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学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莉 史玲珑 +1 位作者 王圣瑞 赵海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4,共8页
水体ρ(SPM)(SPM表示悬浮颗粒物)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在湖泊内源释放和水环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水深的洱海SPM,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从而阐明其对洱海水质的影响机制.... 水体ρ(SPM)(SPM表示悬浮颗粒物)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在湖泊内源释放和水环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水深的洱海SPM,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从而阐明其对洱海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ρ(SPM)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藻类生长是其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主要原因,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部>北部≥南部,其垂向分布规律为表层>中层>底层.②水体ρ(SPM)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间的关系表明,上覆水中SPM的迁移转化是影响上覆水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因素.③DON(溶解性有机氮)的Kd(分配系数)(lg Kd为6. 12±0. 47)高于TDN(溶解性总氮)(lg Kd为5. 70±0. 48),表明DON比TDN具有更高的颗粒反应性,DON可以很大程度上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产生更高的ρ(SPM),使得湖泊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研究显示,洱海水体ρ(SPM)受入湖河流和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受内源代谢影响较大,较高水温、较高pH(8. 98)、较低ρ(DO)均是导致藻源性ρ(SPM)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时空分布 湖泊富营养化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释放及环境影响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史玲珑 张莉 +5 位作者 王圣瑞 段昌群 李文章 席银 李秋才 许可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15-2722,共8页
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紫外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特征,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及环境学意义.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动力学过程,其最大释放量在24.387~46.949mg/kg之间,空间分布... 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紫外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特征,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及环境学意义.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洱海表层沉积物DON释放动力学过程,其最大释放量在24.387~46.949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现北部>南部>中部;最先释放(10min内达到最大值)组分主要为类蛋白组分P_(Ⅰ+Ⅱ,n),而释放量最大的组分是类腐殖质组分P_(Ⅲ+Ⅳ,n),约占76%;(2)洱海沉积物DON在好氧(DO=8~10mg/L)和适中pH值(pH=8)的环境中释放量相对较小,pH值增加或DO含量降低均会促进其释放.(3)洱海沉积物DON组成特征参数与其释放量显著相关(r=0.813~0.919,P<0.01),随沉积物DON取代基增多,分子量增大,芳香性增强,释放量逐渐增大;类蛋白与类腐殖质组分比值P_(Ⅰ+Ⅱ,n)/P_(Ⅲ+Ⅳ,n)也可间接作为衡量沉积物DON释放量的指标,即沉积物DON结构组分特征参数可反映其释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示洱海沉积物DON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氮释放 三维荧光光谱 FRI
下载PDF
基于菌藻对比培养方法的洱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生物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可宸 张莉 +4 位作者 王圣瑞 王曙光 钱伟斌 李文章 史玲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3,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DON(溶解性有机氮)在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营养作用和生态效应,寻找科学的DON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洱海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接种细菌和铜绿微囊藻进行对比培养,运用三维荧光-平行医疗法(3D EEM-PARAFAC... 为了深入探究DON(溶解性有机氮)在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营养作用和生态效应,寻找科学的DON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洱海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接种细菌和铜绿微囊藻进行对比培养,运用三维荧光-平行医疗法(3D EEM-PARAFAC)研究菌藻对比培养条件下湖泊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及各DON荧光组分生物有效性差异.结果表明:(1)藻类培养条件下洱海表层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8.49%~42.5%)略低于细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有效性(10.5%~45.3%).(2)藻培养条件下,DON生物利用率与藻细胞密度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即藻细胞密度的增长量可作为反映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的指标.(3)菌类培养过程中DON光谱学特征参数[如SUVA_(254)(254 nm处紫外吸收光谱系数)、S_R (275~295 nm处吸收光谱系数与350~400 nm处吸收光谱系数比值)等]与DON含量相关性总体较细菌培养好;培养液中SUVA_(254)有不同程度下降,S_R 指数均有上升,大分子DON和高芳香性DON可被微生物降解.相比于陆源荧光组分,内源荧光组分的生物有效性较差.(4)相比而言,藻类培养方法能更直观地反映沉积物DON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湖泊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的指标,即藻类培养方法更适合评价洱海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氮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菌藻对比培养 EEM-PARAFAC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水提取态有机氮特征及与其他来源溶解性有机氮的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章 张莉 +5 位作者 王圣瑞 肖尚斌 钱伟斌 席银 许可宸 史玲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01-2809,共9页
选取洱海不同季节全湖47个沉积物表层样品,探讨水提取态有机氮(WEON)与不同来源(上覆水、间隙水、入湖河流和湿沉降)溶解性有机氮(DON)组分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对沉积物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沉积物WEON含量季节性变化为夏季>春季>... 选取洱海不同季节全湖47个沉积物表层样品,探讨水提取态有机氮(WEON)与不同来源(上覆水、间隙水、入湖河流和湿沉降)溶解性有机氮(DON)组分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对沉积物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沉积物WEON含量季节性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间分布规律呈北部>南部>中部.(2)洱海沉积物WEON腐殖化程度较高,腐殖质主要以富里酸为主,主要含有紫外区类腐殖质荧光峰A和高激发类色氨酸荧光峰B,受陆源输入和湖内生物共同影响.(3)洱海沉积物及其他来源DON均含有2个荧光组分,其中组分C1为内源性可见紫外区腐殖质峰是生物降解形成的荧光峰;组分C2为类色氨酸峰;湿沉降样品类蛋白峰峰强最大,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入湖河流DON生物可利用性最低.(4)洱海上覆水DON荧光C1和C2组分和沉积物WEON含量为显著相关(r=-0.79,P<0.01;r=-0.944,P<0.01),上覆水DON的荧光组分特征能够很好指示沉积物WEON含量特征.研究洱海不同样品DON结构组分特征,揭示洱海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为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氮 沉积物 水提取态有机氮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建筑价值评估——以西递宏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史玲珑 《中国资产评估》 2018年第11期19-22,共4页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建筑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本文针对不同类型与阶段的历史文化建筑,探析不同评估方法的适应性与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找寻最佳的评估方法来确定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实现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建筑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本文针对不同类型与阶段的历史文化建筑,探析不同评估方法的适应性与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找寻最佳的评估方法来确定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实现历史文化建筑进一步保护的可能性。通过两类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文化建筑为例,探析了其适用的评估方法。西递宏村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和稀缺性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评估,而万寿宫的评估方法则适用于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建筑 评估方法汇总 总体经济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