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史雪辉 杨丽红 +2 位作者 丁宁 田蓓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病程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2眼VKH葡萄膜炎期患者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葡萄膜炎期荧光素钠及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病程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2眼VKH葡萄膜炎期患者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进行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资料,比较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1例22眼中,FFA检查8眼(36.36%)后极部多处脉络膜充盈迟缓;9眼(40.91%)视盘渗漏水肿;22眼(100.00%)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密集针尖状高荧光渗漏,18眼(81.82%)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部位FFA晚期形成多囊样或多湖状荧光积存;13眼(59.09%)静脉期散在、均匀脉络膜炎性病灶,呈斑点状低荧光。ICGA检查15眼(68.18%)脉络膜充盈迟缓;14眼(63.64%)脉络膜血管扩张;16眼(72.73%)播散状分布、斑点状脉络膜炎性低荧光病灶;18眼(81.82%)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区大多呈现持续低荧光,晚期部分囊样病灶呈中强荧光;9眼(40.91%)视盘水肿晚期显示视盘及盘周低荧光。FFA和ICGA同步检查结果:FFA检查100.00%患眼静脉期视盘周及后极部密集点状高荧光渗漏,而在ICGA上无此征象;FFA检查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比ICGA显示更明显;ICGA检查脉络膜充盈迟缓15眼(68.18%)及斑点状炎性病灶16眼(72.73%),均高于FFA检查结果的8眼(36.36%)和13眼(59.09%),而且ICGA早期脉络膜血管扩张显示更清晰;后极部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在FFA静脉期表现为低荧光,晚期形成荧光积存,而病变区域ICGA检查相应部位多为持续低荧光。结论 VKH葡萄膜炎期FFA清晰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特征以及炎症累及视盘、视网膜的程度和范围;ICGA能够清晰显示脉络膜循环改变及脉络膜炎症的活动性和范围。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VKH诊断及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钠 吲哚菁绿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史雪辉 魏文斌 +2 位作者 杨丽红 王光璐 王诏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5-948,951,共5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choroidal hemangioma,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T治疗的13例(13眼)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CCH...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choroidal hemangioma,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T治疗的13例(13眼)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CCH)10例(10眼),Sturge-Weber综合征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diffused choroidal hemangioma,DCH)3例(3眼)。PDT治疗采用维替泊芬6mg.m-2体表面积剂量10min内匀速静脉注射,5min后激光照射,功率密度600mW.cm-2,曝光时间83~166s,能量强度50~100J.cm-2。照射1~3个光斑以完全覆盖整个CCH瘤体;治疗前后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部超声检查。结果 PDT治疗后3~6个月,10眼CCH中,3眼视力提高,达到0.4~0.8,瘤体均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5眼患者视力无变化,其中2眼瘤体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1眼位于视盘鼻下,2眼位于黄斑中部;2眼视力下降,瘤体位于黄斑中部。眼底检查部分患眼CCH橘红色病灶缩小,表面有少许色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荧光素渗漏减轻,部分消退。超声检查治疗前CCH瘤体平均厚度为(3.40±2.00)mm,治疗后平均厚度为(2.22±1.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治疗前,CCH瘤体平均最大直径为(8.97±3.12)mm,治疗后平均最大直径为(7.27±3.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7)。PDT治疗后,DCH3眼中,2眼视力无变化,1眼下降。PDT治疗前后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瘤体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PDT治疗CCH安全有效,可作为CCH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CH瘤体的位置及厚度有关;单次PDT治疗DCH的疗效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瘤 光动力疗法 维替泊芬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
下载PDF
PCNA和FⅧR:Ag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探讨CNV形成的过程及特征。方法对7组42只BN大鼠单眼行氪激光光凝,分别在光凝后第3天及1、2、3、4、8和12周行眼底血管荧光造... 目的研究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探讨CNV形成的过程及特征。方法对7组42只BN大鼠单眼行氪激光光凝,分别在光凝后第3天及1、2、3、4、8和12周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CNA和FⅧR∶Ag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光凝后第1~12周的FFA检查见光斑处圆盘样荧光渗漏。病理学检查光凝后第1周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光凝后第3天光凝区PCNA表达最强,3d~4周逐渐减弱,损伤区各种细胞处于增殖状态,是CNV形成的主要阶段。第1周时光凝区内FⅧR:Ag阳性表达围成管状,CNV开始形成;2~4周FⅧR∶Ag表达增强(P<0.05),CNV形成最多,达到高峰;此后FⅧR∶Ag保持较强的阳性表达(P>0.05),CNV持续存在。结论通过氪激光诱导BN大鼠CNV形成,至少在光凝后第1~12周内CNV形成并稳定存在,作为CNV发病机制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FⅧR:Ag 氪激光 大鼠 脉络膜新生血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因子Ⅷ相关抗原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陈学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BN大鼠随机分成2组进行单眼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光凝后第1周,一组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hPEDF);另一组玻璃体内注射平衡盐溶...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BN大鼠随机分成2组进行单眼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光凝后第1周,一组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hPEDF);另一组玻璃体内注射平衡盐溶液(BSS)作为对照组。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分别对两组动物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FFA)及光凝区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比较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密度。结果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FFA检查同一时间点rhPEDF组荧光素渗漏平均密度低于对照组。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经半定量分析,对照组由第2周至第4周可见光凝区内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增加,而rhPEDF组光凝区内的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无增加;视网膜光凝后第2周和第4周,rhPEDF组光凝区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分别低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PEDF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具有抑制作用,PEDF有可能成为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CNV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抑制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方法对5组30只BN大鼠行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d、1周、2周、3周、4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 antigen,FⅧR:Ag)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i NOS、VEGF蛋白的表达,半定量分析i NOS、VEGF表达变化与CNV生成的相关性。