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态度及对交通危险行为劝阻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瑶 陈文涛 +2 位作者 王书梅 叶周丰 李粉粉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了解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态度,以及对他人交通危险行为的劝阻情况。方法 2016年10月,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街道内5所小学,再整群抽取1~2年级2 072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对相关交通危险行为危险程度的... 目的了解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态度,以及对他人交通危险行为的劝阻情况。方法 2016年10月,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街道内5所小学,再整群抽取1~2年级2 072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对相关交通危险行为危险程度的态度、对监护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交通危险行为的劝阻情况。结果调查对象包括男生1 002人(50.7%),女生974人(49.3%)。年龄范围在6~9岁,中位数为7岁。步行危险行为中,小学生对闯红灯的认知程度最好(82.0%认为危险程度很高)、最差的是步行使用手机(仅37.5%认为危险程度很高)。乘车危险行为中,认知程度最差的是儿童乘车未使用约束装置(近一半并不认为危险程度很高)。驾驶机动车相关危险行为中,认知程度最好的是酒驾(88.2%认为危险程度很高)。过去一年内,每次都进行劝阻的比例最高的是遇见监护人酒驾(59.5%),最低的是遇见公交/出租车司机驾驶打电话(仅13.1%)。小学生对危险行为危险程度的态度和劝阻他人危险行为的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结论低年级小学生对步行、乘坐机动车危险行为的认知有限。对危险行为的认知水平与劝阻他人危险行为的行为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小学生 态度 劝阻行为
下载PDF
上海市某街道初中生对于伤害预防的认知与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周丰 陈文涛 +2 位作者 王书梅 陈瑶 李粉粉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初中生对伤害预防的认知现状及对伤害预防教育的需求,为开展初中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年级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0月在上海市某街道抽取3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全部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初中生对伤害预防的认知现状及对伤害预防教育的需求,为开展初中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年级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0月在上海市某街道抽取3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全部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初中生伤害相关认知和对伤害预防教育需求的情况。结果 64.7%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存在伤害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19.0%的初中生认为初中是最容易发生伤害的年龄段;初中生认为最容易发生伤害的地方是马路/街道、商业区、校外运动场所、学校,百分比分别为91.6%、38.7%、29.2%、27.4%。88.7%的初中生认为参加安全教育很有必要。针对具体安全教育内容,48.4%初中生选择急救,45.7%选择饮食卫生与安全,32.9%选择体育活动安全,31.8%选择消防安全,27.6%选择交通安全。结论学生对伤害风险、伤害高发年龄及伤害高发地点的认知有待改善;在初中生中开展伤害预防教育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伤害预防 需求 教育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伤害与危险行为的关联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粉粉 陈文涛 +2 位作者 王书梅 陈瑶 叶周丰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伤害和危险行为的趋势及特征,探讨伤害与危险行为的关联及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通过对上海某社区9所幼儿园的4~6岁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4和2016年的学龄前儿童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分析伤害和危险...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伤害和危险行为的趋势及特征,探讨伤害与危险行为的关联及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通过对上海某社区9所幼儿园的4~6岁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4和2016年的学龄前儿童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分析伤害和危险行为趋势、特征及关联。结果 2011、2014和2016年,4~6岁学龄前儿童总体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2.8%、7.8%、7.6%,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8.452,P<0.05),危险行为得分降低(H=9.626,P<0.05)。男童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4.3%、8.8%、6.5%,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9.382,P<0.05),男童危险行为得分无统计学差异(H=2.773,P>0.05);女童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1.5%、6.8%、8.9%,无统计学差异(χ_(趋势)~2=2.717,P>0.05),女童危险行为得分降低(H=8.647,P<0.05)。男童危险行为得分高于女童(P<0.05)。与无伤害组相比,伤害组危险行为得分较高(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危险行为和伤害的关联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应充分考虑不同性别及年龄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伤害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伤害 危险行为 关联 趋势
下载PDF
某职业高中学生危险交通行为与交通伤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粉粉 王书梅 +2 位作者 叶周丰 任俊 薛城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学生危险交通行为流行情况,探讨危险交通行为和交通伤害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初对江苏省某社区一所职业高中全部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079名职业高中学生,其中男生490(45.4...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学生危险交通行为流行情况,探讨危险交通行为和交通伤害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初对江苏省某社区一所职业高中全部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079名职业高中学生,其中男生490(45.41%)人,女生589(54.59%)人,平均年龄为(16.80±0.80)岁。过去12个月共发生伤害57例,交通伤害13例,占所有伤害类型的22.81%。总体伤害发生率是5.28%,交通伤害发生率是1.21%。超过20.00%的学生曾有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线、乘/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危险行为;38.00%以上的学生过马路玩手机、边走路边听音乐、乘坐轿车后排不系安全带;60.00%以上的学生夜间出行不使用反光设备。各危险交通行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r介于0.21~0.81之间。交通伤害组危险行为比例均高于非交通伤害组(P<0.05)。男生危险交通行为总分和行为个数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危险交通行为总分和行为个数均增加交通伤害风险,OR分别为1.15(1.06~1.25)和1.19(1.05~1.34),同时也增加其他非交通伤害风险,OR分别为1.09(1.03~1.15)和1.10(1.02~1.19)。结论职业高中学生危险交通行为普遍存在,并会增加交通伤害及非交通伤害的风险。职业高中学生交通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应针对该群体及其行为特征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高中 交通伤害 危险行为 关联
