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城镇居民住宅制度的改革与消费结构的调整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2-23,共2页
1980—1990年的11年间,全国城镇新建居民住宅共投资2800亿元,建成住宅15亿平方米,使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6.7平方米。这样高的速度,就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创纪录的。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多(据统计,现在全国非农业... 1980—1990年的11年间,全国城镇新建居民住宅共投资2800亿元,建成住宅15亿平方米,使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6.7平方米。这样高的速度,就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创纪录的。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多(据统计,现在全国非农业人口为2.3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制度 消费结构 居民 调整
下载PDF
剪刀差、级差地租和农产品价格水平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建国前,我国工农产品相交换就存在剪刀差。四十多年来,为缩小剪刀差而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但到现在,消灭这种现象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即然剪刀差还存在,那么,我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总和就是你于农产品总价值的。有同志根据... 建国前,我国工农产品相交换就存在剪刀差。四十多年来,为缩小剪刀差而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但到现在,消灭这种现象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即然剪刀差还存在,那么,我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总和就是你于农产品总价值的。有同志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1987年全国物资生产部门投入产出表资料测算,按工资占40%、资金占60%形成的双渠理论价格与农产品实际价格相比,实际价格低11.9%;若按工资占60%、资金占40%形成的理论价格,则实际价格低15.4%,另外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所支付的总价格也高于总价价值,这后一种现象,也是大家公认的。为了叙述简便起见,暂时将形成剪刀差这方面的因素舍象掉,而只分析农产品价格低于总价值,即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对社会进行特殊贡献部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差 级差地租 农产品价格 价格水平 中国
下载PDF
创造出克服物价工作困难的良好局面
3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8年第10期18-20,共3页
继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提高6%、1987年提高7.3%以后,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提高了13%,全国32个大中城市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达到15.2%。这种连续的上升幅度,应当说是很猛的,而且现在还看不出有明显回降的趋势。我们物价... 继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提高6%、1987年提高7.3%以后,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提高了13%,全国32个大中城市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达到15.2%。这种连续的上升幅度,应当说是很猛的,而且现在还看不出有明显回降的趋势。我们物价工作面对的现实,困难比较多,处境比以往要艰难。至所以这样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是由以下三方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工作 提出问题 克服困难 生活水平 上半年 集团购买 零售物价指数 增长速度 生产发展 认识问题
下载PDF
工资与物价挂钩问题之我见
4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8年第1期19-22,共4页
工资与物价挂钩,即职工的工资随物价的升降而变动。由于近期内,物价有逐渐缓步上涨的趋势,所以工资与物价挂钩,一般的含义是指工资随物价上升同等的比例提高,即所谓的工资指数法。人们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下降的问题。
关键词 工资制度 物价上升 物价上涨 挂钩 工资水平 工资指数 生活水平 通货膨胀 价格改革 价格体系
下载PDF
是雪中送炭 还是火上浇油?——谈谈不利于稳定物价的一些社会现象
5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8年第2期4-6,共3页
自1985年以来,零售物价水平上升较快。1985年为8.8%,1986年为6%。1987年上半年已经突破了全年控制在6%以内的计划。而且1987年的物价上涨水平,虽然比1985年要低,但情况有很大的不同。1985年我们价格改革出台的项目比较多,价格上涨多... 自1985年以来,零售物价水平上升较快。1985年为8.8%,1986年为6%。1987年上半年已经突破了全年控制在6%以内的计划。而且1987年的物价上涨水平,虽然比1985年要低,但情况有很大的不同。1985年我们价格改革出台的项目比较多,价格上涨多是为理顺价格体系所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是有准备的。那一年国家在财政上,给了应有的支持。职工提高了工资,城镇人口又发了副食补贴,所以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了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物价 物价上涨 物价水平 价格体系 工资性收入 城镇人口 物价总水平 消费者 价格改革 职工生活费指数
下载PDF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价格管理条例》的基本指导思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一点体会
6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7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规,它是对1982年《暂行条例》颁布以来的各地价格管理经验的总结。一、“总则”提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思想原则《条例》全面贯彻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思想。执行它必将得到全国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规,它是对1982年《暂行条例》颁布以来的各地价格管理经验的总结。一、“总则”提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思想原则《条例》全面贯彻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思想。执行它必将得到全国消费者的支持,因而它具有强大生命力。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条例》执行者工作动力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利益 商品价格 管理条例 保护 思想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利益 商品生产 经济法规 暂行条例
下载PDF
谈谈如何稳定集市贸易价格问题
7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5期7-9,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集市贸易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农民通过集市贸易售给非农民的产品超过280亿元,占整个社会商品流转的比重,已从1984年5%上升为6.7%。其价格水平,从全国平均来看,牌市差已由19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集市贸易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农民通过集市贸易售给非农民的产品超过280亿元,占整个社会商品流转的比重,已从1984年5%上升为6.7%。其价格水平,从全国平均来看,牌市差已由1978年的70%左右,下降到当前的50%左右。基本上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大体上也是合理的。1985年蔬菜、猪肉等副食品价格放开以后,鱼、肉、蔬菜、水果等在集市贸易上的上市量迅速增大。消费者菜篮中的商品,购自集市贸易和个体商贩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是自1984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城乡人民货币收入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贸易价格 价格问题 消费者 商品流转 价格水平 超额利润 十一届三中全会 蔬菜 上市量 行政措施