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4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i NOS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层表达;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i NOS和VEGF均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3d^4周,光斑区内FⅧR:Ag、i NOS和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i NOS、VEGF与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9,r=0.78,P<0.05);i NOS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78,P<0.05)。结论i NOS与VEGF同步表达,其阳性表达密度与CNV生成正相关,i NOS在CNV生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Ⅷ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下载PDF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史雪辉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04-307,共4页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释放多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寻求有价值的特异性TM对UM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UM蛋白标志物及其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标志物 眼内瘤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雪辉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3151-315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焦虑恐惧状况、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而言,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综合护理 腹腔镜 肿瘤切除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病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关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抑制剂
下载PDF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史雪辉 张爱民 贾秀芝 《中国校医》 2003年第6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治疗 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诊断
下载PDF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预防老年病人牵引床复位手术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雪辉 侍中兰 《循证护理》 2021年第4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牵引床复位手术所致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择期行牵引床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牵引床复位手术所致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择期行牵引床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病人在大腿内侧上1/3及会阴部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后会阴柱包棉垫,对照组病人会阴柱包裹棉垫,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即刻、30 min、2 h、24 h、72 h会阴部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及两组病人舒适度。结果:试验组皮肤保护效果及舒达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牵引床复位手术会阴部使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可预防或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 老年病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牵引床 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陈学国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41-34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BN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 d,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BN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 d,1、2、3和4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VEGF、PED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4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EDF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VEGF和PEDF均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3 d至4周,光斑区内FⅧR:Ag、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PED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下降(P<0.05);FⅧR:Ag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9,P<0.05),与PEDF阳性染色密度负相关(r=-0.84,P<0.05).结论 CNV形成与VEGF表达正相关,与PEDF表达负相关,VEGF和PEDF表达失衡可能是CNV形成和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因子Ⅷ相关抗原
下载PDF
124例学生屈光矫正不良致视疲劳的屈光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雪辉 刘爱琪 《中国校医》 2004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学生 屈光矫正不良 视疲劳 屈光分析
下载PDF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影像分析
13
作者 史雪辉 杨丽红 王光璐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88-291,340,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21例21只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2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21例21只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2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9例行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分析比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FFA检查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血管丛状或斑状强荧光,静脉期强荧光灶明显渗漏融合,晚期瘤体呈弥漫性强荧光。6例瘤体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点片状弱荧光,13例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10例可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带状萎缩相应的透见荧光。ICGA检查影像特征为早期瘤体由不规则网状血管团样强荧光,中期瘤体呈强荧光团,晚期所有病例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FFA和ICGA同步检查同屏显示,成像清晰,有可比性,ICGA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结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ICGA影像比FFA更具有特征性,并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边界;FFA则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继发性损伤。