下载PDF
某职业中学学生对伤害危险因素认知及伤害预防教育需求研究
5
作者 薛城 王书梅 +2 位作者 叶周丰 李粉粉 任俊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4-29,共6页
目的了解职中学生对伤害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判断,以及伤害预防教育需求,为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职业中学学生1 229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对伤害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和... 目的了解职中学生对伤害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判断,以及伤害预防教育需求,为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职业中学学生1 229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对伤害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对伤害预防教育的需求。结果有效问卷1079份,76.18%的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潜在的伤害危险因素。自身的潜在危险因素前两位是“安全意识缺乏”(54.87%)和“学习压力过大”(41.24%);家庭的潜在伤害危险因素前两位的是“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34.01%)和“家庭关系不和睦”(31.33%);学校的潜在伤害危险因素前两位是“学校氛围不好”(37.72%)和“学校安全教育缺乏”(36.89%);潜在危险环境因素前两位是“道路环境不安全”(48.19%)和“运动设施不安全”(33.36%)。最容易发生伤害的地点是马路/街道(63.30%);最容易发生伤害的年龄是小学生(66.91%),高中生(37.72%)居第六位。88.9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学校或其他机构开展的安全教育或活动,教育内容居前六位是校园欺凌(85.63%)、饮食卫生(80.26%)、交通伤害(74.42%)、诈骗(68.86%)、触电事故(65.06%)和急救(63.48%)。结论部分职业中学学生对生活中潜在伤害危险因素的认知不足;建议进一步重点开展伤害预防教育,特别是学生重点关心道路安全方面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高中 危险因素 伤害预防 认知 教育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估指标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晔 王书梅 +2 位作者 陈瑶 叶周丰 曲爽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确定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的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估指标。方法邀请22位国内外伤害预防领域的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删选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的权重。结果根... 目的确定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的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估指标。方法邀请22位国内外伤害预防领域的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删选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的权重。结果根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评估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二级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伤害问题分析评估能力"为0.298,"伤害预防项目计划和实施能力"为0.237,"沟通交流能力"为0.199,"社区实践能力"为0.169,"领导和系统思维能力"为0.097。排在前5位的二级指标权重:"描述哪些因素会导致伤害的能力"为0.051,"获取、收集、分析、应用和传播伤害信息的能力"为0.046,"具备实施伤害预防和干预措施/活动的能力"为0.044,"向社区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关键的政策制定者,有效地传播伤害预防信息的能力"为0.044,"具备制定伤害预防项目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能力"为0.04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客观可信,可用于推动我国医学院校建立科学的伤害预防课程体系及课程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 公共卫生 创伤和损伤 学生
原文传递
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定性访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瑶 王书梅 +1 位作者 叶周丰 李粉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7-1450,共4页
目的了解相关人员对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预防与干预的看法和建议,为探索适用于我国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策略与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的方法,访谈对象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卫生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 目的了解相关人员对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预防与干预的看法和建议,为探索适用于我国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策略与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的方法,访谈对象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卫生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学校教师、交通部门管理人员共14名。访谈内容包括小学生交通伤害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基于社区的干预模式的看法和建议。结果访谈中提及频次较高的小学生交通伤害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家长交通安全意识缺乏和违规行为、交通执法不严、小区内非机动车超速乱穿行、道路硬件设施缺乏以及12岁以下小学生骑共享单车。访谈专家一致认为开展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十分必要。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可以通过统筹协调、合理分配区域内丰富的可利用资源,提供覆盖教育干预、环境干预、执法干预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强调社区参与,尤其注重家庭在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干预触角延伸到校外的时段和场所。结论基于社区的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交通伤害多层面的干预需求。