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聊斋志异》的电影化风格 被引量:1
1
作者 史素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电影化 电影艺术 《聊斋》 电影文学剧本 视觉形象 中国文化 戏剧因素 电影技巧
下载PDF
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史素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6期48-52,共5页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宝玉送出红尘当了和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习惯于常规思维的人因此很难接受宝黛爱情不得善终的结局,在扼腕之余只能求助于脸谱化手段,把一顶顶荆冠套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人头上,把他们当作破坏宝黛爱情的刽子手,以求得心理的满足、平衡。但这样一来却有悖于作者本意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两个迷人的人物。仅以那非常人可比的美貌、才气就足够让人倾心,何况他们精神境界又如此清纯脱俗,在糜烂成风,“除了两只石狮子还干净罢了”的贾府,他们就象两枝出污泥而不染的出水芙蓉,尤其在于宝黛之间“任凭弱水三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病态性格 贾宝玉 宝黛爱情 体质 王夫人 曹雪芹 薛宝钗 爱情故事 王熙凤
下载PDF
应该公正地评价薛宝钗
3
作者 史素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0-24,共5页
人们总是容易同情弱小者和不幸者。在《红楼梦》中,褒林贬薛就是明证。许多人还认为作者曹雪芹也持有这样态度,这就未免把一个伟大的作家看得过于平凡。曹雪芹的创作水平没有停留在一个爱情故事中加上一个破坏者这种简单的模式上,而是... 人们总是容易同情弱小者和不幸者。在《红楼梦》中,褒林贬薛就是明证。许多人还认为作者曹雪芹也持有这样态度,这就未免把一个伟大的作家看得过于平凡。曹雪芹的创作水平没有停留在一个爱情故事中加上一个破坏者这种简单的模式上,而是放眼于整个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专制的冷酷无情。通过贾、林、薛三个小儿女的命运揭露这个社会和制度是怎样摧残、杀伐年轻的生命。立足于这样高度的伟大作家,他的创作态度必然是冷静、客观和公正的,认为薛宝钗阴谋插足于宝黛之中,巧取豪夺,从而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这种看法降低了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体现的深层次的意图,而且对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子是有欠公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宝钗 爱情故事 贾宝玉 白马王子 曹雪芹 婚姻 女子 丈夫 家族制度 创作态度
下载PDF
有感于《乡情》的不足
4
作者 史素瑛 《电影新作》 1982年第2期96-,共1页
周总理看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说,当他看到排长陈喜进了大城市就嫌弃春妮时流眼泪了。老人家深有感触:战争年代,人民支援了革命事业,而胜利后,一些干部却远离人民,看不起人民群众。如果说《霓》剧中的这个情节仅仅只是整个故事的... 周总理看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说,当他看到排长陈喜进了大城市就嫌弃春妮时流眼泪了。老人家深有感触:战争年代,人民支援了革命事业,而胜利后,一些干部却远离人民,看不起人民群众。如果说《霓》剧中的这个情节仅仅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那末《乡情》就是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这个题材在文艺上鲜为人写,大抵不敢触及,所以说《乡情》很不容易。里面塑造了廖一萍这样的干部形象,大胆暴露了她身上的弱点: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忘了根本,影片对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不少影片过于追求商业性价值,不惜以惊险离奇的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虹灯下的哨兵 革命事业 干部形象 春妮 陈喜 人民群众 大城市 田桂 翠翠 翻然改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