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玩尽末世纪》+《玩转堕落街》 要做爱,也要革命
被引量:1
1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0年第5期138-138,共1页
文摘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名为"新酷儿电影"(New QueerCinema)的独立电影运动兴起——在艾滋病泛滥的时代,一批同性恋导演以挑衅的姿态站出来,意图推翻老旧的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更具包容性的性别/政治体系。格斯·范·桑特、格雷格·荒木,甚至德里克·贾曼和李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格雷格荒木的电影如同MTV时代的一则政治宣言,把绝望的末世论都渲染得带着一股high过头的味道。
关键词
堕落
青少年
洛杉矶
末世论
世纪
电影学
渲染
无序
影片
革命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冷血惊魂》 处女的欲望与恐惧
被引量:1
2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09年第10期138-138,共1页
文摘
《冷血惊魂》的双碟标准收藏版DVD,是最近CC推出的又一力作。冰令、恐惧、焦虑,罗曼·波兰斯基莫非有心理学文凭?因为他在1965年拍摄的首部英语作品《冷血惊魂》,恰似一名有洁癖的医师在讲堂上解剖小白鼠,略带嫌恶却又兴致勃勃地向"学生"——也就是观众——展示女性迷宫般的、非理性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冷血
恐惧
处女
波兰
女性
罗尔
观众
影片
厌恶
男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本杰明·巴顿奇事》 技术狂人的生命寓言
被引量:1
3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09年第6期138-138,共1页
文摘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则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悠长寓言。在双碟标准收藏版的花絮中,大卫·芬奇说,这个故事首先让他想到父亲的离世。当死亡扑面而来,那是种让人难以置信的荒诞感。"死亡比生孩子要深刻得多。"芬奇说。
关键词
本杰明
大卫·芬奇
人的生命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在青春结束时死去:《斗鱼》MOC版蓝光
4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文摘
精品推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有两类电影,一类是《教父》、《现代启示录》与《窃听》那般被人铭记的经典;另一类则是《局外人》、《棉花俱乐部》这样个人风格的自由实验,带着新好莱坞式的散漫与棱角,却没能赢得多少称赞。《斗鱼》显然属于后者。影片在1983年上映时票房失利,也没有得到评论界的欢迎,比如《综艺》就批评影片"想太多,做过头"或者如《纽约时报》只是大加赞赏影片大胆美丽的黑白画面而对其他一切嗤之以鼻。
关键词
蓝光
斗鱼
詹姆斯
影片
电影
花絮
音轨
预告片
发行
布鲁斯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余音绕梁60年:《雨中曲》终极收藏版蓝光
5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8期142-142,共1页
文摘
精品推荐"我们从不敢奢望2012年的今天人们依旧在看《雨中曲》,但现在,60年过去了,我们拥有了这部极其美丽的《雨中曲》数字修复版蓝光,凯利会为此骄傲的"。金·凯利的遗孀、电影史学家帕特里夏·沃德凯利说。即使你并不真正看过《雨中曲》,也一定记得金凯利在雨中欢蹦乱跳唱着"I kiss this girl good night,and I’m so in love I don’t care if it’s raining",但是,千万别因为审美疲劳而可以略过这部好莱坞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电影。简单比附一下,《雨中曲》可谓彩色版的《艺术家》。
关键词
蓝光
歌舞片
收藏
凯利
终极
余音绕梁
黄金时代
影片
修复
导演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我爱你胜过爱死亡:《哈罗德与慕德》标准版蓝光
6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6期140-141,共2页