建议开展干预时,充分考虑社区个性化的干预需求和资源配置,根据干预人群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点选择干预内容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定性研究 事故 交通 干预性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非机动车骑行者相关交通问题态度及行为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瑶 王书梅 +1 位作者 孙晔 叶周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非机动车骑行者对非机动车相关交通问题的态度,以及相关危险行为情况。方法 2016年10月,随机抽取上海市7个非中心城区,使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其中11个镇,再以最小的楼组单位为间距,采用PPS抽样法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1 24...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非机动车骑行者对非机动车相关交通问题的态度,以及相关危险行为情况。方法 2016年10月,随机抽取上海市7个非中心城区,使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其中11个镇,再以最小的楼组单位为间距,采用PPS抽样法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1 244名非机动车骑行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基本人口学信息、驾驶非机动车出行基本情况、自报驾驶非机动车危险行为情况,并对6项驾驶非机动车危险行为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非机动车骑行者中,电动自行车和助动车骑行者共878人(71.8%),自行车骑行者345人(28.2%)。6项相关危险行为中,94.4%助动车骑行者和93.2%的自行车骑行者认为"闯红灯"危险程度高,仅有56.1%的助动车骑行者和64.9%的自行车骑行者认为"夜间骑自行车未佩戴反光条"危险程度较高和很高。相比自行车骑行者,助动车骑行者对危险行为的危险程度认知较差,特别是对夜间骑行时未佩戴反光条、骑行时不佩戴头盔和加装遮阳伞的危险程度认知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一个月内,74.4%的自行车骑行者和43.6%的助动车骑行者自报驾驶时从未佩戴头盔,是发生率最高的一项危险行为。除此之外,助动车骑行者自报危险行为发生率普遍高于自行车骑行者,特别是机动车道上行驶(38.2%)和闯红灯(23.9%)两项危险行为(P均<0.05)。结论非机动车骑行者对驾驶非机动车危险行为的认知有限,并且有相当比例的自报危险行为发生。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骑行者对非机动车相关交通问题的态度和危险行为表现有差异,应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骑行者 态度 驾驶非机动车危险行为
原文传递
上海市非中心城区三~五年级小学生步行危险行为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周丰 王书梅 +1 位作者 陈瑶 李粉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8-1460,1464,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非中心城区三~五年级小学生步行危险行为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小学生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9月选取上海市非中心城区16所学校三~五年级2 75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基... 目的调查上海市非中心城区三~五年级小学生步行危险行为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小学生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9月选取上海市非中心城区16所学校三~五年级2 75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和步行行为情况。结果日常出行和上下学交通方式采用步行方式的小学生分别占26.40%和31.03%。在过去30 d内,小学生的步行危险行为总发生率为67.31%。曾经有过"晚上出行未佩戴反光物件""过马路不走人行道""步行时使用手机""步行闯红灯""乱穿马路"和"横跨护栏"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50.76%,25.69%,22.15%,17.09%,16.14%和7.66%。"乱穿马路"和"横跨护栏"的发生频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晚上出门未佩戴反光物件"的发生频率女生高于男生;"过马路不走人行道"和"步行时使用手机"的发生频率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但"晚上出门未佩戴反光物件"发生频率随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步行时使用手机已成为一个安全隐患。干预应在全面强化儿童步行安全意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男性儿童,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也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危险行为 事故 交通 学生
原文传递
初中生对出行时使用手机与出行安全的认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周丰 王书梅 +1 位作者 陈瑶 李粉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对在道路上使用手机与出行安全关系的态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初中生交通伤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2月选取上海市某区某街道3所中学六~九年级1 79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 目的了解初中生对在道路上使用手机与出行安全关系的态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初中生交通伤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2月选取上海市某区某街道3所中学六~九年级1 79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对在道路上使用手机的危险程度判断。结果认为"驾驶机动车时使用手机发微信""驾驶电动车/助动车时使用手机"危险性高的比例分别为83.8%和85.3%,而认为"骑自行车时使用手机或戴耳机听音乐""驾驶机动车时使用手机打电话"和"步行时使用手机"危险性高的比例分别仅为62.3%,61.8%和61.7%。针对部分在路上使用手机的危险程度判断上,女生、独生子女分别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对在道路上使用手机的危险性整体认知水平尚需提升,应重点加强对男生及非独生子女的交通安全认知干预,建议通过社区交通安全氛围构建提升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电话 事故 交通 安全 学生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问卷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周丰 王书梅 +2 位作者 陈瑶 李粉粉 任俊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指标问卷的信、效度,为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提供可靠的伤害预防能力评价工具。方法方便抽取中国华北、东北及中南地区8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班本科生及一至三年级硕士生共1 183名作... 目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指标问卷的信、效度,为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提供可靠的伤害预防能力评价工具。方法方便抽取中国华北、东北及中南地区8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班本科生及一至三年级硕士生共1 183名作为调查对象。信效度分析共分为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3个方面。