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天和 熊斌 +5 位作者 郑传胜 梁惠民 王奇 苏扬波 袁锋 邹佳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介入治疗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及介入手术前后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结果 12例患者介入术前常规口...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介入治疗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及介入手术前后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结果 12例患者介入术前常规口服米非司酮及MTX化疗,12例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情况减轻并逐渐停止。病情稳定后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未再发大量出血。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有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术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可作为一种治疗胎盘植入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下载PDF
眼眶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伴颅内侵犯一例
2
作者 叶天和 陈喜兰 +2 位作者 李茂进 阳朝晖 查云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共1页
病例资料男,57岁,于200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下垂,晨起时症状轻,无视物模糊,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达74.2%,血象检查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 眼眶 外上象限 炎性假瘤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陶然 梁惠民 +5 位作者 冯敢生 袁锋 夏向文 潘峰 刘德翰 叶天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后血管形态学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EVAR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后1个月内、1-6个月、6个月后主动脉各...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后血管形态学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EVAR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后1个月内、1-6个月、6个月后主动脉各段真假腔内径及假腔血栓化情况。结果 TEVAR术后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管径真腔和假腔变化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重要分支动脉血供情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效果确切,但仍需要远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重塑
下载PDF
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熊斌 梁惠民 +3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袁锋 叶天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24例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髂动脉夹层5例、髂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髂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1例、下肢多发...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24例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髂动脉夹层5例、髂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髂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1例、下肢多发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在经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明确病变后,植入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即时封闭效果满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42个月,有1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覆膜支架植入后4个月时支架两端又出现假性动脉瘤,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其余23例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且高效的外周血管完整性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瘤 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熊斌 王奇 +5 位作者 潘峰 梁惠民 冯敢生 叶天和 易长虹 李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妊娠49例、峡部妊娠9例、瘢痕妊娠60例、宫角妊娠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妊娠49例、峡部妊娠9例、瘢痕妊娠60例、宫角妊娠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 122例患者中,24例因异位妊娠清宫术后阴道大出血急诊行两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其中宫颈妊娠10例、峡部妊娠1例、瘢痕妊娠12例、宫角妊娠1例;余98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所有存在阴道出血患者于介入术后均停止出血;介入术后序贯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于清宫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所有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完全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可用于子宫异位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的急救治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可作为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下载PDF
肝癌TACE术中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熊斌 阚雪峰 +3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叶天和 李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TACE治疗肝癌过程出现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好发部位、原因、处理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 311例次,统计术中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处理措施及转归,并... 目的 探讨TACE治疗肝癌过程出现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好发部位、原因、处理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 311例次,统计术中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生肝动脉夹层的患者行DSA检查随访。结果 共有12例TACE术中出现肝动脉夹层,发生率为0.92%,均系操作不慎所致。12例中8例发生于肝固有动脉起始处、3例位于肝右动脉血管扭曲处、1例位于肝总动脉,所有夹层的发生部位均为血管转折或迂曲处。12例患者中10例使用3 F微导管导丝、1例使用0.035英寸导丝通过真腔到达肝动脉靶部位,成功完成TACE;1例患者经反复尝试,仍无法通过,最后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患者随访时间3 ~ 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嗣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中,2例肝动脉造影时未再见夹层,其余8例均见夹层较之前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肝癌TACE中肝动脉夹层的发生与操作者经验、肝动脉走行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采用微导管导丝技术通过夹层段真腔而完成TACE术,其主要不良后果为影响TACE顺利完成,从而影响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应重视其预防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 化疗栓塞 夹层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医源性肾岀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熊斌 江广斌 +3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梁惠民 叶天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医源性损伤导致的肾岀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11例医源性损伤导致的肾岀血患者,其中肾造瘘术后出血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岀血3例,肾肿瘤部分性肾切除术后岀血3例,钬激光术后2例。...