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并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史昌河 崔伟丽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7-98,10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并胆红素吸附(PBA)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肝衰竭病人164例,随机分为PE组、PE并PBA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病人...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并胆红素吸附(PBA)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肝衰竭病人164例,随机分为PE组、PE并PBA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ALT、TBIL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6.33~13.32,P<0.05);两组ALT、TBIL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8、3.85,P<0.05)。两组ALB及PTA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t=-7.33^-2.27,P<0.05);但两组ALB及PTA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E及PE并PBA治疗肝衰竭有效,且PE并PBA清除体内TBIL、ALT效果优于单纯PE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 血浆置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青岛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昌河 黄艳秋 唐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优势株,分析丙型肝炎基因型与病人性别、感染途径、炎症活动度、病毒载量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6例青岛地区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RNA提取物NS5B区和(或)...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优势株,分析丙型肝炎基因型与病人性别、感染途径、炎症活动度、病毒载量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6例青岛地区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RNA提取物NS5B区和(或)CORE-E1区进行扩增,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在PUBMED网站中获得基因分型结果,分析不同丙型肝炎基因型与病人性别、感染途径、肝病程度、HCV RNA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关系。结果 46例血清标本,HCV RNA均为阳性,44例可以分型,分型率为95.65%,其中基因1b型28例(63.64%),2a型14例(31.81%),3b型2例(4.55%)。丙型肝炎基因型的分布与病人性别、感染途径、肝病程度、HCV RNA含量及ALT、AST水平均无关(P>0.05)。结论青岛地区HCV流行株为基因1b型和2a型,基因1b型为优势株,同时发现3b基因型。基因型与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程度及炎症活动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青岛
下载PDF
青岛市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昌河 英辉 《医药世界》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由于国内目前尚无检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感染的试剂盒且OHBV患者的特点是HBsAg阴性,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出来;急需研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PCR方法,来探讨青岛... 目的:由于国内目前尚无检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感染的试剂盒且OHBV患者的特点是HBsAg阴性,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出来;急需研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PCR方法,来探讨青岛市是否存在OHBV感染。方法根据OHBV血清图谱的特点随机收集了OHBV可疑样本100份,采用试剂盒和酚/氯仿两种方法提取DNA,PCR扩增及其引物设计按Kanneko等的方法进行并进行了改进。结果1.经改进的酚/氯仿法提取OHBV DNA优于试剂盒法。2.常规PCR引物组合109-588扩增,所有样品的109-588组合均无扩增产物;使用嵌套式PCR引物组合1763-1778-2017-2032进行扩增,33份样品出现了HBV特异性扩增带。3.在OHBV不同血清图谱样品中均检出OHBV DNA,总检出率为33%,其中anti-HBs+anti-HBc阳性组中OHBV DNA检出率最高(43.33%);anti-HBe+anti-HBc阳性组中OHBV DNA检出率最低(18.18%)。结论酚/氯仿法提取OHBV DNA经改良,优于试剂盒法,常规PCR方法不能检测出OHBV DNA,而嵌套式PCR方法可达到诊断OHBV的目的。本实验首次在青岛运用自行设计的OHBV检测体系,在OHBV可疑人群中检测出OHBV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嵌套式PCR引物 PCR HBV DNA HBV血清学标志
下载PDF
青岛市2481名HBsAg阳性者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昌河 英辉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4期495-496,共2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正常人群HBsAg阳性者血清标志的分布,有针对性地作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997~2004年从青岛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检出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检测HBsAg阳性血清2841份,... [目的]了解青岛市正常人群HBsAg阳性者血清标志的分布,有针对性地作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997~2004年从青岛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检出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检测HBsAg阳性血清2841份,抗HBc阳性率为92.26%,抗HBe阳性率为48.29%,抗HBeAg阳性率为37.28%;E0株占62.7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占45.90%,HBsAg、抗HBc阳性者占14.43%,HBsAg、抗HBe阳性者占2.39%),E分泌株占37.28%(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占31.93%,HBsAg、HBeAg阳性者占5.35%)。不同年份均以E0株为主。[结论]青岛市HBV携带者的优势株为E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者 血清标志 EO株 E分泌株
下载PDF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学筛选指标与选择
5
作者 史昌河 韩世杰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筛选指标为预防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在特殊职业人群中筛选无症状乙肝携带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血清学筛选及其指标的意义作一简要论述.1 HBsAg由混合多肽组成HBV HBsAg基因的读码框架(ORF)含3个具有转录活... 筛选指标为预防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在特殊职业人群中筛选无症状乙肝携带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血清学筛选及其指标的意义作一简要论述.1 HBsAg由混合多肽组成HBV HBsAg基因的读码框架(ORF)含3个具有转录活性的启动子,第一个启动子位点主要合成小分子HBsAg(226(?)),称为Pre—S多肽,第二个转录启动子位点位于165碱基处,编码产生中分子HBsAg,含有S和PreS_2,第三个转录启动子位点位于357碱基处,编码合成大分子HBsAg,含有S、PreS_2、PreS_1抗原决定簇,PreS多肽具有与人肝细胞膜直接或间接结合的能力,有利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而PreS_1和PreS_2抗原则在病毒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指标 选择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115例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史昌河 于清欣 《青岛医药卫生》 2003年第5期352-353,共2页
