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威 张静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一对关联度高、指向性有别的概念,我国已有与之对应的两套指标体系。深入透析两者关系,对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深掘学科育人价值、促进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等意义重大。从广义角度讲,学生核...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一对关联度高、指向性有别的概念,我国已有与之对应的两套指标体系。深入透析两者关系,对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深掘学科育人价值、促进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等意义重大。从广义角度讲,学生核心素养吸纳涵融了学科核心素养;但从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转化落实的路径连接及思维逻辑关系角度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有其鲜明的固有独立性,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科核心素养的承转递进,其中,“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向“立德树人”的育人素养“基因”。从全面发展的人的素养构成角度看,两种核心素养表达了素养在“人格(通识性)层面”和“要素(领域性)层面”的两个发展向度;而以素养形成发展水平衡量,则二者间存在着上下位的层级关系。由此,教师不断理清、梳理并深化对两者间关系的理解,将有助于教学行为贴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使学科育人价值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课程转化更好地走向行动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基因” 发展向度 上下位关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落实
2
作者 史威 张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6,共6页
由于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理念在“人的全面发展”立场与“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上的共性交集,因此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其目标,理应深入探究学科育人之路。一是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二是要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由于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理念在“人的全面发展”立场与“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上的共性交集,因此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其目标,理应深入探究学科育人之路。一是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二是要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统整综合的学科育人价值。以此为基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学科育人功能,沿着课程转化的主轴方向落实核心素养。而创生学科育人思维,融入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则是其主路径。在课程转化中,不仅专家与教师思维须相向而行;更重要的是,在教师运作课程向学生经验课程的转化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独特的转化思维、经验及其“工具箱”。在此关键“转化环节”中,教师思维实质上集中体现了学科育人思维。因此,创生适恰融入教师学科育人思维的“共生学习运作体”,即一种以课程转化为主轴、教师学科育人为主线、学科育人价值为内涵并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在互动交流反思-反馈的学习机制规约下,将使核心素养落实产生更好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育人价值 育人思维 课程转化 共生学习运作体
下载PDF
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纵向贯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威 张静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初高中地理学科为示例,从教育目标的认知分类学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建构契合中获得启示,以安德森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二维模型为基础,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迁移转化(纵向贯通)的思维关系架构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学科核心素养一体贯通... 以初高中地理学科为示例,从教育目标的认知分类学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建构契合中获得启示,以安德森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二维模型为基础,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迁移转化(纵向贯通)的思维关系架构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学科核心素养一体贯通培育的纵向思维,通过使“态度”绑定“知识”和“能力”(综合表现为学科核心素养),植入“二维分类模型”,并以后者作为“支架”和“抓手”,学习主体认知过程能力水平由低阶向高阶的迁移,以及伴随的知识类型的迁移现象等,可带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迁移转化和纵向提升,并借此为学科核心素养在纵向贯通上找到一个可实践操作的相似模型或参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纵向贯通思维 参照模式 课程转化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羧酸盐的合成及与水泥净浆的相互作用
4
