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许谦《诗集传名物钞》的“兴”论特点
- 1
-
-
作者
史甄陶
-
机构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3,共9页
-
文摘
本文主要研究许谦在《诗集传名物钞》中,如何界定与诠释《诗经》“兴”体,进而探讨其继承与发展朱子学的特点。许谦延续朱熹的观点,将《诗经》之“兴”分为“取义”与“不取义”二类,然而他更重视前者甚于后者。在“取义之兴”上,他关注《诗经》名物的特性,与诗句兴发之义的关联,并且根据诗中名物的解释,重新检视朱熹对《诗经》“兴”体诗的判定是否恰当;在“不取义之兴”上,除了虚词相应之外,许谦提出“无义兴”的概念。至于在兴体诗中,许谦会特别留意《诗经》名物的诠释前后是否一致,并修正朱熹的看法。此外,针对兴体诗所呈现之含意,许谦除了关注“诗人之意”外,也强调“学者之义”,其内涵主要是根据《周易》的阴阳消长,以及《大学》和《中庸》的成德工夫,进一步完成《诗经》理学化的解释。同时,他尊重王柏和金履祥的说法,展现出金华地区学术一脉相承的立场。
-
关键词
许谦
《诗集传名物钞》
兴
朱熹
《诗经》理学化
-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十九世紀末韓國儒者朴文鎬“興”論研究
- 2
-
-
作者
史甄陶
-
机构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7年第1期312-333,共22页
-
文摘
本文探討的主題是朝鲜儒者朴文鎬對《詩經》“興”體的特殊觀點,並藉此説明朝鮮後期《詩經》學的特色。朴文鎬探取朱熹“無取義之興”舆“取義之興”的架構,然而就“無取義之興”而言,朴文鎬特别關心興句與應句之間,語詞、句法和音節是否對應,以及“有”字、“在”字和“彼”字的使用,並且修正朱熹的意見;就“取義之典”而言,他分析“兼賦之典”與“兼比之興”的各種情況,强化朱熹的觀點。此外,朴文鎬也在《詩經》“典”體詩的來源中,探討人性與物性的異同問題。他不僅繼承韓元震“性三層說”,重新詮釋《詩經》的内容,同時也提出“性四層説”,以及“形”對“性”的影響,更加關注經驗世界。
-
关键词
朴文鎬
詩經
興體
性四層說
韓元震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詹初对朱、陆思想的继承与分判
- 3
-
-
作者
史甄陶
-
机构
台湾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华中学术》
2013年第2期333-344,共12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南宋学者詹初的理学思想,以及他对朱、陆异同的看法。詹初性格耿介正直,不随便与人交往。但是从他的交游中,可以看见他曾与朱熹的弟子黄干、詹体仁和汪莘的往来,同时又与陆九渊的弟子章节夫熟识,所以在他的思想中,不乏朱、陆两家的观点。詹初思想的特色,首先展现在其接受理学的方式上,虽然他不反对读书,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身心修养的实践上,文字内容多采取主题式的讲解,以及记录日常生活反省。此外,他为了区隔理学与老子思想的差异,强调朱熹'理在气中'的概念,但在心性论上更加重视'吾心本体',偏向陆九渊的思想。至于工夫的要旨,则强调要直接掌握心之本体,而不是在事事物物上去除私欲。这样的主张也反映在他对朱、陆异同的看法。詹初认为陆九渊和朱熹最终所见之道相同,但是陆九渊资质高,所以直接在心上见道,然而朱熹却需要透过随事省察的工夫,这便是朱、陆两人不同之处。
-
关键词
詹初
朱、陆异同
朱熹
陆九渊
休宁
-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