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血块阻塞引起脑供血障碍及脑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居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是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而且有大量的患者遗留残疾,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已成为我国重... 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血块阻塞引起脑供血障碍及脑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居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是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而且有大量的患者遗留残疾,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相关因素分析 脑出血 风湿性心脏病 下腔出血 脑缺血发作 蛛网膜 脑栓塞 脑血栓发病 脑动脉硬化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乔兵 周永 +3 位作者 马文洁 苟卫 邹晓 史昌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参与了NAFLD的发生。在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与内外环境保持动态均衡,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参与了NAFLD的发生。在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与内外环境保持动态均衡,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均可影响宿主的代谢、能量吸收及肠道内分泌功能,与肥胖、高血压和血脂代谢异常等NAFLD的高危因素及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密切相关,且在诱发机体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肠道菌群改变与NAFLD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肠道菌群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疏肝健脾化瘀法对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晓慧 罗玮敏 +3 位作者 宋霆 顾义海 刘中景 史昌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并求证其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中药复方,对照...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并求证其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中药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采用双盲法原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学、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病毒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HBeAg、HBeAb和HBV DNA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HBeAg和HBV DNA的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而HBeAb转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肝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③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化瘀法 早期肝硬化 肝炎 乙型 血清指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PBMC中HBV DNA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中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永 魏仁东 +3 位作者 强中强 史昌河 辛永宁 宣世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方法:7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治疗>48周,于治疗的0、4、12、2...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方法:7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治疗>48周,于治疗的0、4、12、24、48周时分别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及PBMC中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初始治疗前患者PBMC中HBV DNA阳性率为78.4%,随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阳性率降低。治疗组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阴性的患者治疗48周时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于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阳性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血清及PBMC中HBV 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MC中HBV DNA阴转对预测HBeAg血清转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PBMC 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中景 宋霆 +3 位作者 罗玮敏 顾义海 孙晓慧 史昌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3-1114,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复方,对照组... 目的: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复方,对照组以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之间通过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计分比较,也以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化瘀法 早期肝硬化 肝组织病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兵 周永 +1 位作者 史昌河 苟卫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1-25,共5页
肝源性糖尿病(HD)作为一种继发于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基础上的综合征,表现为显著升高的血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游离脂肪酸及细胞因子等。近年来,由于HD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和肝炎病毒... 肝源性糖尿病(HD)作为一种继发于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基础上的综合征,表现为显著升高的血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游离脂肪酸及细胞因子等。近年来,由于HD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和肝炎病毒对胰腺细胞的破坏等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肝源性糖尿病的最新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源性 胰岛素抵抗 肝硬化 治疗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艳秋 史昌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8-470,共3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体为丙型肝炎病毒(HCV),以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有较高的复制率及变异率,在人体内呈准种分布。目前根据Simmonds命名系统可将其分为6个基因型。HCV基因分型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研... 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体为丙型肝炎病毒(HCV),以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有较高的复制率及变异率,在人体内呈准种分布。目前根据Simmonds命名系统可将其分为6个基因型。HCV基因分型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病毒载量、病情转归及抗病毒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抗病毒治疗方面,HCV基因分型是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预测抗病毒疗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分型 综述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春华 史昌河 《肝脏》 2009年第4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 失代偿性 类似物 活动期
下载PDF
