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表参数变化的延河流域地表温度时空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威洋 史海静 +1 位作者 聂玮廷 杨鑫源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地表温度是地表能量平衡与陆面过程的重要参数,与地表参数变化关系密切。该文以黄土高原的延河流域为例,基于2015年、2018年和2020年Landsat OLI/TIRS影像,在利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基础上,提取影像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 地表温度是地表能量平衡与陆面过程的重要参数,与地表参数变化关系密切。该文以黄土高原的延河流域为例,基于2015年、2018年和2020年Landsat OLI/TIRS影像,在利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基础上,提取影像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分析地表温度与地表参数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以及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温度的反演值与验证值在2015年、2018年和202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569,0.675和0.632,均大于0.5,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从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上看,低温区、次中温区、次高温区面积有所减少,而中温区面积增长较大,高温区面积略有增长,地表温度有向中、高温增长的趋势;从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来看,下垫面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均呈现为水域<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从与地表参数的定量关系来看,延河流域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参数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NDBI与地表温度变化呈正相关性,NDVI和NDMI与地表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性;从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来看,地表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坡度上地表温度也体现差异性,其中平坡地表温度最高,坡度越陡温度越低。不同坡向地表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阳坡地表温度明显大于阴坡地表温度。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区的地表水热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遥感 温度转移矩阵 相关性分析 延河流域
下载PDF
地形微生境对区域温度变化的缓冲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成琴 史海静 +3 位作者 高原 郑诚 吴有福 张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37-5149,共13页
研究黄土丘陵区的地形微生境,了解微生境的形成机制及特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陕西省安塞县陈家洼为研究区,按照不同坡向与坡位布设Ibutton电子温度记录仪采集温度数据。比较各坡段地面5 cm处与地上150 cm... 研究黄土丘陵区的地形微生境,了解微生境的形成机制及特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陕西省安塞县陈家洼为研究区,按照不同坡向与坡位布设Ibutton电子温度记录仪采集温度数据。比较各坡段地面5 cm处与地上150 cm处的极端温度与相应的显域生境的温度变化,量化微生境的缓冲作用。采用平均温度、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指标来评估地形微生境温度对区域温度变化的非同步性,并采用温度变幅来衡量地形微生境气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最热两周中,阴坡沟底地最大缓冲度8℃,沟坡地与梁峁地最大缓度分别为6.5℃与6℃;阳面三个坡段自上而下最大热缓冲度分别为3.5℃、3℃、4℃。地形微生境对于夏季极端高温的缓冲作用阴坡>阳坡;而阳坡沟底地、沟坡地、梁峁地在最冷两周的最大冷缓冲值可达4.5℃,4℃、4℃,阴坡沟底地最大可缓冲3.5℃,其次是沟坡地与梁峁地,最大缓冲度为3℃与2℃。对于冬季极端低温的缓冲作用阴坡<阳坡。但无论是热缓冲还是冷缓冲,各坡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阴坡与阳坡的缓冲值皆存在自下而上的阶梯性,即沟底地>沟坡地>梁峁地。日温度变幅阳坡>阴坡,且梁峁地>沟坡地>沟底地。本研究量化了微生境的缓冲能力,强调了微生境在调节宏观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可为未来气候变化模型预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变化 微生境环境 小气候 生境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TVDI的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与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椰 史海静 +3 位作者 姜艳敏 吴友福 高原 丁成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4-195,共12页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MODIS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以及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MODIS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以及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探究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TVDI指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TVDI空间分异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1—2020年间黄土高原TVDI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总体上呈现从西向东旱情逐渐增加的趋势,黄土高原多年平均TVDI为0.522,整体上处于轻旱状态。从TVDI多年变化趋势上分析,超过64%的区域有干旱加剧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内蒙古、宁夏北部以及山西部分地区旱情大多呈加剧趋势,而旱情缓解区域较为集中,多分布于陕西中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北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TVDI年际变化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的趋势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均TVDI差异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利用地(0.571)、草地(0.554)、耕地(0.503)、林地(0.473)和建筑用地(0.462)。黄土高原地区TVDI的空间分异主要受高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3个因子影响,三者q均超过0.3,是黄土高原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多因子交互作用下,高程与SIF组合对黄土高原干旱发生的影响力最强,q达到0.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黄土高原 地理探测器 MODIS
下载PDF
基于ANUSPLIN的黄土丘陵区气象要素插值方法对比与评估
4
作者 肖旭 郑诚 +6 位作者 丁成琴 范陈哲 白悦江 林隆超 闫婷 高宇 史海静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5-1582,共8页
气象要素是反映地球水热过程的关键因子,气象数据的准确获取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地形严重影响气象要素的插值结果,制约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获取黄土丘陵区的温度、降水的空间分布,探... 气象要素是反映地球水热过程的关键因子,气象数据的准确获取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地形严重影响气象要素的插值结果,制约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获取黄土丘陵区的温度、降水的空间分布,探索地形变化对气象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专业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以延河流域及周边2010—2021年105个气象站点逐日温度降雨资料为基础,引入25 m、90 m、1 km三个不同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协变量进行插值,从而获得黄土丘陵区温度降水栅格数据以揭示该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ANUSPLIN插值方法是否能在黄土丘陵区较好的适用。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东部延长地区温度较高、西部温度较低;降雨量空间插值显示中部与西北部较低,东部较高,温度降雨皆符合以往气象站数据规律,ANUSPLIN模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温度降雨空间插值有较好的适应性。(2)在三种不同的分辨率DEM模拟场景下,温度插值精度排序为:25 m>90 m>1 km;降雨插值精度排序为:90 m>25 m>1 km。本研究的结果为丘陵区气象分布和插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USPLIN模型 气候要素 黄土丘陵区 数字高程数据 评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温湿度缓冲效应
