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SLITRK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史新玉 安治国 +6 位作者 孙乐乐 罗晓 闫萍 杜雯 靳路 高帅帅 伊琦忠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SLITRK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1 00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及1 095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SLITRK1基因外显子区域DNA扩增,高通量测序,... 目的:探讨SLITRK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1 00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及1 095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SLITRK1基因外显子区域DNA扩增,高通量测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纳入研究患者进行临床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SLITRK1基因rs145628951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少年发病病例组与对照组、成年发病病例组与对照组间rs145628951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病例组与对照组、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间rs145628951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rs145628951位点A/A、A/C、C/C基因型3组间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RK1基因rs14562895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LITRK1基因 维吾尔族 关联性研究
下载PDF
PPP1R3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新玉 安治国 +12 位作者 孙乐乐 徐斌 母代斌 傅松年 胡红星 罗晓 杜雯 闫萍 靳路 聂丹 考尔沙尔·艾力木 师咏勇 伊琦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索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A(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3A, 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52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7... 目的探索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A(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3A, 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52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76名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进行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DNA扩增,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PPP1R3A基因rs1800000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99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8192686位点在男性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P1R3A基因rs180000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rs179999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联性;rs8192686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PP1R3A基因 靶向捕获 关联性研究
下载PDF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互文性与独创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新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89,共3页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汲取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资源,加入中国古典元素,赋予了女主人公女侠气质,并强化了新历史主义色彩;方圆变换的画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寓意,"方"揭露的是丑态毕...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汲取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资源,加入中国古典元素,赋予了女主人公女侠气质,并强化了新历史主义色彩;方圆变换的画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寓意,"方"揭露的是丑态毕露的官场,"圆"象征了压迫人的无形力量以及人生循环往复的荒诞和无意义。此外,影片在背景音乐设置、构图色彩等艺术形式上别出心裁,极具中国古典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刘震云 《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改编
下载PDF
从模糊无名到系列典型——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长子形象
4
作者 史新玉 王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从鲁迅笔下的"大哥",到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再到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蔚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长子形象的刻画经历了由模糊向清晰,由简单向丰满的过程。在角色意义的承载上,他们的思想具有由旧向新过渡和转化的趋势,这也... 从鲁迅笔下的"大哥",到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再到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蔚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长子形象的刻画经历了由模糊向清晰,由简单向丰满的过程。在角色意义的承载上,他们的思想具有由旧向新过渡和转化的趋势,这也正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由旧向新转化过程的映射。通过选取部分作品的几个要素,将其串联,放置于时间的链条中考察,可寻见现代文学作品中长子形象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子形象 “大哥” 高觉新 蒋蔚祖
下载PDF
叙事策略与文化意蕴——论《红高粱家族》《北极村童话》《风景》的儿童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新玉 《殷都学刊》 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
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空前繁荣。本文主要通过对儿童视角小说的内部研究,分析比较其叙事特征,并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揭示儿童视角叙事方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本内涵。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叙事学 文化诗学
下载PDF
《春蚕》与左翼电影人的意识形态宣传策略
6
作者 史新玉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电影生产的角度看,《春蚕》与电影人的左翼意识形态宣传策略之间存在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影片以同名左翼小说《春蚕》为改编对象,其题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照应,且作者茅盾因《子夜》的出版备受认可,加上导演程步高实地考察养蚕过程... 从电影生产的角度看,《春蚕》与电影人的左翼意识形态宣传策略之间存在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影片以同名左翼小说《春蚕》为改编对象,其题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照应,且作者茅盾因《子夜》的出版备受认可,加上导演程步高实地考察养蚕过程,增强了电影的科学性和可观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票房数量,从而扩大了宣传范围。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夏衍有意地增强了革命话语色彩,以达到宣传左翼思想的目的。此外,左翼电影人还建立起电影的批评阵地,与刘呐鸥等人进行"软硬电影"笔战,更加扩大了《春蚕》的政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蚕 左翼电影 夏衍 茅盾 政治宣传 明星影片公司
下载PDF
文体的跨界与融合——论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文体的“剧本化”倾向
7
作者 史新玉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巴金先生的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是一篇容易被学界忽略的作品,其在文体和表现形式上颇具特色。一方面采用了第一人称经验性叙述视角,在增强真实感的同时不乏悬念的设置;另一方面,小说的对话性很强,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十分精致,小... 巴金先生的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是一篇容易被学界忽略的作品,其在文体和表现形式上颇具特色。一方面采用了第一人称经验性叙述视角,在增强真实感的同时不乏悬念的设置;另一方面,小说的对话性很强,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十分精致,小说的行文类似于话剧剧本,具有了跨文体的意义;此外,如诗如画的语言具有美学特征,与小说的悲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能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 语言策略 第一人称 “剧本化”倾向
下载PDF
卞之琳与戴望舒的同题诗《寂寞》解读
8