作者 向顺成 郑廷祥 +4 位作者 高英力 史威 蒋震 何彦琪 曾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2-298,共7页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了主链聚合度基本相同、侧链长度和官能团不同的梳状聚羧酸盐(M-PCE和O-PCE),将其与两种商用聚羧酸盐(C-PCE-1和C-PCE-2)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聚羧酸盐与硅酸盐水泥的吸附...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了主链聚合度基本相同、侧链长度和官能团不同的梳状聚羧酸盐(M-PCE和O-PCE),将其与两种商用聚羧酸盐(C-PCE-1和C-PCE-2)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聚羧酸盐与硅酸盐水泥的吸附行为、流动性、Zeta电位和液面表面张力,探究了聚氨酯改性聚羧酸盐(M-PCE)与水泥净浆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硅氧烷基团的水解不完全,M-PCE促进了水泥基材料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其他三种聚羧酸盐(O-PCE、C-PCE-1和C-PCE-2)由于其链烷基的屏蔽效应而延迟水化;同时,附带硅氧烷基团的M-PCE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绝对值,使水泥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表面张力和流动性,即聚氨酯侧链的接入对聚羧酸在水泥净浆中的各项性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聚氨酯改性 水泥净浆
下载PDF
LocaSpace Viewer在“喀斯特地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亚琳 李亦秋 史威 《地理教育》 2023年第3期8-12,共5页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学变革的重要手段。以人教版“喀斯特地貌”为例,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出发阐明运用LocaSpace Viewer辅助教学的适切性,对运用LocaSpac...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学变革的重要手段。以人教版“喀斯特地貌”为例,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出发阐明运用LocaSpace Viewer辅助教学的适切性,对运用LocaSpace Viewer添加实验视频揭示喀斯特地貌成因、整合GIS地图数据展示喀斯特地貌分布、加载Global Mapper等高线和链接在线全景图进行地貌识别与判读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如何利用LocaSpace Viewer软件开发、整合与展示喀斯特地貌教学资源,构建具有探究性和交互性的喀斯特地貌智慧教学环境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尝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地理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Space Viewer 喀斯特地貌 智慧教学
下载PDF
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贾晓玲 史威 +1 位作者 宋莉丹 张明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11-13,56,共4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对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科技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对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问题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对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科技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对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问题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设水平,更好地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湖南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评价体系 科技管理
下载PDF
湖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与管理经验及优化
7
作者 贾晓玲 史威 +3 位作者 段立军 宋莉丹 刘代玉 胡庆元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126-128,131,共4页
本文针对科技专家库建设和管理,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机制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湖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和管理情况为切入点,总结了湖南省科技专家库的管理现状,分享了主要经验和做法,梳理现有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针对科技专家库建设和管理,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机制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湖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和管理情况为切入点,总结了湖南省科技专家库的管理现状,分享了主要经验和做法,梳理现有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建议和对策,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库专家对科技管理决策的智库作用,以期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库 科技管理工作 政策机制 建设与管理 管理现状 湖南省 建议和对策 建设和管理
下载PDF
