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史煜瑾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5期73-77,共5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放空间,促进地理学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放空间,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2]。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除了运用常规信息化教学手段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地理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和普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课程 地理教学 人工智能 信息化教学手段 大数据
下载PDF
宜昌市农民工阶层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2
作者 陈星 蔡魁 +1 位作者 王栎清 史煜瑾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S1期61-62,共2页
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真实生活状况,试图概括农民工阶层的特征并探究其中原因。
关键词 宜昌市 农民工 阶层特征
下载PDF
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9
3
作者 宋文杰 朱青 +3 位作者 朱月梅 孔翠翠 史煜瑾 顾永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63,共7页
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359个高铁站点到城区可达性的定量测算,结合文献分析法,从可达性提升、站点周边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三方面解析高铁站点的建设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Levinson的基于西方高铁可达性的结论对于我国... 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359个高铁站点到城区可达性的定量测算,结合文献分析法,从可达性提升、站点周边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三方面解析高铁站点的建设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Levinson的基于西方高铁可达性的结论对于我国高铁来说不完全符合:大城市获得了更好的"相对可达性",但部分中小城市并没有获得"绝对可达性"的提升,相反甚至导致其可达性低于高铁开通前;在产业转移与产业同质化两大背景下,我国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显著特征,即高铁导致了大城市第三产业的空间极化发展,但对第二产业有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高铁促进了相邻大城市之间的"同城化效应",但尚处于同城化的初始阶段,同时高铁也使巨型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获得扩散作用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规模 可达性 同城化
原文传递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高铁站点地区规划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宋文杰 史煜瑾 +2 位作者 朱青 张文新 丁俊翔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5,38,共9页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沿途城市将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和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橄榄球模型,通过测算长三角地区26个高铁站点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场所(功能)价...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沿途城市将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和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橄榄球模型,通过测算长三角地区26个高铁站点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场所(功能)价值,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杭州东站、南京南站、宜兴站等8个站点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大部分高铁站点偏离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规划建设主体应兼顾高铁站点建设存在的潜力与风险,规划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高铁站点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场所模型 高铁站点 规划评价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