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特拉斯铲运机制动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探讨
1
作者 史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1期4-7,共4页
铲运机是一种能综合完成铲、装、运、卸、平的高效施工设备。其操作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需要特别的道路,作业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水利、矿山开采业。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 铲运机是一种能综合完成铲、装、运、卸、平的高效施工设备。其操作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需要特别的道路,作业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水利、矿山开采业。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设备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困难的故障维修问题,不仅考验着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影响生产效率。本文与阿特拉斯ST7铲运机为例,对其制动系统中故障频发的控制机构进行故障分析、排查和诊断,对维修方案进行探讨,以提高其维修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斯ST7 铲运机 制动控制系统 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下载PDF
SiC MOSFET在感应加热电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咏龙 史孟 +1 位作者 李亚斌 江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目前,感应加热电源技术主要朝着大功率、高频率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逆变开关频率的提高,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随之增加。具有高临界雪崩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小介电常数等突出优点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C MOSFET的... 目前,感应加热电源技术主要朝着大功率、高频率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逆变开关频率的提高,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随之增加。具有高临界雪崩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小介电常数等突出优点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C MOSFET的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想的方案。本文详细研究了感应加热电源逆变器的设计、SiC MOSFET器件的驱动电路以及电源的功率扩展等问题;开发出了频率超过800 kHz,单逆变桥功率超过50k W的新型感应加热电源;通过并桥处理,电源单机容量可达200 kW,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将新型SiC MOSFET器件应用于感应加热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高频 感应加热
下载PDF
SiC MOSFET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咏龙 江涛 +1 位作者 李亚斌 史孟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新型功率开关器件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利用多器件并联和多逆变桥并联的扩容方式完成了800 kHz/150 kW高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的系统研制。设计了易实现且实用性较强的SiC MOSFET驱动电路,提出带延时补偿调整... 采用新型功率开关器件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利用多器件并联和多逆变桥并联的扩容方式完成了800 kHz/150 kW高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的系统研制。设计了易实现且实用性较强的SiC MOSFET驱动电路,提出带延时补偿调整的锁相控制策略,并对直流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和失锁检测保护电路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感应加热电源能够实现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感应加热 驱动电路 锁相控制 保护
下载PDF
多管并联SiC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咏龙 史孟 +1 位作者 李亚斌 柴艳鹏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分析了SiC MOSFET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并对驱动电路的结构、驱动电压的选取和可靠性设计等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出一款简单实用的驱动电路,解决了多管并联的SiC MOSFET。驱动这一难题。另外,搭建了双脉冲实验电路对驱动电路进行了相关测... 分析了SiC MOSFET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并对驱动电路的结构、驱动电压的选取和可靠性设计等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出一款简单实用的驱动电路,解决了多管并联的SiC MOSFET。驱动这一难题。另外,搭建了双脉冲实验电路对驱动电路进行了相关测试,分析确定了最佳门极电阻的参数和缓冲吸收电路。最后,将所设计驱动电路应用于50 kW/800 kHz的多管并联感应加热电源,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驱动电路适用于高频、大功率场合,具备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路 双脉冲 感应加热电源
下载PDF
SiC MOSFET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孟 彭咏龙 +1 位作者 李亚斌 江涛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9期34-39,共6页
详细分析了新型功率器件SiC MOSFET的结构特点及其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机理,推导了反向恢复过程的电压与电流计算;同时,搭建了双脉冲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和仿真的方法,测试了不同关断电压、正向导通电流和串联寄生电感这些最常见... 详细分析了新型功率器件SiC MOSFET的结构特点及其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机理,推导了反向恢复过程的电压与电流计算;同时,搭建了双脉冲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和仿真的方法,测试了不同关断电压、正向导通电流和串联寄生电感这些最常见的外部因素对SiC MOSFET寄生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影响;此外,对比测试了同电压等级的SiC MOSFET、Si MOSFET寄生体二极管和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性能。相关结果表明SiC MOSFET寄生体二极管可以作为变换器中的续流通道而不必额外再单独反并联快恢复二极管,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体二极管 反向恢复
下载PDF
串联谐振逆变器最优锁相角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咏龙 江涛 +1 位作者 李亚斌 史孟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1,99,共3页
详细分析了串联谐振逆变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得出功率器件的最佳开关过程,并从理论上计算出了最优锁相角度。采用负载电压、电流双反馈的定角锁相控制策略来实现最优相角锁定功能。搭建了一台串联谐振逆变器试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结... 详细分析了串联谐振逆变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得出功率器件的最佳开关过程,并从理论上计算出了最优锁相角度。采用负载电压、电流双反馈的定角锁相控制策略来实现最优相角锁定功能。搭建了一台串联谐振逆变器试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最优相角 锁相控制
下载PDF
基于延时环节的串联谐振逆变器锁相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涛 彭咏龙 +1 位作者 李亚斌 史孟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12期49-53,共5页
锁相控制是谐振式逆变器控制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串联谐振逆变器锁相环的数学模型,理论上分析了加入延时环节后锁相环系统稳定的条件,并对其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负载在加热过程中频率升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动态延... 锁相控制是谐振式逆变器控制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串联谐振逆变器锁相环的数学模型,理论上分析了加入延时环节后锁相环系统稳定的条件,并对其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负载在加热过程中频率升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动态延时的锁相控制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加快锁相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并保持负载功率因数角的恒定,提高了锁相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逆变器 锁相环 延时环节 控制性能
下载PDF
1例开通快速救治通道抢救腹部外伤致心跳骤停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葛晶晶 江方正 +2 位作者 史孟 刘小翠 薛阳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3期149-150,共2页
腹部外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病情危急变化快;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1,2]。对于腹部外伤并发心跳骤停患者应立即实施以心肺复苏为先、支持治疗为主、病因治疗为本的医护合作性抢救治疗方案[3]。快速救治通道即为... 腹部外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病情危急变化快;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1,2]。对于腹部外伤并发心跳骤停患者应立即实施以心肺复苏为先、支持治疗为主、病因治疗为本的医护合作性抢救治疗方案[3]。快速救治通道即为确保危重患者和急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2016年11月1号我科成功抢救1例腹部外伤并发失血性休克伴心跳骤停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伤 心跳骤停 快速通道 救治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