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叶卯祥 严雪黎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4期3793-3796,共4页
β环糊精包合技术是以β环糊精为主分子,其圆筒内包合的药物作为客分子,以一定的制备方法让二者形成一种稳定包合物的技术。当前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其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更成为中药新剂... β环糊精包合技术是以β环糊精为主分子,其圆筒内包合的药物作为客分子,以一定的制备方法让二者形成一种稳定包合物的技术。当前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其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更成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的热点。现就此项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合技术 挥发油 制剂
下载PDF
脑脉通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卯祥 《湖北中医杂志》 2012年第2期27-27,共1页
目的观察脑脉通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制造大鼠"血瘀"模型,用脑脉通胶囊治疗,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脑脉通胶囊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 目的观察脑脉通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制造大鼠"血瘀"模型,用脑脉通胶囊治疗,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脑脉通胶囊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结论脑脉通胶囊对"血瘀"大鼠可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浓度,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通胶囊 实验研究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肝康颗粒的醇提工艺研究
3
作者 叶卯祥 严雪黎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在丹参和郁金醇提工艺研究中,以加醇量、醇提时间、醇提次数为因素,各取3个水平,以丹参酮ⅡA和姜黄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加5倍乙醇,提取2...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在丹参和郁金醇提工艺研究中,以加醇量、醇提时间、醇提次数为因素,各取3个水平,以丹参酮ⅡA和姜黄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加5倍乙醇,提取2次,1 h/次。结论该制剂醇提工艺合理可行,有较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康颗粒 正交设计 醇提工艺 丹参酮ⅡA 姜黄素
下载PDF
肝炎1号片的薄层鉴定
4
作者 叶卯祥 龚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50-750,共1页
目的 :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薄层鉴定。结果 :当归对照品在 36 5 nm处呈现蓝紫色斑点。结论 :该法简便 ,重复性好。
关键词 肝炎1号片 薄层色谱
下载PDF
通督活血颗粒的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叶卯祥 严雪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考察通督活血颗粒的初步稳定性和包装材料对本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对3批通督活血颗粒进行6个月的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规定,推测该药品制备工艺合理,可采... 目的考察通督活血颗粒的初步稳定性和包装材料对本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对3批通督活血颗粒进行6个月的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规定,推测该药品制备工艺合理,可采用铝箔袋包装。结论在正常室温条件下,该品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活血颗粒 稳定性
下载PDF
蜈蚣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克勤 方红 +3 位作者 叶卯祥 陈厚祥 朱耀璋 方虹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9期450-452,共3页
通过药源调查和对口药材鉴定,确定蜈蚣药基原动物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主流商品为少棘蜈蚣,产量约占95%。列出原动物形态特征检索表及药材商品性状检索表,予以鉴别。
关键词 蜈蚣 药源调查 商品鉴定 鉴定
下载PDF
中药地龙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平 叶卯祥 +1 位作者 严宜昌 王克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92-495,共4页
经对我国地龙药材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结果表明,地龙的原动物主要有13种和变种。分别隶属于钜蚓科和正蚓科的3个属。其中90%以上的商品地龙来源于药典收载品种参环毛蚓Pherctimaaspergillum(E.perrier)和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 经对我国地龙药材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结果表明,地龙的原动物主要有13种和变种。分别隶属于钜蚓科和正蚓科的3个属。其中90%以上的商品地龙来源于药典收载品种参环毛蚓Pherctimaaspergillum(E.perrier)和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栉盲坏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及通俗环毛蚓P.vulgaris(Chien)。其它品种如背暗异唇蚓Allolobophoracaliginosatrapezoides(Ant.Duges)、湖北环毛蚓P.hypeiessis(Michaelsen)、秉前环毛蚓P.praepinguis(Gates)等9种蚯蚓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蚯蚓 商品鉴定 资源 中草药