文摘
精品推荐哈罗德,20岁,富家子弟,迷恋死亡,拿模仿自杀当消遣;慕德,79岁半,一贫如洗,热爱生活,有着波希米亚式的疯狂。他们只有唯一的相同点——都喜欢参加陌生人的葬礼,他们相遇了——然后相爱了!不得不说,即使在反叛的1971年,《哈罗德与幕德》这个故事也着实不寻常。少年与老妇的爱情、对死亡的戏谑如令人不安,似乎从一开始就洋溢着阴郁的病态。但影片却恰到好处、从始至终地保持了怪人喜剧的甜蜜,两个被遗弃者走到一起,抛开了年龄,阶级的差异,爱得疯狂又无辜。死亡从没这么丰富多彩过。只不过对哈罗德来说,它是一场场表演,是为了吸引母亲的注意,带着少年执拗的叛逆,以荒诞对抗荒诞;对慕德来说。
关键词
蓝光
哈罗德
影片
电影
死亡
花絮
导演
故事
迪斯尼
票房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狂野自然:《激流四勇士》40周年纪念版蓝光
7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9期142-143,共2页
文摘
精品推荐这是一部只属于7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粗糙无畏,还带着点漫无目的的随意。四个来自城里的男人深入乔治亚州的丛林漂流,这段美丽的丛林水域马上就要因为大坝的修建而淹没。艾德,一个成功但却有点无趣的生意人,刘易斯,海明威似的英雄,野外生存专家;德鲁,带着吉他随遇而安的嬉皮士;以及鲍勃,保险推销员,他肥胖胆小似乎不那么受欢迎。旅行开始了,丛林和这里的人们,如此原始,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味道隐隐透露出恶兆。
关键词
周年纪念
蓝光
影片
勇士
激流
花絮
导演
詹姆斯
恐怖片
自然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重返未来:《世界旦夕之间》CC版蓝光
8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4期142-142,共1页
文摘
精品推荐如果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不过只是幻觉?如果所谓的"人类"不过只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个虚拟的程序?当然,这不是在说《黑客帝国》或者《异次元骇客》,而是德国天才导演雷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拍摄于1g73年的电视电影《世界旦夕之间》。《世界旦夕之间》分为两部分、长达3个半小时,故事改编自美国作家丹尼尔F·加鲁耶(Daniel F.Galouye)的小说。虽说个体与强大电脑网络的抗争,或者危险的科技以乌托邦的假面博取人类信任从而占领世界是永恒的话题,但此类题材科幻片的样貌却一直都在改变。以现在的标准(尤其是对让好莱坞电影惯坏了胃口的观众)来说,《世界旦夕之间》绝不好看。
关键词
世界
蓝光
重返
未来
一价
星序
编目
旅客
全乳
天才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梦想家的校园生活:《青春年少》标准版BD
9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1期140-140,共1页
文摘
《青春年少》真是部奇怪的片子。一半是从法国新浪潮继承来的花哨、充满戏耍味儿的电影语言,大胆尖锐;一半则是《史努比》漫画式童真的忧郁怪趣味。然后,还要再添上点后婴儿潮一代独有的怪胎和怀旧气息。《青春年少》就好像一个思维过度活跃的孩子,早熟叛逆却还不忘板着面孔故作大人,成熟与幼稚兼备。这么说似乎有点抹杀影片原创性,但实在是由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确实有那么点难以形容。这部《青春年少》拍摄于1998年,是韦斯·安德森继《火箭科学》之后的第二部作品。故事的主角是马克斯·菲舍(杰森·施瓦茨曼),一个粗眉毛黑框眼镜身材矮小一脸冏相的青春期男孩,也是拉什莫尔中学的"风云人物"——养蜂社社长、辩论队队长、曲棍球队经理、唱诗班指挥、邮票及钱币社副社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受欢迎的家伙,相反,他每门考试都不及格,濒临退学。与此同时,他又爱上了女老师克罗斯(奥利维拉·威廉姆斯),明摆着追求无望,而菲舍。
关键词
安德森
威尔逊
标准
校园生活
马克
影片
故事
作品
导演
欧文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三角局:《骗子》蓝光版
10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2年第3期142-142,共1页
文摘