其中项目分析采用同质性检验及决断值检验;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α系数及重测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结构效度检验。结果项目分析结果中同质性检验的相关系数在0.58~0.82之间,31个题项决断值检验的高分与低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信度检验中问卷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98,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区间为0.91~0.94,各个维度的重测相关系数得分在0.71~0.77之间,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构效度检验的验证性因子结果为:χ~2/df=3.89,良适性适配指标为0.92,调整后良适性适配指标为0.89,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5,比较适配指标为0.97,临界样本数为339。结论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核心能力指标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伤害预防能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合理化 创伤和损伤 学生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课程学习现状
12
作者 叶周丰 王书梅 +1 位作者 陈瑶 李粉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相关信息,为公共卫生专业伤害预防课程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学生自填形式的问卷调查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方便抽样,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抽取来自华东、中南以及东北8... 目的了解中国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相关信息,为公共卫生专业伤害预防课程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学生自填形式的问卷调查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方便抽样,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抽取来自华东、中南以及东北8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四年级本科生(四年制)、五年级本科生(五年制)以及一至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共1 183名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人口学基本信息以及伤害预防课程学习情况。结果分别有59.5%,36.0%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习过伤害预防相关课程。本科生伤害课程的平均学时数为(6.5±7.5)节,硕士生为(8.9±11.4)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1)。6.2%的硕士生表示学习过的伤害内容是作为独立课程呈现。分别有93.2%,95.6%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表示学习伤害课程后促进了对伤害预防能力的了解和培养。结论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伤害预防专业课程学习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主要表现在缺少独立的伤害课程以及学时数较少,在本科生中尤为严重。在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专业开设伤害预防专业课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 公共卫生 学生 创伤和损伤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粉粉 周德定 +4 位作者 叶周丰 任俊 薛城 彭娟娟 王书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9-785,共7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城乡差异,为有针对性的老年人跌倒预防和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17年1-3月先后对上海市7个城市社区和6个农村社区方便抽取的≥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跌倒现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城乡差异,为有针对性的老年人跌倒预防和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17年1-3月先后对上海市7个城市社区和6个农村社区方便抽取的≥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跌倒现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共调查城市老年人3 386人,其中441人(13.0%)发生跌倒,261人(7.7%)发生跌伤;共调查农村老年人2 826人,其中320人(11.3%)发生跌倒,169人(6.0%)发生跌伤;城市和农村老年女性的跌倒风险均较男性高,OR值(95%CI)分别为1.62(1.42~1.86)、1.16(1.38~1.98),而跌伤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的跌倒和跌伤风险合计均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86(0.73~0.99)、0.74(0.56~0.99),其中男性老年人跌倒风险较低、女性老年人跌伤风险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68(0.51~0.90)、0.66(0.47~0.93)。老年人的跌倒地点主要为家中,城市老年人跌倒发生在上下楼梯时的比例较高,农村则在干农活过程中的比例较高,>60%的老年人跌倒发生时有环境因素,以地面较滑和地面不平为主,跌伤中骨折的发生比例较高,城市骨折发生89人次(28.2%),农村为64人次(36.1%)。结论上海市老年人跌倒风险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宜根据老年人跌倒发生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跌倒 城乡差异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2011—2016年伤害趋势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粉粉 王书梅 +1 位作者 陈瑶 叶周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1-1453,145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趋势和特征,为评价基于社区的伤害预防及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上海某社区9所幼儿园的全部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4和2016年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伤害趋势及特征。结果 20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趋势和特征,为评价基于社区的伤害预防及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上海某社区9所幼儿园的全部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4和2016年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伤害趋势及特征。结果 2011,2014和2016年总体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2.4%,8.6%,7.4%,呈下降趋势,其中男童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4.4%,9.1%,6.2%,亦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29.280,P<0.05);女童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0.6%,8.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1.703,P>0.05)。