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医源性损伤导致的肾岀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11例医源性损伤导致的肾岀血患者,其中肾造瘘术后出血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岀血3例,肾肿瘤部分性肾切除术后岀血3例,钬激光术后2例。采用超选择方法将导管置于岀血动脉,用聚乙烯醇颗粒及弹簧圈或(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进行岀血动脉栓塞治疗,造影过程中可见动静脉瘘,对比剂外溢、滞留及假性动脉瘤形成。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后岀血症状均消失,未观察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临床随访4~35个月未再发生岀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治疗医源性肾岀血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出血 医源性 超选择动脉栓塞
下载PDF
鹅颈套圈在髂动脉闭塞症内膜下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斌 叶天和 +3 位作者 郑传胜 梁明 曾军 梁惠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在髂动脉闭塞症中使用鹅颈套圈配合0.035英寸泥鳅导丝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一侧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3例,从对侧股动脉入路顺行导丝进入髂动脉内膜下无法返回真腔,再从患侧股动... 目的探讨在髂动脉闭塞症中使用鹅颈套圈配合0.035英寸泥鳅导丝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一侧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3例,从对侧股动脉入路顺行导丝进入髂动脉内膜下无法返回真腔,再从患侧股动脉逆行穿刺送入导丝,导管与导丝无法在内膜下对吻,遂用鹅颈套圈于内膜下套住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内成形术。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且安全的完成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结论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在进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时,如导丝无法返回真腔,可考虑在内膜下使用鹅颈套圈配合逆向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成形术,但需轻柔操作,注意血管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闭塞症 鹅颈套圈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牛磺酸对青霉素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夏夏 叶天和 +3 位作者 邱林立 薛新宽 余良主 王帮华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青霉素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320万U/kg)法制作。将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牛磺酸治疗组(在造模前3天,每只大鼠每天腹腔...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青霉素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320万U/kg)法制作。将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牛磺酸治疗组(在造模前3天,每只大鼠每天腹腔注射2g/kg牛磺酸),每组15只。癫痫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3组大鼠的行为变化表现。结果与癫痫模型组相比,牛磺酸治疗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痫性行为表现的次数明显少。结论牛磺酸可延缓癫痫的发作潜伏期,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霉素 牛磺酸 癫痫行为
下载PDF
预防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叶天和 潘峰 +3 位作者 周国锋 熊斌 郑传胜 冯敢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评估预防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行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231例患者经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 目的评估预防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行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231例患者经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均成功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死亡事件,清宫术出血量中位值10 ml;清宫术后实验室检查示RBC、HGB、HCT中位值(分别为3.53×1012/L,105 g/L,32%)对比UACE术前(分别为4.04×1012/L,121 g/L,36%)存在轻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值清宫术后(1 723.5 U/ml)对比UACE术前(29 069.0 U/ml)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孕龄将患者分为A组(孕龄≤56 d)和B组(57 d≤孕龄≤81 d)进行分层分析,UACE术后清宫术出血量及RBC、HGB、HCT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CSP清宫术前预防性行UACE可以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大出血发生,UACE序贯超声导引下清宫术治疗CSP疗效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CSP的常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术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瘢痕妊娠:临床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天和 潘峰 +2 位作者 周国锋 熊斌 郑传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确诊CSP的初治患者行UACE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及UACE术... 目的回顾性评价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确诊CSP的初治患者行UACE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及UACE术后并发症。结果 240例患者均成功终止妊娠,且未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或死亡事件;所有患者均成功避免了子宫全切手术。231例UACE术后接受了超声导向下清宫术,9例UACE术后接受了腹腔镜/开腹切除病变并子宫修补术;术中平均出血量(29±55)ml。清宫术或手术切除病变后复查:血RBC、HGB、HCT中位值较UACE术前分别下降0.5 T/L、17 g/L、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血β-HCG中位值(1 616.7 U/ml)较UACE术前(28 285.1U/ml)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下腹痛、中低度发热是UACE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UACE治疗CSP安全有效,可减少CSP治疗过程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异位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清宫术
下载PDF
2D MRCP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的应用价值初探
12