5
作者 高原 史海静 +3 位作者 丁成琴 郑诚 姜艳敏 张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183,共9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对环境温湿度的缓冲效应,探究不同时间尺度林带对环境气候的缓冲特点以及森林小气候效应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黄土丘陵区的群落构建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区域同年建立的人工刺槐林和...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对环境温湿度的缓冲效应,探究不同时间尺度林带对环境气候的缓冲特点以及森林小气候效应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黄土丘陵区的群落构建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区域同年建立的人工刺槐林和林外空旷地为研究对象,对气温、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量化不同时间尺度人工刺槐林的温湿度缓冲效应。[结果]林内气温、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年均值分别低于林外0.13℃,0.99℃,0.92℃和0.16%。在一天中的14:00—16:00时段,林内气温、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低于林外1.08℃,4.17℃和1.88℃,相对湿度高于林外2.72%;在5:00—7:00时段,林内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高于林外0.45℃和0.58℃,相对湿度低于林外1.80%。最热月(7月)林内气温、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低于林外0.76℃,2.17℃和3.29℃,相对湿度高于林外1.67%;最冷月(1月)林内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高于林外0.28℃和0.87℃,地表温度低于林外0.20℃,相对湿度低于林外1.16%。人工刺槐林的缓冲效应随环境气候变化表现不同,当林外气温、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分别高于16.70℃,9.89℃和1.43℃时,人工刺槐林表现为降温作用,低于该温度则表现为升温作用;温度和缓冲值之间为一元三次方程关系,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缓冲值的绝对值增大速率加快。[结论]在人工刺槐林温湿度缓冲效应影响下,林内温湿度比林外更加稳定,形成了优于林外环境气候的独特小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人工刺槐林 温湿度缓冲效应
下载PDF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史海静 李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陕西省"长治"工程治理产生的生态、社会效益.并对其水保工程成效进行经济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项...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陕西省"长治"工程治理产生的生态、社会效益.并对其水保工程成效进行经济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348.09 km^2,治理程度达到76.77%,植被覆盖率提高21.57%;农耕地减少了33.78%,林地增加了33.31%,草场增加了38.78%,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减少79.00%,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一些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对项目实施的经济评估分析表明,该项目治理效益费用比为1.61,敏感性分析时为1.15.均大于1,净效益为3 320.05万元,还本年限8.8 a(<10~12 a),经济效益系数0.11(>0.08~0.1),均符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标准。说明陕西省"长治"工程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土保持决策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延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物种空间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海静 温仲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43-49,共7页
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对该流域种子植被的区系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主要的种子植物区系共涉及57个科、148属、21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4科145属208种。从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型看,热带... 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对该流域种子植被的区系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主要的种子植物区系共涉及57个科、148属、21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4科145属208种。从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31.57%,温带成分占28.07%;从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11.72%,温带成分占60.54%。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种子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虽然数量上较整个黄土高原的植物区系成分较少,但这些物种却是该流域种子植物群落的主要构成种,对该区的生态恢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物种空间分布与环境要素响应图,分析211个物种分布的环境梯度空间,结果表明,它们可直接满足生态恢复重建的物种选择等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植被 种子植物区系 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 环境梯度空间 延河流域
下载PDF
高雅音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海静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2期189-18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也逐渐增多,高雅音乐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得各个层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将高雅音乐引入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也逐渐增多,高雅音乐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得各个层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将高雅音乐引入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提升大学生的非智力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等方面,全面探究了高雅音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希望以此促进高雅音乐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雅音乐 素质教育 作用
下载PDF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赏析与研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海静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1期3-,共1页
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在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对于其内容的研究就算在如今的时代也富有重要的意义。浪漫主义音乐基于其时代的特点,相比于之前的音乐形式有着诸多的革新和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浪漫主义 音乐风格 特色
下载PDF
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合唱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海静 《艺术评鉴》 2016年第18期92-93,86,共3页
合唱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它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素养,也体现了国家及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逐步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音乐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 合唱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它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素养,也体现了国家及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逐步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音乐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合唱则是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重点分析合唱与音乐素养之间的关系,并为高校开展合唱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音乐素养 合唱