与2011年相比,2014年和2016年总体伤害风险降低[OR值(95%CI)分别为0.603(0.471~0.772),0.556(0.430~0.710)],男童伤害风险也降低[OR值(95%CI)分别为0.517(0.368~0.726),0.380(0.261~0.554)],女童伤害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和女童受伤时间排名前2位的均为下午和晚上,女童下午伤害发生率逐年增加,分别为2.18%,2.41%和2.92%;受伤地点均以家中为首位,男童家中发生率分别为5.17%,3.16%,2.09%,女童分别为2.45%,3.01%,3.40%;受伤时活动均以基本日常活动为主;受伤类型排名前2位的均为跌伤和撞击伤。结论基于社区的伤害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但伤害发生趋势和伤害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应加强对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和学龄前女童的伤害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干预性研究 回归分析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区7~13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志娟 陈瑶 +2 位作者 叶周丰 李粉粉 王书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新标准下儿童肥胖率变化趋势,为开展干预及预防工作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9月选取前期群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对照组学生929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研究对象从小学一年级(7岁)...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新标准下儿童肥胖率变化趋势,为开展干预及预防工作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9月选取前期群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对照组学生929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研究对象从小学一年级(7岁)至初中一年级(13岁)肥胖、超重、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及体重指数Z分值(BMI-Z)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范围6.91~13.58岁。"新"标准下,小学一年级(7岁时)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均处于高峰,男生肥胖率已高达28.52%,女生为15.59%。总体上,随年龄增长,男、女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呈降低趋势;男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从28.52%、48.83%降低为15.55%和39.68%;女生肥胖率、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从15.59%、33.81%降低为8.56%和21.66%。男、女生BMI-Z分值均呈现先增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小学五年级为峰值点)。结论 "新标准"下,小学生肥胖形势严峻,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肥胖发生的高峰期,这增加了儿童肥胖预防工作的紧迫性。小学作为儿童肥胖干预的重要关口应进一步加强其肥胖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BMI-Z分值 筛查 标准
原文传递
上海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步行手机使用情况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俊 叶周丰 +2 位作者 李粉粉 薛城 王书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步行时使用手机现状,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12月选取上海市4所普通高中和2所职业高中高一年级共1777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和...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步行时使用手机现状,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12月选取上海市4所普通高中和2所职业高中高一年级共1777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和步行相关情况。结果不同道路环境及步行状态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分别在"等待红绿灯时"和"小区道路"使用手机频率最高(选择"较多"学生比例普通高中分别为24.6%和21.2%,职业高中分别为18.8%,21.4%),除小区道路外,所有道路环境中职业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率均高于普通高中学生(χ^2值分别为30.47,13.22,90.72,79.01,29.88,P值均<0.01);听音乐是步行时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步行时超过一半时间在听音乐的学生比例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别为31.2%,24.2%;获取信息所必须(导航等)是最主要的促进因素;近50%学生认为步行时使用手机会增加自己出行时不注意交通信号灯、路况等危险行为,且30%左右普通高中,50%职业高中学生认为崴脚、绊倒、碰撞等事件的发生与步行手机使用有关。结论步行手机使用情况在高中生中较为常见,且在职业高中学校学生中更普遍。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在使用现状、主要用途、促进因素和接受教育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应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集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同伴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步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出行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青少年 便携式电话
原文传递
在医学院校开展伤害预防专业教育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晔 王书梅 +2 位作者 陈瑶 叶周丰 曲爽笑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伤害预防领域专家的个人深度访谈,了解国内外伤害预防教育开展情况,探索我国医学院校开展伤害预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国内外专家采取一对一个人深度访谈,访谈结束后进行转录并用主题分析...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伤害预防领域专家的个人深度访谈,了解国内外伤害预防教育开展情况,探索我国医学院校开展伤害预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国内外专家采取一对一个人深度访谈,访谈结束后进行转录并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在医学生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中开展伤害预防教育很重要,医学院校应该设立针对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和针对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伤害预防专业教育.伤害预防通识教育应该包括急救技能、日常生活预防伤害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考虑伤害预防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着重于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的培养.结论 伤害预防通识教育应该融入现有教育体系中.医学院校开展伤害预防教育,应该从设立核心能力指标开始推广,设立不同层次的伤害预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伤害预防 教育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