作者 张炜 肖艳 +5 位作者 丁颖 杨琨 陈薇 杨舟 叶天和 杨炼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 探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因胰胆管系统疾病接受MRCP及肝胆增强扫描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后最终7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先行MRI... 目的 探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因胰胆管系统疾病接受MRCP及肝胆增强扫描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后最终7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先行MRI常规平扫,再分别行Gd-DTPA增强前(对照组)及增强后3 min(实验组) 2D MRCP检查。两组图像均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两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MRCP图像进行评分;测量并比较胆总管、胰管中段、背景组织信号强度(SI)及信噪比(SNR),胆总管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实验组评分(4.58±0.41)高于对照组评分(3.78±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胆总管、胰管、背景组织SI分别为131.9±92.6、37.7±23.8、3.5±0.38,实验组胆总管、胰管、背景组织SI分别为146.4±101.0、45.4±29.8、1.8±0.21,注射对比剂3 min后MRCP图像,胆总管及胰管SI均升高,背景组织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CNR和SNR分别为68.1±48.3和12.9±12.7,实验组CNR和SNR分别为122.8±88.7和38.2±24.8;实验组胆总管及胰管中段CNR、SNR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静脉注射Gd-DTPA 3 min后MRCP图像背景抑制良好,图像的SNR、CNR显著提高,背景组织SI降低,明显改善MRCP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MRCP 钆喷酸葡胺(Gd-DTPA) 静脉注射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梗阻的CT/MR特征与介入治疗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德翰 夏向文 +3 位作者 叶天和 苏扬波 梁惠民 郑传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评估梗阻特征、危险侧支及下腔静脉内飘浮血栓,在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12例在我院行腔内治疗的下腔静脉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两名影像学专家评价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Likert五分法评估诊断精...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评估梗阻特征、危险侧支及下腔静脉内飘浮血栓,在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12例在我院行腔内治疗的下腔静脉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两名影像学专家评价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Likert五分法评估诊断精确度、一致性。采用Spearman’s相关系数评估影像特征与介入手术操作的相关性。结果两名阅片者对各梗阻特征的诊断敏感度为81.25%~100%。对于评价下腔静脉内飘浮血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975;诊断精确度的一致性为0.745~0.927。对于危险侧支的评价,两名阅片者共报告了20例(20/112),一致性为1,共9例在血管造影中显示。Spearman’s检验显示术前影像学特征与介入手术操作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CT/MR可精确判断下腔静脉梗阻患者的特征且预测介入手术的穿刺路径与操作方法 ,并可显示与介入手术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介入手术方案及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危险侧支 漂浮血栓
下载PDF
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5
14
作者 叶天和 梁惠民 +6 位作者 郑传胜 熊斌 潘峰 夏向文 袁锋 陶然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 探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CT及MRI的表现与特征。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服用土三七致HSOS的初诊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其中12例经肝组织活检证实,8例经临床表现、土三七药用史及辅助检查综... 目的 探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CT及MRI的表现与特征。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服用土三七致HSOS的初诊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其中12例经肝组织活检证实,8例经临床表现、土三七药用史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20例患者均有外伤、脑卒中后服用土三七病史,服药后10天~6个月出现临床症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腹部CT及MR主要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行CT检查,11例患者行MRI检查。CT平扫显示肝实质密度不均,增强扫描门脉期、延迟期肝实质灌注不均,呈地图样、花斑样强化;MRI平扫较CT平扫可以更清楚显示肝实质密度情况,沿肝静脉三大分支走行处的肝实质信号较其余部分肝实质信号稍高并更均匀,三支肝静脉纤细或显示不清,肝段下腔静脉静脉纤细或扁平,但下腔静脉及肝静脉仍然通畅;此外,CT与MRI均能显示门脉周围水肿,门脉高压症表现。结论 土三七致HSOS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MRI检查在复查及评价临床疗效中具有重要作用;MRI检查可较好评价肝实质损伤程度及肝内静脉通畅情况,CT图像重建可清楚显示下腔静脉及肝内主要血管,二者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患者土三七药用史及病理检查,有助于HSO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三七 肝窦阻塞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天和 梁惠民 +6 位作者 郑传胜 熊斌 潘峰 夏向文 袁锋 陶然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土三七作为民间常用的促进微循环、缓解疼痛、治疗外伤的中药材,在我国应用较多。目前研究发现,土三七中含有的吡咯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PA)成分会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严... 土三七作为民间常用的促进微循环、缓解疼痛、治疗外伤的中药材,在我国应用较多。目前研究发现,土三七中含有的吡咯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PA)成分会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这一点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因而常出现误食、服食过量导致肝中毒的情况。目前为止,国内外对HSOS的治疗方法仍然有限,病情严重的患者预后较差。本文就土三七致HSOS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做一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三七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生物碱 肝衰竭 肝中毒 ALKALOID OBSTRUCTION 肝损伤 肝静脉压力梯度 肝毒性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艳 张炜 +5 位作者 陈薇 杨炼 叶天和 雷子乔 梁波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2日首次在本院接受MSCT胸部扫描的200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常规剂量组(150 mA)和低剂量组(50 mA)各100例。两组数据传至工作站进...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2日首次在本院接受MSCT胸部扫描的200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常规剂量组(150 mA)和低剂量组(50 mA)各100例。两组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并对COVID-19患者进行分期和评分,分别记录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在我院治愈复查患者41例,其中低剂量组20例、常规剂量组21例,CT检查次数平均为(4±1)次,分别记录每例患者总DLP、总ED。