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肌钙蛋白对快速检测心肌梗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国钦 汤大同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心肌中Ⅰ亚型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能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蛋白质,同时它也是小面积心梗及不稳定心梗患者的灵敏早期诊断物质.肌红蛋白长期以来也被人们认为是心梗的早期诊断物质,但其缺点是缺乏足够的特异性.血清肌酸激酶亦为... 心肌中Ⅰ亚型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能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蛋白质,同时它也是小面积心梗及不稳定心梗患者的灵敏早期诊断物质.肌红蛋白长期以来也被人们认为是心梗的早期诊断物质,但其缺点是缺乏足够的特异性.血清肌酸激酶亦为诊断心梗的物质,这是由于它对心肌梗塞特异性强,在心梗发生后2-8h内在血中浓度急剧上升.目前美国已将上述3种物质取长补短结合研制成一种全新的灵敏诊断试剂,是目前全球最简捷快速诊断早期急性心梗的可靠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检测 肌红蛋白 血清肌酸激酶
下载PDF
胃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及快速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国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76-576,共1页
胃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应用快速试剂检测法可迅速诊断其感染,对降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下载PDF
圆盘造球机的改造与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国钦 王静波 张宏伟 《冶金信息导刊》 2000年第5期24-25,共2页
介绍了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圆盘造球机在烧结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改造措施与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 圆盘造球机 烧结 履行效果 刮料板
下载PDF
浅谈低高度LH型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的设计
4
作者 杨洪英 叶国钦 +2 位作者 郑保民 徐英洪 董江兵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针对按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设计的老厂房 ,改用LH型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时 ,起重机最高点将受厂房限制问题 ,经对比分析 。
关键词 设计 低高度 LH型 电动葫芦 双梁起重机
下载PDF
90m^2烧结机系统带冷机余热回收工程的设计、施工
5
作者 杨洪英 董江兵 +1 位作者 叶国钦 王丽萍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3年第3期3-3,共1页
介绍了安钢90m^2烧结机系统带冷机余热回收工程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情况。
关键词 烧结机 带冷机 余热回收装置 设计 施工 热管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国钦 《医学诊断》 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方法很多,各种诊断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但传统Hp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适用于胃Hp感染的检测,对口腔Hp感染难以做出稳定的检测结果,甚至存在检测盲区。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测试板(HPS),是应用胶体金层析式双抗体夹...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方法很多,各种诊断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但传统Hp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适用于胃Hp感染的检测,对口腔Hp感染难以做出稳定的检测结果,甚至存在检测盲区。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测试板(HPS),是应用胶体金层析式双抗体夹心法技术,采用Hp尿素酶单克隆抗体,定性检测人体唾液中相应Hp产生的尿素酶,主要应用于口腔Hp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快捷,可在实验室外进行检测等特点。HPS与UBT联合检测,可大致区分口腔Hp感染合并胃Hp感染、单纯口腔Hp感染、单纯胃Hp感染,为临床制定更完善的、全新的Hp根除方案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 HPS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思考 被引量:37
7
作者 叶国钦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幽门螺杆菌(Hp)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大部分成人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虽然儿童患消化性溃疡并不多见,但是Hp感染是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和复发性... 幽门螺杆菌(Hp)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大部分成人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虽然儿童患消化性溃疡并不多见,但是Hp感染是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和复发性腹痛等的发病密切相关。Hp感染还可能参与某些胃肠外的疾病,如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特发性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荨麻疹等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成年后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Hp感染可给儿童一生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会带来许多经济社会问题。该文针对儿童Hp感染流行病学、胃Hp感染与口腔Hp的相关性、Hp感染的检测方法及Hp预防与治疗等的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诊断 预防与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检测:当前诊断领域的热点 被引量:17
8
作者 叶国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084-1086,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使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许多上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1989年Krajden等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定居地以来,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从Hp阳性的胃病...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使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许多上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1989年Krajden等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定居地以来,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从Hp阳性的胃病患者口腔中分离出Hp或检测到Hp的特定基因,表明口腔Hp与胃内Hp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检测 HP阳性 诊断 上胃肠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策略——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国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9-661,共3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发现使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上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1989年Krajden等[1]及1993年Ferguson等[2]相继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发现使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上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1989年Krajden等[1]及1993年Ferguson等[2]相继从牙菌斑、唾液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定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胃肠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发病机制 分离培养 医学史 牙菌斑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叶国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8期3082-3085,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只生长在胃内,其危害也只局限在消化系统内的概念正面临着挑战。口腔作为Hp另一主要储存地的事实已逐步被证实;Hp的疾病涉及范围已超越消化系统,已有荟萃分析证实。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神经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 荟萃分析 HP
原文传递
探索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几条思路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国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0期2811-2813,共3页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早在石器时代起就寄居在人体内,在5万8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都已绝迹,Hp仍安然地寄生在全球半数以上人口之中,要把它从人体内根除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2005年诺贝尔奖揭示许多胃肠道疾病是由Hp感染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早在石器时代起就寄居在人体内,在5万8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都已绝迹,Hp仍安然地寄生在全球半数以上人口之中,要把它从人体内根除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2005年诺贝尔奖揭示许多胃肠道疾病是由Hp感染引起的,这是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胃肠道疾病 石器时代 诺贝尔奖 医学史 体内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国钦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7-721,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感染是感染性疾病,没有"携带"状态。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感染是感染性疾病,没有"携带"状态。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第1类(肯定)致癌原。自从Krajden等于1989年首次成功地从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Hp以来,关于口腔Hp中外学者采用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学检测等多种方法证实口腔中存在Hp,进一步研究表明口腔Hp与胃内Hp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提出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个重要聚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疾病 口腔 慢性胃肠疾病 牙周病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国钦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具有高感染率的致病菌,常导致终身感染。Hp在口腔中寄居可能是造成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影响胃Hp根除治疗的疗效。由于口腔的微生态环境与胃内不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具有高感染率的致病菌,常导致终身感染。Hp在口腔中寄居可能是造成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影响胃Hp根除治疗的疗效。由于口腔的微生态环境与胃内不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胃内Hp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口腔Hp感染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唾液Hp尿素酶抗原检测法(HPS)是一种免疫显色的图解化验法。通过唾液Hp培养和(或)HPS检测可探明口腔Hp的存在,从而可以通过制订胃、口同步治疗的全新方案,提高Hp根除率。此文就口腔Hp感染及其与胃Hp感染的相关性,口腔Hp检测与培养的新技术等最新进展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口腔 抗原
原文传递
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测试板——一种用于口腔Hp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国钦 王晓敏 《生命世界》 2013年第1期34-35,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有关,并且Hp已被列为引起胃癌肯定的致癌原。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测试板 检测 HP 口腔 种用 抗原 唾液
原文传递
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国钦 《高考》 2018年第20期7-7,共1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高中课改的核心。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制约,很多教师仍把教学当做是一种认知活动,使高中教学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性的变革,那么,如何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高中课改的核心。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制约,很多教师仍把教学当做是一种认知活动,使高中教学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性的变革,那么,如何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农村高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有效性 问题 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