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辞官与颂圣——高启“不合作”说之检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洪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5,共7页
朱元璋对高启有征修《元史》、超迁官秩、赐金允归的殊恩。高启自征修《元史》至洪武五年都对朱氏抱有感激之情。其辞官的愿望虽贯穿金陵时期,但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强弱有别,直接原因则是洪武三年七月超擢户部侍郎所带来的危机感。辞官后... 朱元璋对高启有征修《元史》、超迁官秩、赐金允归的殊恩。高启自征修《元史》至洪武五年都对朱氏抱有感激之情。其辞官的愿望虽贯穿金陵时期,但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强弱有别,直接原因则是洪武三年七月超擢户部侍郎所带来的危机感。辞官后的高启对朱氏心怀歉疚,故退而不隐,诗文颂圣。因此,高启对朱元璋及其明政权并非不合作的态度,"不合作"说属于学人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高启 超擢 辞官 颂圣 泛政治化
下载PDF
论元代采诗的新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洪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6,共9页
先秦至宋金时期,采诗经历着非常缓慢的渐变过程。《唐御览诗》的编纂,意味着文学审美成为新的动机;金末王郁的行为,标志着民间采诗人的出现,但两者只是个案。元朝以大根脚家族垄断高官显爵,中下层品官多自掾吏入流为核心的铨选制度及其... 先秦至宋金时期,采诗经历着非常缓慢的渐变过程。《唐御览诗》的编纂,意味着文学审美成为新的动机;金末王郁的行为,标志着民间采诗人的出现,但两者只是个案。元朝以大根脚家族垄断高官显爵,中下层品官多自掾吏入流为核心的铨选制度及其鲜明的族群歧视色彩,颠覆了南方士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选择,也造就了采诗的突变:其行为主体变更为南人等级的诗人,范围缩减为单个或多个区域,动机则趋于商业化和文学化。这种变革并没有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完全消失,采诗成为了明清士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影响了后世总集的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人 诗人 区域化 商业化 文学化
下载PDF
黄登与《岭南五朝诗选》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洪权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4-52,共9页
岭南文学的研究重心,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具体的作家作品。对于诗歌选本的研究,至今仍是一片空白。如《岭南五朝诗选》选录诗人近750,选诗超过5000首,对于我们研究岭南诗歌,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岭南诗歌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湮... 岭南文学的研究重心,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具体的作家作品。对于诗歌选本的研究,至今仍是一片空白。如《岭南五朝诗选》选录诗人近750,选诗超过5000首,对于我们研究岭南诗歌,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岭南诗歌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湮没无闻。本文拟通过《岭南五朝诗选》的研究,以唤起学人对岭南诗歌选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 比较研究 选诗标准 生平 诗歌创作 黄登 《岭南五朝诗选》 价值
下载PDF
《凤合集序》——研究高启的新见文献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洪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4期69-70,共2页
本文所辑《凤台集序》是明初谢徽为著名诗人高启《凤台集》所作序文,此文不见于今存诸种高启诗文集,也向无研究者加以注意。它保存在明人朱存理《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一篇评论高启金陵时期诗歌作品的文字。本文认为此序真实可信,并... 本文所辑《凤台集序》是明初谢徽为著名诗人高启《凤台集》所作序文,此文不见于今存诸种高启诗文集,也向无研究者加以注意。它保存在明人朱存理《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一篇评论高启金陵时期诗歌作品的文字。本文认为此序真实可信,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析,揭示了此序对于高启诗学思想与创作研究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谢徽 《风台集序》 朱存理
下载PDF
苏州之围与北郭诗人群的兴起
5
作者 史洪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79,共8页
作为张吴政权的统治中心,和平富庶的苏州成为元末士人躲避战乱的优选之地,北郭诗人群也迅速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团体。但它之所以最终能在诗歌领域超越同时代的其他地域性文人群体,围城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北郭诸子因苏州之围... 作为张吴政权的统治中心,和平富庶的苏州成为元末士人躲避战乱的优选之地,北郭诗人群也迅速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团体。但它之所以最终能在诗歌领域超越同时代的其他地域性文人群体,围城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北郭诸子因苏州之围而得以凝聚其群体意识,深化了对于建安、黄初文学的体悟,促进了创作活动。都城受困下的文人团体,应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围城 诗人群 崛起
下载PDF
金陵修史与明初都城文坛的建构
6
作者 史洪权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元末割据政权林立,江南地区的文人们无法像前辈们那样跨区域漫游,广泛结交异地师友,更新创作理念和提升创作水准。洪武初年,朱元璋打破了唐宋两朝以朝官为正史纂修主体的传统,征召三十余名江南地区的知识精英赶赴金陵修撰《元史》。这... 元末割据政权林立,江南地区的文人们无法像前辈们那样跨区域漫游,广泛结交异地师友,更新创作理念和提升创作水准。洪武初年,朱元璋打破了唐宋两朝以朝官为正史纂修主体的传统,征召三十余名江南地区的知识精英赶赴金陵修撰《元史》。这群修史文人得以摆脱原有的地域限制,在首次作为大一统汉家王朝都城的金陵相聚,自由地进行思想、学术与文艺的交流,实现了婺州、吴中与大都三大文人群的融通和各区域文人群的内部整合,拓宽了自己的胸怀、视野和审美。修史文人们也积极组织与参与雅集、送别、题序等各种文学活动,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并提出满足政权需要的文学理论,初步完成了都城文坛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 地方精英 文人群 建构
