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改善术后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东杰 叶佰康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注重术后护理,包括防止感染、血栓以及常规使用引流管、鼻胃管,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2周[1,2]。十多年前,Kehlet的小组在丹麦运用多方面的康复措施使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天,但由于没有制... 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注重术后护理,包括防止感染、血栓以及常规使用引流管、鼻胃管,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2周[1,2]。十多年前,Kehlet的小组在丹麦运用多方面的康复措施使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天,但由于没有制定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免疫功能 结肠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鼻胃管 围手术期护理 流管 术后并发症 导尿管 康复措施 肠道准备
下载PDF
眼缺血性疾病对脑卒中发生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细峰 郭疆 +3 位作者 叶佰康 任立杰 李振洲 窦晓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性疾病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预警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颈动脉超声结果。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明确是否患有眼部缺血性疾病。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资...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性疾病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预警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颈动脉超声结果。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明确是否患有眼部缺血性疾病。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特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既往史、眼缺血性疾病等的脑卒中患病率。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眼缺血性疾病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超声正常者在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及眼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均低于异常者(P<0.05)。颈动脉超声异常者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脑卒中患病率、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及眼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及眼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患病率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及眼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是脑卒中发生的正相关因素。结论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及眼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是脑卒中发生的正相关因素。其中眼缺血性疾病与脑卒中相关性的发现为脑卒中发生的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性疾病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相关性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耶 郭疆 +4 位作者 叶佰康 曾俊萌 赵雯 刘露 窦晓燕 《眼科学》 2021年第1期18-24,共7页
房水主要参与人体眼部的代谢活动,包括晶状体、玻璃体以及小梁网等等,提供必要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运转。房水还维持,调节适当的眼压,这对于维持眼球结构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房水循环将眼内的代谢产物运送到眼外,清除眼前节的血液、吞噬... 房水主要参与人体眼部的代谢活动,包括晶状体、玻璃体以及小梁网等等,提供必要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运转。房水还维持,调节适当的眼压,这对于维持眼球结构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房水循环将眼内的代谢产物运送到眼外,清除眼前节的血液、吞噬细胞以及炎性物质。当房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异常时,会引发一系列影响视功能的病变;同时,一些眼部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房水成分及质量发生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国内外针对房水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通过研究房水,寻找具有疾病相关性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探索糖尿病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和判断糖尿病性白内障进程、评估治疗效果,可使我们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 糖尿病 白内障
下载PDF
眼内液细胞因子检测在糖尿病黄斑水肿中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曾国强 钟键波 +3 位作者 张怡 叶佰康 窦晓燕 蔡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1-655,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欠佳。DME对视力危害极大,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其相关病理机制也越来越明确,治疗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眼内液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快速发展,...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欠佳。DME对视力危害极大,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其相关病理机制也越来越明确,治疗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眼内液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对DME的机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阐释以及使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加合理化。但眼内液的获取为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若能将眼内液中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与其相关的影像学指标结合起来,则能为DME的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更好的选择,减少有创操作风险,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去探索其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液 细胞因子 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综述
