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叶光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将其分...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7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BMI≥23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为Ⅲ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的患者比例较高,住院天数较长,血清白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水平较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3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ISS分期Ⅲ期、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住院天数长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5、2.230、2.250、2.259、2.168、2.188、2.147、2.132、2.100,均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发生率较高,BMI指数高、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ISS分期高、ECOG评分高、化疗周期长、住院天数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控制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感染 化疗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卡非佐米相关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陈丹宁 张华 +1 位作者 李虎生 叶光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究卡非佐米相关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早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卡非佐米治疗的32例RRMM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采用苯达莫司汀、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治... 目的:探究卡非佐米相关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早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卡非佐米治疗的32例RRMM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采用苯达莫司汀、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治疗方案,4例采用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治疗方案,12例采用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治疗方案,10例采用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泊马度胺治疗方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方案,中位治疗3(2,5)个周期,完全缓解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4例,客观缓解率为53.13%。血液学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28.12%)最常见,其次为贫血(21.87%)、血小板减少(15.62%);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疲劳(31.25%)最常见,其次为腹泻(21.87%)、恶心(12.5%)、心律失常(9.37%)。结论:初步观察到卡非佐米相关方案在治疗RRMM患者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非佐米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机算法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李虎生 吕钊 +4 位作者 冯翠 宾燕成 廖家蓓 叶光剑 张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118-122,135,共6页
目的基于梯度提升机(GBM)算法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IP)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DLBCL患者的临床数据,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154例和测试集66例,其中51例患者发生IP(占23.18%),16... 目的基于梯度提升机(GBM)算法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IP)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DLBCL患者的临床数据,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154例和测试集66例,其中51例患者发生IP(占23.18%),169例患者未发生IP。基于GB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情况。结果经过筛选,年龄、疾病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吸烟史、乳酸脱氢酶(LDH)这5个最优特征被纳入GBM模型,其相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年龄、疾病分期、LDH、IPI评分、吸烟史。ROC曲线显示,GBM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95%CI:0.800~0.945)、0.891(95%CI:0.755~1.000)。校准曲线显示,GBM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预测概率均与实际IP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DLBCL患者治疗后的IP发生率为23.18%,主要与年龄、疾病分期、IPI评分、吸烟史、LDH水平有关,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GBM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可为DLBCL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间质性肺炎 乳酸脱氢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钊 张华 +4 位作者 李虎生 冯翠 宾燕成 廖家蓓 叶光剑 《内科》 202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估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 目的评估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治疗21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患者反应良好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乏力、皮肤疱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疗效优于采用长春新碱+吡柔比星方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吡柔比星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