作者 史新玉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卞之琳和戴望舒曾在20世纪30年代各自写过一首题目同为"寂寞"的诗,虽然都是现代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且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但无论内容、风格还是表现形式都各具特点,在处理主客体关系上也不尽相同。卞之琳的诗主"智&quo... 卞之琳和戴望舒曾在20世纪30年代各自写过一首题目同为"寂寞"的诗,虽然都是现代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且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但无论内容、风格还是表现形式都各具特点,在处理主客体关系上也不尽相同。卞之琳的诗主"智",作品中很少出现直抒胸臆的语汇,在《寂寞》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讲故事,表达了一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世界空间里处处弥漫着的寂寞气息;戴望舒的诗主"情",且更注重形式,继承中国传统格律诗音韵特点的同时,用心灵烛照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惆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寞》 卞之琳 戴望舒 现代诗派
下载PDF
电影《芳华》的形式策略与文化意蕴
9
作者 史新玉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1-124,128,共5页
电影《芳华》一方面抓住军队文工团这一特定公共空间,着力展现"红色"基调,为观众呈现出1970年代到1980年代军队文工团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的第一生活现场;另一方面,导演冯小刚在尊重作家严歌苓原著的基础上,择取了一系列先... 电影《芳华》一方面抓住军队文工团这一特定公共空间,着力展现"红色"基调,为观众呈现出1970年代到1980年代军队文工团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的第一生活现场;另一方面,导演冯小刚在尊重作家严歌苓原著的基础上,择取了一系列先锋性与新写实色彩的意象事件,对情节叙述方式进行了再创造。此外,影片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既隐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学话语,也有着对大众心理特征的揭示,同时充满了存在主义哲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芳华》 冯小刚 形式策略 文化意蕴
下载PDF
由“亲昵”走向“疏离”——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的兴衰
10
作者 史新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5-71,共7页
以文学期刊为辐射点可以发现,就文学场而言,评奖机制、作品出版等都影响着先锋文学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多重因素也导致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之间的一种暧昧姿态。文学期刊对先锋文学的自信既受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以文学期刊为辐射点可以发现,就文学场而言,评奖机制、作品出版等都影响着先锋文学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多重因素也导致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之间的一种暧昧姿态。文学期刊对先锋文学的自信既受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也与期刊编辑个人的先锋立场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密不可分;不可避免的是,受政治风波和市场化经济的影响,文学期刊不得不改版整顿,并开始与先锋文学保持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文学期刊 1980年代
下载PDF
叙事策略与文化意蕴:《红高粱家族》《北极村童话》《风景》的儿童视角
11
作者 史新玉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9-51,共3页
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空前繁荣。文章主要通过对《红高粱家族》《北极村童话》《风景》的儿童视角进行内部研究,分析比较其叙事特征,并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揭示儿童视角叙事方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本内涵。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叙事学 文化诗学
下载PDF
基于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大鼠模型的前额叶皮质谷氨酸系统及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2
作者 毛俊雄 马琦 +10 位作者 彭朕磊 安治国 罗晓 孙乐乐 史新玉 杜雯 靳路 高帅帅 景琳霞 蒋世洁 伊琦忠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72-377,381,共7页
目的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范式构建抑郁障碍大鼠模型,检测前额叶氨基酸转运蛋白2(EAAT2)和谷氨酸水平及肠道菌群分布,探索它们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及干预组氟西汀(Flu)和乳酸菌素(Lac)组... 目的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范式构建抑郁障碍大鼠模型,检测前额叶氨基酸转运蛋白2(EAAT2)和谷氨酸水平及肠道菌群分布,探索它们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及干预组氟西汀(Flu)和乳酸菌素(Lac)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余三组建模4周,造模成功后抑郁组继续温和刺激,氟西汀组和乳酸菌素组在慢性温和刺激基础上分别加用乳酸菌素片和氟西汀灌胃干预两周。于第4周、第6周进行行为学评价;第6周后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谷氨酸、eaat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并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果抑郁组前额叶皮质谷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eaat2 mRNA及蛋白水平低于对照和干预组(P<0.05);四组大鼠的肠道优势菌群各不相同。结论eaat2 mRNA、EAAT2、谷氨酸水平及肠道微生态可能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范式大鼠模型的抑郁样行为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前额叶皮质 谷氨酸 EAAT2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ZNF804A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乐乐 史新玉 +5 位作者 徐斌 胡红星 母代斌 傅松年 师咏勇 伊琦忠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了解锌指蛋白804A基因(ZNF804A)基因rs13009002、rs72893068、rs61739291 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维吾尔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精神卫生... 目的了解锌指蛋白804A基因(ZNF804A)基因rs13009002、rs72893068、rs61739291 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维吾尔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精神卫生机构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收治的937例维吾尔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937名健康体检者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PANSS评估病例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两组ZNF804A基因rs13009002、rs72893068、rs61739291 3个位点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关联位点进行性别比较,比较基因多态性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结果两组受试者rs72893068和rs61739291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rs13009002位点G基因频率为92.2%(1 728/1 874),高于对照组的90.2%(1 690/1 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8,P<0.05)。两组受试者rs13009002位点显性[OR(95%CI)=1.30(1.02~1.66)]、超显性[OR(95%CI)=1.28(1.00~1.63)]和加性[OR(95%CI)=1.31(1.03~1.65)]遗传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受试者中,病例组rs13009002位点显性GG基因型、超显性GG/TT基因型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4、11.645;P<0.01)。在男性受试者中,病例组G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0,P<0.01)。男性患者阴性症状得分高于女性,一般精神病理、抑郁和激活性得分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2.023、3.296、2.736;P<0.05);青年、中年、老年患者的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6、5.238;P<0.05)。病例组rs13009002显性GG基因型男性患者的阳性症状、思维障碍得分高于GT/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0、2.260;P<0.05);超显性GG/TT基因型男性患者的阳性症状、思维障碍和攻击性得分高于GT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2.244、2.110;P<0.05)。结论ZNF804A基因rs13009002位点与我国维吾尔族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与男性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携带显性GG和超显性GG/TT基因型患者的阳性精神症状较严重。rs72893068、rs61739291位点与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缺乏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锌指蛋白804A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氯氮平导致代谢异常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作者 史新玉 聂丹 +4 位作者 孙乐乐 闫萍 靳路 考尔沙尔.艾力木 伊琦忠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氯氮平导致的代谢异常日益受到重视。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代谢异常可能与相关基因有关,这些基因的表达导致了代谢与能量平衡途径、神经信号途径、免疫功能途径的异常。本文对氯氮平导致代谢异常相关基因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代谢异常 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