里弄文化符号的图形化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曹意 史威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通过广泛传播优秀地域文化宣传城市形象,运用设计手段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化被动为主动,让年轻一代接受与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而更好地提炼与表现传统文化,在激发青年群体关注里弄文化的同时,加深... 目的:通过广泛传播优秀地域文化宣传城市形象,运用设计手段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化被动为主动,让年轻一代接受与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而更好地提炼与表现传统文化,在激发青年群体关注里弄文化的同时,加深其对文化内涵的认知与理解。方法:通过对里弄文化表现内容的脉络梳理,视觉元素的设计从多个层次的不同维度符号进行系列图形分类归纳,提炼里弄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文化视觉表象与精神内涵,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表现,将设计图形应用于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文创品牌中,进行文化可视化传播。结果:在提炼里弄文化内容后,尝试探索多种图形化设计方法,总结归纳拟人形象法、图像概括法、主观反映法、字形创意法、综合应用法五种图形化设计方法。结论:以此类设计方法为鉴,设计师可从多维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并用生动的设计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全新阐述,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解读文化内涵、文化符号,通过丰富的线下和线上衍生品传播文化。在突出品牌个性的同时,强化产品的设计形式感,提升其文化内涵。此类设计方法对海派文化乃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弄文化 符号提取 图形化设计 可视化传播 设计方法
下载PDF
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史威 朱诚 +2 位作者 徐伟峰 关勇 孙智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结合古器物推定及14C测定年代、人类遗存遗迹和堆积物自然属性特征,重庆中坝考古遗址多剖面地层高分辨率采样的质量磁化率(SI)综合对比研究表明:磁化率分布表现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已掩盖了气候变化、成土作用等因素对地层磁化率分布的贡... 结合古器物推定及14C测定年代、人类遗存遗迹和堆积物自然属性特征,重庆中坝考古遗址多剖面地层高分辨率采样的质量磁化率(SI)综合对比研究表明:磁化率分布表现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已掩盖了气候变化、成土作用等因素对地层磁化率分布的贡献,反映遗址堆积物曾受到人类长期异常强烈的改造。堆积物来源主要以文化器物碎片、人为带入的自然碎屑物和频繁的洪水沉积物为主。碎陶片集中(尤其红陶)的文化层表现为高磁化率值,其中多次异常高值的出现可能与此时高强度用火、大规模燃烧等事件致使土层磁性矿物增加有关;而"洪水扰动层"则表现为低磁化率值。进一步分析曲线还可发现,中坝地区新石器末至唐代是人类活动的活跃期,宋以后人类活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中新石器时代末、夏商中期、西周早中期、春秋时期、战国中晚期、六朝时期及唐代为活跃期中的旺盛阶段。新石器晚期、夏商早期、西周早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宋代、明清和现代地层中洪水扰动明显,推断为洪水频发时代或此间曾出现过特大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忠县 中坝遗址 质量磁化率 堆积物来源 人类活动 洪水扰动层
下载PDF
宁绍平原史前遗址、埋藏泥炭与中全新世海面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史威 马春梅 +2 位作者 焦锋 朱诚 王富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9-175,共7页
关键词 宁绍平原 全新世中期 “事件层” 初始居住面 埋藏泥炭 海面变化
下载PDF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与良渚期环境事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史威 马春梅 +2 位作者 朱诚 王富葆 李世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29-1138,共10页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本区良渚期为全新世大暖期中气候逐渐向干凉转变的时期,但大部分时间里仍略比今天暖湿。良渚期末气候走入低谷并剧烈波动,良渚期侵蚀面反映一次较长时间的海面下降过程,气候剧烈波动的转型...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本区良渚期为全新世大暖期中气候逐渐向干凉转变的时期,但大部分时间里仍略比今天暖湿。良渚期末气候走入低谷并剧烈波动,良渚期侵蚀面反映一次较长时间的海面下降过程,气候剧烈波动的转型期与海面下降至低海面过程相一致。此时本区洪积层、埋藏遗址及遗址地层中文化间歇层等发育皆反映古洪水泛滥事件的存在;而良渚期侵蚀面上的铁锰结核聚集现象及现没于水下的众多良渚期开挖的古井等遗迹还反映出这一时期也曾发生过气候干燥事件。分析认为良渚文化繁荣发展期陆地面积扩大,气候略好于今天;而良渚文化衰亡期则处于4300~3800aB.P.间的水、旱灾丛生的低海面气候异常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良渚时期 典型遗址及剖面 古侵蚀面 环境变迁 突变事件
下载PDF
宁镇及宜溧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典型沉积相与5700 a B.P.前后的气候突变事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威 朱诚 +2 位作者 王富葆 田晓四 徐伟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2-518,共7页
分析宁镇及宜溧地区中晚全新世典型剖面的地层划分与特征,采用R-Q型因子分析方法估算气候变化值,揭示5 700 a B.P.前后发生在本区的干燥降温异常气候突变事件。气候曲线与沉积相序列的对比分析表明,宝华山浅棕黄色砂土夹角砾层洪-坡积... 分析宁镇及宜溧地区中晚全新世典型剖面的地层划分与特征,采用R-Q型因子分析方法估算气候变化值,揭示5 700 a B.P.前后发生在本区的干燥降温异常气候突变事件。气候曲线与沉积相序列的对比分析表明,宝华山浅棕黄色砂土夹角砾层洪-坡积相是该突变事件背景下的产物,且该突变事件还具有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征候,林峰桥同期淤泥质层中Fe3+/Fe2+比和粘土百分含量异常值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镇及宜溧地区 全新世中晚期 典型沉积相 5700aB.P.前后 气候突变事件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古文化响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史威 朱诚 +1 位作者 李世杰 马春梅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3-1318,共16页