故事基本只有三个角色:莉莉、罗伊和米拉,分别对应着母亲、儿子与他的女友,三个都是骗子。各自行动时,灵巧却无伤大雅的小骗术能让他们讨得生活,但当他们聚齐在斯蒂芬弗雷尔斯的电影里,这摇摇欲坠的三角关系就变成一场恶毒的笑话,你猜得中开头却想不到结尾。按导演自己的话说,《骗子》就好像"黑色电影遇见希腊悲剧。"莉莉(安吉利卡·休斯顿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开着卡迪拉克游走于美国各地马场,靠下注操纵赔率替黑帮洗钱。
关键词
蓝光
斯蒂芬
休斯顿
导演
犯罪小说
电影
故事
角色
好莱坞
母亲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黑色电影的性爱观:《妖夜荒踪》Mk2版蓝光
11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2期140-141,共2页
文摘
我们总是被大卫·林奇的电影迷惑,梦境错综复杂的逻辑、古怪的性爱癖好、暴力、人格的分裂、童话的母题以及毁灭的强烈暗示……从《橡皮头》到《蓝丝绒》再到《穆赫兰道》,大卫·林奇重复着相似的主题。
关键词
蓝光
性爱观
电影
音轨
花絮
影片
大卫
故事
黑色
评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法斯宾德和巧克力工厂:《绝望》A区蓝光
12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12期142-142,共1页
文摘
帕索里尼曾写道,"当摄影机转动,光线通过反光板打到物体上,这让物体和世界的关系显现得非理性而迷人。"这话用来形容法斯宾德的电影在合适不过,比如这部《绝望》。影片改编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只不过,纳博科夫的原著中,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布拉格,主角是个俄国裔的流亡者。法斯宾德则将背景改到了30年代初的柏林,那时候整个德国正在从魏玛共和国滑向第三帝国的深渊中摇摆。主人公赫尔曼(德克·博加德)是个难缠的角色,一个撒谎成性、爱挖苦人的花花公子,甚至对自己的身世背景也瞎话连篇,就像他说的,"我关于自己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伪造文件。"而这个敏感到病态的家伙用以对抗这个不平等世界的方式,是将它们看做对他身体的拷问。不过说实在,赫尔曼的生活可谓"幸福",他是个巧克力工厂的厂主,有房有车,有个性感多肉的老婆。不过,他忽而对她无比溺爱,忽而又会以超然的眼光打量这一切。在莫名的不安。
关键词
巧克力
蓝光
纳博科夫
工厂
英语电影
世界
改编
原著
敏感
展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窃听风云:《凶线》标准收藏版BD
13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6期140-140,共1页
文摘
1981年——也就是《凶线》公映与里根总统上台那年——美国陷入深深的恐慌,越战的梦魇没消退、为控制通货膨胀而导致的不景气几乎将经济拖入崩溃的边缘,公众选择标榜"乐观主义"的里根,即展现了他们急于摆脱这一切的心情。但布莱恩·德·帕尔马证明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杰克·特里(约翰·特拉沃尔塔)是个混迹在费城B级片场的录音师,一天晚上,他正在为新片准备素材、录制夜晚的风声时,意外目击一场车祸。
关键词
标准
摄影师
里根
实验电影
总统
费城
色彩
收藏
窃听
边缘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哥特童话:《美女与野兽》标准版DVD
14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3期140-140,共1页
文摘
也许是迪士尼动画片《美女与野兽》最近新发行了洗碟版本蓝光的缘故吧,碟商们也连带着把让·考克多这部同名之作的标准版DVD翻新发行,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其实迪士尼版《美女与野兽》
关键词
野兽
标准
影像
灵感
版本
摄影师
童话
法国
影片
角色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没有人是完美的:《热情似火》全区版蓝光
15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7期140-140,共1页
文摘
——老实说吧,我们不能结婚。——为什么?——我不是天生金发。——没关系。——我是个老烟枪。——我不在乎。——我的过去不堪回首,我跟萨克斯手同居了三年。——我原谅你。——我不能生小孩。——我们可以领养。——你不懂,奥斯古。我是个男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是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比利·怀尔德1959年的喜剧《热情似火》本身几平完美。妙语连珠的剧本、暗度陈仓的异装癖笑料、欢乐的冷嘲热讽,《热情似火》不仅仅戏仿了20年代的强盗片。