结果首次检查患者,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不同时期COVID-19患者检出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216);两组图像评分均值分别为2.70±0.52和2.52±0.6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168);常规剂量组CTDIvol、DLP、ED分别为(9.73±1.5)mGy、(380.22±20.55)mGy·cm和(5.32±0.90)mSv;低剂量组分别为(3.81±0.88)mGy、(152.02±42.02)mGy·cm和(2.09±0.60)mSv。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查CT检查患者,常规剂量组总DLP、总ED分别为(1126.06±191.20)mGy·cm、(15.76±191.20)mSv;低剂量组分别为(451.29±127.18)mGy*cm、(6.31±1.78)mSv。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过程需反复多次行CT检查,采用低剂量CT扫描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低剂量 辐射 图像质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影像特征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佳华 熊斌 +4 位作者 郑传胜 梁惠民 王奇 董祥军 叶天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影像特征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IDSM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SIDSMA中的可行性及疗效。结果6例患者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呈双腔样改变,...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影像特征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IDSM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SIDSMA中的可行性及疗效。结果6例患者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呈双腔样改变,管腔内可见撕裂的内膜片,其中2例假腔血栓形成,6例肠壁均强化较好,无肠坏死征象。3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2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经治疗后6例患者腹痛均缓解,其中5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置管溶栓治疗的患者2个月后腹痛加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对有症状的SIDSMA患者,CTA检查能明确诊断并分型;血管内介入治疗SIDSMA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SakamotoⅡ、Ⅲ、Ⅳ患者建议行DSA造影并酌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孤立性 影像诊断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熊斌 郑传胜 +3 位作者 梁惠民 王奇 袁锋 叶天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探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4例临床诊断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45例行两侧股动脉穿刺后使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预埋缝合线,再于覆膜支架置人后将预埋... 目的探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4例临床诊断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45例行两侧股动脉穿刺后使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预埋缝合线,再于覆膜支架置人后将预埋缝合线打结;余69例行手术切开分离两侧股总动脉后置入覆膜支架,缝线缝合股动脉、皮下各层组织及皮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非支架置入步骤的手术用时,并观察评价术后伤口、下肢血供等情况。结果1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组非支架置入步骤用时52—97min,平均用时65min;缝合器组非支架置入步骤用时25~45min,平均用时33min;两组平均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01)。缝合器组皮肤切口〈1cm,1例缝线1针,余44例皮肤未缝线,术后伤口闭合良好,无渗血,成功率100%,术后4—6h可下床活动;手术组皮肤切口5~8cm,每侧缝线6~10针,术后伤口无渗血,但有2例部分伤口愈合欠佳,延迟拆线,术后24h下床活动。临床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手术伤口相关并发症。结论使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可以仅通过穿刺安全、有效地完成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与切开方式相比较,手术用时更少、手术损伤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真正做到微创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修复 血管缝合器
原文传递
微球囊与长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广斌 熊斌 +5 位作者 梁惠民 郑传胜 袁峰 冯敢生 王奇 叶天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微球囊与长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行介入治疗的7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6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按照2007年版跨大西洋多学科共识(TASCⅡ)分型,A型18条患肢,B型39... 目的探讨微球囊与长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行介入治疗的7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6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按照2007年版跨大西洋多学科共识(TASCⅡ)分型,A型18条患肢,B型39条,C型20条,D型9条;临床FontaineⅠ期0条患肢,Ⅱ期35条,Ⅲ期45条,Ⅳ期6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腘动脉及膝以下水平病变仅采用微球囊扩张成形术;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病变球囊成形后根据血管情况可放置长支架。结果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94.2%,81条患肢使用球囊及微球囊成功进行血管腔内成形术,其中58条患肢共置入66枚长支架,血液循环均得以重建和改善;5条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肢,未能完成血管再通。结论应用微球囊行膝关节及以下血管腔内成形术有较好的疗效;长支架可应用于股总动脉及股浅动脉长段慢性闭塞症治疗,但不宜跨关节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微球囊 支架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斌 叶天和 +3 位作者 郑传胜 王奇 梁惠民 李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554-4556,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胆汁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7月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PTBD术后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1例胆汁培养共检...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胆汁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7月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PTBD术后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1例胆汁培养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81.6%,革兰阳性菌7株占14.3%,真菌2株占4.1%,排名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分别占22.4%、12.2%、8.2%、8.2%、6.1%;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阿米卡星耐药最低,其次为头孢三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培养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且耐药性严重,临床应该重视病原学监测,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在培养结果报告以前,如果患者有感染症状,推荐使用头孢三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为经验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