依据长江三峡地区大九湖和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数据(校正为日历年)建立了约9.3~2kaBP高分辨率多环境代用指标(δ13C、K、腐殖化度、孢粉总浓度、Rb、Sr及Rb/Sr)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与研究区周边反映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不同沉积记... 依据长江三峡地区大九湖和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数据(校正为日历年)建立了约9.3~2kaBP高分辨率多环境代用指标(δ13C、K、腐殖化度、孢粉总浓度、Rb、Sr及Rb/Sr)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与研究区周边反映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不同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对研究区古遗址和古洪水层的统计分析,获取了本区新石器以来古文化兴衰变迁和古洪水发生的完整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全新世大暖期约出现在7.6~4kaBP。9.3~7.6kaBP,本区气候极不稳定,波动幅度大,总体上冷湿,多次出现显著的降温或干旱事件(9.1、8.2和7.7kaBP前后);4~2kaBP,本区气候较此前偏干凉,且波动频繁。(2)7.6~4kaBP的大暖期分为三个演变阶段:即6~5kaBP为大暖期的鼎盛期,气候稳定,温暖湿润,植被及生态条件优越,洪水发生频率低;7.6~6kaBP和5~4kaBP为大暖期中具有不稳定特征的过渡期,其中5~4kaBP及4kaBP前后的降温事件仍较显著,且多发洪水。(3)本区史前古文化的主要形成发展期与大暖期持续阶段相对应,其中耕作业相对发达的大溪文化繁荣期出现在大暖期中的鼎盛阶段(约6~5kaBP),大溪文化前后处于低潮及表现为衰退现象的古文化则对应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期,总体上,研究区古文化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其生业结构的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全新世 大九湖和玉溪剖面 高分辨率多代用指标 气候环境 古文化
下载PDF
中坝遗址约4250a B.P.以来古气候和人类活动记录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威 朱诚 +1 位作者 马春梅 朱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3-708,共6页
重庆中坝遗址地层Rb、Sr、Hg及TOC研究表明:Rb、Sr和Rb/Sr值较好地反映了约4250 a B.P.以来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干冷期可与敦德冰川δ18O曲线谷值、湖光岩沉积物磁化率和Ti曲线峰值、以及大气14C浓度峰值和太阳活动水平较长期变化的低谷对... 重庆中坝遗址地层Rb、Sr、Hg及TOC研究表明:Rb、Sr和Rb/Sr值较好地反映了约4250 a B.P.以来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干冷期可与敦德冰川δ18O曲线谷值、湖光岩沉积物磁化率和Ti曲线峰值、以及大气14C浓度峰值和太阳活动水平较长期变化的低谷对比,反映出地层中Rb、Sr不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特性。结合考古遗存对比还发现,Hg、P、Ca、Mg和TOC记录了该遗址约4250 a B.P.以来人类活动的三个不同演变阶段。进一步研究认为,盐业遗址的衰落可能与洪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坝遗址 4 250 a B.P.以来 RB SR Hg和TOC 古气候和人类活动记录
下载PDF
两种构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英文) 被引量:8
15
作者 史威 范婕 +3 位作者 张英泽 杨搏贵 贾卫斗 李素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5039-5041,共3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后缺血性坏死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与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压缩应力可促进骨折愈合,张应力可推迟骨折愈合,剪切应力可阻止骨折愈合。如何消除剪切应力,扩大压缩应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目的:比较两种... 背景:股骨颈骨折后缺血性坏死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与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压缩应力可促进骨折愈合,张应力可推迟骨折愈合,剪切应力可阻止骨折愈合。如何消除剪切应力,扩大压缩应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目的:比较两种构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标本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对象:实验于2002-11/2003-03在河北骨科研究所完成。选取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骨密度值相近的标本5具,男性4具,女性1具,经X射线摄片证实无风湿、结核、肿瘤、骨折、畸形变异。方法:将10根股骨随机分成倒等腰三角形组和正等腰三角形组,每组5根。倒、正等腰三角形构型的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标本,用生物力学机(长春市实验机研究所产CSS-44020生物力学仪,河北骨科研究所提供)测试、比较两种空间构型抗压、抗扭性能及最大垂直载荷。主要观察指标:①抗压实验中在600N和750N时股骨头下沉的位移。②抗扭转实验中扭转2°和4°时的力矩。③最大垂直负荷实验中至内固定失败的负荷。结果:①600N和750N垂直载负下,倒等腰三角形组股骨头下沉位移小于正等腰三角形组[(0.933±0.135),(1.556±0.235)mm;(1.310±0.217),(1.975±0.250)mm,P均<0.05]。②倒等腰三角形组和正等腰三角形组在扭转2°和4°时所需力矩相近,差异无显著性[(3.148±0.765),(2.847±1.130)N·m;(6.658±2.021),(5.392±1.601)N·m,P均>0.05]。③倒等腰三角形组最大垂直载荷大于正等腰三角形组[(2069.97±200.864),(1614.57±80.567)N,P<0.05]。结论:对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应用倒等腰三角形构型的空心加压螺钉比正等腰三角形构型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标本,可获得更好的抗压和体现其最大垂直载荷性能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两种构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史威 张英泽 +2 位作者 杨搏贵 贾卫斗 李素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构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标本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11/2004-03在河北骨科研究所完成。将10根股骨随机分成倒等腰三角形组和正等腰三角形组,每组5根。