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氮和复氮处理对菘蓝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冰竹 施晟璐 +3 位作者 张润枝 聂鹏卿 唐晓清 王康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确定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种植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方式,对正常供氮(对照,Hoagland基本营养液培养15 d)、缺氮(缺氮营养液培养15 d)和复氮(先用Hoagland基本营养液培养6 d,然后用缺氮营养液培养4 d,最后用Hoagland基本营养... 为确定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种植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方式,对正常供氮(对照,Hoagland基本营养液培养15 d)、缺氮(缺氮营养液培养15 d)和复氮(先用Hoagland基本营养液培养6 d,然后用缺氮营养液培养4 d,最后用Hoagland基本营养液培养5 d)条件下菘蓝幼苗的生长、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及相关酶活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缺氮和复氮处理后菘蓝幼苗的单株根和叶片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经复氮处理后单株根鲜质量及单株叶片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最高,经缺氮处理后单株根干质量最高,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经缺氮和复氮处理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复氮组的Pn值最低,缺氮组的Gs和Tr值均最低;而3个处理组间的胞间CO2浓度(Ci)无显著差异。经缺氮和复氮处理后叶片的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酸合成酶(GOGA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复氮组叶片的GDH、GOGAT和CAT活性均最低,而缺氮组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均最低,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缺氮处理有利于菘蓝幼苗的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其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对GDH等相关酶活性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经复氮处理后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部分酶活性均有所提高,因此,在菘蓝栽植过程中建议采用短期缺氮的施肥方式以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缺氮处理 复氮处理 干物质积累 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 酶活性
下载PDF
深绿木霉D16生物菌肥对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叶冰竹 翟欣 +1 位作者 秦路平 韩婷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研究深绿木霉D16固体菌肥不同剂量在盆栽和大田环境下对丹参苗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为深绿木霉生物菌肥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温室和陕西商洛丹参规范化生产基地开展实验,设置不同剂量(5、15、25 g)的D16菌肥处理组3... 目的研究深绿木霉D16固体菌肥不同剂量在盆栽和大田环境下对丹参苗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为深绿木霉生物菌肥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温室和陕西商洛丹参规范化生产基地开展实验,设置不同剂量(5、15、25 g)的D16菌肥处理组3组,25 g不加菌的固体菌种培养基为对照组,测定不同剂量D16菌肥对丹参苗生物量、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D16菌肥对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均有显著影响,施用15 g的菌肥用量效果较优,收获时在盆栽和大田环境下干重分别是同期对照组的5.61倍和1.42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可达盆栽同期对照组的27.91倍和大田同期对照组的1.89倍。结论 15 g的深绿木霉菌肥能显著促进丹参苗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为内生真菌提升中药质量的生产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木霉D16 菌肥 丹参 次生代谢
下载PDF
缺氮和复氮对菘蓝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施晟璐 叶冰竹 +3 位作者 张润枝 聂鹏卿 唐晓清 王康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3-529,共7页
对基质育苗后水培的菘蓝进行缺氮与复氮处理,分析其生长情况及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缺氮和复氮对菘蓝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提高菘蓝产量和品质以及栽培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结果显示:(1)正常供氮条件下,菘蓝幼苗的叶绿素含... 对基质育苗后水培的菘蓝进行缺氮与复氮处理,分析其生长情况及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缺氮和复氮对菘蓝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提高菘蓝产量和品质以及栽培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结果显示:(1)正常供氮条件下,菘蓝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态氮含量、靛玉红含量为最高,而其株高、主根直径、根的鲜重与干重、叶的鲜重与干重、根系活力均最小。(2)缺氮处理增加了菘蓝幼苗的主根直径和根干重,提高其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促进游离氨基酸在叶中的积累;但降低了GS的活性,也降低了叶中硝态氮、可溶性蛋白、靛玉红及根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缺氮对叶中靛蓝的含量无明显影响。(3)复氮处理增加了菘蓝幼苗的株高、主根长、根鲜重、叶鲜重、叶干重,提高了其根系活力,降低了NR和GS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复氮降低了叶中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叶中可溶性蛋白、靛蓝及根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但对叶中游离氨基酸和靛玉红含量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缺氮后再复氮有利于菘蓝幼苗叶的生长,同时有利于增加其叶内靛蓝含量,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氮 复氮 菘蓝 生长 氮代谢
下载PDF
共生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冰竹 李春艳 +3 位作者 贾敏 翟欣 秦路平 韩婷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2-398,共7页
共生真菌分布广泛,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研究表明,某些共生真菌可以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温、矿物质失调和高盐的耐受性,从而使被内生真菌感染的植株比未感染植株对有限的资源更具竞争力而且生长得更好。植物共生... 共生真菌分布广泛,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研究表明,某些共生真菌可以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温、矿物质失调和高盐的耐受性,从而使被内生真菌感染的植株比未感染植株对有限的资源更具竞争力而且生长得更好。植物共生真菌可以通过多样化途径来增强植物体的抗性机能,其提高抗旱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的保护系统、激素调节、水解酶、水分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植物防御信号途径等方面。总结共生真菌提高植物耐旱性的机制研究进展,以使读者能全面、及时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真菌 抗旱 水分胁迫 激素调节 植物保护系统
下载PDF
缺氮和复氮对苗期菘蓝营养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施晟璐 唐晓清 +3 位作者 聂鹏卿 叶冰竹 张润枝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0-786,共7页
[目的]探讨缺氮和复氮处理对苗期菘蓝营养和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栽培生产中经济有效地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栽培菘蓝居群为材料,采用先基质栽培后水培的方法,设置对照、缺氮和复氮3个处理,分析比较各处理中苗期菘蓝的营养... [目的]探讨缺氮和复氮处理对苗期菘蓝营养和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栽培生产中经济有效地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栽培菘蓝居群为材料,采用先基质栽培后水培的方法,设置对照、缺氮和复氮3个处理,分析比较各处理中苗期菘蓝的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差异。[结果]缺氮有利于菘蓝叶对矿质元素K、Ca、Mg、Mn、Fe、Na、B、Ti和Se的吸收,促进了除苯丙酸外的14种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提高了根中可溶性糖、(R,S)-告依春和叶中总生物碱含量;但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在根中的积累,同时也降低了叶片靛蓝与靛玉红含量以及叶片和根总黄酮含量,但对叶中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小。复氮增加了菘蓝叶对Al、Ba、Hg的吸收,促进了根中12种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提高了根系总黄酮、(R,S)-告依春的含量,但降低了根中可溶性多糖和叶中靛玉红含量;与对照相比,复氮不利于叶片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持续供氮情况下,菘蓝叶中P、Zn、Cu、Ni、Cr、Sr、苯丙酸、总黄酮、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为最高值,而叶片总生物碱和根中(R,S)-告依春含量均最低。[结论]不同氮素处理对苗期菘蓝的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影响不同,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施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苗期 缺氮 复氮 营养与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