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东成 黄晓栋 +2 位作者 牛占国 黄静 黄兆伦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07-1809,共3页
目的探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瓣... 目的探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瓣修复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皮瓣修复术+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术,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皮瓣愈合时间、皮瓣远端坏死的发生率及切口裂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引流量为(25.4±6.9)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3.1) mL,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2.5%和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和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愈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5±6.3) d、(28.3±8.6)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8±7.8) d、(33.2±10.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可以有效促进皮瓣愈合,减少皮瓣远端坏死及切口裂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皮瓣修复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坏死 疗效
下载PDF
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在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静 牛占国 +2 位作者 叶东成 陈晓武 万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VSD)在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骶尾部难治性压疮30例,常规进行创面清创准备、抗感染对症治疗,临位皮瓣修复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结果 30例压疮均治愈,无一例发生感染、...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VSD)在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骶尾部难治性压疮30例,常规进行创面清创准备、抗感染对症治疗,临位皮瓣修复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结果 30例压疮均治愈,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死腔及皮瓣坏死,其中有2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经积极换药处理后最终愈合。结论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皮瓣修复术后使用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更有利于提高皮瓣的存活质量,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双腔引流技术 臀大肌肌皮瓣 悬浮床 压疮
下载PDF
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兆伦 黄晓栋 +5 位作者 万里 叶东成 叶茂球 牛占国 李佳伟 黄静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压疮皮瓣修复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单纯压疮皮瓣... 目的探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压疮皮瓣修复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单纯压疮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行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联合rhEGF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皮瓣修复术后21 d评价临床效果:观察组优16例,良14例,可1例,差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优11例,良12例,可5例,差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9.7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5.15%),其中皮肤坏死2例,感染3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4例(42.42%),其中皮肤坏死及感染各7例;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联合rhEGF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双负压 溃疡 压力性 皮瓣修复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扩创植皮治疗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兆伦 牛占国 +3 位作者 黄静 万里 叶茂球 叶东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扩创植皮治疗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单用扩创植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扩创植皮治疗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单用扩创植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及康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及康复期间出现创面水泡1例、创面皮肤浸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对照组在治疗及康复期间出现创面水泡3例、创面破溃3例、创面皮肤浸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观察组在治疗及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扩创植皮治疗烧伤后感染难愈创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该治疗方法经临床研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难愈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 扩创植皮 并发症
下载PDF
压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叶东成 万里 +3 位作者 黄兆伦 叶茂球 牛占国 黄晓栋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压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Ⅳ期压疮病患者,各患者均接受压疮皮瓣修复术治疗,根据术后引流方式分组,其中25例接受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压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Ⅳ期压疮病患者,各患者均接受压疮皮瓣修复术治疗,根据术后引流方式分组,其中25例接受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治疗(观察组),另25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如患者切口裂开率、皮瓣远端坏死率、皮瓣愈合时间、引流量等。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率4%,切口裂开率4%,低于对照组的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引流量(25.65±2.32)ml,多于对照组的(11.24±2.31)ml,皮瓣愈合时间(20.21±5.32)d,住院时间(28.21±2.32)d,优于对照组的(26.68±5.36)、(34.25±2.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皮瓣修复术后采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可降低切口裂开率和皮瓣远端坏死率,并对皮瓣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 压疮 皮瓣 修复 愈合
下载PDF
保留变性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敬光 黄静 +2 位作者 叶东成 陈晓武 万里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192-2193,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移植自体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行早期(3~5 d)削痂,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组织,功能部位创面均植入薄中厚皮,其余以自体刃厚皮片覆盖,观察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移植自体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行早期(3~5 d)削痂,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组织,功能部位创面均植入薄中厚皮,其余以自体刃厚皮片覆盖,观察创面愈合效果.结果:本组患者42处复合移植部位除有4处出现局灶性坏死外,其余Ⅰ期植皮全部存活,治愈率为90.47%.半年随访患者22例,其中20例患者皮肤外观、弹性及功能方面恢复良好,2例有中度功能障碍.结论: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移植自体皮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形成,且功能部位早期得以良好修复,从而提高了剑面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削痂 变性真皮 皮肤移植
下载PDF