激光扫描FFA和ICGA同步检查可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瘤 眼底血管造影 激光扫描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上皮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史雪辉 张爱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0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7例 17眼翼状胬肉切除后 ,取同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为植片 ,对位移植 ,术后应用抗生素激素眼药点眼。结果 术后角膜创面恢复光滑透明 ,达到角膜表型愈...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7例 17眼翼状胬肉切除后 ,取同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为植片 ,对位移植 ,术后应用抗生素激素眼药点眼。结果 术后角膜创面恢复光滑透明 ,达到角膜表型愈合 ,无并发症 ,2例视力低下得到改善 ,随访 6~ 17个月 ,无复发。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可为角膜创面的愈合提供可分化增殖的角膜缘干细胞 ,同时可防止结膜上皮及血管向角膜内生长 ,是治疗翼状胬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细胞 移植 治疗 球结膜移植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眼部并发症分析
15
作者 史雪辉 张爱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7期751-75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的术后眼部并发症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对21例24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ECCE+IOL术,手术前后对出血、感染预防用药。分析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处理及其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术...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的术后眼部并发症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对21例24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ECCE+IOL术,手术前后对出血、感染预防用药。分析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处理及其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房水混浊、纤维性渗出等眼前节的炎性反应,经抗炎后治愈。1眼前房出血第4d完全吸收。3例术后视力低下是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结论:糖尿病患者ECCE+IOL,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可有效控制手术的眼部并发症。视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有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部是否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并发症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史雪辉 刘爱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12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结果,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上方角膜缘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向两侧扩剪切口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7~24个月...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结果,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上方角膜缘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向两侧扩剪切口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7~24个月,眼压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青光眼所致神经损害。结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改善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联合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软性接触镜致角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史雪辉 刘爱琪 《中国校医》 2002年第5期427-428,共2页
关键词 软性接触镜 角膜病变 临床分析 预后
下载PDF
保守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并发症结果分析
18
作者 史雪辉 刘爱琪 《中国校医》 2002年第4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保守治疗 挫伤性前房出血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频域OCT测量正常学龄期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丛 李倩 +3 位作者 刘武 史雪辉 于亚杰 姚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应用频域OCT测量正常学龄期儿童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选取6~12岁儿童108人,以最佳矫正远视力≥1.0、最佳矫正近视力Jr1、球镜屈光度范围(-1.00^+1.00 D)、柱镜屈光度范围(-1.00^+1.00 D)为纳入标准,最终选取213眼。应用Cirrus H... 目的应用频域OCT测量正常学龄期儿童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选取6~12岁儿童108人,以最佳矫正远视力≥1.0、最佳矫正近视力Jr1、球镜屈光度范围(-1.00^+1.00 D)、柱镜屈光度范围(-1.00^+1.00 D)为纳入标准,最终选取213眼。应用Cirrus HD-OCT的200×200扫描模式和512×218扫描模式对受试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检查,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subfield thickness,CST)、黄斑区视网膜容积(macular volume,MV)、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average macular thickness,AMT)及九分区模式视网膜厚度。结果两种扫描模式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右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男童CST(240.68±16.57)μm厚于女童(234.51±18.65)μm(P=0.040),且男童内环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均厚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HD-OCT测量正常儿童AMT,为确定国人学龄期儿童AMT正常值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提示临床注意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视网膜厚度 频域OCT 儿童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秋丽 王凤翔 +2 位作者 何守志 史雪辉 陈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在BN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特点。方法:以雄性挪威棕色大鼠(Brown Norway)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x43在BN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正常视网膜内界膜,视神经纤维层以及神经节细...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在BN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特点。方法:以雄性挪威棕色大鼠(Brown Norway)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x43在BN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正常视网膜内界膜,视神经纤维层以及神经节细胞层明显表达,神经节细胞表达的主要位置是细胞质和细胞膜,色素上皮细胞全层表达,内外颗粒层及内外层状层无表达。结论:正常视网膜的Cx43主要分布在内界膜,神经纤维层,视网膜节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大鼠 视网膜 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CX4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