关键词
柯蒂斯
蓝光
百万富翁
影片
画面
角色
经典
音轨
女装
收藏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人类身体真的很好玩 比尔·普莱姆顿
16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文摘
这是比尔·普莱姆顿的完美世界:眼睛、脸颊、脖子……身体的任何器官都能恶作剧般地被随意抻拽;戒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嘴丢掉,然后用鼻子咀嚼食物;如果拥抱女人你要小心被她们的坚挺胸部刺出两个窟窿;至于接吻,简直就像cult片《上流社会》(Society)中的场面,两个人的皮肤融成一片撕扯不开;
关键词
人类身体
动画短片
幽默感
男人
电影
反讽
天使
脑袋
暴力
鼻子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以优雅的名义:《蒂凡尼的早餐》50周年纪念版蓝光
17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10期140-140,共1页
文摘
《月亮河》、纽约、蒂凡尼,奥黛丽·赫本和她的小黑裙。——1960年10月2日,星期天清晨5点钟的第五大道,"灯光暗去、紫色的黎明出现在天边,空荡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导演布莱克·爱德华兹回忆道,奥黛丽·赫本从出租车走下,来到蒂凡尼的橱窗前久久凝视,"此时此刻,就好像上帝说,我将给你这非凡的一瞬,但你其后的职业生涯都只能靠此苟活"。50年过后再来看,《蒂凡尼的早餐》依然是经典。虽然杜鲁门·卡波特的原著要尖酸刻薄得多;虽然,这个角色本来是属意玛丽莲·梦露;虽然,剔除掉所有性意味的《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未免不合时宜的古典。但是奥黛丽·赫本却用她非凡的个人魅力弥补了一切,将这个本该是只读小报、星座文章,只吃奶酪和梅尔巴牌吐司,靠陪男人睡觉讨生活的女人变成了一个优雅、纤弱、徘徊在孤独境地的永恒的时尚女神。而小黑裙与蒂芬尼也顺道成为女人们衣柜和首饰盒中的必备之物。
关键词
周年纪念
蓝光
早餐
杜鲁门
影片
经典
波特
观众
时尚
花絮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有关邓肯·琼斯:不是富二代,是下一代大师
18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
文摘
"我是个geek,是那种不可能被引入名人世界的孩子。我非常的内向、在人群中还会感到不适。"甚至之前连在圣丹斯电影节宣传《月球》,都让他感到"惊吓","十天的时间我掉了五公斤,压力太大了。"
关键词
源代码
科幻片
月球
电影节
大卫
斯科特
故事
导演
太空
菲利普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外星人洗脑记:《极度空间》意大利版BD
19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4期140-140,共1页
文摘
或许在今天的观众看来,被电视媒体、广告洗脑已经是件非常容易接受的事情,我们甚至是欢喜雀跃地乐在其中,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头,正所谓"娱乐至死"。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恐怖大师约翰·卡朋特拍摄于1988年的《极度空间》。约翰·纳达是个流浪汉,他白天在洛杉矶的工地上干活,晚上与一群同样无家可归者睡在一起。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秘密的革命组织,他们确信外星人已经控制了人类、我们的社会岌岌可危。就像尼奥选择了红色的药丸一样。
关键词
外星人
意大利
空间
观众
电视媒体
广告
影片
约翰
讽刺
蓝光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革命之梦:《如果》标准版蓝光
20
作者
右外野手
出处
《电影世界》
2011年第9期140-140,共1页
文摘
5、60年代英国电影的内部,两股力量正扭打、激烈的斗争着:一方是以《周六晚上和周日早晨》(1960)与《孤独的长跑者》(1962)代表的社会现实主义潮流:另一方则是迈克尔·鲍威尔、艾默里·皮斯伯格或者Hammer制片厂为首的一千人所营造出的怪诞、浮华的梦境之旅。而林赛·安德森的名作《如果》却首度将这两股南辕北辙的势力拧在了一起,从它们的紧张对峙中阐发出诗意与力量。我们将《如果》定义为社会现实主义电影。
关键词
蓝光技术
安德森
标准
革命者
影片
梦境
音轨
社会现实主义
断层
英国社会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