下载PDF
歌剧《原野》声乐旋律创作及对声乐表演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海静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第11期26-26,32,共2页
《原野》作为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论是从歌剧脚本的创新性处理,还是从演员二度创作和舞美效果及艺术构思来看,它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从中西方歌唱技法的区别、歌剧《原野》的声乐旋律创作以及歌剧《原野》对声乐表... 《原野》作为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论是从歌剧脚本的创新性处理,还是从演员二度创作和舞美效果及艺术构思来看,它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从中西方歌唱技法的区别、歌剧《原野》的声乐旋律创作以及歌剧《原野》对声乐表演的启示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原野》 旋律创作 声乐表演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之英语释义教法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海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3期208-209,共2页
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综合阐述了英语释义的定义,日常应用,方法技巧,重要性以及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释义 理解词汇
下载PDF
谈音乐专业学生如何有效地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海静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3期28-28,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水平的而提高,音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无论是钢琴学习成果,还是声乐学习成果,都需要通过舞台表演展现出来,所以舞台表演能力也就成为音乐专业学生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可以说,舞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水平的而提高,音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无论是钢琴学习成果,还是声乐学习成果,都需要通过舞台表演展现出来,所以舞台表演能力也就成为音乐专业学生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可以说,舞台表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它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在论证舞台表演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提高音乐专业的舞台表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专业 学生 舞台表演能力
下载PDF
佩格莱西《圣母悼歌》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及意义
14
作者 史海静 《大舞台》 2010年第9期19-19,共1页
佩戈莱西的《圣母悼歌》问世以来,久唱不衰。它对声乐训练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欧洲的许多音乐学院仍然将其列为声乐训练的必唱曲目。我的研究生导师西安音乐学院周玲教授最早接触到这一作品,那是她在意大利留学时,帕多瓦音乐... 佩戈莱西的《圣母悼歌》问世以来,久唱不衰。它对声乐训练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欧洲的许多音乐学院仍然将其列为声乐训练的必唱曲目。我的研究生导师西安音乐学院周玲教授最早接触到这一作品,那是她在意大利留学时,帕多瓦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Castellani Marcella Rossi为她布置练习和演唱的。这一作品无论对训练演唱技巧还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修养的训练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这也正是它能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训练 圣母 西安音乐学院 意义 演唱技巧 研究生导师 音乐修养 作品
下载PDF
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5
作者 史海静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期213-213,共1页
随着大众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流行音乐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更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本文分析了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流行音乐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更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本文分析了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建议
下载PDF
试论在英语翻译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6
作者 史海静 严飞雷 《教师》 2017年第23期12-13,共2页
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英语翻译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文章认为在英语翻译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应该坚持事... 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英语翻译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文章认为在英语翻译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应该坚持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普遍联系的规律,并坚持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党的领导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英语翻译 发展规律
下载PDF
佩尔格莱西《圣母悼歌》的演唱技术要求
17
作者 史海静 《大舞台》 2010年第8期24-25,共2页
佩尔戈莱西的《圣母悼歌》经历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洗涤,仍未褪去光芒。在现实的声乐教学中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了解这部作品,掌握其对声乐演唱的技术要求,是合理使用这部作品的前提。
关键词 不同声部 重唱 技术要求
下载PDF
基于粒子成像瞬态测量技术的雨滴微物理特性及降雨动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展小云 郭明航 +2 位作者 赵军 史海静 税军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雨滴微物理特性及降雨动能是揭示降雨物理本质的重要特征量,亦是开展侵蚀定量分析与建立侵蚀量预报模型的基础。采用粒子成像瞬态测量可视化技术观测自然降雨雨滴,结合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解算雨滴微物理特性参数,同时采用虹吸式自记雨... 雨滴微物理特性及降雨动能是揭示降雨物理本质的重要特征量,亦是开展侵蚀定量分析与建立侵蚀量预报模型的基础。采用粒子成像瞬态测量可视化技术观测自然降雨雨滴,结合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解算雨滴微物理特性参数,同时采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自然降雨降雨强度。研究表明:该次降雨雨滴以中等粒子为主,雨滴直径均值为1.52 mm,降落末速度均值为3.47 m/s,其中直径在1.00~3.00 mm范围内的雨滴占样本总数的87.21%。雨滴直径和降落末速度呈显著的对数关系。基于实测的雨滴微物理特性和降雨强度估算降雨动能,该结果与传统的经验模型估算结果相对误差均值为7.28%。该方法得到的降雨动能较以往的经验模型能更真实的反应雨滴降落过程中的做功大小,为准确计算降雨过程中雨滴所造成的溅蚀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图像处理 物理特性 雨滴 粒子成像 降雨强度 降雨动能
下载PDF
探究声乐演唱中的平衡
19
作者 史海静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8期111-111,共1页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为了让演唱者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平衡原则即被提出。了解和掌握平衡原则的内涵,运用平衡的方法加以训练,在声乐演唱专业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平衡原则 技术运用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婧 丁文将 +1 位作者 史海静 王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探索地方"双一流"大学的内涵以及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为"双一流"建设以及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复合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