下载PDF
一盘珠颗粒薄膜包衣前后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国洪 杨莉 +1 位作者 李雄波 叶卯祥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79-380,共2页
目的考察一盘珠颗粒薄膜包衣前后的溶化性和外观性状及吸湿性的差异。方法分别取已包衣和未包衣颗粒在水浴中保温并持续搅拌观察溶化情况和比较包衣前后颗粒的外观性状、口感及测定包衣前后颗粒在空气环境中暴露不同时间的含水量。结果... 目的考察一盘珠颗粒薄膜包衣前后的溶化性和外观性状及吸湿性的差异。方法分别取已包衣和未包衣颗粒在水浴中保温并持续搅拌观察溶化情况和比较包衣前后颗粒的外观性状、口感及测定包衣前后颗粒在空气环境中暴露不同时间的含水量。结果颗粒经过薄膜包衣,其溶化性较好,颗粒粒度、外观圆整和均匀度、口感较优,吸湿性大大降低。结论一盘珠颗粒包衣后的质量优于包衣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盘珠颗粒 薄膜包衣 质量差异
下载PDF
五峰尖贝原植物形态及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平 叶卯祥 +1 位作者 严宜昌 霍春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湖北民间常用中药——五峰尖贝的产地调查,系统地对其原植物及药用器官(鳞茎)的形态及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五峰尖贝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iaria taipaiensis P.V.Li)。
关键词 五峰尖贝 太白贝母 植物形态学
下载PDF
黄芪和当归根皮与其药材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卯祥 陈平 严宜昌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17-17,共1页
黄芪和当归在出口贸易中需炮制除去根皮。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药源,我们对黄芪、当归加工除去的根皮与其对应的药材进行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发现二者与其药材的水溶性浸出的含量较为接近,均符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含量要求。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根皮 水溶性浸出物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
11
作者 叶卯祥 严雪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45-45,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L4~5或L5~S1。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疼痛常由臀部发散到小腿外侧或后外侧,腰椎前屈或侧弯活动受限。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用于促骨愈合及骨折后肿痛、股骨头坏死、颈椎腰椎增生、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的前后质量差异研究
12
作者 叶卯祥 严雪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61-62,共2页
中药浸膏在贮存过程中,常常发现存在吸潮、软化、粘连等现象,影响了产品质量。一盘珠颗粒是南名老中医李同生教授治疗跌打损伤的经验方一盘珠汤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保证中药颗粒... 中药浸膏在贮存过程中,常常发现存在吸潮、软化、粘连等现象,影响了产品质量。一盘珠颗粒是南名老中医李同生教授治疗跌打损伤的经验方一盘珠汤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保证中药颗粒制剂的质量,我们以医院制剂一盘珠颗粒为代表进行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的前后质量差异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树脂 质量差异 研究
原文传递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消痛液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3
作者 叶卯祥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46,共2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OA)是常见的骨病,主要以膝关节部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本病30例,并与中药内服熏洗组3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穴位注射
原文传递
药用蜈蚣源流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克勤 陈厚祥 +3 位作者 方红 叶卯祥 朱耀璋 方虹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7年第5期385-386,共2页
通过对蜈蚣物名沿革、药用种类及主要产地的本草考证,结合药源调查、对口药材鉴定,确认古籍收载的“赤头赤(黄)足”蜈蚣即《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蜈蚣,“双须岐尾”蜈蚣为多棘蜈蚣,“黑头赤足”蜈蚣为近年研定确定的墨江蜈蚣及黑... 通过对蜈蚣物名沿革、药用种类及主要产地的本草考证,结合药源调查、对口药材鉴定,确认古籍收载的“赤头赤(黄)足”蜈蚣即《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蜈蚣,“双须岐尾”蜈蚣为多棘蜈蚣,“黑头赤足”蜈蚣为近年研定确定的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后3种为地方习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 本草考证 产地 鉴定
原文传递
速效救心丸的临床应用及过敏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卯祥 袁琴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80-81,共2页
本文综述了速效救心丸的临床应用和过敏反应以及其中诸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实例。
关键词 速效救心丸 临床应用 过敏反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