务,所以称之为“军”。做号军,要身体好,能吃苦,能“尽九日夜之久,无瞌睡,无可偃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行当 “军” 服务
下载PDF
晚清新式知识分子来源之探究
5
作者 史善庆 《历史学习》 2006年第12期30-30,共1页
近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传统士人有较大差别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科举,更重要的是为国求富求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崇尚科学,主张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政治制度、大... 近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传统士人有较大差别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科举,更重要的是为国求富求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崇尚科学,主张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政治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他们反对科举,主张兴格致之学,多设学校,广植人才。他们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知识分子 晚清 知识分子阶层 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 学习西方 工商业 科举
原文传递
科举考试衍生出的新行当——号军
6
作者 史善庆 《历史学习》 2007年第5期16-16,共1页
号军是在科举考试时,在贡院内为考生提供服务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最初没有人愿意服务,所以由各州、县押解军犯到省,派人各号舍为士子提供服务,所以称之为“军”。后来这种职业多有贫穷无业的小民担任,但这种称呼被沿用了下来。
关键词 行当 科举考试 “军” 服务 士子 号军
原文传递
借《百家讲坛》之"技"解思想史教学之"难"--以人民版《百家争鸣》为例
7
作者 史善庆 《中学历史教学》 2012年第6期32-33,共2页
在现行高中历史教学中,必修三的思想文化内容由于语言晦涩、内容枯燥,一直是教学中较难处理的部分。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样画瓢是普遍现象。而旨在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百家讲坛》栏目,却格外受人喜欢,《百家讲坛》讲史... 在现行高中历史教学中,必修三的思想文化内容由于语言晦涩、内容枯燥,一直是教学中较难处理的部分。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样画瓢是普遍现象。而旨在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百家讲坛》栏目,却格外受人喜欢,《百家讲坛》讲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破解思想史教学的困难,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百家讲坛》 思想史 百家争鸣 人民版 传统历史文化 文化内容 成功经验
原文传递
废科举后制约新学堂发展的原因探析
8
作者 史善庆 《中学历史教学》 2011年第7期57-60,共4页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是伴随着近代化的大潮逐渐兴起的。由于它与传统的科举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发展一直步履维艰。然而,在1905年当科举制度带着挽救清王朝摇摇欲坠统治的遗憾走完它的历程后.新式学...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是伴随着近代化的大潮逐渐兴起的。由于它与传统的科举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发展一直步履维艰。然而,在1905年当科举制度带着挽救清王朝摇摇欲坠统治的遗憾走完它的历程后.新式学堂的发展并没有象大家想象的那样蓬勃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学堂 原因 废科举 教学内容 科举教育 科举制度 近代化 清王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