下载PDF
《列朝诗集小传》校点正误一则
7
作者 史洪权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列朝诗集小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误 校点 2008年 刘永
下载PDF
高启诗文摭遗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洪权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4,共8页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初应诏修《元史》,史成后授官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以年少未习理财辞归。洪武七年,因为苏州知府魏观撰《上梁文》,触犯明太祖,被腰斩...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初应诏修《元史》,史成后授官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以年少未习理财辞归。洪武七年,因为苏州知府魏观撰《上梁文》,触犯明太祖,被腰斩于南京,终年仅三十九岁,《明史·文苑》有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诗文 《元史》 明太祖 苏州 隐居 翰林 照顾 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
原文传递
《石灰吟》:从僧偈到名诗——兼谈《石灰吟》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洪权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4,共7页
《石灰吟》不是于谦的作品。它的最早版本,应是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所作的一首僧偈。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于谦、李都宪和刘儁三位作者。于谦说最终成为共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如其人”的要求。《石灰吟》也因被归为于谦的作品... 《石灰吟》不是于谦的作品。它的最早版本,应是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所作的一首僧偈。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于谦、李都宪和刘儁三位作者。于谦说最终成为共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如其人”的要求。《石灰吟》也因被归为于谦的作品而终成千古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吟》作者 僧偈 名诗 文如其人
原文传递
陈恭尹佚文掇拾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洪权 《文献》 200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他是明末清初广东著名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
关键词 陈恭尹 罗浮布衣 佚文 轶文 陶汝鼐 寻壑外言 李绳远 岭南三大家 岭南三家 陶之典 独漉堂集 使君
原文传递
李德洛阳任职
11
作者 史洪权 《岭南文史》 2010年第4期26-30,共5页
李德,字仲修,号采真子,广东番禺人,元季明初岭南著名的诗人和理学家。他与孙蕡、王佐、黄哲、赵介结社于广州南园抗风轩,世称"南园五先生”。晚年潜心理学,精研《毛诗》、《尚书》,人称易庵先生。李德平生仕履大致清晰,惟洛阳任职... 李德,字仲修,号采真子,广东番禺人,元季明初岭南著名的诗人和理学家。他与孙蕡、王佐、黄哲、赵介结社于广州南园抗风轩,世称"南园五先生”。晚年潜心理学,精研《毛诗》、《尚书》,人称易庵先生。李德平生仕履大致清晰,惟洛阳任职一节存有两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 任职 洛阳 《毛诗》 《尚书》 理学家 心理学
原文传递
北郭诗社考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欧阳光 史洪权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北郭诗社分为前后两期。清人称诗社前期主要成员为“北郭十友”;“十才子”则是明人对诗社后期主要成员的称谓。诗社成员多达十九人,其中包括明初最著名的诗人——“吴中四杰”。诗社活动于元明之交的战乱年代,其成员表现出明显的避世... 北郭诗社分为前后两期。清人称诗社前期主要成员为“北郭十友”;“十才子”则是明人对诗社后期主要成员的称谓。诗社成员多达十九人,其中包括明初最著名的诗人——“吴中四杰”。诗社活动于元明之交的战乱年代,其成员表现出明显的避世倾向。其活动和诗歌创作均具有一定的特色。明初的吴中诗派即是在北郭诗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郭诗社 吴中地区 诗歌创作 享乐主义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六艺流别》序题
13
作者 吴承学 史洪权(文/校)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2年第2期543-576,共34页
黄佐(1490—1566)为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黄佐品行方正而学问淹贯,为有明一代大儒,学者称泰泉先生。四库馆臣评价他:“博综今古,生平著述至二百六十余卷,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 黄佐(1490—1566)为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黄佐品行方正而学问淹贯,为有明一代大儒,学者称泰泉先生。四库馆臣评价他:“博综今古,生平著述至二百六十余卷,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六艺流别》二十卷,编成于明嘉靖十年(1531),刻成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此书的宗旨、定稿与命名,出于黄佐,而具体的编辑工作,是由几位学生所完成的。《六艺流别》是一部特色鲜明的大型文章总集,它从文本六经的观念出发,首次以选本的形式把古代的基本文体形态分别系于《诗》、《书》、《礼》、《乐》、《春秋》、《易》之下,形成六大文体系列,重新建构一个中国古代庞大的文体谱系。黄佐《六艺流别》在各种文体之前采用序题的方式,对各文体及相互联系作简要说明,并解释选文标准,这些序题具有比较重要的文体学史料价值。现将全书序题加以辑录和校点,并命名为《〈六艺流别〉序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流别》 序题 辑校
原文传递
《石灰吟》:从僧偈到名诗
14
作者 史洪权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8年第11期15-19,共5页
于谦是《石灰吟》的作者,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然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那么,《石灰吟》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关键词 《石灰吟》 20世纪90年代 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