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叶东成 黄静 +2 位作者 万里 牛占国 黄晓栋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40例关节部位烧伤后出现瘢痕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 目的探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40例关节部位烧伤后出现瘢痕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瘢痕断层皮片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率、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评估瘢痕修复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5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SS评分为(3.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SS评分(5.7±1.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OM评分为(90.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ROM评分(79.9±7.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移植可促进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降低瘢痕增生程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断层皮片 人工真皮 关节 烧伤 瘢痕增生 整形 修复 可行性
下载PDF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8
作者 黄静 牛占国 +3 位作者 尹敬光 陈晓武 万里 叶东成 《现代医院》 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 分析烧伤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笔者单位126例烧伤后人工气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26例患者共检出317株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目的 分析烧伤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笔者单位126例烧伤后人工气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26例患者共检出317株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197株占62.15%,革兰阳性菌89株占28.08%,真菌25株占7.89%;以铜绿脓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复合菌感染比例高;药敏结果显示感染菌株多重耐药,且随置管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大.结论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复合菌感染比例高,以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为主,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更换套管及尽早拔管很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烧伤 气管切开 细菌 呼吸道感染 吸入性损伤
下载PDF
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治
9
作者 黄静 牛占国 +3 位作者 尹敬光 陈晓武 万里 叶东成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104-2105,共2页
目的:总结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合并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21例X光胸片提示双肺均有渗出性病变,B超诊断少量胸腔积液6例、中量胸腔积液15例。统计分析治疗前后... 目的:总结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合并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21例X光胸片提示双肺均有渗出性病变,B超诊断少量胸腔积液6例、中量胸腔积液15例。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特征。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心率、呼吸、PaO2、血钠等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影像学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甚至完全吸收,其中19例患者最终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合并胸背部深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是深度烧伤的严重并发症,早期临床诊断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躯干深度烧伤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东成 李思敏 叶茂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188-189,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和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手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24,P<0.05)。结论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
下载PDF
持续双负压引流对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炎性因子及创面痊愈的影响
11
作者 黄晓栋 万里 +2 位作者 叶东成 黄兆伦 黄静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观察持续双负压引流对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炎性因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自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以76例Ⅲ、Ⅳ期压疮且需行压疮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38例/组。... 目的 观察持续双负压引流对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炎性因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自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以76例Ⅲ、Ⅳ期压疮且需行压疮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38例/组。对照组皮瓣修复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观察组皮瓣修复术后采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炎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压疮愈合评分(pressure ulcer scale forhealing, PUS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可、差的构成比例分别为50.00%、31.58%、10.53%、7.89%,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分别为28.95%、36.84%、15.79%、18.42%,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采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引流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负压微压力引流 压疮 皮瓣修复术 炎性因子 创面愈合 影响
原文传递
176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占国 陈晓武 +4 位作者 万里 黄静 黄晓栋 张红安 叶东成 《现代医学》 2016年第9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176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68例)、B组(56例)、C组(52例),比较各组患者烧伤...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176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68例)、B组(56例)、C组(52例),比较各组患者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异常出血发生率、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有无差异。结果:A组与B组烧伤面积无明显差异,B组与C组烧伤面积、A组与C组的烧伤面积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烧伤指数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异常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脏器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程度与烧伤指数有关,能够反映烧伤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重度烧伤 预后 休克
原文传递
改良置线皮肤牵引法治疗皮肤慢性溃疡
13
作者 牛占国 万里 +3 位作者 陈晓武 黄静 叶茂球 叶东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创面创缘置入丝线后针脚处加衬棉垫进行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21例患者共计31处创面,采用创缘内置线法进行持续创缘皮内牵引术治疗,在创缘内置入丝线时针脚处加衬棉垫,将创缘两侧缝线以一... 目的探讨对慢性创面创缘置入丝线后针脚处加衬棉垫进行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21例患者共计31处创面,采用创缘内置线法进行持续创缘皮内牵引术治疗,在创缘内置入丝线时针脚处加衬棉垫,将创缘两侧缝线以一定拉力向创面中心牵拉,在两侧皮缘可基本对合时直接缝合伤口。结果31处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皮缘坏死。5例发生针孔割裂伤,经换药后愈合。愈合时间为(43.24±11.46) d,针脚处大多不留瘢痕,或仅遗留轻微瘢痕。与用胶管加衬于针脚的方法相比,两者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但使用棉垫发生的针孔割裂伤更少(P=0.046)。结论置入丝线后针脚处加衬棉垫能够有效缓冲丝线对创缘皮肤的切割力、保护牵引点,便于更换,是一种治疗慢性创面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 丝线 皮肤牵引 缝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