下载PDF
谈谈零售市场上一物多价问题
8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7期12-15,共4页
“一个商品,在同一零售市场上(以下简称一个市场),只能有一个价格”。是我国自“二五”计划以来,逐渐形成的单一计划价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广大群众误认为它是社会主义价格优越性的表现。近年来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不少商品在同一市场上... “一个商品,在同一零售市场上(以下简称一个市场),只能有一个价格”。是我国自“二五”计划以来,逐渐形成的单一计划价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广大群众误认为它是社会主义价格优越性的表现。近年来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不少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了一物多价。对此,不少消费者感到不习惯,认为这会助长商业欺诈。他们认为,买商品本来对商店很信任,变得不那么信任了,怕多付了钱吃亏,因而怀疑这样做法的正确性,担心这是不是一种倒退。这些认识,是对一种并不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而误认为是十分正确的一种反映。现在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将这个问题谈的比较清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价格决策 零售市场 消费者 价格改革 计划价格 多价 企业 社会主义 优越性
下载PDF
如何认识和对待小商小贩利润偏大的问题
9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1期17-19,共3页
1983年底的统计,从事小商小贩的城镇待业青年及其他闲散人员已近200万人,现在各方面的调查计算已是4—5倍于此数。1985年1—9月个体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比全社会流转额平均增长速度快252.57%,比国营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快474.25%。这一... 1983年底的统计,从事小商小贩的城镇待业青年及其他闲散人员已近200万人,现在各方面的调查计算已是4—5倍于此数。1985年1—9月个体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比全社会流转额平均增长速度快252.57%,比国营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快474.25%。这一批人,对搞活流通,方便生活,起了相当的作用,社会各阶层人民对此都是欢迎的。但最近在一些同志中间,对此有新的议论,说他们收入太多,利润偏大。在北京有些同志进行过典型调查,证实一个中等偏上水平的小商小贩,日收入10—15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商小贩 流转额 利润 国营商业 批零差价 待业青年 平均增长速度 商品流转 实际收入 商业职工
下载PDF
时间买卖及其“价格”水平的确定
10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改革声中,广大同志都希望为“四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希望用金钱换回时间,直接用于工作和学习。所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很高。因此,弄清什么是时间买卖的价格水平如何确定,清人干家务,搞抄写,是不是有剥削等等问题... 在改革声中,广大同志都希望为“四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希望用金钱换回时间,直接用于工作和学习。所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很高。因此,弄清什么是时间买卖的价格水平如何确定,清人干家务,搞抄写,是不是有剥削等等问题,就成了价格工作者应当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本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什么是时间买卖?时间买卖这个命题,从广义讲,它包括任何商品交换,因为所有的商品货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务劳动社会化 购买时间 提供服务 价格工作 劳动时间 买卖 价格水平 发展第三产业 劳动所得 商品货币关系
下载PDF
两次经济调整中价格决策存在着差别的探讨
11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2期20-23,共4页
我国自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的比例失调,而不得不主动采取调整的措施。这里所指的是众所周知的61—65年的经济调整和79年以来的这一次经济调整。这两次经济调整,都是由于商品生产成本上升和供需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 我国自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的比例失调,而不得不主动采取调整的措施。这里所指的是众所周知的61—65年的经济调整和79年以来的这一次经济调整。这两次经济调整,都是由于商品生产成本上升和供需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带来了物价的上涨。前一次开始于1960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1961年,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提高16.2%,是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1962年又比1961年提高了3.8%,三年共提高2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整 农产品收购价格 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 物价工作 价格体系 人民生活水平 物价稳定 劳动生产率 零售物价指数
下载PDF
学会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生活
12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1期20-21,共2页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规律,同时也就必然的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当前,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规律,同时也就必然的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当前,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就要学会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的调节。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除了主要通过价格的活动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他经济杠杆与它同时发挥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经济生活 调节作用 发挥作用 商品生产 相互补充 商品经济 计划价格 经济杠杆 大力发展
下载PDF
关于工商利润分配问题的通信
13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4年第7期29-31,共3页
编辑同志:《江西物价》第五期收到了,基本上每篇文章都看了。刊物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值得学习和思考。关于“工商利润”分配问题,在这一期上实际发表了两篇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因此就引起我写这封信,想和你们讨论一下。《运用价格杠杆,... 编辑同志:《江西物价》第五期收到了,基本上每篇文章都看了。刊物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值得学习和思考。关于“工商利润”分配问题,在这一期上实际发表了两篇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因此就引起我写这封信,想和你们讨论一下。《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工商联营》一文,提出了处理工商关系的原则是:“同舟共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问题 利润平均化 工商关系 工业利润 价格杠杆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商业利润 通信 分配原则 工商联
下载PDF
工业品地区差价偏小的由来及其基本解决的途径