HBsAg定量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明忠 郭娜 史昌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关系,探讨HBsAg定量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干扰素组(49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分别应用干扰... 目的分析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关系,探讨HBsAg定量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干扰素组(49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分别应用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24、36、48周检测血清HBsAg、HBeAg和HBeAb定量水平,分析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与治疗48周时HBeAb/HBeAg比值的相关性。结果拉米夫定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性下降(F=15.112,P<0.01)。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比较,治疗前HBsAg定量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24、36、48周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低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显著性(t=2.292~9.664,P<0.05)。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无相关性(r=0.385,P>0.05),而干扰素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治疗12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下降幅度对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2B
下载PDF
97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V基因型分析
15
作者 周永 魏仁东 +3 位作者 王海东 苟卫 周蓉蓉 史昌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HBs 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的特点。方法对97例HBs Ag阳性的PHC患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97例患者中,HBV基因B型患者38例(39.1%),HBV基因C型患者54例(55.7%);92例HBV基因B和C型患者中,HBe Ag阳性患者3... 目的探讨HBs 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的特点。方法对97例HBs Ag阳性的PHC患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97例患者中,HBV基因B型患者38例(39.1%),HBV基因C型患者54例(55.7%);92例HBV基因B和C型患者中,HBe Ag阳性患者33例(35.9%)。结论 HBs 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V基因型主要为HBV基因C型,且血清HBe Ag多为阴性,多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基因型
下载PDF
慢性肝病与肠黏膜屏障作用异常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一莹 范天利 +2 位作者 郝新洁 韩丽娜 史昌河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75-376,共2页
在慢性肝病病人中,肝功能异常常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亦可促进肝脏疾病的恢复。本文就肝损伤时肠黏膜屏障的变化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对肝脏疾病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肝病 肠黏膜 综述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的抗体反应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英辉 史昌河 韩世杰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类型较多,从隐性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到严重的慢性肝病。HBV为非细胞溶解性病毒,宿主与肝细胞表面病毒之间的免疫反应。在HBV相关肝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HBV的包膜蛋白HBV感染的特异血清学...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类型较多,从隐性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到严重的慢性肝病。HBV为非细胞溶解性病毒,宿主与肝细胞表面病毒之间的免疫反应。在HBV相关肝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HBV的包膜蛋白HBV感染的特异血清学标志是HBV表面抗原(HBsAg),HBsAg存在于完整的病毒颗粒表面和循环血中的长管状和球形颗粒中,其直径为22nm,毒粒直径为4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抗体
下载PDF
腹腔灌洗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范天利 史昌河 袁有彬 《慢性病学杂志》 2006年第12X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腹腔灌洗临床疗效。方法视病人病情每次穿刺排放腹水800~2500ml不等(首次不超过1500ml,每次均作腹水常规与细菌培养检查),然后腹腔内注入适量生量盐水约150ml左右,反复灌洗2~3次,灌洗...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腹腔灌洗临床疗效。方法视病人病情每次穿刺排放腹水800~2500ml不等(首次不超过1500ml,每次均作腹水常规与细菌培养检查),然后腹腔内注入适量生量盐水约150ml左右,反复灌洗2~3次,灌洗后均于腹腔内注入多巴胺(20~40mg),速尿(20~60mg)及抗生素(头孢菌素类3克,喹诺酮类0.3克,甲硝唑100ml)。结果治疗组(N=118)治愈76例,治愈率64.4%,好转18例,好转率15.3%,未愈10例,未愈率8.5%,死亡11例,病死率9.3%。对照组(N=98),治愈35例,治愈率35.7%,好转15例,好转率15.3%,未愈21例,未愈率21.4%,死亡27例,死亡率27.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15天,对照组24天。平均费用:治疗组11215.4元,对照组17521.8元。结论腹腔灌洗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临床疗效可靠,简便,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腹腔灌洗法 疗效可靠及节省费用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永 魏仁东 +2 位作者 王海东 曾一清 史昌河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7期1581-1582,共2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DN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DN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BVDNA。结果治疗后的4、12、24、4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57%、81.58%、94.74%、97.37%,PBMC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0.52%、42.11%、57.89%、76.32%,治疗后的12、24、48周血清和PBMC内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BMC中HBV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DNA的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影响
20
作者 王慧哲 崔云龙 +3 位作者 严雄 史昌河 付慧玲 邹晓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0年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的CHB病人53例和健康体检者28例。将CHB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保肝治疗,治...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0年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的CHB病人53例和健康体检者28例。将CHB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对所有粪便样本DNA进行检测,利用LefS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菌群差异;检测CHB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CHB病人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相对丰度差异排名前9的科水平物种中,CHB病人丰度高于健康人的有7个(W=947~1178,P<0.05),低于健康人的有2个(W=492、503,P<0.05)。治疗后,治疗组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H=19.893、11.219,P<0.05),血清ALT、AST和TBIL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W=2732~3054,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能调节CHB病人肠道菌群的结构,促使肠道内益生菌丰度增加,改善肝功能,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乙型肝炎 慢性 胃肠道微生物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