倒... 目的:比较两种构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标本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11/2004-03在河北骨科研究所完成。将10根股骨随机分成倒等腰三角形组和正等腰三角形组,每组5根。倒、正等腰三角形构型的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标本,用生物力学机(长春市实验机研究所产CSS-44020生物力学仪,河北骨科研究所提供)测试、比较两种空间构型抗压、抗扭性能及最大垂直载荷,所得实验数据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倒等腰三角形组的抗压、最大垂直载荷性能明显优于正等腰三角形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抗扭转性能无显著性差别(P>0.05)[600和750N垂直载负下,倒等腰三角形组股骨头下沉位移(0.933±0.135)和(1.310±0.217)mm,正等腰三角形组股骨头下沉位移(1.556±0.235)和(1.975±0.250)mm;扭转2°和4°所需力矩,倒等腰三角形组(3.148±0.765)和(6.658±2.021)N·m,正等腰三角形组(2.847±1.130)和(5.392±1.601)N·m;最大垂直载荷倒等腰三角形组(2069.97±200.864)N,正等腰三角形组(1614.57±80.567)N]。结论:对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应用倒等腰三角形构型的空心加压螺钉比正等腰三角形构型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标本,可获得更好的抗压和体现其最大垂直载荷性能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神经修复方法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威 范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腕部尺神经损伤 伤疗效观察 神经外膜缝合 治疗 复方 神经束膜缝合 随访资料 神经修复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灾演变与环境变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史威 朱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新石器时期以来,太湖地区的水灾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严格受控于海、地、气系统的能量均衡和转换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遵循由海洋优势性向海面控制基准下陆源洪水的演变过程。愈接近现代,成灾和干扰因素愈趋复杂,逐渐呈现出水灾与... 新石器时期以来,太湖地区的水灾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严格受控于海、地、气系统的能量均衡和转换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遵循由海洋优势性向海面控制基准下陆源洪水的演变过程。愈接近现代,成灾和干扰因素愈趋复杂,逐渐呈现出水灾与环境相互反馈使水灾加深(岗身体系形成并完善,太湖形成并扩张以来),以及人类活动、水灾与环境三者间相互反馈使水灾频度加大等趋势(尤其自南宋以来)。提出了相对高海面的水灾控制基面效应和太湖水灾扩张效应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演变 环境变迁 能量均衡 能量转换 太湖流域
下载PDF
论我国绿色消费公众参与的环境伦理素质提升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威 焦锋 李世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66-569,共4页
公众参与是绿色消费的社会基础,绿色消费水准的提高有赖于公众的参与度。文章通过对我国绿色消费公众参与度现状及其相关调查报告和文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消费公众参与度低有其内、外两方面因素,公众环境伦理素质普遍不高是... 公众参与是绿色消费的社会基础,绿色消费水准的提高有赖于公众的参与度。文章通过对我国绿色消费公众参与度现状及其相关调查报告和文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消费公众参与度低有其内、外两方面因素,公众环境伦理素质普遍不高是内在关键因素。因此,全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协调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公众环境伦理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升我国绿色消费的公众参与度,并由此带动绿色产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环境伦理 素质提升
下载PDF
重庆丰都玉溪剖面的沉积学和气候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威 朱诚 +1 位作者 李世杰 马春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6-182,共7页
重庆丰都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校正为日历年)配合考古器物断代,证实约8500~4800aBP间该剖面地层基本连续。玉溪剖面下部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31~10层)与上部坡积层(9~3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曾发生过显著变化。研... 重庆丰都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校正为日历年)配合考古器物断代,证实约8500~4800aBP间该剖面地层基本连续。玉溪剖面下部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31~10层)与上部坡积层(9~3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曾发生过显著变化。研究认为,Rb、Sr等代用指标曲线的变化特征与剖面沉积结构变化相吻合,揭示了剖面上、下沉积结构的差异主要与不同气候背景有关;剖面下部堆积较厚、持续时间较短及沉积速率较快的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是研究区气候不稳定条件下水文异常变化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的微观隐性代用指标与宏观显性结构的对应性特点还反映,研究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存在阶段性的变化,约8500~7200aBP为大暖期中的气候不稳定阶段;而约7200~4800aBP则体现了大暖期鼎盛阶段暖湿稳定的气候特点,其转折点发生在7200aBP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剖面 沉积物源 沉积环境 Rb和Sr 全新世大暖期 气候阶段性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