14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4年第5期7-10,共4页
(一)旧中国商品流转中的地区差价,不仅是盲目自发形成,而且幅度过大,利润很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去年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商人到梅县贩盐,一块钱七斤,运到我区,一块钱卖十... (一)旧中国商品流转中的地区差价,不仅是盲目自发形成,而且幅度过大,利润很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去年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商人到梅县贩盐,一块钱七斤,运到我区,一块钱卖十二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价 工业品 商品流转 利润来源 商人 毛泽东同志 自发形成 旧中国 建国后 途径
下载PDF
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怪胎
15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4-26,共3页
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以下简称双轨制价格),是1985年1月正式形成的。它是我国价格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价格形式。任何运动中产生的新东西,不一定就是新生事物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轨制价格就是属于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 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以下简称双轨制价格),是1985年1月正式形成的。它是我国价格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价格形式。任何运动中产生的新东西,不一定就是新生事物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轨制价格就是属于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出现并不是经过精心的规划,而是在1983年7月国务院、中纪委为克服生产资料价格混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价格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下载PDF
牌誉差价产生的原因及其若干问题的探讨
16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9-11,共3页
牌誉差价是同一市场、同一时间,不同质量的同种商品,由于商品商标的牌号不同,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的商品质量亦不同,社会信誉高,久经市场考验的名牌商品,因而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高到按正常按质论价的价格之上,从而形成的差额,这就是牌... 牌誉差价是同一市场、同一时间,不同质量的同种商品,由于商品商标的牌号不同,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的商品质量亦不同,社会信誉高,久经市场考验的名牌商品,因而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高到按正常按质论价的价格之上,从而形成的差额,这就是牌誉差价。当前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商业工作的实践,均把它视为质量差价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但它有其特殊性,应当专门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质量 质量差价 价格 理论
下载PDF
也谈剪刀差在我国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17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4-9,共6页
有同志用中外大量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苏联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说明了“苏联制定的工农产品价格是为工业化路线服务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定政策的产物,因而可以说,这才是剪刀差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这个结论是以大量事实为根据,是... 有同志用中外大量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苏联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说明了“苏联制定的工农产品价格是为工业化路线服务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定政策的产物,因而可以说,这才是剪刀差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这个结论是以大量事实为根据,是符合苏联客观情况的。可是对我们建国后剪刀差产生和存在原因,则说:“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价格 工业产品 农产品
下载PDF
商品总价值、总价格和价格总水平的思考
18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共4页
价格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不论是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某一个时期内,商品的总价值和表现它的商品总价格总是相等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由这个结论引出的推论“价格结构性的调整,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不正确了。至少在我们今... 价格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不论是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某一个时期内,商品的总价值和表现它的商品总价格总是相等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由这个结论引出的推论“价格结构性的调整,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不正确了。至少在我们今天的中国,以及可预见的一定时期内,它是不正确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愿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总价值 总价格 价格
下载PDF
批零差率是否应当扩大?
19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6,共4页
近期一些价恪刊物都多少发表过以某种商品、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实际材料为依据,揭示国家管理价格的进销差率、地区差率、批零差率过小,应当调整的文章。这些文章特别指出批零差率基本上还是沿用50~60年代的水平,因此有“五、六十年... 近期一些价恪刊物都多少发表过以某种商品、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实际材料为依据,揭示国家管理价格的进销差率、地区差率、批零差率过小,应当调整的文章。这些文章特别指出批零差率基本上还是沿用50~60年代的水平,因此有“五、六十年代的差价、九十年代的费用”,商业难以经营的说法。从典型事例来看,是言之成理、合乎逻辑的。制定政策确实要解剖麻雀。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局部的事实并不代表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管理 中国 价格
下载PDF
从不再提“价格体系改革”得到的启示
20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3,共2页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八五计划建议》)中,对于价格改革的提法是:“积极稳妥地进行价格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健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逐步做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八五计划建议》)中,对于价格改革的提法是:“积极稳妥地进行价格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健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逐步做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价格管理制度”。这里,“价格体系改革”的字样不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价格体系改革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