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扭转与心肌梗死范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志明
舒先红
+4 位作者
史钧青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陈绍良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扭转,借以比较多个常规扭转指标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找出最能反映梗死范围的扭转指标。方法小型猪15只,结扎左前降支120min,分别检测结扎前、结扎后120rain、...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扭转,借以比较多个常规扭转指标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找出最能反映梗死范围的扭转指标。方法小型猪15只,结扎左前降支120min,分别检测结扎前、结扎后120rain、解除结扎后30min、60min、90min、12h各时间点常规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后计算心肌梗死范围。结果AMI后心尖及左室各旋转/扭转角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再灌注12h无明显改善。AMI即刻,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同期其他扭转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P均〈0.01);再灌注12h相关性依然较好。结论在AMI即刻及再灌注12h内,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是反映心肌梗死范围最敏感的扭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扭转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志明
史钧青
+3 位作者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舒先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心肌扭转.方法 1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A组结扎前降支1 min,B组结扎前降支15 min.分别测定结扎前、解除结扎前及解除结扎后第1、5、30、60、90 min、1周各时间点常规心脏...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心肌扭转.方法 1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A组结扎前降支1 min,B组结扎前降支15 min.分别测定结扎前、解除结扎前及解除结扎后第1、5、30、60、90 min、1周各时间点常规心脏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时A组心尖部及左室心内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第1 min即恢复至基线水平;而B组相同扭转指标再灌注后30min出现一过性改善,相对于解除结扎前分别为(6.5±0.8).对(3.4±1.2).和(7.8±1.0)°对(6.1±1.1).(P均<0.01),完全恢复则在再灌注后1周.B组心外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心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注前后心内、外膜下心肌扭转角度改变不尽相同.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再灌注后心肌扭转恢复情况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从而为评价心肌缺血提供更长时间的观察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
扭转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题名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扭转与心肌梗死范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志明
舒先红
史钧青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陈绍良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超室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基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年基金医院资助(科补243)
文摘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扭转,借以比较多个常规扭转指标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找出最能反映梗死范围的扭转指标。方法小型猪15只,结扎左前降支120min,分别检测结扎前、结扎后120rain、解除结扎后30min、60min、90min、12h各时间点常规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后计算心肌梗死范围。结果AMI后心尖及左室各旋转/扭转角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再灌注12h无明显改善。AMI即刻,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同期其他扭转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P均〈0.01);再灌注12h相关性依然较好。结论在AMI即刻及再灌注12h内,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是反映心肌梗死范围最敏感的扭转指标。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扭转
斑点追踪显像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r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志明
史钧青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舒先红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基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年基金医院资助
文摘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心肌扭转.方法 1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A组结扎前降支1 min,B组结扎前降支15 min.分别测定结扎前、解除结扎前及解除结扎后第1、5、30、60、90 min、1周各时间点常规心脏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时A组心尖部及左室心内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第1 min即恢复至基线水平;而B组相同扭转指标再灌注后30min出现一过性改善,相对于解除结扎前分别为(6.5±0.8).对(3.4±1.2).和(7.8±1.0)°对(6.1±1.1).(P均<0.01),完全恢复则在再灌注后1周.B组心外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心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注前后心内、外膜下心肌扭转角度改变不尽相同.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再灌注后心肌扭转恢复情况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从而为评价心肌缺血提供更长时间的观察窗.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
扭转
斑点追踪显像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Myocardial ischemia
Myocardial reperfusion
Tor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扭转与心肌梗死范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吴志明
舒先红
史钧青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陈绍良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2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
吴志明
史钧青
董丽莉
潘翠珍
樊冰
舒先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