原文传递
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眼底及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吉宇莹 张雄泽 +5 位作者 李妙玲 彭宇婷 叶佰康 米兰 刘兵 文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 观察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 2)的眼底及影像特征。方法 确诊为MacTel 2的8例患者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9.88±7.85)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眼底... 目的 观察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 2)的眼底及影像特征。方法 确诊为MacTel 2的8例患者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9.88±7.85)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身荧光(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黄斑色素密度(MPOD)检查;2例4只眼同时行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由两名医师对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独立阅片并对患眼进行分期。所有患眼均随访观察1~1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00±8.91)个月。随访观察患眼的眼底及分期进展情况。结果 患眼BCVA为0.07~0.8。16只眼中,1期1只眼,2期1只眼,3期6只眼,4期8只眼。双眼病变程度对称5例,双眼病变不对称3例。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发现,16只眼中,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透明度下降呈灰色,颞侧为重14只眼,占87.50%;可见色素沉着9只眼,占56.25%;中心凹旁小血管直角走形14只眼,占87.50%;类似黄斑裂孔的暗红色病灶5只眼,占31.25%。FFA检查发现,16只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早期黄斑中心凹旁小血管扩张,晚期弥漫性强荧光。频域OCT检查发现,16只眼中,视网膜内外层结构缺失,空腔形成7只眼,占43.75%;外层视网膜萎缩,内层视网膜水肿,外层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不均匀强反射信号9只眼,占56.25%。AF检查发现,16只眼中,黄斑中心正常暗区结构消失12只眼,占75.00%;黄斑中心凹反射信号增强9只眼,占56.25%。MPOD检查发现,16只眼均存在MPOD下降,MPOD模式眼底像可见颞侧局部区域的色素缺失。OCTA检查发现,患眼黄斑中心凹旁浅、深层血管丛破坏,血管间隙增大,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扩大,血管变形,深层血管为著。随访期间,1例患者1只眼从4期进展到5期,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结论 MacTel 2的眼底及影像特征性表现为视网膜空腔形成,视网膜外层萎缩;MPOD局部缺失;FAZ扩大,黄斑中心凹旁浅、深层毛细血管丛扩张、牵拉、扭曲及直角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诊断 黄斑/损伤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妙玲 张雄泽 +2 位作者 吉宇莹 叶佰康 文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的临床特征。方法经眼科常规检查、近红外反射(IR)、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6例AMN患者11只眼纳入研究。有登革热病史5例9只眼,占患眼的81.8%... 目的观察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的临床特征。方法经眼科常规检查、近红外反射(IR)、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6例AMN患者11只眼纳入研究。有登革热病史5例9只眼,占患眼的81.8%;有头部外伤史1例2只眼,占患眼的18.2%。6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合并双跟视盘轻度水肿,给予VI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余5例患者均以观察为主。所有患者每2周复查1次,直至6个月结束随访观察。每次复查均行眼底彩色照相、FFA、IR和SD-OCT检查。结果患者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单眼或双眼一个或多个中心或中心旁暗点。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发现,眼底表现正常1只眼;黄斑区楔形病灶2只眼;片状黄白色或棕色病灶8只眼。FFA检查发现,所有患眼AMN病灶均无异常表现。IR检查发现,所有患眼表现为局灶性弱反射病灶。SD-OCT检查发现,所有患眼光感受器层可见局灶性强反射病灶,并使其正常反射结构中断。强反射病灶于初诊后2周内开始消退,初诊后24周时仍可残留少量于Henle纤维层。随着光感受器层强反射病灶的消退,外核层出现不可逆变薄,外界膜和椭圆体带开始修复,两者的连续性于随访终点基本恢复,但交叉区连续性仍然中断。整个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中心或旁中心暗点持续存在。结论AMN特征性表现为IR弱反射病灶;SD-OCT初诊时表现为光感受器层局灶性强反射,随访末表现为交叉区连续性中断;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症状可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损伤 视网膜疾病/诊断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外科治疗对合并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耶 伍建明 +6 位作者 何军玲 郭疆 叶佰康 曾骏萌 赵雯 刘露 窦晓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CDFI)对伴有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前、后颈部血管及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检查,以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比较CEA和CAS这2种不同...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CDFI)对伴有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前、后颈部血管及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检查,以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比较CEA和CAS这2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血管外科,经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需行血运重建手术治疗(CEA或CAS)的患者19例。应用CDFI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形态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cm/s)、舒张末期流速(EDV,cm/s)、阻力指数(RI,%),其中RI=(PSV-EDV)/PSV。采用配对t检验行治疗前后数据比较。结果:16例患者行CEA手术,3例患者行CAS手术。术后3个月,眼动脉的PSV和EDV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0、5.098,均P<0.001),RI明显降低(t=3.624,P=0.003)。经CEA或CAS治疗后,患者一过性黑朦症状基本消失。CEA组12例治疗有效,CAS组2例治疗有效。结论:CEA和CAS均可以有效地改善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缺血性疾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眼病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显影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